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17T 7-2021牡丹农业气象观测规范_第1页
DB3717T 7-2021牡丹农业气象观测规范_第2页
DB3717T 7-2021牡丹农业气象观测规范_第3页
DB3717T 7-2021牡丹农业气象观测规范_第4页
DB3717T 7-2021牡丹农业气象观测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B18菏DB3717菏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3717/T7—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菏泽市气象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菏泽市气象局、菏泽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菏泽市林业局、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翠英、傅信玉、李瑞英、张朝昌、郝晓雷、景安华、姜慧、潘善友、刘天裕、司奉泰、高艳伦、樊景豪。1DB3717/T7—2021牡丹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本文件规定了牡丹农业气象观测的规则,包括观测原则与地段、植株选择,发育期观测、生长状况、产量调查分析、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田间工作等观测内容、标准和计算方法,观测结果记载记录格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牡丹农业气象观测业务、生产服务和研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3703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GB/T20524农林小气候观测仪NY/T1782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范NY/T52土壤水分测定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萌动期越冬鳞芽开始膨大,芽的鳞片开始分离,并逐渐绽裂,露出芽的本色的时期。3.2发芽期鳞芽顶端涨裂,露出鳞芽,可看见幼叶和花蕾尖的时期。3.3现蕾期芽鳞开裂,花蕾长出鳞片包的时期。4观测原则4.1平行原则观测地段的气象条件与气象观测场基本一致时,气象台站的基本气象观测可作为平行观测的气象要素部分。4.2代表性2DB3717/T7—2021观测地段、面积和观测植株、数量应具有代表性。4.3点面结合应在相对固定的观测地段进行观测,在牡丹生长发育遭遇重大气象灾害、大面积病虫害发生时,应在较大范围内开展农业气象调查。5观测地段和植株选择5.1地段选择在连片种植牡丹的区域,应选择距林缘、建筑物、道路、水塘20m以上,代表当地牡丹生产水平的地段作为观测地段,并应远离河流、水库等大型水体。5.2观测地段分区按照面积相等、生长状况相对均衡的原则,宜将观测地段分成4个区域,每个区域不小于0.1hm2。各项观测在每个区域内分别进行。5.3观测点选择5.3.1在观测地段的每个区域,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观测点,用来观测牡丹生长发育过程。5.3.2观测点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使之纵横不在同一行上,观测点距田地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m。5.4观测植株选择在每个区域中应任取10株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植株,作为观测对象。5.5记载内容观测地段和观测植株选定后,应对观测区、观测植株做固定标志,并记载有关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地段名称或编号;——所属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地段所在位置,与气象观测站的距离、方位和海拔高度差;——所在地的地形、地势和面积;——环境条件,如距房屋、树木、水体、道路、铁路等的方位和距离;——土壤状况,包括土壤质地、酸碱度和肥力情况等;——生产管理水平,按上、中、下等级记载;——观测植株的品种名称、栽培方式;——观测植株的苗龄、长势。6发育期观测6.1观测内容牡丹发育期观测内容及观测指标见表1。3DB3717/T7—2021表1发育期观测内容及指标植株上越冬鳞芽开始膨大,外部鳞片分离逐渐绽列,鳞片之间的空隙可花蕾圆满硬实形似棉桃,但顶端仍尖,从花花蕾破绽露色,花瓣逐渐张开,经历初花期、6.2发育期确定当观测植株出现某一发育期特征时,即为该个体植株进入相应发育期。地段牡丹群体进入发育期,以观测的总株数进入发育期的株数所占百分率确定,第一次大于或等于10%为发育期的始期,大于或等于30%时为发育普遍期,发育期宜观测到普遍期为止。6.3观测时间发育期应隔日进行观测,开花期应每日观测。两个相邻发育期间隔时间较长,可逢5和旬末进行观测,临近发育期即恢复隔日观测,旬末应进行巡视观测。6.4观测位置在观测地段,选定固定植株挂牌并进行观测。6.5特殊情况处理特殊情况应记载并处理如下:——因品种原因,进入发育期植株达不到10%或30%时,观测进行到该发育期的植株数连续3次总增长量不超过5%为止;——因品种或栽培措施等原因,发育期未出现或出现异常现象;——固定观测植株失去代表性,应在测点重新选取固定植株观测;——规定观测时间出现妨碍田间观测的天气或旱地灌溉时可推迟观测,过后应及时补测,如出现发育期百分率超过10%或30%,则将本次观测日期作为进入始期、普遍期或末期的时间。7生长状况测定与评定7.1测定项目牡丹发育期生长状况测定项目见表2。4DB3717/T7—2021表2发育期生长状况测定项目7.2测定方法生长状况测定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在定株挂牌的植株上进行测定;——新枝生长长度测定:测量观测植株当年新生枝条基部到顶部的长度;——花蕾直径测定:游标卡尺测量花蕾最宽部分的直径;——花朵盛开直径测定:游标卡尺测量牡丹花进入盛花期时花朵的直径。7.3生长状况评定7.3.1在牡丹每个发育普遍期,以整个观测地段全部牡丹为对象,按本文件7.3.2的规定进行目测评定。前后两次评定结果有改变时,应注明原因。7.3.2生长状况应按下列标准进行评定:a)一类:植株健壮,叶色正常,枝条发育良好,花蕾饱满且多;没有或仅有轻微的病虫害和气象灾害,对生长影响极小,预计可达到丰产年景的水平;b)二类:植株正常,叶色正常,枝条发育尚可,花蕾稍少或稍小;植株遭受病虫害或气象灾害较轻,预计可达到平均产量年景的水平;c)三类:植株矮小,枝条发育一般;花蕾较少或较小;病虫害或气象灾害对作物有明显的抑制或产生严重危害,预计产量很低,是减产年景。7.4大田生育状况调查7.4.1牡丹种植区,选择牡丹高、中、低产量水平的地块,其中观测地块代表一类,另选其它具有代表性的两类地块进行生育期观测调查。7.4.2每个调查点可选取2个测点,各项目调查时间应在观测地段进入发育普遍期3天内进行,测定方法符合本文件7.2的规定。调查所处的发育期、新枝生长长度、花蕾直径和花朵盛开直径。收获时调查收获日期及产量。7.4.3测定单位面积上的总株数,分别量取10个株距和10个行距的长度,计算1平方米株数,求每公顷株数,结果取二位小数。8产量调查分析8.1调查内容产量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果荚重量、单果荚籽粒重、千粒重、地段产量。8.2测定方法8.2.1单果荚重量5DB3717/T7—2021在观测地段连续采摘成熟果荚50个,称重求平均重量,单位为克,平均值取一位小数。8.2.2单果荚籽粒重在观测地段连续采摘成熟果荚50个,晾干脱粒称重求平均重量,单位为克,平均值取一位小数。8.2.3千粒重采摘果荚充分晾干、脱粒,籽粒含水率10%~11%,随机取二组各1000粒,分别称重,二组重量相差不大于平均值的3%(如平均值为300g,则两组相差不大于9g)时,平均重量即为千粒重,单位为克,平均值取二位小数。如差值超过3%,再取1000粒称重,用最为接近的两组重量的平均值作为千粒重。8.2.4地段产量观测地段实际收获的产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2),结果取二位小数。9田间小气候观测9.1气象要素观测在观测地段安装小气候自动观测仪,观测要素主要包括: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和降水、地温(0cm、10cm、20cm、40cm)、日照时数。观测技术要求应符合GB/T33703、GB/T20524的规定。9.2土壤相对湿度测定土壤相对湿度宜采用自动观测仪进行测定,设施环境因条件限制时,可采用人工烘干称重法。采用自动观测仪测定,应符合仪器设备安装使用要求,并定期计量检定。观测技术要求应符合NY/T1782、NY/T52的规定。10农业气象灾害观测10.1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干旱、低温冷害、霜冻、洪涝、连阴雨、风灾、雹灾、冻害等。10.2观测时间灾害发生后应立即观测。从牡丹植株受害开始至受害植株恢复生长或不再变化为止。10.3观测地点在牡丹生育状况观测地段观测;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应适当扩大观测范围,必要时在气象灾害发生所属辖区内开展大范围调查。10.4记载项目10.4.1灾害名称和灾害强度在灾害开始、增强和灾害结束时,应记录天气气候情况,内容见表3。6DB3717/T7—2021表3气象要素及主要天气气候情况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干旱期间的降水量和天数、地段干土层厚度(cm冰雹出现时间、持续时间、最大冰雹直径、冰10.4.2受害部位及症状植株的部分器官受害,如根、茎、枝、叶、花蕾、花朵、花蕊(雄蕊、雌蕊)、果实等。受灾部位和症状应记录下列内容:——根:被水淹没或部分外露;——茎、枝:梢受害,上部受害,基部受害,某节位受害,茎、枝变色,干枯,折断等;——叶:完全变色,边缘变色,植株上部、下部叶片变色,卷缩、凋萎、干枯、破损、掉落;——花蕾、花朵:花蕾变色或脱落,花朵受损、变色或脱落;——花蕊(雄蕊、雌蕊):花蕊受害变化,包括颜色、状态等(导致牡丹发育失败);——果实:变色、裂开小口、裂开大口、完全裂开。10.4.3受害程度用植株受害百分率和部位受害百分率表示:a)植株受害百分率:在选定的观测地段,按式(1)计算4个观测区域的牡丹总株数和受害总株数,计算其植株受害百分率:sNz式中:RS——植株受害百分率(%);NS——受害总株数;NZ——总株数。b)部位受害百分率,分别以个别部位受害、半数部位受害、大部或全部受害进行估计和记载。11病虫害观测11.1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叶斑病(红斑病、褐斑病、炭疽病)、白绢病、根结线虫病、根腐病、灰霉病、白粉病、日灼病、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蝼蛄)、蚜虫、红蜘蛛、蚂蚁、天牛等。11.2观测时间和地点11.2.1观测时间从病虫害发生至不再蔓延或加重为止。7DB3717/T7—202111.2.2应在观测地段上进行,遇有病虫害大发生时,应扩大观测范围,必要时在病虫害发生所属辖区内开展大范围调查。11.3记载项目11.3.1病虫害名称应记载实际发生的病虫害的学名,地方俗名可作为备注进行记录。11.3.2受害期记录病害发生率和受害期,当发现定株观测的植株受病虫危害时,记为发生期;病虫发生率高(全田50%以上),记为猖獗期;病虫害不再发展时记为停止期。11.3.3发生程度发生程度以百株虫数计算。12田间工作记载12.1记载时间在发育期观测的同时,应记载观测地段上的栽培管理项目,起止日期,方法和工具、数量、质量及效果。12.2记载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修剪:修剪日期、修剪程度等;——采收:多次采收每次均记载采收日期、采收量等;——灌溉:日期及灌溉量、灌溉方式等;——施肥:日期、种类、数量等;——中耕、松土、除草:日期、效果等;——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名称、防治日期、农药名称、剂量及效果等;——晾晒或烘干:晾晒或烘干的时间、干燥程度等;——其它田间管理措施及效果(主要包括新技术的应用部分,如生物防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12.3记载要求记录要求如下:——田间操作记载,按实际的项目和内容,用通用术语记载项目名称;——同一项目进行多次观测时,要记明时间、次数;——重量、质量等计量单位用法定计量单位记录。13观测记录簿填写应随身携带牡丹生育状况观测记录簿,及时填写观测原始记录,观测记录及分析内容可按照本文件附录A、附录B规定的样式填写。8DB3717/T7—2021(资料性)牡丹生育状况观测记录簿A.1观测记录簿样图图A.1~图A.3给出了观测记录簿封面、B观测地段说明、地段分区及测点分布的样图。牡丹生育状况观测记录薄图A.1封面样图9DB3717/T7—2021图A.2观测地段说明样图图A.3地段分区及测点分布样图DB3717/T7—2021A.2观测记录簿样表表A.1~表A.7给出了牡丹发育期观测、新枝生长长度、花蕾直径、花朵直径、植株密度测定、产量分析记录、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观测记录样式、田间工作记载的记录样式。表A.1发育期观测记录1234%观测员校对员DB3717/T7—2021表A.2新枝生长长度、花蕾直径、花朵直径123412341234123456789观测员校对员DB3717/T7—2021表A.3植株密度测定1234观测员校对员DB3717/T7—2021表A.4产量分析记录观测员校对员DB3717/T7—2021表A.5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观测记录样式观测员校对员DB3717/T7—2021表A.6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调查记录例离(km)、来源观测员校对员DB3717/T7—2021表A.7田间工作记载观测员校对员1DB3717/T7—2021(资料性)牡丹生育状况观测记录簿填写说明B.1封面台站名称:填写观测单位所在市、县(区)名称。作物名称、品种名称:按照学名填写,不应填写俗名。苗龄:记录苗龄。定植:栽培日期。起止日期:第一次使用簿的日期为起日;最后一次使用簿的日期为止日。B.2地段说明和测点分布图地段说明:按照本文件5.5的规定逐项填写。测点分布图:按照地段形状分区,将发育期、生长状况等测点标在图上,以便观测。B.3发育期观测发育期:记载发育期名称,观测时未出现下一发育期记“未”。观测总株数:需统计百分率的发育期第一次观测时记载一次,记载4个测点观测的总株数。进入发育期株数:分别填写4个测点观测植株中,进入发育期的株数,并计算总和及百分率。生长状况评定:按照本文件7.3的规定填写。B.4新枝生长长度、花蕾直径、花朵直径新枝生长长度(cm)、花蕾直径(mm)、花朵直径(cm)按照本文件7.2的规定逐项填写。4个测点测定值按顺序记录,计算总和及平均,平均值取一位小数。B.5植株密度测量记录发育期:填写牡丹密度测定时所处发育期;测定过程项目:填写量取10个株距和10个行距的长度,计算1平方米株数,求每公顷株数,结果取两位小数。B.6大田生育状况调查记录按照本文件7.4的规定记入备注栏,注明不同生产水平观测地段所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