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目录(打印版)
古代汉语试题(1)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C)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
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D王引之《字
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
著作是-----------------(A)
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
通释》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C)
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D)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
D友、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A)A错措B睹靓C置真D沾酷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A)A孟尝君顾谓冯谖。B天帝使我长百兽。C途有饿草而
不知发。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
他三句不同的是------------(D)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B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
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一(B)
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B“无”与“勿”是古今字。C“何厌
之有'’是宾语前置句。D两个“之”用法不同。
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
是——(D)A其后秦稍蚕食魏。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C良
庖岁更刀,割也。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许慎这是中国一文字学
—的奠基之作,收字_93532—个,另有重文1163个。
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张相所著,这是一
部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语辞的一部专著。
3、形声字“裁”的意符为—衣—,声符为—“裁”无
“衣”O
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字形如“叔”的
本义是一手拾o5、“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
劝勉_______O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转注2、偏义复词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转注:建类一首,同类相受。
偏义副词: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词构成,只有一个词
起表意作用,另一个词不表意,只是一种陪衬,这种复合词叫
做偏义副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该宾语具有了该形容词的
性质或状态。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每题1分,
共20分)
1、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成熟)
2、亟请於武公,公弗许。(屡次)
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安抚
4、晋不可启,寇不可舐。(放松警惕)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
所害。(外交使节)
6、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咨询,征求意见)7、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劳苦)
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拜访)
9、师进次于隆。(临时驻扎)
10、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向后
退)
1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足)
1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犯错误
1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
而往拜之。(通“馈”赠送,窥探)
1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于三子者之
撰。”(站起来,才干)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语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走向,接近)
16、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
谄谀之臣,开罪于君……”(遭受)
17、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胸襟宽大)
18、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
我而敢不走乎?(言语真实)五、简答(每题3分,共9分)
1、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有何特点?
古汉语没有动量词,数词直接用在动词前;数词置于整个
句子后,在其他部分上加上动词“者”。
2、举例说明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活用形式?
表比喻;表复杂内容;表原因(加举例)
3、介词“于”有哪些用法?
(1)引进处所,涉及对象;(2)引进比较对象;(3)
引进施事者;(4)引进时间;(全答对得满分,每错一处扣
1分,扣完为止)
六、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情
况和意义(每题2分,共10分)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
甫,愿为小相焉。
端:名词用作动词;穿上礼服章甫:名词用作动词;戴上
礼帽
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药: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药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亡:动词的使动用
法;使...灭亡
4、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生: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产生
5、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剑:名词作状语;表示工
具,用剑
七、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分析其特点(每题2分,共
10分)
1、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判断句,“此”作主
语;”“谁”作谓语。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表被动,“于"弓I
出主动者。
3、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宾语前置句,用“实”
复指否定句中。
4、修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双宾语句,“夺”带双宾
语,“之”作间接宾语,“食”作直接宾语。
5、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
宾语“之”前置。
八、解释加点的虚词的词性、语法意义,能释出的要释出。
(每题2分,共10分)1、太后盛气而揖之。
2、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3、宣子未出山而复。
4、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5、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大事。1、连词,
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2、介词,用在主谓之间,表示寓意未完,
让读者等待下文。3、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否定4、疑问
代词,表处所“哪里”5、代词,表说话人自称“我”
九、给下面的短文加标点,并翻译。(15分)
陈涉之初起王楚也,使周市略定魏地,北至狄狄,城守田
储详为缚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见狄令,因击杀令,而
召豪吏子弟曰:“诸侯皆反秦自立,齐,古之建国,‘脩,田氏,
当王。”遂自立为齐王,发兵以击周市。周市军还去,田信因
率兵东略定齐地。也,地,狄,奴,廷,奴。令,令,日:
“立,齐,国'储,氏,王。“王,市。去,地。陈胜刚刚起义
称王楚地的时候,让周市攻取平定魏地,向北到达狄地。狄城
守官田信假装捆绑了他的仆从,带领青年人到廷堂,想拜见令,
杀死了仆从,得以拜见令,趁机杀死令,于是召见豪强子弟,
说:“诸侯都叛秦,自立为王。齐国,是古代建的国;俺,是
田姓,应当称王。”于是自封为齐王,发兵攻打周市,周市军
队返回了狄,田僧于是率领军队向东攻取平定齐地。
试题(1)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每题1分)1、C2、A3、C4、D5、A6、
A7、D8、B9、DIO、D
二、填空(每空1分)1、许慎、文字学、93532、张相、
特殊语辞3、衣、(“裁”无“衣”)4、字形、手拾5、勉励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1、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
受。“受”写作“授”不得分。2、偏义复词:由意义相同或相近
的两个词构成,只有一个词起表义作用,另一个词不表义,只
是一种陪衬,这种复合词叫做偏义复词。3、形容词的意动用
法: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每题1分,
能准确解释出词语的意义即可)1、成熟2、屡次3、安抚4、
放松警惕5、外交使节6、咨询,征求意见7、劳苦8、拜访9、
临时驻扎10、向后退11、足12、犯错误13、通“馈”,赠送、
窥探14、站起来、才干15、走向,接近16、遭受17、胸襟宽
大18、言语真实
五、简答(每题3分)1、(1)古汉语没有动量词,数词
直接用在动词之前。(2)数词置于整个句子之后,在其他部
分后加上代词“者”。2、(1)表比喻;(2)表复杂内容;(3)
表原因;(无举例则不得分)3、(1)引进处所,涉及对象;
(2)引进比较对象;(3)引进施事者;(4)引进时间;
(全答对得满分,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六、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情
况和意义(每题2分,指明活用的词、说明活用情况、活用的
意义是三个得分点,全答对得满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对两
点也得1分)1、端:名词用作动词;穿上礼服章甫:名词用
作动词;戴上礼帽2、药: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药3、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4、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产生6、剑:名词作状
语;表示工具,用剑
七、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分析其特点(每题2分,指明
句式类型1分,分析出特点1分)1、判断句,“此”作主
语;”“谁”作谓语。2、被动句,“见”表被动,“于”引出主动者。
3、宾语前置句,用“实”复指否定句中。4、双宾语句,“夺”带
双宾语,“之”作间接宾语,“食”作直接宾语。5、宾语前置句,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之”前置。
八、解释加点的虚词的词性、语法意义,能释出的要释出
(每题2分,指明词性1分,说明语法意义或译出1分)1、
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2、介词,用在主谓之间,表示寓
意未完,让读者等待下文。3、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否定
4、疑问代词,表处所“哪里”5、代词,表说话人自称“我”
九、给下面的短文加标点,并翻译。(15分,标点5分,
每错3个扣1分,扣完为止;翻译10分,意译即可)也,地,
狄,奴,廷,奴。令,令,曰:"立,齐,国,储,氏,王。”
王,市。去,地。
陈胜刚刚起义称王楚地的时候,让周市攻取平定魏地,向
北到达狄地。狄城守官田信假装捆绑了他的仆从,带领青年人
到廷堂,想拜见令,杀死了仆从,得以拜见令,趁机杀死令,
于是召见豪强子弟,说:“诸侯都叛秦,自立为王。齐国,是
古代建的国;健,是田姓,应当称王。”于是自封为齐王,发
兵攻打周市,周市军队返回了狄,田储于是率领军队向东攻取
平定齐地。《史记》卷94,《田脩列传》
古代汉语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1x10)
1、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
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
会意字。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
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
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
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
“口”和“鸟”组成而成。的一组是(B)
A信武果B取尖安C从休亡D朝高回
2、下列定义是许慎为“形声”所下的是(C)
A建类一首,同意相受B比类合谊,以见指据
C以事为名,取譬相成D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3、下列汉字属于“肉”部的是(A)A肖B服C期D朔
4、下面全为异体字(异体字,一个字的正体之外的写法,
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的一组是(C)A阙掘
咏^B沽酷预豫C腾剩笋笥D陈阵泪波
5、“庄子持竿不顾”中的“顾”用的是(B)A引申义B本义
C假借义D比喻义6、下列词语中属于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
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联绵词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词类,
上到经书传书,下到现当代作品,联绵词都很活跃。而中学生
又常在联绵词上犯一些错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就很有必要帮
助学生拓宽对联绵词的再认识。)的是(D)A恭敬B动静C
恐惧D逶迤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属于词组词组,又称短句、短语,
在文法概念中是指完整句语中的片段。在日常的语言中,一个
词组可以指的是单词的任何聚合。在语言学当中,一个词组是
单词的一个群组(有时是一个单词),在句子的语法中,它作为
一个单个的单元而起作用。从语法层级的角度上看,词组要比
字句的等级更低。的是(A)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B芳草
鲜美,落英缤纷。C虽遇执事,其弗敢违。D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8、《方言》的作者是(D)A王念孙B许慎C段玉裁D
扬雄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D)
A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B遂置姜氏於城颍,而
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C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
妻之,佣未反。D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10、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B)A生庄公及共叔段。B公
赐之食。C姜氏何厌之有?D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1、B;2、C;3、A;4、C;5、B;6、D;7、A;8、D;
9、D;10、B
二、填空题(1x15)
1、《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字形来确定
本义的专著,共(540)部首。2、词义引申主要有三种方式,
它们分别是(辐射式引申)、(链条式引申)和(综合式引
申)。
3、如果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根据(形符)
来辨认本义。
4、对汉字来说,跟图画有着明显界限的(假借字)和
(形声字)的出现,是汉字体系形成的标志。
5、“知、智”是一对(古今)字,“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中“由''通(犹)o6、“隈”字的意符寸”如果独立成字是
(阜),“媵”的声符独立成字是(朕)。7、采取(绘形象物)
或(烘托象物)两种构形模式所造成的字都属于象形字。8、
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同音替代)。1、小篆、540;2、辐
射式引申、链条式引申、综合式引申;3、形符(亦可答为意
符或形旁);4、假借字、形声字;5、古今、犹;6、阜、朕;
7、绘形象物、烘托显物;8、同音替代。
三、解释加点的词或解释其语法作用。(20)
(一)解释加点词的词义。(1x10)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2、亟请于武公,公弗许。3、
多行不义,必自缸子姑待之。4、虽有甲兵,无所陈之。5、
凿户牖以为室。6、于予奥何诛?7、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8、有美玉于斯,镉]I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9、齐国虽褊小,
吾何爱一牛?10、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二)指出下列句中特殊的语法现象。(2x5)
1、宋何罪之有?2、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3、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4、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5、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四、名词解释(3x4)1、金文2、四体二用3、词的引申
义4、同源词
五、简答题(23)
1、举例说明词义范围变化的主要类型。(6)
2、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加以说明。(6)
3、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最重要的
变革?(11)
六、短文阅读(20)(一)给下面这段古文加上标点(10)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
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
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
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二)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x5)
癸酉,师陈于簟。那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
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1)余姑翦灭此而朝食!”(2)
不介马而驰之。(3)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曰:
“余病矣!”张侯曰:“(4)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以折
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5)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
试题(2)参考答案
一、1、B;2、C;3、A;4、C;5、B;6、D;7^A;8^
D;9、D;10、B答错1个扣1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二、1、小篆、540;2、辐射式引申、链条式引申、综合
式引申;3、形符(亦可答为意符或形旁);4、假借字、形声
字;5、古今、犹;6、阜、朕;7、绘形象物、烘托显物;8、
同音替代。答错1个扣1分。
三、(一)1、城墙;2、屡次;3、跌倒,比喻失败;4、
武器;5、房门;6、谴责、责备;7、渡口;8、出卖;9、吝
惜、舍不得;10、往、到……去。答错1个扣1分。
(二)1、“何罪”作动词“有”的宾语,依靠“之”前置。(2
分)
2、“方城”、“汉水”分别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2分)
3、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介词“自”的宾语,前置。(2
分)
4、迷,使动用法,使……迷乱。(2分)5、重,意动用
法,以……为重。(2分)四、1、金文指铸刻在各种青铜器
(如钟、鼎、鬲、箧、盘等)上的古文字。因为古代称铜为金,
所以称这些文字为金文。(3分)2、四体二用:六书是古人
提出的最早、最系统的汉字形体构造理论,它包括:象形、会
意、指事、形声、转注和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是造字法,故称之为“四体”,假借、转注是用字法,故称之为
“二用”。(3分)3、词的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衍化
出来的其他相关意义叫作引申义。(3分)4、同源词:由同
一语源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一组音义相通的词。(3分)
五、1、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有扩大、缩小、转移三种情
况。①词义的扩大指一个词的意义后代比前代所表达的概念外
延大而内涵小,即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比如“河''本指黄河,
后来指一切河流。②词义的缩小指一个词的意义后代比前代所
表达的概念外延小而内涵大,即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比如
“妃”原指一般的配偶,后来专指皇帝的妾以及太子、王、侯的
妻子。类似例子还有“宫、臭”等。③词义的转移,词的意义由
一个范围转移到另一个范围,比如“寺''原指官署、官舍,后来
用来指僧众供佛、居住之所的名称,类似还有“钱、涕、乐府、
坟”等。每点各2分。
2、古今字是历时现象,是指汉字历史上由于当初字少而
用多,到后来陆续分化出新字(区别字)的问题,古字和今字
不是同时并存的。(2分)如和“熟”。通假字是共时现象,
是指同一时期读音相同相近的字相互代替使用的问题,通假字
与本字同时并存。(2分)如“辨”和“辩”。(举例各占1分)
3、从商代文字到小篆,汉字的图画性虽然在不断减弱,
但是象形表意的原则始终没有真正抛弃,而隶书特别是汉隶,
彻底抛弃了汉字的图画性质,完全不顾汉字的表意原则。(1
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它解散篆体,将古文字“随
体诘讹”的线条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划道。(2分)(2)省去
了篆文中的某一部分。(2分)(3)把篆文里相同的偏旁转
化为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2分)(4)把篆文里不同的偏
旁归并为相同的偏旁。(2分)(5)将篆文复杂的笔划省并
为简单的笔划。(2分)
六、(一)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
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
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
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
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每错1处扣0.5分
(二)①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指晋军)再吃早坂。②不
给马披上甲就驱马进击。③郤克被箭射伤,血一直流到鞋上,
仍然击鼓不息。④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进我的手和肘。⑤如
果有难走的路,我一定要下来推车,你难道知道这些吗?每句
翻译各2分。
古代汉语试题(3)
一、填空(22%):
1、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说、()说、()说。
2、()和()是汉字产生的两个途径。
3、六书中,()、()、()、()是造字法,()、
()是用字法。
4、()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5、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1)词义扩大;(2)词义();
(3)词义();(4)词义()。6、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式
和()式。
7、单一型的被动句主要有()字式、()字式、()字
8、有些宾语可以依靠()、()、“焉”等字提前在动词
或介词前。
二、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0%):
1豕2字3荆4刃5牧6闽7车8豫9本10集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并写出其今字(6%):
1、姜氏欲之,焉辟害?2、公赐之食,食舍肉。3、贡之不
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4、闲于兵甲,习于战攻。5、宋
人有酷酒者……为酒甚美,县帜甚高。
6、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词义,并指出其属本义,还
是引申义(14%)。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2、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
服?
3、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4、夫上见其原,下通
其流。
5、多行不义,必自薨。6、率西水浒,至于岐下。7、虽
有甲兵,无所阵之。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6%)
1、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2、甘其食,美其服。3、范增数目项王。4、黔无驴,有
好事者船载以入。
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0%)
1、庄公寤生,惊姜氏。2、姜氏何厌之有?3、寡人有疾,
寡人好货。4、宋人有酷酒者。5、王忿然作色。6、稍稍诛灭,
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
7、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8、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9、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
君之羹,请以遗之。10、颍考叔为颍谷封人。11、大叔完
聚……将袭郑,夫人将启之。12、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
衣服丽都。13、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还,次于召陵。14、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15、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
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16、有鸟焉,其名为鹏……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且适南冥也。
七、、简答题(6%):
1、探求本义的方法?2、判断句活用的三种情况?
八、标点并翻译(16%):
郅都河东大阳人也以郎事文帝景帝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
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在厕野彘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
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姬等邪陛下纵
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不伤贾姬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上亦
赐金百斤由此重都(《汉书・致都传》)
试题(3)参考答案
一、填空:1、结绳八卦仓颉造字2、记号图画3、象形指
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4、古隶5、缩小转移感情色彩的演变6、
链条辐射7、“为”“见”“被”{或“於”(于)、“见”、“为”8、“是”
,,之,,每空1分
二、用六书分析汉字的结构:1、象形:象猪形。2、会意:
从从子。3、形声:从刑声。4、指事:刀上加一点指示此处是
刃口。4、会意:从支从牛。6、形声:从虫门声。7、象形:
象车形。8、形声:从象予声。9、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
此处为根部。10、会意:从矗(省)从木。每小题1分
三、古今字:1、辟避2、舍拾3、共供5、闲娴5、县悬
6、反返
四、解释词义,并指出属本义,还是引申义:1、城墙本
义2、安抚引申义3、官职引申义4、源头本义5、垮台引申义
6、水边本义7、兵器本义
五、词类活用:1、小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2、甘美形容
词的意动用法3、目名作动4、船名作状
六、解释加点词的词义:1、倍、逆2、满足3、钱财4、
卖5、脸色,特指怒色6、渐渐7、尽8、勉励9、带汁的肉食
10、边疆11、开门12、优美13、到……去临时驻扎14、城墙
护城河15、土神、谷神,国家的象征16、穿过,到……去
七、简答题:1、一是分析字形。对于象形、指事、会意
字,可以直接以形见义。对于形声字,要凭借形旁来分析它们
所属的事类,进而在若干义项中找出本义。二是依据文献资料,
以证实对字形的分析。2、一是用于表示隐喻。二是用于表示
某种曲折复杂的联系。三是用于表示原因。
八、标点并翻译:
郅都是河东大阳人,任郎官奉事汉文帝。汉景帝时,任中
郎将。郅都敢于直言进谏,在朝廷上与大臣当面辩驳。他曾经
有一次随从汉景帝到上林苑,贾姬在厕所,野猪也闯进厕所,
景帝用眼睛向郅都示意,郅都不去救。景帝自己要拿兵器去救
贾姬,郅都跪伏在景帝跟前说:“死了一个姬妾,再选进一个
姬妾,天下缺少的难道是姬妾之流吗?皇上纵使不重视自己,
对祖宗对太后该怎么说呢?”景帝返回不去救了,野猪也没伤
害贾姬。太后听说这件事,赏给郅都金百斤,皇上也赏了金百
斤,从此重视郅都。
古代汉语试题(4)
一、填空(22%):
1、六书的名称是称:()、()、()、()、()、
()O
2、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说、()说、()说等。
3、最早的字体是()和()o
4、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式和()式。
5、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1)词义();(2)词
义();(3)词义();(4)词义()o
6、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四种:(1)()(2)()(3)()
(4)()。7、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是用()字煞句。
二、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0%):
1、行:2、颍:3>逐:4^豫:5、寸:6、集:7、益:8、
本:9、好:10、鱼: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并写出其
今字(6%):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2、夫列子御风而
行……旬有五日而后反。
3、公赐之食,食舍肉。4、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
共给?
5、姜氏欲之,焉辟害?6、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
也。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词义,并指出其属本义,
还是引申义?(14%)
1、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堡之……2、大叔完聚,缮
甲兵,具卒乘,将袭郑。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4、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5、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6、宋人有酷酒者。7、
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五、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
(6%):
1、庄公寤生,惊姜氏。2、甘其食,美其服。3、少时,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4、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
日不然?5、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0%):
1、师进,次于隆。2、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3、清静贞正以自虞。4、率西水浒,至于岐下。5、或令孺子
怀钱挈壶爨而往酷,而狗迓而船之。6、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
步而樵采者,罪死不赦。7、姜氏何厌之有?8、多行不义,必
自薨。9、王忿然作色。10、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
非之而不加沮。11、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12、颍考权为颍谷封人。13、有鸟焉,其名为
鹏……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14、赐我先
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15、
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七、简答题(6%):1、宾语前置的三种情况?2、探求本义
的方法?
八、标点并翻译(16%):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漆水漆水
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
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
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注:(1)表:标记(2)
而:义同“如”
试题(4)参考答案
一、填空:1、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2、结绳八卦
仓颉造字3、甲骨文金文4、链条辐射5、扩大缩小转移感情
色彩的演变6、名作动名作状使动用法意动用法7、“也”
二、用六书分析汉字的结构:1、象形:象道路形。2、形
声:从水顷声3、会意:从走从豕。4、形声:从象予声5、指
事: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寸关节。6、会意:从矗(省)
从木7、会意:从水从皿。8、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
为根部9、会意:从女从子10、象形:象鱼之形
三、古今字:1、知智2、反返3、舍4、共供5、辟避6、
伯霸
四、解释词义,并指出属本义,还是引申义:1、树本义
2、兵器本义3、安抚引申义4、城墙本义5、官职引申义6、
卖酒本义7、占有本义
五、词类活用:a)惊动词的使动用法b)甘、美形容词的意
动用法c)犬名作状d)隧名作动e)船名作状
六、解释加点词的词义:1、时驻扎2、今字作“阵”3、通
“娱”4、水边5、迎、咬6、距坟墓打柴7、满足8、倒下,此
指垮台9、脸色,特指恕色10、勉励11带汗的肉食12边疆
13穿过到……去11、开门12、优美13、到……去临时驻扎
14、贱踏(的范围)黄河15、钱财
七、简答题:1、一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二是否定句中
代词作宾语前置三是用“是"、“之”、“焉”作提宾标志2、一是
分析字形二是依据文献资料来印证
八、标点并翻译:楚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流水里竖
立标记。流水突然水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标记而在夜里徒
步过河,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军中惊骇的声音如同都邑里的房
屋崩塌一样。以前先立标记的时候是能涉水的,现今河水已变
化而增多了,楚国人还是顺着标记涉水,这就是他们之所以失
贩的原因。现代的君主效法先王的法度,就有似于这种情况。
古代汉语试题(5)
、单项选择题(2x10)
1.()下面哪一项是“彳打'的本义:A学术、学问B邑中
的道路C技能、技艺D方法2.()“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
A文学课B理论课C基础课D应用课
3.()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女耳自B
本刃末C武信从D江河娶4.()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
组是:A知智益溢B早蚤昏婚C莫暮反返D信伸畔叛5.()
“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A本义B引申义C假借
义D比喻义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
是:A有道之士怀其衍而欲以明万乘之主。B天行有常,不为
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C绝江有托于船。
(《吕氏春秋・知度》)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诗经・周
南・汉广》)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A有
道之士怀其彳行而欲以明万乘之主。B庄公寤生,惊姜氏。C王
如善之,则何为不行?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8、
()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
释宫、释亲等。它是:A《尔雅》B《玉篇》C《正字通》D
《康熙字典》
9、()“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
,大隧之外,其乐也)曳*曳。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对文B
异文C衍文D互文
10、()“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
A结构助词”的"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C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二、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空
格上)(1x10)
1.形声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也叫义符,
另一部分叫声符,也可叫音符。2、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
被称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也叫转折点。
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4.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
5.《礼记》与()、《仪礼》合称为“三礼”,是儒家经
典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6、“防”、“陡”、”二等字的意符呻”如果独立成字是阜;
“祁”、“部”、“邦”等字的意符坪”,如果独立成字是。
7、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属于,而隶书、草书、楷书、
行书等则属于今文字。8、“布”、“甫”等字的声符是。
9、“此小大之辩也”之“辩”与构成通假字。
三、解释加点的词,或解释其语法作用。
(一)解释加点词的词义。(1X10)
1、树木而堡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2、士生鄙野,
选而禄焉,非不贵也。
3、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5、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6、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7、
泽梁无禁,罪人不孥。8、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壅之。9、
寡人有疾,寡人好货。10、无德而望其福者约。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1x5)
1.姜氏何厌之有?2.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
昭王南征而不彳复,寡人是问。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俗。4.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
5.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1x5)
1.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2.内间主之情以告外,
外内为重。
3.昭王之不彳复,君其问诸水滨。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或令孺子怀钱挈壶容而往酷,而狗迓而龊之。
四、名词解释(2x5)
1、金文2、六书3、4、《诗经》5、同源词
五、简答题(5x4)
1、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最重要的
变革?
2.举例说明词义的变迁主要包括哪几种情况。
3、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加以说明。
4、古今词汇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六、标点翻译。1.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10x1)至
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
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
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日父子俱在军中父归
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
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二)翻译下面的文章(10)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
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
城之不拔者二者。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
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
唯恐他将之来,即墨[1]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⑵代乐毅。
注:[1]即墨,齐邑名。[2]骑劫,燕将。
试题(5)参考答案
、BCADADCADB答错1个扣1分,多选、错选
均不给分。
二、形符、隶书、说文解字、仓颉造字说、周礼邑、古文
字、父、辨、表达色彩(感情色彩)答错1个扣1分
三、(一)1、种植、栽种2、偏远的乡村3、鼓励、勉励
或受到鼓励4、去、到5、兵器、武器6、急切貌,拼命追求
的样子7、不以其妻和儿女为奴隶8、涂上泥9、钱财、财物
10、穷,困迫。答错1个扣1分
(二)1、“之”复指宾语,宾语前置。2、指示代词“是”作
宾语,宾语前置。3、“甘”、“美”、“安”、“乐”形容词的意动
用法。4、判断句5、明,使动用法。(或省略宾语“之”)
(三)1、之,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连词,
表目的。3、表委婉语气的语气副词。4、且,连词,表递进关
系。5、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四、1金文指铸刻在各种青铜器(如钟、鼎、鬲、签、盘
等)上的古文字。因为古代称铜为金,所以称这些文字为金文。
指出“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即可得2分。2六书是古人提出的
最早、最系统的汉字形体构造理论,它包括:象形、会意、指
事、形声、转注和假借。其中前四种是“四体”,反映了汉字的
四大结构类型。指出“象形……”等六种类型即可得2分。3词
的本义指有文字可考的、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证的最初的意义。
“文字可考”、“有文献资料”、“最初的意义”缺一项或两项都扣
1分。4、《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包括“风”、
“雅”、“颂”三部分。二者缺一项扣1分。5、同源词:由同一
语源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一组音义相通的词。“同一语源”、
“音义相通”缺一项扣1分。五、1、隶书,特别是汉隶,彻底
抛弃汉字的图画性质,不顾汉字的表意原则(1分)。一方面
它解散篆体,将古文字“随体诘训'’的线条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
画,完成了汉字的线条化过程(2分)。另一方面,许多篆文
的两笔在隶书中归并成了一笔,或把篆文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偏旁合并起来,或直接省去篆文的某一部分等等,完成了汉字
的符号化过程(2分)。2、一般把词义的变迁分为三种情况:
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无论扩大、缩小还是
转移,都是针对古义而言。此外还包括感情色彩的转移、词义
轻重的变化等等。(2分说出前三个即可)①词义的扩大。如:
中国,最早指“国都里”,词义扩大后,指“以周的国都为中心
的中原地区”,再扩大,指除去边疆以外的所有地方。最后扩
大到指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领域。②词义缩小。如:臭,原指
一切气味,包括香味,后来仅指不好的气味。③词义转移。如:
坟,本指大的土堆或河堤,后来指墓上的土堆,再后来就指坟
墓了。④感情色彩转移。如:爪牙,本指动物的尖爪和利齿,
是中性词,后引申为“卫士、得力助手”的含义,变为了褒义词,
后来又专指坏人的帮凶,成了贬义词。⑤词义轻重的变化。如:
诛,本义为“用言语责备”,后来指“杀戮”,词义加重。
3、古今字是历时现象,是指汉字历史上由于当初字少而
用多,到后来陆续分化出新字(区别字)的问题,古字和今字
不是同时并存的。(2分)如和“熟”。通假字是共时现象,
指同一时期读音相同相近的字相互代替使用的问题,通假字与
本字同时并存(2分)。如“辨”和“辩”。例子1分。
4、(1)词汇由少到多。(2分)(2)表达思想的功能
从粗疏趋向精密。(1分)(3)构词方式由以单音词为主变
为以多音节词(主要是双音节词)为主,可以简称为双音化趋
势(2分)。六、1、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
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
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
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
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错1处扣
0.5分2、不久,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继位,(惠王)和乐毅
不和。田单听说了这件事,于是在燕国实行反问计,扬言说:
“齐国国王已经死去,没有攻下城池的原因有两个。乐毅害怕
被杀而不敢返回来,名义上是攻伐齐国,实际是想联合齐国人
在齐国称王。齐人没有依附(他),所以暂且延缓进攻即墨城,
等待时机(或齐人归附)。齐人所担心的是,别的将领来,
(这样)即墨城就被攻破了。”燕王信以为真(或认为确实这
样),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每翻译错1处扣1分,整句句意
完全不对扣2分。
古代汉语试题(6)
一、单项选择题(2x10)
1、在古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
外,下列是谦词的有:()A不谷B惠C令D陛下
2、许慎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A象形
B指事C会意D形声3、从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语言现象分析
下列句子的加点词,不属于联绵词的是:()A—之日督发,
二之日栗烈B昼夜勤作息,伶借萦苦辛C凡民有丧,匍匐救
之D子慕予兮善窈窕
4、下列句中不属于判断句式的句子是:()
A制,严邑也。B是皆秦之罪也。C南冥者,天池也。D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
5、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
A然煮烹烧B遵道建造C鄙阶阵都D物特牢牺
6、《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
A贾逵B郑玄C许慎D马融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之“已”的用法或意义是:
()
A动词“停止”B同“矣”,语气词。C副词“已经”D而已、
罢了
8、下列几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有:()
A迹、品亦B知、智C详、佯D沽、酷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有:()
A王者贵乎?士贵乎?B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C天
下皆知美之为美。D小国寡民10、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
句的是:()
A姜氏何之有?B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C桓公问管仲
曰:“治国最奚患?”D莫之天阙者。二、填空题(把正确的答
案写在空格上)(1x10)
1、我国第一部专门解释词义的辞典是(),它共分十九
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等等。
2、《老子》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
《德经》,所以又称为()。3、在《北冥有鱼》一文里,庄
子运用()的艺术手法刻画了鳏鹏的高大形象,使之与渺小的
斥癌形成强烈对比。
4、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链条式引申和()o
5、《诗经》的语言以()为主,兼用杂言,显得参差变
化,错落有致,有一种形式美。6、汉字产生的途径有记号和
()O
7、“为酒甚美,帜甚高”的,嚼”与()构成古今字。
8、《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选自(),原书本无题目,
这一题目是选者后来加的。9、尽管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
的历史,但它仍然是汉字的(),而不是源。
10、“雕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的“靶与()构成通假
字。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x10)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2、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
告者。3、寡人有疾,寡人好货。4、夫唯不居,是以不去。5、
宋人有酷酒者。6、泾以渭浊,混混其止。
7、多行不义,必自薨,子姑待之。8、唯是风马牛不相及
也。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0、水击三千里,搏扶
摇而上者九万里。
四、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种类型(1x10)
自:北:眉:上:莫:吠:®:三:其:霜:
五、名词解释(2x5)1、甲骨文2、六书3、词的本义4、
风骚5、古今字
六、简答题(5x4)1、简要说明关于汉字起源的三种传
说,并加以评价。
2、举例说明通假字与假借字的区别。
3、举例说明什么是辐射式词义引申。
4、辨析下列两组同义词的词义(1)领、颈、项(2)畏、
惧
七、标点翻译(20)(一)给下面的文章加标点(10)齐
宣王问日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
乎日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
之囿方七十里刍莞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
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效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
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
宜乎
(二)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x5)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1)泾流之大,两滨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於是
焉,河伯欣然自喜,(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
至於北海。(3)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
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者,我之谓也。(4)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
(5)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
试题(6)参考答案
一、ABBDACBABB答错1个扣1分,多选、错选
均不给分。
二、《尔雅》、《道德经》、夸张、辐射式引申、四言、
图画、1(悬)、左传、流、罹。答错1个扣1分
三、1、城墙2、窘迫或困窘3、喜欢4、离开5、卖6、
水清见底的样子7、跌到,比喻失败8、因发情而狂奔(或狂
奔)9、丑10、回旋地向上飞。答错1个扣1分
四、象形、会意、象形、指事、会意会意、形声、指事、
象形、形声。答错1个扣1分五、1、甲骨文:商周时期刻在
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指出“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
字”即可得2分。2、六书:六书是古人提出的最早、最系统的
汉字形体构造理论,它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
和假借。其中前四种是“四体”,反映了汉字的四大结构类型。
指出“象形……”等六种类型即可得2分。3、词的本义指的是
有文字可考的、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证的最初的意义。“文字可
考”、“有文献资料”、“最初的意义”缺一项或两项都扣1分。4、
风骚:指《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1
分),因为是两部作品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而成为两部诗歌总集
的代称,后引申指“文学才华”(1分)。5、古今字:上古时
代,许多汉字都是一字兼表几个义项,后来为了将这几个义项
区分清楚,在原字的基础上添加意符或改换意符,就成了古今
字。
2、借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叫通假。
所借的字叫通假字,被代替的字叫本字。如:早一蚤,本应用
"早''而大多数文献中用的是“蚤“,早为本字,蚤为通假字。借
用某个字或某种事物的图形作为表音符号,来记录跟这个字或
这种事物的名称同音或音近的词,这种方法造出来的字称为假
借字。假借字利用的是“谐音原则”,这样很多原来无法造出来
的词就可以造出来了。如:我,原本是一种武器,被借去作为
第一人称代词。通假是属于用字上的假借,词义离开原文不成
立。假借是属于造字上的假借,词义离开原文依然成立。说明
通假字和假借字各2分,举例1分。
3、从一个词的本义所反映的事物的不同特点出发,朝着
不同方向引申,就叫作辐射式引申。(2分)如:弓|,本义是
“开弓”,由于开弓这个动作有许多状态和特点,可从各个方面
引申,因而“引”产生了许多引申义。a、开弓需拉弦,所以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环烷酸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设备包工合同范本
- 品牌代言合同范本
- 实习报告及个人心得总结
- 2025至2030年中国特种缝纫机齿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屠宰代工合同范本
- 科技创新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 租店面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灯头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科技助力下的办公环境舒适性改进方案
- 、医院设备科制度、职责、预案、流程图
- 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022年版)
- 小学科学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通用6篇)
- 脱硫塔内部(玻璃鳞片防腐涂层)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附: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措施与技术交底)
- 医院入院通知书格式
- 视频号运营方案
- 发育生物学1-9章全
- 中医学课件:第三章 藏象学说
- 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王家岭煤矿井筒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计划【9个单元全】
- 钢筋工程隐蔽检查验收记录填写实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