2023年综合与实践教案(9篇)_第1页
2023年综合与实践教案(9篇)_第2页
2023年综合与实践教案(9篇)_第3页
2023年综合与实践教案(9篇)_第4页
2023年综合与实践教案(9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年综合与实践教案(9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综合与实践教案篇一

认知:

1、认识各类标志含义及作用。

2、了解标志分类状况及设置地点。

3、了解人们认识标志与使用标志的状况。

情感: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从小树立自学遵守规则、社会公德的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

1、培养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具有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1、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2、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统计、归纳信息方法,采访技巧、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培训。

3、商讨活动的计划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民主选定组长,分工合作,然后各小组根据活动地点、时间、内容及组员工作分派等问题,进行计划书的撰写。由队员们集体探讨,评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计划书,完成他们的实践活动。

4、做好器材准备(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1、谈话导入学校附近正大进行管道煤气建设,同学发现道路变小,道路上的标志却增多了,经常有人问我:“李老师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看到同学们对标志产生如此浓重的兴趣,于是我与同学们一起商榷,决定开展“标志面面观〞的调查活动,上节课我们根据调查地点的不同分成了4个小组,并制定了每组的调查计划,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小,你们愿意与大家一起共享吗?

2、调查汇报,成果展示

(1)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成果汇报,交流评价。

(2)相机点拨让学生认识标志在人们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引导找出宣传标志的途径。

(3)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各小组汇报,引导学生们探讨交流:

a、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有什么收获?

b、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想对他们提什么问题呢?

c、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d、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觉得他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资料?

3、调查发现,设计标志引入:在这次调查中同学们发现了还有一些应当设置标志的地方,却没有相应的标志,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一些标志,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1)学生动手设计标志。

(2)介绍自己的标志,说明白标志的含义,告诉大家将标志设置在何处。

4、课后延伸通过这次调查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小!不仅认识了生活中各种标志,还发现了不少问题如人们自觉使用标志状况令人甚忧;设置标志出现误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都提出了大量合理化建议,让我们再次走到社会中开展一次“标志在行动〞的活动,用我们手中笔,用我们富有感召力的语言,用我们生动好玩儿的表演,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标志、使用标志。

综合与实践教案篇二

1.重视以“春天〞为话题,引导学生积累关于春天的俗语、谚语、成语和诗词名句,重视学生的文化积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通过寻觅春天,观测春天的踪迹,让学生深入认识大自然的物候特征,了解一点生命在春天里成长变化的过程与特点,培养热爱春天的感情。

3.在欣赏春天、称赞春天的活动过程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初步的自然欣赏与艺术欣赏能力。

4.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1.播放歌曲引入。

2.引导学生诵读写春天的名篇;

3.朱自清的;杜甫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总给人带来大量希望、活力,古往今来,大量画家、散文家、诗人都会用自己的传

神之笔,去描写春天的景象。

1.出示回忆学习:听到、看到、想到——用诗表达热爱春天的感情。(由诗的改写引导学生尝试仿写诗,进行能力训练。)

2.出示朱自清学生倾听,看看是抓住春天的哪些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美好的春天的。

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发现春天在哪里?

4.师: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奶奶对春天的理解??)

a成语中的“春天〞

b、诗文中的“春天〞

c、绘画中的“春天〞

d、现实中的“春天〞

e、我心中的“春天〞

a组:收集能够描写春天成语的,不少于10个,请选择其中6—8个写一段话,描绘春天。

b组:收集诗词中写“春天〞的名篇名句,写一段赏析的文字。c组:创作一幅“诗画〞。给一幅有关春天的画题诗或者为诗配画。

d组:现实中“春天〞:春天自然风光在变,人也在变,同学们的目光脚步乃至整个心态是不是由于沐浴了春天的春风、春雨和春光变的更加明澈,强壮和朝气蓬勃了?请描写春天的风景画和人情画。e组:春天到了,一定会引发你好多思绪和感想,请用幽美抒情的语句写出来。

题目:“〞

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满面春风,春光无限,四季回春绿草如荫,春风和气春光明媚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晖寸草春回大地春兰秋菊春暖花开春色撩人春色满园春山如笑春深似海春生秋杀春生夏长春意盎然花红柳绿花香鸟语枯木逢春柳暗花明满园春色柳绿花红鸟语花香莺歌燕舞雨后春笋有脚阳春暗香疏影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繁花似锦鸟语花香

综合与实践教案篇三

1、玩鸡蛋

1、通过学生探究帮助瓶子“吃〞进鸡蛋的力量是什么,培养学生探究大气压的兴趣。

2、通过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1、设疑引题。

出示“吃〞进鸡蛋的瓶子,学生思考:鸡蛋是怎样进去的?

揭题:瓶子“吃〞鸡蛋。

2、瓶子“吃〞鸡蛋的设计和尝试。

(1)学生探讨:怎样让瓶子把比瓶口大的熟鸡蛋“吃〞进去?

(2)学生自行设计活动。

(3)学生实施自己设计的活动。

3、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1)思考、探讨:是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2)集体汇报,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己的想法和推断。

(3):是天气压力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4、生活中的大气压。

(1)思考:还能在哪里找到帮助瓶子“吃〞鸡蛋的力量?

(2)小组交流,用学生带来的材料或教师的材料动手实践。

(3)全班交流,教师再可适当举例。

5、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1)让学生猜猜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2)学生实践,亲身经历垫板是否会掉下来。教师强调杯子内不能留有气泡。

(3)思考:垫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6、。学生自评。

7、活动延伸。

学生思考:能否让瓶子把“吃〞进去的鸡蛋再“吐〞出来?

自行设计实践,并要求在课外和家长一起让瓶子“吃〞进鸡蛋,再来验证自己设计的能否让瓶子“吐〞出鸡蛋。

2、蛋壳制作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把握蛋壳作画的多种方法。通过作画、欣赏、感受、蛋壳画作品,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2、通过学生摸索和尝试蛋壳画的制作,以及蛋壳作画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和尝试用多种方法制作蛋壳画,培养学生的摸索和创新能力。活动设计依照欣赏――摸索――――再摸索的思路进行安排。

欣赏部分可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活动。摸索活动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第一步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准备一个生鸡蛋。摸索的其次步是如何在蛋壳上作画,这一步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自由构图、造型、涂色,达到学习自主性,作品的创造性,艺术效果的特性化等要求。

是活动的第三步,这一步从彩蛋画展览和赠送彩蛋画两个方面进行。

再摸索主要指活动延伸部分,这部分以引导学生的工艺品创作为主线,努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摸索和运用新的材料,选择新的题材,运用新的方法来进行蛋壳工艺画的制作。

综合与实践教案篇四

气垫船的原理及组成,培养学生识图读图能力,学会识图并能按图纸施工。懂得对不同材料选择不同的工具和加工方法。

电动机与支架的固定,在不增加材料的基础上怎样加大强度?如何提高制作质量。

共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分析气垫船运行原理(可以结合视频,让学生更加明白)

①利用船底与地面间形成高压气垫,使模型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少。

用力学规律解释:在其运行时,是由专门的螺旋桨使气船内形成高速气流并喷向地面,当气流接触地面或水面后,同时会受到水面或地面的向上推力,此推力通过气流柱作用到运载器上,将其托起,托起的高度取决于运载器的结构、重量和气船的压力。

②前进依靠尾部的推进螺旋桨产生推力。

气垫船航行是根据什么原理?

二、探讨探究:材料及结构分析:塑料制成,便捷美观

设计一个气垫船模型,相互交流。

①气垫袋:(塑料袋,只开一面口),袋口的密封是关键。鼓起后减小了摩擦力。

②内芯:(气垫袋内装入吹塑纸,薄、轻。)并密封气垫袋

③船底:轻,砂纸打毛,船底周边与气垫粘牢

④船身:割下的材料都要用,因此划线、下料时要确凿无误。

⑤进气舱:进气舱上盖:要密封。

⑥电动机支架:加工得与电动机吻合,粘得稳固,否则易晃动松动,最好用大块泡塑割成。双面胶的强度不够,溶剂型的胶水(百得胶、万能胶)不能用,热熔胶也不能用,可用白胶。

⑦船舵:要安装得平直。为使气垫船能笔直运行,而不至于团团转,形状类似于飞机的尾翼,用来控制气垫船的航向。

⑧电动机:131直流微型电机。

⑨导线:漆包线的本卷须知同前。

⑩电池盒(纸筒):三至四节,用铅画纸卷起来。

找一找选择怎样的制作材料较好?

想一想怎样才能提高船体的强度?需要哪些工具?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飞起来?轻、稳固。在不增加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船体的强度?如何做得整齐、美观,造型好?

三、制作方法及步骤(发材料,边教边做)

制作过程

1、气垫袋:按图2—21将250×180塑料袋的一面中间切去一块,大小为100×70,气垫袋一面中间开口时,不要损坏另一面。

2、气垫袋内装入吹塑纸:将原材料为230×160的吹塑纸按图的尺寸,把中间部分用刀片切去,装入气垫袋内,并将塑料袋口用胶带纸密封,使其不漏气。密封方法:把袋口下面一层塑料膜粘在胶带纸上,再将胶带纸对折,粘住袋口上面一层塑料膜,并剪去胶带纸两端比袋长出的部分。

3、船底:取190×120吹塑纸一张,按图尺寸切去画有斜线部分。在虚线内(图中虚线到边的距离是10毫米)粘上船身4,吹塑纸与泡塑板粘合的表面,要在上胶水前用砂纸打毛,提高粘接牢度。船底周边全部用胶带纸粘在气垫中央,要求不漏气。

4、船身:取220×100×6泡塑板一块。按图所示,切下170×100×6做船身4,它的中间部分切下做电动机支架,余下部分做进气舱侧壁6,按图中尺寸一分为二,由于切下各块泡塑板都要利用,切割时要特别细心。

5、进气舱:由侧壁、上盖、电动机支架粘合而成。

6、电动机支架:取115×66×6泡塑板,将它加工成三块;a.65×22×6,b.55×22×6,c.35×22×6,其中b再一切为二,每块的一端面砂成一个斜面,c也切成两段,每块的一端面也砂成一个斜面,b、c的斜面与电动机粘合,如下图。

各片泡塑板在粘合前要用砂纸磨平,粘合后不能有缝隙。由于胶水干化时间较长,可分步粘合;先将电动机支加a、b、c粘好,再粘上两片侧壁6和上盖7,等胶水干后,再将它粘在船身和船底上。

7、船舵:取130×70×4吹塑纸。按图所示制成船舵两块,将它们垂直粘在船身和船底上(见总装图)。

8、电动机:待进气舱与船身粘牢后,在电动机支架上装上电动机,并在支架上方用胶带纸将电动机与支架粘稳固定,再在轴上安装螺旋桨9。在接通电源时,从正面观测螺旋奖的旋转方向必需是顺时针方向,气流向右,否则需将导线与电动机的两个接头位置调换。

9、导线:取两根长400毫米、直径0.2毫米的漆包线绕合在一起,导线一端的两个头与电动机接线片分别接牢,另一端两个头分别与电池盒上的电极接触片连接。注意:漆包线和电动机、接触片的连接部分要用砂纸将表面漆层砂去。

10、电池盒:用铅画纸(或其他较厚的纸)卷成一圆筒,内径比5号电池略大,用胶水粘好,一头封口,用刀片切一条狭缝,将电极接触片b插入其中,从另一头装入5号电池三节。接触片a弯成如下图所示,作电源开头,在与导线连接后再用胶带纸将接触片固定在纸筒上。

四、试航

将气垫船模型放在枯燥、光亮的地面上,接通电源,你的船模向前快速行驶了吗?

想一想制作中你发现了什么奥秘?

比一比将你制作的气垫船模型与同学比一比,看谁跑得更快!

由学生陈述制作要领,交流体会,作品评价。注意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含量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初步的技术学习形成包括材料认识、工具使用、简单设计、简易制作、简单评价等在内的基础能力以及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

在课堂里要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基本技能的自主操作和摸索。要结合具体的作品制作对学生进行设计学习和评价指导。在具体的作品制作中要有意识地安排让学生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工具。

采用摸索式学习,使学生亲自参与研究摸索的体验,形成擅长提出问题,摸索问题的积极态度,通过研究摸索得出结论,并由此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表扬有创见的、制作有特色的,制作精细的,表扬注意卫生、注意安全的,表扬俭约、

综合与实践教案篇五

<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学生们更渴望有属于自己的充分休息、自由活动的时间。因此,“课间十分钟〞就成了他们最开心的时光,他们渴望下课,渴望着与小伙伴们一起尽情地玩耍。但稍微留意一下,便不难发现在学生的课间活动中存在着一些不当行为和安全隐患。以我校为例,仅本学期开学至今,已发生了三起因课间追跑打闹而导致的“跌破头〞、“摔坏腿〞等事故。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学生在玩中有所乐,有所得,是摆在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从前几次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调查是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本次活动前,根据学校的推荐主题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我确定了四个备选主题——对“游戏卡〞的调查,调查“课间十分钟〞,与“近似眼〞面对面,“肥胖与健康的关系〞,并明示给学生,让他们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结果学生选择上述四个主题的人数分别是:7,19,8,10。

课间十分钟是学生学习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这一主题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贴近于学生的认知和兴趣。他们很想知道:别的小朋友下课都玩些什么?哪种游戏是有益的,为什么?这一系列问题便成了他们摸索实践的动力。

本次活动采用模块化专题单元活动方式,设计并组织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是:

①让学生明确进行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使学生知道哪些是健康的课间活动,值得提倡;哪些是不当的课间活动,应当制止。

③培养学生擅长从身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整理资料,调查探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于四方面:

①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格,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②学会初步的调查、采访技巧;查阅资料方法;合作交流方法等。

③了解并体验到调查与实践是科学研究的主要而基本的方法。

本次活动是一次长线活动,约10课时,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进行。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整个活动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进行:

1、创设情境,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

2、明查暗访,认识课间活动的现状。

3、小队活动,实践本次活动的主题。

4、总结交流,共享本次活动的收获。

5、反思推广,实现本次活动的价值。

1、启发与引导。(1课时)

①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下课后都会干些什么呢?在我班同学的课间活动中,你认为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当的,为什么?其它班的状况又是怎样呢?

②顺势引导:我们现在对全校同学在课间的活动状况还不太明了。那么,我们就可以作一些调查实践来摸摸底。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意在通过谈话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校课间活动上来,并且加工成事实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产生活动欲望,从而为实践活动内容的展开创造条件。)

2、调查与认识。(约3课时)

①学习调查问卷和统计图表的设计。

a、教师讲解表格设计的大致格式,如标题,主要栏目,统计项,调查日期等。

b、师生互动,反复探讨对比表格的格式,确定设计成如下的调查表,并印发给学生使用。

综合与实践教案篇六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小学基础教育课改而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宗旨是:“强调小学生通过综合实践,加强探究和创新认识,学习科学研究的要领,生长综合运用知识的才干,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亲昵联系,培养门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精彩多样,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表达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门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亲昵,简单激发兴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加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这门课程的设置宗旨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树立爱国主义,形成良好的特性品质。

1、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指导纲要》为指南,以整合为教学方式,确凿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2、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育理念。教材编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留下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3、研究性学习理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摸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和科学态度,把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4、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要从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的运用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遇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节课。每节课包括、情境图、活动实践三部分。活动实践由问题与思考、研究与探讨收获与和拓展与创新四大块组成。还安排了“资料在线〞,分别编排了小学生上建议、商品条形码、缝制沙包步骤图、月季的繁殖方法、结的历史、噪音知识介绍、俭约用水小妙招和文物知识简介等内容。此外还设置了八个调查观测记录表和一份研究报告。

本册教材继前四册教材仍以活动主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畅游信息世界》、《超市里的学问》、《缝个沙包真好玩》、《开心小鲁班》、《月季扦插》、《结华夏情》、《防盗、防人身侵害》、《噪音与健康》、《俭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和《家乡文物古迹的调查与研究》。每个专题都贴近儿童生活,表达时代特点,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综合与实践教案篇七

1、饮食与健康活动由来:一日三餐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俗话说:民以食为生。健康的饮食能提供人体生长、生存所需要的基本营养,让人们拥有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拥有健康的人生,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学生来说就尤为重要。但是,生活中不少学生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卫生、不合理、不科学的饮食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因此,展开这次活动对学生来说,既比较实用又十分有价值。活动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活动准备:

不管是胖还是瘦,都与饮食有直接的关系。你了解我们的饮食状况吗?我信的饮食是否科学?饮食是否均衡?我们的身体健康吗?哪些食物对我们的生长有好处?哪些食物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根据你的实际状况,确定一个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在班里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同学与你的共同的想法?哪些同学想研究的主题与你的有一定联系,组成一个活动小组,明确小组的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出不了,那还是第一步哟!要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可一定要有明确的活动计划,与小组同学一起,对活动过程中主要研究什么,怎样活动、人员分工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安排,相信你们一定能制定出一份周详的活动方案。小组在书上填写小组活动方案。

1、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饮食与健康方面的资料。2、向父母、老师或身边的厨师了解各种菜谱中的营养搭配技巧。3、编制调查表。4、关注身边肥胖或消瘦或体重正常的人员,确定调查对象。活动过程:一、交流、整理资料1、你找到了哪些有价值的资料?与同学们共享吧!2、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你了解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二、调查与分析1、同学们,你平日的饮食卫生吗?有没有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有没有吃过期、变质的食品?你的饮食习惯科学吗?你周边的人呢?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一次调查,了解一下你和周边人的饮食卫生。

2、分小组设计调查表。

3、学生调查。师:在我们周边的同学中,有不少“小胖墩〞或“豆芽菜〞,他们平日吃些什么呢?他们的胖与瘦和他们的饮食有关系吗?请你作一个小调查,现试着分析一下原因。活动地点:学校、家庭、小区。活动时间:一周。分散在平日。

4、调查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的?观测分析小组成员的调查结果,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师介绍方法:《学会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

5、撰写调查报告通过以上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调查与分析,前后联系起来看,你发现了什么?撰写小组的调查报告。三、实践活动针对学校菜肴的实际状况,结合有些同学偏食、厌食等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开展一次科学饮食宣传活动,可自由组合进行设计,以建议、提醒食堂工作人员合理搭配膳食,确保学生的均衡营养,提醒、教育身边的同学吃饱、吃好、吃出健康的身体。

1、分组探讨,动手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或拟写一份提议书。

2、收集整理有关饮食与健康的资料,下发给食堂工作人员。

3、在学校、家庭或社区等场所进行宣传。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我是小小营养师〞设计活动,比比哪组的设计棒!五、活动总结1、汇报与展示(1)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