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与湿疹学习_第1页
皮炎与湿疹学习_第2页
皮炎与湿疹学习_第3页
皮炎与湿疹学习_第4页
皮炎与湿疹学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炎与湿疹学习第1页/共73页

第一节接触性皮炎

第2页/共73页

内容提要一、定义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四、诊断五、治疗第3页/共73页定义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或粘膜接触某种外源性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第4页/共73页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

本病按发病机理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原发刺激性与变态反应性两种类型,临床所见以后者为多。原发刺激物强酸、碱→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发病弱刺激物→反复长时间接触→发病第5页/共73页变态反应性致敏物

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主要原因)按来源可分为

金属及其制品日常生活用品化妆品外用药

石油、化工产品

杀虫剂及除草剂第6页/共73页二、发病机制

1.原发刺激性

接触物对皮肤有很强的刺激性或毒性;

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病;无潜伏期;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接触物质刺激性强弱,同机体自身关系不大。第7页/共73页2.变态反应

为T细胞介导的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为致敏因子,本身并无刺激性或毒性;少数特异质(特殊过敏体质);有一定潜伏期,首次接触后不发生反应,再次接触同样致敏物才发病;皮肤斑贴试验阳性;第8页/共73页致敏期:至少4天表皮LC完全抗原致敏原+载体蛋白识别、吞饮、加工处理抗原-MHCⅡ+LC真皮离开表皮真皮淋巴管淋巴结副皮质区LC将抗原递呈给CD4+T细胞T细胞活化增殖、产生记忆性T细胞克隆,致敏T细胞经血流散布全身第9页/共73页抗原递呈细胞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第10页/共73页

激发期当致敏后的个体再次接触致敏物时,即进入激发期。经过与上述相同的过程,效应T细胞活化增殖,释放炎症介质,进一步引起血管活性物质和直接炎症介质的增多、募集与释放,一般在24~48小时内产生明显炎症反应。第11页/共73页临床表现一、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出现水疱、大疱,偶可见组织坏死。临床所见常以单一疹型为主。第12页/共73页第13页/共73页二、皮炎的部位及范围与接触物一致,境界非常鲜明。如接触物为气体、粉尘,则皮炎呈弥漫性而无明确界限;如皮炎发生于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口唇、包皮、阴囊等处时,皮炎界限不清;如患者敏感性高,可扩展到身体其它部位。第14页/共73页

接触性皮炎(胶布)接触性皮炎(手表)接触性皮炎(项链)第15页/共73页

接触性皮炎塑料拖鞋内面第16页/共73页化妆品性皮炎第17页/共73页三、若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浓度较低,或由于长期反复接触致敏物或急性期处理不当,可出现亚急性或慢性皮炎的表现。四、自觉症状有痒和烧灼感或肿痛感。五、病程自限,去除病因,处理得当,约1~2周可痊愈。第18页/共73页诊断

1.有明确致敏物或刺激物接触史

2.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晰的急性皮炎,疹形单一

3.去除原因,皮疹很快消退

4.当病因不明或有数种可疑接触物质,需要寻找病因时,可做斑贴试验第19页/共73页治疗

1.寻找病因,脱离接触

2.全身治疗口服抗组胺药和维生素C,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硫代硫酸钠,重症泛发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若有继发感染可加用抗生素。

3.局部治疗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处理。第20页/共73页

预防

平时多注意加强自身防护,避免再去接触已发生过接触性皮炎的致敏物质,如已接触到,应立即采取措施去除。日常生活中慎用容易引起致敏的外用药,如磺胺药膏或高浓度之化学物质。第21页/共73页第二节湿疹

第22页/共73页

内容提要一、定义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四、诊断五、治疗第23页/共73页定义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和表皮炎症。发病机理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急性期皮损呈多形性,以丘疱疹为主,有明显的渗出或渗倾向,慢性期皮损局限,有浸润肥厚和苔鲜样变,瘙痒剧烈,易复发。第24页/共73页病因与发病机制内部因素

1.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2.神经精神因素

3.体内慢性感染病灶

4.内分泌功能失调

5.循环障碍

6.遗传因素第25页/共73页外部因素

1.食物

2.吸入物

3.日常生活用品

4.环境因素第26页/共73页临床表现急性湿疹

1.典型皮损

丘疹、丘疱疹、小水疱糜烂、渗出水肿性红斑

结痂脱屑色素沉着搔抓、摩擦密集的针头到粟粒大小第27页/共73页2.皮疹分布对称,境界不清3.好发部位好发于头面、耳后、前臂、小腿、手足等外露部位4.瘙痒剧烈第28页/共73页亚急性湿疹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或小水疱及糜烂,可有轻度浸润,仍有剧烈瘙痒。第29页/共73页慢性湿疹1.表现为暗红色浸润肥厚性斑块,可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亦可伴有色素改变2.多对称分布于手、足、小腿、肘窝、腘窝、外阴、肛门3.常有阵发性剧痒4.病情时轻时重,可迁延数月或更久第30页/共73页常见特定部位湿疹

1.手部湿疹

2.乳房湿疹

3.外阴湿疹

4.阴囊湿疹

5.肛门湿疹

第31页/共73页1、手部湿疹:本型最大特点是易受气侯影响,多见冬天加重,而夏季缓解。常常侵犯指背,皮损表现浸润增厚较明显,可伴皲裂及脱屑。奇痒,往往因洗涤剂等刺激而招致病情恶化。第32页/共73页2、乳房湿疹:多见于女性,常在哺乳期易患此病。好发于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往往双侧同时受累。皮疹呈红斑、浸润、糜烂、渗出及结痂,有时伴皲裂。自觉痒甚,且有轻度痛感。若停止哺乳,症状可迅速改善,直至获痊愈。

第33页/共73页3、外阴或阴囊、肛门湿疹:发生于外阴或阴囊部位,皮损呈红斑、糜烂及渗出,也可出现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明显,该部湿疹、由于神经分布丰富故自觉奇痒难忍。

第34页/共73页

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第35页/共73页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

1.急性湿疹皮损多形,以丘疱疹为主,有明显的渗出或渗出倾向,对称分布,境界不清,瘙痒剧烈。

2.亚急性湿疹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或小水疱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第36页/共73页3.慢性湿疹皮损表现为暗红色浸润肥厚性斑块,可有不同程度的苔鲜样变和色素改变,境界较清楚,多对称分布于手、足、小腿、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常有阵发性剧痒。第37页/共73页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应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病因复杂,不易寻找常有致敏物或刺激物接触史损害特点皮损多形,易渗出,境界不清疹形较单一,境界清楚发病部位对称,泛发常限于接触部位自觉症状瘙痒剧烈瘙痒、灼痛病程常迁延复发去除病因,经适当处理较快痊愈第38页/共73页2.慢性湿疹应与神经性皮炎鉴别

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病因复杂,不易寻找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病史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发展而来,多有渗出史瘙痒在先,发疹在后,一般无渗出史部位头面、手足、四肢及外阴部颈项、骶尾及四肢伸侧等处皮损形态暗红色浸润肥厚性斑块,伴色素沉着,周围可见卫星状小丘疹、丘疱疹淡红或皮色苔藓化斑片,周围可见多角形扁平丘疹第39页/共73页第40页/共73页

3.手足湿疹应与手足癣鉴别手足湿疹手足癣部位疹形甲损害真菌检查手足背、两侧对称多形性、易渗出、边界不清、慢性呈苔藓化少见(-)趾缝、掌跖、单侧小水疱、干涸脱屑,呈领圈状,境界清甲增厚、变脆、发污(+)第41页/共73页治疗

1.一般治疗

去除任何可疑病因。避免局部刺激;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鱼虾等易致敏食物;避免饮酒、浓茶、咖啡。

2.全身治疗

口服抗组胺药,必要时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5%溴化钙或硫代硫酸钠。第42页/共73页3.糖皮质激素

一般情况下不宜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仅在皮疹泛发,渗出著明,病情严重时,可考虑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停用。长期应用易引起许多不良反应。老年患者滥用糖皮质激素后,易发展成红皮病。第43页/共73页4.局部治疗①急性湿疹无渗出者可用酚炉甘石洗剂;渗出不多时,可用氧化锌油或糊剂;酚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油或糊剂亦可与糖皮质激素霜交替外用;渗出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冷湿敷,待渗出明显减少或无渗出时,再用上述药物。第44页/共73页

②亚急性湿疹可选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和氧化锌糊剂或焦油类制剂交替外用;③慢性湿疹可选用糖皮质激素软膏与焦油类软膏或非甾体类外用抗炎药如乙氧苯柳胺软膏、丁苯羟酸软膏交替外用;第45页/共73页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匹美莫司可对部分患者有效,可先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控制症状,再改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维持治疗,以避免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带来的风险。对于顽固的限局性浸润肥厚性损害亦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作局部皮损内注射,每周1次,4~6次为1疗程。第46页/共73页

第三节特应性皮炎

第47页/共73页

内容提要一、定义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四、诊断五、治疗第48页/共73页定义

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家族异位性遗传背景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异位性”(atopy)一词的含义①有容易罹患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的家族性倾向;②对异种蛋白过敏;③血清中IgE增高;④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第49页/共73页病因与发病机制(一)患者常具有先天过敏体质和特殊类型的遗传倾向。(二)免疫学异常表现为急性期Th2型细胞及Th2型细胞因子显著增多,导致血中IgE水平增高和嗜酸粒细胞增多,慢性期则以Th1型免疫反应为主。第50页/共73页(三)皮肤屏障功能异常,透皮水分丢失增加。(四)环境因素如变应原(屋尘螨、花粉)及蛋白质食物、感染性变应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糠秕孢子菌)可影响异位性皮炎的发作。第51页/共73页临床表现皮损具有年龄阶段性特征

1.婴儿期:多在出生后2~3个月发病,皮损主要发生于头面部。

渗出型

干燥型临床分型

第52页/共73页2.儿童期:多在4岁左右加重或发病。

3.青年成人期皮损常为苔藓化斑片,类似于播散性神经性皮炎;急性、亚急性湿疹样改变;痒疹样表现;好发于肘窝、腘窝及躯干,以屈侧为重。湿疹型

痒疹型临床分型

第53页/共73页自觉剧烈瘙痒患者及其家族常有过敏性哮喘、鼻炎、荨麻疹、桔草热等病史;常对异种蛋白质食物过敏第54页/共73页特应性皮炎(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成人期)第55页/共73页诊断

1.患者个人或家族中有异位性疾病史;

2.皮损具有年龄阶段性特征;

3.瘙痒剧烈;

4.血液中IgE和嗜酸粒细胞增高。应与湿疹、婴儿脂溢性皮炎相鉴别。第56页/共73页治疗

1.一般治疗避免一切外来刺激,应穿着纯绵织品制成的柔软、宽松衣服;每日温水沐浴后外涂保湿、润肤剂可作为异位性皮炎的基础治疗;室内温度要适宜,经常开窗通风,减少室内变应原;对可疑致敏食物要逐一排查,取得适宜的食谱。注意调节消化道功能,防止便秘;婴儿湿疹患者应避免与种痘者或单纯疱疹患者接触,以免发生牛痘样疹及Kaposi水痘样疹并发症。第57页/共73页2.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与湿疹相同,出现继发感染者可酌情选用抗生素;色苷酸钠对部分患者有较好疗效;根据患者病情可酌情选用γ干扰素、转移因子、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第58页/共73页对病情严重,常规治疗不能控制者可酌情选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但儿童慎用;光疗光化学疗法(PUVA)、UVA1、宽波或窄波UVB治疗对严重的异位性皮炎可能有效。第59页/共73页

第四节淤滞性皮炎

第60页/共73页病因及发病机理:静脉曲张、压力↑、静脉淤血→毛细血管通透性↑、纤维蛋白漏出→管周纤维蛋白鞘形成→阻碍了氧气弥散和营养物质的输送→白细胞释放蛋白水解酶→皮肤炎症。第61页/共73页临床表现

多见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老年女性。初为小腿1/3轻度水肿,胫前及两踝附近出现暗褐色色素沉着及斑疹(含铁血黄素沉积),继发湿疹样改变。发病缓慢,病程长,常因外伤或感染而形成不易愈合的溃疡,第62页/共73页第63页/共73页诊断及鉴别诊断小腿静脉曲张典型皮损与接触性皮炎、肥厚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