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考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胡适认为,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B.历史决定论C.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D.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2.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B.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C.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3.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A.物质运动多样性的思想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4.根据宪法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有()
A.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纳税
B.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C.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D.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
A.用和平赎买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采取自愿、互助合作的途径
D.对企业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6.
第29题我国的国家制度主要包括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
7.某消费者的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
A.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房价30万元
B.按购房合同约定,第二年付房款10万元
C.缴纳房屋契税9000元
D.在装饰材料市场现购材料5万元
8.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都是错误的人生观。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A.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
B.都没有把个人的需要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C.都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需要,无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整体需要
D.都是由错误的世界观所决定的
9.马克思指出:“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性的总和,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里的“具体”是指
A.感性具体B.思维具体C.理性具体D.在理性思维中再现事物整体的具体
10.
第20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B.一条线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边倒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
A.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与发展的根本要求
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要求
12.在平均利润率已定的条件下,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
A.商品市场价格的高低B.职能资本的经营状况C.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D.资本的周转速度
1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
A.共同富裕B.资源的充分利用C.计划与市场相结合D.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14.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和途径是()。
A.转换企业经营机制B.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扩大并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
15.汉朝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物论的观点D.唯心论的观点
16.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7.5”事件表明,我们和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矛盾是()
A.宗教问题B.民族问题C.人权问题D.维护祖国统一还是分裂祖国的问题
1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8.女人一旦得到男人的娇宠,不论长相如何都是会变得美丽的。也有句俗话说了:女人因为可爱而美丽。同时,美丽只与绝对的“我”有关,这一绝对表现为:可爱并不反映美丽,可爱只创造美丽。在此意义上,超越现实经验的虚构和想象成为必要。对于所谓的美丽和可爱只是体现为绝对的主观性。这段话的哲学倾向是
A.意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主观的B.意识是对客观对象虚幻的反映C.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D.意识的不同主体之间没有差别性
19.2005年5月18日,议会批准《欧盟宪法条约》的国家是
A.比利时B.法国C.荷兰D.西班牙
2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应该成为
A.对各门具体学科有指导作用的“科学之科学”
B.把各种具体科学的规律囊括在内的“科学之大全”体系
C.既概括又包括各门具体科学在内的理论体系
D.只概括不包括各门具体科学知识在内的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
三、3.分析题(3题)2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
(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
以上三种方法,以第一种为主体。遏特别情形,或苏维埃政府有力时,兼用二三两种。
二、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三、分配土地之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公众勤务者以外,其余的人均须强制劳动。
摘自:《井冈山土地法》
材料2
(一)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保证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的与生产的积极性。
(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故于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须实行交租交息,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3
土地改革所依靠的基本力量,只能和必须是贫农。这个贫农阶层,和雇农在一起,占了中国农村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土地改革的主要的和直接的任务,就是满足贫雇农群众的要求。土地改革必须团结中农,贫雇农必须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中农结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不这样做,贫雇农就会陷于孤立,土地改革就会失败。土地改革的一个任务,是满足某些中农的要求。……土地改革的目的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即消灭封建地主之为阶级,而不是消灭地主个人。因此,对地主必须分给和农民同样的土地财产,并使他们学会劳动生产,参加国民经济生活的行列。
摘自: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4
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三条征收祠堂、庙宇、寺院、教学、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
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第七条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行土地政策的情况。
(2)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行不同土地政策的原因。
(41)
22.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有人认为,在当代,它已经代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请结合上述观点分析说明物质生产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23.说明材料1和材料3之间的联系。
四、5.简答题(2题)24.简述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25.简述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之间的关系。
五、3.分析题(0题)26.阅读下列有关资本流通总公式的一组材料:
材料1
马克思说:“G—W—G事实上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77页)。
材料2
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形成,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既不能用卖者高于商品价值出卖商品来说明,也不能用买者低于商品价值购买商品来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83页)、“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86页)。即使在现实生活中,有某些狡黠和善于钻营的人,他们既能贱买又能贵卖,但这种现象也不能说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因为他所赚到的,正是别人所亏的,就整个商品的价值量来说,并没有增加分文,只不过是原来既定价值量在资本家之间作了一次重新分配。
材料3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流通过程中,“货币的所有者变成了资本家。他这个人,或不如说他的钱袋,是货币的出发点和复归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74页),而且,“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17页)。
请回答:
(1)联系材料2理解材料1所说的“G—W—G事实上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
(2)说明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流通和“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之间矛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说明材料1和材料3之间的联系。
六、单选题(0题)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各部、委、局可依法制定()
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行政规章D.自治条例
参考答案
1.AC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英雄史观的各种错误的理解。题干材料属于英雄史观。英雄史观主张英雄人物的意志支配历史进程,这就否认了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属于唯意志论和非决定论。选项B与题意不符。所以此题正确答案ACD。
2.BCD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并不意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通常认为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新旧民主革命有一个交替时段,故A错误。BCD选项正确。
3.ABC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物质观的理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虽然没有揭示物质的真正本质,但是也提出了物质运动多样性的思想,知道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承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所以ABCD都是正确选项。
4.ABCDABCD四选项均符合题意。
5.AB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用和平赎买的方法,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ABD是正确选项。C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具体方法,所以不选。
6.ACD
7.BC【参考解析】: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发生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其特点是“先给货,后付款”,商品的给与和货款的支付在时间上和空间土相分离。因此,B、C选项符合题意。选项A、D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与题意不符。
8.ABCDABCD均是正确选项。D选项,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之一。人生观的变化,必然引起世界观的改变。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是一致的。
9.BC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抽象和具体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认识开始于对客观现实的直观即感性具体,从感性具体出发,通过分析,达到抽象的规定,然后再通过综合,达到思维具体。思维具体即理性具体,是在理性思维中完整地、具体地再现整体事物的具体。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CD。
10.ACDACD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
11.B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在进行社会活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身也不断地得到发展。而人自身的发展又是推动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条件。
12.C解析: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的高低必然取决于平均利润率的高低。A、B、C项都是影响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但本题是假定平均利润率已定,所以这三个选项不正确。正确答案为C。因为在平均利润率已定的条件下,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就会带来利息率的变化。当借贷资本供大于求,借贷资本家就会降低利息率;反之,就会提高利息率。
13.A
14.C解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途径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他选项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内容。
15.B
16.D
17.D解析:本题“坐地”是静止,然而“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也就是虽然坐着没动,却一天行了八万里,遥看了一千河,显然这是物质的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的统一。其他选项似乎都具有很大迷惑性,但是对诗句本身有了准确的理解,答案也就显而易见地出现了。
18.A解析:这段话的结论是“美丽和可爱只是体现为绝对的主观性”,实质上就是认为,“美丽和可爱”作为一种意识,它是绝对的、主观的,只跟人的意识有关。这是否定意识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B、C都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与题干观点不符,题干没有涉及不同主体之间意识的差别性这一问题,D也为干扰项。
19.D
20.D[答案]D
[分析]A错在把哲学定位为“科学之科学”,把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夸大了哲学,否定了具体科学的特殊性。BC答案割裂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混淆了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只有答案D体现了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正确的关系,也概括了哲学的真正内涵。因此选D项。
2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解决土地问题采取的政策主要有:第一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坚持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第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减租减息政策。第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政策。第四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坚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第五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解决土地问题采取的政策,主要有:第一,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坚持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第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减租减息政策。第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政策。第四,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坚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第五,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一原理说明物质生产与科学知识的生产(知识经济)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2)物质生产决定科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为科学知识的生产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物质生产发展为科学知识的生产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实现可能。(3)同时科学知识对物质生产发展具有反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知识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一原理说明物质生产与科学知识的生产(知识经济)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2)物质生产决定科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为科学知识的生产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物质生产发展为科学知识的生产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实现可能。(3)同时,科学知识对物质生产发展具有反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知识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23.联系材料l和材料3我们不难发现资本流通总公式之所以与“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之间存在矛盾只是因为G—W—G’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如果联系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就会发现资本流通总公式与价值规律之间并不矛盾即交换过程中的等价原则并不会使剩余价值消失。而且剩余价值在实现过程中同样也遵循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联系材料l和材料3,我们不难发现,资本流通总公式之所以与“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之间存在矛盾,只是因为G—W—G’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如果联系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就会发现,资本流通总公式与价值规律之间并不矛盾,即交换过程中的等价原则并不会使剩余价值消失。而且,剩余价值在实现过程中,同样也遵循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
24.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统一。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不能混淆。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为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此外把真理性的认识从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孤立出来真理也会转化为谬误。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表现为谬误是正确认识的先导可以在纠正错误、批判谬误中引出真理性的认识。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统一。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不能混淆。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为,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此外把真理性的认识从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孤立出来,真理也会转化为谬误。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表现为,谬误是正确认识的先导,可以在纠正错误、批判谬误中引出真理性的认识。
25.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它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体意识即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它是社会成员个人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在自身头脑中的反映。群体意识是人类群体的社会地位、社会经历及其共同利益和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在该群体成员头脑中的反映。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是相互依存、密切结合的。个体意识离不开群体意识群体意识也离不开个体意识;个体意识是群体意识的个别表现群体意识寓于个体意识之中并通过个体意识表现出来。第二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个体意识既渗透着群体意识又影响和制约着群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反之群体意识也制约着个体意识。任何个体意识都受到群体意识的深刻影响。第三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一定条件下个体意识可以转化为群体意识群体意识也可以转化为个体意识。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它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体意识即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它是社会成员个人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在自身头脑中的反映。群体意识是人类群体的社会地位、社会经历及其共同利益和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在该群体成员头脑中的反映。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是相互依存、密切结合的。个体意识离不开群体意识,群体意识也离不开个体意识;个体意识是群体意识的个别表现,群体意识寓于个体意识之中并通过个体意识表现出来。第二,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个体意识既渗透着群体意识,又影响和制约着群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反之,群体意识也制约着个体意识。任何个体意识都受到群体意识的深刻影响。第三,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一定条件下,个体意识可以转化为群体意识,群体意识也可以转化为个体意识。
26.[答案要点](1)从G—W—G'这一资本总公式的形式上看资本流通总公式就是从货币到商品再到更多的货币的过程即资本通过一次流通实现了价值增殖(起点的G小于终点的G')。但材料2的分析表明流通领域本身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而只能为剩余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剩余价值只能产生于流通领域之外的生产领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2)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目的是实现使用价值的交换取得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而在资本流通总公式中交换的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山东省淄博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摸底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湖心岛产品分析》课件
- 《种成本比较分析》课件
-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少年与梦知识总结
- 小学一年级2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练习题1080道
- 《现代金融通论》课件
- 幼儿园周二食谱
- 高考新课标语文模拟试卷系列之76
- 《电子资源综述》课件
- 西安市销售员工作总结
-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课件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期末考试答案
- 数字后端工程师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2024-2030年中国牛仔服装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4南京市商品房买卖合同书
-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预案
- 《电气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 2024年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方案
- 01685《动漫艺术概论》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探究的文献综述8600字】
- 金属冶炼(铅、锌冶炼)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