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查询手册C-营养标签_第1页
法规查询手册C-营养标签_第2页
法规查询手册C-营养标签_第3页
法规查询手册C-营养标签_第4页
法规查询手册C-营养标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标签——第三章【能量及营养素】,,,,,

序号,关键词,法规,,解释,备注

,,条款,内容,,

1,能量,"GB28050-2011的答问:

(四十九)关于能量值与供能营养素提供能量之和的关系",标签上能量值理论上应等于供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提供能量之和,但由于营养成分标示值的“修约”、供能营养素符合“0”界限值要求而标示为“0”等原因,可能导致能量计算结果不一致。,"只含核心营养素的能量计算:

能量kJ=(蛋白质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17+脂肪含量×37",

2,,"GB28050—2011:

4强制标示内容

4.1",所有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强制标示的内容包括能量、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当标示其他成分时,应采取适当形式使能量和核心营养素的标示更加醒目。,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NRV%=X/NRV*100%X--食品中某营养素的含量;NRV--改营养素的营养素参考值;注意:未规定NRV的营养成分仅需标示含量醒目方法推荐:增大字号,改变字体(斜体、加粗、加黑),改变颜色(字体或背景颜色)、改变对齐方式或其它方式,

3,,"GB28050-2011的答问:

(十八)关于核心营养素",本标准中的核心营养素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和慢性病发病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贸易需要与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等多种因素而确定的,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四种。根据标准实施情况,卫生部将适时对核心营养素的数量和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世界各地核心营养素的内容不同:

①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1+3:能量、蛋白质、脂肪、可利用碳水化合物;

②美国1+14:能量、由脂肪提供的能量百分比、脂肪、饱和脂肪、胆固醇、总碳水化合物、糖、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钠、钙、铁、反式脂肪酸;

③香港特别行政区1+7: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总脂肪、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糖、钠

④日本、台湾与我国相同",各国规定的核心营养素主要基于其居民营养状况、营养缺乏病、慢性病的发生率、监督水平、企业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

4,,"GB28050-2011的答问:

(二十)能量及核心营养素以外的其它营养成分如何标示",企业可自愿标示能量及核心营养素以外的营养成分,并按照本标准表1所列名称、顺序、表达单位、修约间隔、“0”界限值等进行标示。,修约间隔就是规定取得数值最后是在那一位数,多出的按四舍五入进行取整。“0”界限值就是能量或营养素≤某个范围内时,直接表示为0.,

5,营养强化剂,"GB28050—2011:

4强制标示内容

4.3",使用了营养强化剂的预包装食品,除4.1的要求外,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强化后食品中该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强化的营养素按表1的顺序排列,且要在营养成分表中标出其营养成分名称、含量、NRV%。,

6,,"GB28050-2011的答问:

(十五)使用了营养强化剂的预包装食品如何标示营养信息","若强化的营养成分不属于本标准表1所列范围,其标示顺序应排列于表1所列营养素之后。

既是营养强化剂又是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核黄素、碳酸钙等,若仅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可不在营养标签中标示。","如果营养强化剂不在GB28050表1中,那么在营养成分表中它的排列顺序是在所有营养素的最后。

若营养强化剂又是食品添加剂仅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可不在营养标签中标示。",

7,,"GB28050—2011:

6营养成分的表达方式

6.3",当标示GB14880和卫生部公告中允许强化的除表1外的其他营养成分时,其排列顺序应位于表1所列营养素之后。,如果营养强化剂不在GB28050表1中(营养素参考值包括能量和32种营养成分),那么在营养成分表中它的排列顺序是在所有营养素的最后。,

8,反式脂肪酸,"GB28050—2011:

4强制标示内容

4.4",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植物油,强制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不能豁免,

9,,"GB28050-2011的答问:

(二十六)关于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油脂加工中产生的含1个或1个以上非共轭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和,不包括天然反式脂肪酸。在食品配料中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应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

配料中含有以氢化油和(或)部分氢化油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如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未使用氢化油的除外)等,也应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1.配料中含有或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应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2.配料中含有以氢化油和(或)部分氢化油为主要原料的产品时,也应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3.人造奶油、起酥油等未使用氢化油的,可不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

10,单位,"GB28050-2011的答问:

(三十一)关于营养成分的表达单位",营养成分的表达单位应按本标准表1第2列要求标示,可使用中文或括号中的英文表达,也可两者都使用,但不可以使用其他单位,如维生素D的含量单位只能用“微克”或“μg”标示,不可以用国际单位“IU”标示。规范表达单位对推行营养标签、便于消费者理解、产品比较等有重要作用。,1.营养成分的单位只能按本标准表1第2列要求标示,可使用中文或英文单位标示,也可两者一起使用。2.能量单位用英文表达时,kJ中的k应小写,而不能写作KJ,

11,脂肪,"GB28050-2011的答问:

(二十三)关于脂肪及其含量",脂肪的含量可通过测定粗脂肪(crudefat)或总脂肪(totalfat)获得,在营养标签上两者均可标示为“脂肪”。粗脂肪是食品中一大类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乙醚或石油醚)的化合物的总称,除了甘油三酯外,还包括磷脂、固醇、色素等,可通过索氏抽提法或罗高氏法等方法测定。总脂肪是通过测定食品中单个脂肪酸含量并折算脂肪酸甘油三酯总和获得的脂肪含量。,"当使用索氏提取法测定粗脂肪含量时,可使用下式计算食品中脂肪酸的含量(g/100g):

脂肪酸含量=该食品中粗脂肪的含量*脂肪酸折算系数

——脂肪折算系数见GB/Z21922-2008中表3

总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3。",/

12,膳食纤维,"GB28050-2011的答问:

(三十四)多聚果糖如何标示。",可在营养成分表内,以膳食纤维单体的形式标示。例如:膳食纤维(以多聚果糖计)1.5g6%(NRV%)。类似标记方法的营养成分包括:多聚果糖、不溶或可溶性膳食纤维、非淀粉多糖、菊粉、聚葡萄糖、低聚半乳糖、抗性淀粉、抗性糊精等。,在营养成分表中,膳食纤维以单体记时,可以多聚果糖、不溶或可溶性膳食纤维、非淀粉多糖、菊粉、聚葡萄糖、低聚半乳糖、抗性淀粉、抗性糊精等的任意一种标示,但同时也要将其含量和NRV%标示出。,

13,,"GB28050-2011的答问:

(三十五)添加两种及以上膳食纤维成分如何标示。",若产品中添加了两种及以上膳食纤维,如多聚果糖1.5g/100g,菊粉1.0g/100g时,可标示为:膳食纤维(以多聚果糖+菊粉计)2.5g;10%(NRV%);或膳食纤维(以多聚果糖、菊粉计)2.5g;10%(NRV%);或膳食纤维(以多聚果糖和菊粉计)2.5g;10%(NRV%)。,产品中若有添加两种及以上膳食纤维时,其含量和NRV%按膳食纤维总和计算,例如:某100g食品中膳食纤维主要有多聚果糖1.2g、菊粉1.8g、聚葡萄糖2.2g,则该100g食品中膳食纤维(以多聚果糖+菊粉+聚葡萄糖)5.2g;21%(NRV%)。

14,维生素A,"GB/Z21922-2008:

2.2.10维生素A","含量以“微克视黄醇当量(μgRE)”或微克(μg)表示,换算公式:

维生素A含量=β-胡萝卜素/6=其他类型胡萝卜素/12

食品中总维生素A含量=维生素A+1/6β-胡萝卜素+1/12其他类型胡萝卜素",1.GB28050-2011表1中规定了维生素A的表达单位是“微克视黄醇当量(μgRE)”;2.食品中的维生素A包括β-胡萝卜素和视黄醇及其衍生物;3.植物性食品仅含有β-胡萝卜素和其他类胡萝卜素,例:某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有10μg,β-胡萝卜素为60μg,其他类型胡萝卜素含量为180μg,则该食物中维生素A的总含量=10+60/6+180/12=35μg。

15,维生素E,"GB/Z21922-2008:

2.2.12维生素E","以“毫克(mg)”或“α-生育酚当量(α-ET)”标示,计算公式:

α-生育酚当量=α-生育酚+0.5β-生育酚+0.1γ-生育酚+0.3三烯生育酚",1.GB28050-2011表1中规定了维生素E的表达单位是“毫克α-生育酚当量(mgα-TE)”;2.食品中的维生素E有多种形式(如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三烯生育酚。,

16,烟酸,"GB/Z21922-2008:

2.2.13烟酸","以“毫克(mg)”或“毫克烟酸当量(mgNE)”标示,计算公式:

总烟酸当量=烟酸和(或)烟酰胺+色氨酸/60","1.GB28050-2011表1中规定了烟酸(烟酰胺)的表达单位是“毫克(mg)”;

2.烟酸包括烟酸、烟酰胺。",

17,叶酸,"GB/Z21922-2008:

2.2.14叶酸","以“微克(μg)”或“微克叶酸当量(μgDFE)”标示,计算公式:

食品叶酸当量=食品中天然叶酸+1.7*强化的叶酸","1.GB28050-2011表1中规定了叶酸的表达单位是“微克(μg)”或“微克叶酸当量(μgDFE)

2.食品中天然存在和人工合成的叶酸吸收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