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第

26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是()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单一的苏联模式

B.开始寻找独立自主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探索中正确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和创造性的思考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财富

D.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起了指导作用

2.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

A.理论和实践密切地相结合B.民主集中制C.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D.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

3.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方式是

A.资本积累B.资本流通C.资本积聚D.资本集中

4.戊戌维新运动仅仅持续了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B.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C.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D.惧怕人民群众

5.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调整B.巩固C.充实D.提高

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毛泽东的评价有

A.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B.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C.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D.错误是第一位的,功绩是第二的

7.1976年,毛泽东同志逝世后,当时存在着是否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是对毛泽东思想的误读,原因在于()

A.没有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区分开来

B.没有把毛泽东思想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区分开来

C.没有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区分开来

D.没有把毛泽东与党的其他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区分开来

8.第

33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就要()

A.优化利用外资结构B.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C.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D.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

9.以下属于宪法相关法的有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

B.《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

C.《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D.《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0.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为两个头痛发热的州官看病,由于病因的不同,开的不同药方是泻药和发散药,服药后病都好了。这一对症下药的典故所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从客观实际出发D.从主观愿望出发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好处;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这说明()。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

D.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运动

12.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个体经济

A.是社会主义性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私营经济

C.仍旧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必然联系的经济形式

D.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劳动者的小私有经济

13.邓小平同志科学世界观最鲜明的特征是

A.与时俱进B.实践的观点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辩证唯物主义

14.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A.主观性原则B.主体决定客体的原则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D.客体依赖主体的原则

15.经验论的错误在于()。

A.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强调了感性认识的可靠性D.否认了理性认识的作用

16.“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这一观点的哲学寓意是

A.真理就是事实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C.事实是本质,真理是现象D.事实与真理都是社会存在

17.“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旧唯主义观点

18.我国对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由低级向高级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是()。

A.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B.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小组、生产合作社

C.生产合作小组、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

D.生产合作社、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

19.事物矛盾的精髓是指矛盾的

A.普遍性B.同一性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斗争性

20.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C.形式上的等价交换掩盖了事实上的剥削

D.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三、3.分析题(3题)21.

比较两段材料,说明两段材料的不同之处及原因。

22.结合材料说明历史唯物论关于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

23.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复杂劳动创造更大价值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四、5.简答题(2题)24.简述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25.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3.分析题(0题)26.材料1(4)材料4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的现象”,如何理解这一说法。

六、单选题(0题)27.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A.改革开放B.社会和谐C.快速发展D.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

1.ABCD

2.AC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概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显著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

3.CD

4.ABCD戊戌变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具体表现为势力过于弱小,而顽固势力十分强大;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惧怕群众才导致脱离群众,本题选惧怕群众是合适的,惧怕群众是因为维新派害怕群众的力量,威胁他们的利益。故ABCD均正确。

5.ABCD中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ABCD选项正确。

6.AB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评价“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D项正相反,明显错误。ABC选项正确。

7.AC

8.ABCD只有调整利用外资的结构,才能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为此,要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引导外资投向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薄弱部门。必须给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同等待遇。

9.ABCD以上四个选项都是与宪法相关的法律。ABCD四个选项均正确。

10.BC

11.B解析:事物的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现实的,事物之间的不同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故选B。

12.D

13.C

14.C认识的主体性,是指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自觉地将自身因素即主体因素投入认识过程,融合或凝结于认识结果而使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主体属性。认知的主体性原则是指认识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遵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原则,人的主体因素的最积极调动和各因素功能的最充分发挥。

15.D经验论固然强调了感性认识的可靠性,但这不是它的错误之所在。它的错误在于否认了理性认识。据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

16.B

17.B解析:对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一般区别,考生是可以把握的。但具体到判定某一个命题、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还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如果知识掌握的不全面,判断起来就有了一定的难度。此题干是古希腊典型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命题。这里的“理念世界”不是指人的主观世界,而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虚无缥缈的“世界”,所以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命题。有的考生会因此将“理念世界”误认为是人的主观意识而错选A项。

18.A

19.C解析: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矛盾精髓的认识。选项B和选项D所指出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而选项A所指出的普遍性所强调的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事物矛盾的精髓。

20.B

21.不同之处:材料1未能分阶段地提出党的革命纲领材料2明确规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党的最高纲领。原因:说明在党的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已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动力。不同之处:材料1未能分阶段地提出党的革命纲领,材料2明确规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党的最高纲领。原因:说明在党的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已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动力。

22.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史。没有人口的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口的增长率和人口的分布状况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如果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生产增长率。生产满足不了人口消费和就业的需要就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增长过快、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生产增长率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史。没有人口的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口的增长率和人口的分布状况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如果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生产增长率。生产满足不了人口消费和就业的需要,就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增长过快、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生产增长率,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3.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进行的劳动。复杂劳动则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里创造的价值会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这是因为复杂劳动是复杂劳动力的耗费而复杂劳动力的形成和简单劳动力相比需要花费更多的劳动时间。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的许多种类的劳动包含着需要耗费或多或少的辛劳、时间和金钱。去获得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同时复杂劳动力在再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进行的劳动。复杂劳动则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里创造的价值会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这是因为,复杂劳动是复杂劳动力的耗费,而复杂劳动力的形成,和简单劳动力相比,需要花费更多的劳动时间。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的,许多种类的劳动包含着需要耗费或多或少的辛劳、时间和金钱。去获得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同时,复杂劳动力在再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

24.在认识论上还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所谓可知论就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物主义反映论都坚持可知论肯定人能正确反映世界。彻底的唯心主义也坚持可知论但与唯物主义可知论有原则的区别。因为在这些唯心主义者看来世界本质上是精神精神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所谓不可知论就是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不可知论并不直接否认主体之外的客观世界但它回避世界就其本质而言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如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人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至于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感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等问题都是不可能知道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承认有客观世界即“自在之物”存在它引起人们的感觉人只能认识“自在之物”引起的感觉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由于不可知论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怀疑人的认识能力所以一直受到旧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的批判。他们对不可知论的批判都是不深刻的没有对不可知论做出令人信服的驳斥。只有马克思主义运用实践的观点才对不可知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实践的成功能证明我们对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世界上只存在现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在认识论上还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所谓可知论,就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物主义反映论都坚持可知论,肯定人能正确反映世界。彻底的唯心主义也坚持可知论,但与唯物主义可知论有原则的区别。因为在这些唯心主义者看来,世界本质上是精神,精神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所谓不可知论,就是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不可知论并不直接否认主体之外的客观世界,但它回避世界就其本质而言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如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人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至于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感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等问题,都是不可能知道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承认有客观世界即“自在之物”存在,它引起人们的感觉,人只能认识“自在之物”引起的感觉,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由于不可知论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怀疑人的认识能力,所以一直受到旧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的批判。他们对不可知论的批判都是不深刻的,没有对不可知论做出令人信服的驳斥。只有马克思主义运用实践的观点才对不可知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实践的成功能证明我们对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世界上只存在现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

25.国体和政体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1)国体和政体是不同的。国体问题说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联合什么阶级、压迫什么阶级。国体问题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内容。政体问题说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府实行自己的专政管理自己的国家。国体指国家的阶级本质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们在观察、研究国家问题的时候必须把国体和政体区分开把本质和形式区分开不要被国家的形式所迷惑而看不清国家的阶级本质。(2)国体和政体又是密切联系着的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必须与国体相适应即必须根据国家的阶级内容采取适当的政权组织形式。国体和政体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1)国体和政体是不同的。国体问题,说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联合什么阶级、压迫什么阶级。国体问题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内容。政体问题,说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府,实行自己的专政,管理自己的国家。国体指国家的阶级本质,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们在观察、研究国家问题的时候,必须把国体和政体区分开,把本质和形式区分开,不要被国家的形式所迷惑而看不清国家的阶级本质。(2)国体和政体又是密切联系着的,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必须与国体相适应,即必须根据国家的阶级内容采取适当的政权组织形式。

26.(1)“类似的运动”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类似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同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对抗性矛盾运动。第二层是正是这种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产生了封建社会被资本主义社会所取代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运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这种“类似的运动”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其具体表现为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所控制的企业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这种基本矛盾在运动中尖锐化的表现。资产阶级曾经千方百计医治经济危机这个痼疾却只能改变危机的形式和时间没有能使危机消失.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最后结束“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还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无产阶级是社会化生产的承担者但生产资料及其产品却被资本家占有工人一无所有。这种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也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根本对立的经济根源。无产阶级为改变自己受剥削、被压迫的命运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广泛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最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2)“过渡历史时期”是指从帝国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其固有的一切矛盾;生产高度社会化与生产资料更加集中以致垄断形成;帝国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附属国的矛盾等空前尖锐起来。这些矛盾的发展为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并取得胜利准备了主客观条件决定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3)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不等于立即灭亡。资本主义出现停滞和腐朽的趋势并不意味着社会生产根本不发展和发展必定很缓慢。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资本主义通过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进行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调整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一定时期、某个阶段、某种范围内的快速发展。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这种调整和适应只是暂时的不是长期性的、本质上的.资本主义不论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上进行怎样的调整以及在这种调整下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解决资本主义就不可能避免必然灭亡的命运。所以战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并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恰恰相反它正是符合这种规律的一种表现。(4)马克思主义认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但其过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前人从未有过的事业它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无数的困难、曲折和倒退但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趋势却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另外社会主义在某些国家遭到资本主义的复辟从实质上讲这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恰恰是扭曲的背离社会主义本质的体制、模式、政策的失败是“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新思维”的失败。而社会主义在中国等国家仍然生机勃勃、欣欣向荣。(1)“类似的运动”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类似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同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对抗性矛盾运动。第二层是,正是这种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产生了封建社会被资本主义社会所取代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运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这种“类似的运动”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其具体表现为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所控制的企业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这种基本矛盾在运动中尖锐化的表现。资产阶级曾经千方百计医治经济危机这个痼疾,却只能改变危机的形式和时间,没有能使危机消失.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最后结束“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还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无产阶级是社会化生产的承担者,但生产资料及其产品却被资本家占有,工人一无所有。这种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也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根本对立的经济根源。无产阶级为改变自己受剥削、被压迫的命运,在无产阶级政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