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代文人书法之百十二国学大家书法国学大家书法“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笔者在此借用并补充张祖安《再说慎言国学大师》观点认为,中华国学的根基主要在汉学,是小学(古代蒙学)、章句(离章辨句,意指古今汉语语音语法修辞)之学,因此,所谓“国学大师”必须以博通吾国之文史哲、精研先秦时代的原典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列符三个条件:一、至少在其中某一领域有原创性成果。二、精通小学,古文辞(各体式)、古体诗、近体诗词、书法都能自由挥洒,出色当行。三、现代国学大家须汲取外来之学说,而不忘民族之本位,东西方兼通,而又以传统文化为其治学指归。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胡适是公认的国学大师,擅书是其基本功夫,不过书名必为学术所掩,是不足为怪的。章太炎(1869-1936),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者。幼受祖父及外祖的民族主义熏陶,通过阅读《东华录》、《扬州十日记》等书,不满于满清的异族统治,奠定了贯穿其一生的华夷观念,并在后来与《春秋》的夷狄观以及西方的现代民族主义观点相结合,形成具有其个人特色的民族主义观。1891年(光绪十七年),章太炎入杭州诂经精舍,师从俞樾、谭献等,关注经、子之学,初步确立对“今古文”界线的认识,此后几年陆续完成《膏兰室札记》、《春秋左传读》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章太炎曾为强学会捐款,与康有为、梁启超通信。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曾参加张謇统一党,散布“革命军兴,革命党消”言论。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死后被释放。辛亥革命后,日渐脱离政治,专意治学。1917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1918年离开广州途径四川、湖南湖北,东下上海。1920年拥护“联省自治”运动。1922年在上海讲学,曹聚仁根据记录整理为《国学概论》。但章太炎始终没有放弃对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等新旧军阀势力的期望,反对国民革命军北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章太炎采取不合作态度,自命“中华民国遗民”,曾遭国民党上海党部通缉。1930年代后,活动限于上海、苏州一带。晚年主张读经,并据《春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义,力主对日强硬。1935年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晚年愤日本侵略中国,曾赞助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6月14日因鼻窦癌卒于苏州锦帆路寓所,其灵柩暂厝苏州;1955年4月3日公祭安葬于杭州西子湖南屏山荔枝峰。章太炎在经学、史学、文字音韵和文学诸方面都有深湛造诣,但脾气古怪、个性乖张,故有“章疯子”之称号。章炳麟一生著述甚丰,被尊为经学大师,著作版本繁多,后辑为《章太炎全集》。其书法尤擅篆书,直取《学文》以上,朴茂古雅为人所称道。所作篆书绝无错字误字,也不参杂籀文,讲究字字合六法,笔笔有本源。他的哲孙章念驰先生说:“(先祖父)书法得益于深厚的小学功底,尤其作篆,不是单纯追求字型趣味,而是注重文体符合六书……”他的书法,多取自《说文》,非从汉魏晋唐碑帖,行楷书亦是如此。传世墨迹有篆书《节录王弼周易略例》、《魏征述怀》等。《魏徵述怀》,纸本篆书。章氏自说“取自款识”,意即先秦铜器上的范铸文字。沙孟海先生曾评章太炎的篆书是“自成体系,于钱太虚、邓顽伯皆不同科”、为“古文字学别派”,各为清丽与雄厚的两种风格。而章太炎的篆书却蹊径独出,与之均不沾边,其笔势蕴藉,笔迹圆融而得范铸真味。国学大家书法"alt="历代文人书法之百十二国学大家书法"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width="232"height="948"real_src="/DownloadImg/2014/01/0616/38058360_1">民国章太炎篆书应荔答韩文宪句轴《篆书应荔答韩文宪句轴》,纸本篆书,纵132厘米,横3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作品款署“章炳麟”,钤“章炳林”朱文印、“太炎”白文印。此件篆书,古朴浑厚,劲健绝伦。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汉族,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未中。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与夏曾佑、谭嗣同等便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此时的新诗只不过是“挦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作品。1898年,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进步诗歌理论,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1902年11月《新小说》创刊。1913年,进步党“第一流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之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1917年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3年春由于妻子癌症复发病逝,梁极为伤悼,此后患尿血症,但始终找不出病原所在。1926年3月16日动手术将右肾全部割去后,尿血仍未能完全停止,经名中医唐天如医治,渐康复。1928年由于恩师康有为、爱徒范静生相继去世,挚友王国维投湖自尽,梁启超遭受严重打击,11月12日他已不能伏案工作了。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年五十六,遗骸运广惠寺,1932年葬于北京植物园东环路东北的银杏松柏区内。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他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出版《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在书法艺术方面,梁启超早年研习欧阳询,后从学于康有为,宗汉魏六朝碑刻,篆隶、楷行、草五体皆精。梁启超好藏金石拓本,一生共收藏历代金石拓本1284件。梁启超在书法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与他长期临池学习下苦功夫是分不开的。1898年出逃时,他身边不忘带上心仪的碑帖。在逃亡日本的14年间,虽然身居异国,但学习书法之兴趣依然不减。梁启超写于1910年的《双涛阁日记》,极具体地记述了他羁居海外读书生活和刻苦临池群碑的情况。《张猛龙碑》1925年,他在题跋《张寿残碑》中写道“此碑丰容而有骨,遒劲而流媚,与我笔路最近,今后拟多临之。”他又在跋《曹全碑》中写道“乙丑正月二十六日,余五十三岁初度,与仲策摩挲竟日……”他在自临张迁碑跋中写有“平生临摹垂百过,卒不能工”句,还在2月5日致仲策札中写道“日来写张表,专取其与楷书接近。一月之后,请弟拭目观我楷书之突飞也。”足见其临碑功力之深厚,其书用笔方整遒劲,风格醇古老健。梁启超50岁以后所写之楷书,逐步形成自家的风貌,他取唐代楷法和汉隶笔意融入魏碑,刚柔相得益彰,形成了劲健而俊雅的艺术风格,其结体多以魏碑扁方的体势为主,但欧体楷书的险峻特点仍隐约可见。其行草书临池要数唐颜真卿《祭侄稿帖》用功最多,行书行气章法自然流畅,无矫饰凝滞;细看其运笔圆转、外拓,锋毫变换精到自然;字体姿态飞动。任公传世的篆书极少,偶然所作,但都没有自己的特点,只能说明他曾经临习篆书而已。大概始于40岁之后,他刻意临习汉隶,主要有《张迁碑》、《曹全碑》、《张寿碑》、《乙瑛碑》等,他初时临习隶书的目的主要是吸取汉碑的营养,充实到楷书中去,追求属于个人益进独有的书风。传世墨迹有魏体《云龙天马五言联》、楷书《清真句》、《节临章草千字文》、篆书《题孔彪碑铭》等。国学大家书法"name="image_operate_77421376938709453"alt="历代文人书法之百十二国学大家书法"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al_src="/DownloadImg/2014/01/0616/38058360_2">民国梁启超节临有东汉武荣碑《节临有东汉武荣碑》,纸本隶书,作于1924年。款署“甲子七月既望”,钦印“新会梁氏(白文)”“启超私印(朱文)”。这幅隶书与其说是“临”,不如说是“写”。因为《武荣碑》磨泐严重,模糊至不可辩识,梁启超“临”《武荣碑》只是略取其形,而整幅字是在他广泛临习汉碑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的基础上写出来的。这幅隶书实际上是代表了梁氏风格,是他对隶书审美意趣的表露。细看之,其用笔圆中有方,结体端稳平和,章法循规蹈矩,精神含蓄内敛,风格淳古而峭健、流丽而圆活。与他品评东汉《张寿碑》所说的“丰容而有骨、遒劲而流媚”的风格相类。国学大家书法"name="image_operate_44771376938879218"alt="历代文人书法之百十二国学大家书法"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width="490"height="1087"real_src="/DownloadImg/2014/01/0616/38058360_3">民国梁启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陶潜诗爱说荆轲《龚自珍己亥杂诗之陶潜诗爱说荆轲》,纸本行草,作于光绪己亥年(1899)。款署“金龟楼主人之属,光绪己亥梁启超”,钦印“梁启超印(白文)”“任公(铁线朱文)”。其用笔沉着稳健,方圆结合,轻重、徐疾、使转分明,直画略运颤笔予以装饰;既在每笔之中体现运笔的规范,又在结体中生发出丰富的运笔变化,是他行草书走向风格成熟之始,惜其早逝,草书未能登峰造极。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王家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1898年,进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名著。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3种生平著述,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处世。其时,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方面。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翌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一说吴宓)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塾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1927年,北伐军挥师北上,听闻北伐军枪毙湖南叶德辉和湖北王葆心(王被杀是谣传),6月2日同朋友借了五块钱,雇人力车至北京颐和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8月14日,葬于清华园东二里许西柳村七间房之原。王国维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号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著。王国维与罗雪堂、董彦堂、郭鼎堂并称为“甲骨学四堂”。他精通英文、德文、日文,使他在研究宋元戏曲史时独树一帜,成为用西方文学原理批评中国旧文学的第一人。陈寅恪认为王国维的学术成就“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王国维著述甚丰,有《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观堂集林》、《古史新证》、《曲录》、《殷周制度论》、《流沙坠简》等42种。王国维弱冠习书,遍临秦汉魏晋之后的优秀碑帖,又得其父王乃誉的亲授和恩师罗振玉的鼓励赏识,眼界开阔,臂腕灵稳,所书字迹颇重“高格”。王国维书法诸体皆能,造诣精深的是其小楷、行书。其小楷取法钟繇、二王及颜鲁公,起点高,路数正。他重视结构、用笔,讲究一个字、一行字和一页字的协调性,不以怪大,不以奇胜。他的行书亦从二王及颜鲁公来,又吸入宋人的气息,严谨、精致,线条富于变化,字有动感。他的墨迹,基本上是书稿、尺牍、笺书、便条等,幅度不过盈尺,字型只有一厘米大小,结构谨严,章法疏密得当,笔力遒劲,做文章读,铿镪有力,当书法看,赏心悦目。王国维所书遗书和《人间词话》手稿,则是中国20世纪两篇杰出的书法作品。国学大家书法"name="image_operate_40231376939133062"alt="历代文人书法之百十二国学大家书法"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width="490"height="526"real_src="/DownloadImg/2014/01/0616/38058360_4">民国王国维人间词二首《人间词二首》,纸本楷书,纵26厘米,横24厘米。钤印:“静安(白文)”;款署“虎次郎中仁兄正,海宁王国维。”此件小品楷书有列无行,所书函颜鲁公风骨,然不似颜鲁公之拘于法度,点画结字合乎矩范而自然松动,下笔入纸扎实,点划交代清楚,墨偏淡,却不失沉实,笔力实,又显空灵,富有想象力。实为民国小楷之精范。国学大家书法"name="image_operate_99301376939162406"alt="历代文人书法之百十二国学大家书法"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width="435"height="703"real_src="/DownloadImg/2014/01/0616/38058360_5">民国王国维遗嘱《王国维遗嘱》,纸本行书,写在高24.8厘米、宽15.5厘米的信笺上,竖写,共8行122字。该遗嘱原为已故中山大学著名学者容庚收藏。容庚系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园中王国维的学生。在王国维去世后,容庚是办理恩师后事的当事人。这遗书珍藏在他身边达半个世纪之久。1983年容庚谢世后,该遗书由其家人收藏。1994年8月,这份遗嘱被捐赠给博物馆。此书行笔沉著稳健,法度严谨,形体紧结取敛势,古朴凝重。章法行距宽疏,字距拉开,行气浓郁,格调高雅,气度雍容,犹有唐人余风,格高不亚李西台。胡适(1891—1962),汉族,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4岁丧父,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上庄受过9年私塾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古文基础。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04年,他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后任该报编辑。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庚款官费留学生只取前二百名,考试两场,文章和杂科(政史地物理化生等),头一场文章胡适扬扬洒洒一篇得了一百分,第二科超低12分,如此可见他的文章造化!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1917年(26岁)夏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所写的《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且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陪同来华讲学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译逾两年;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是当时“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时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政府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他兴趣广泛,著述丰富,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寄居美国,致力于《水经注》的考证等工作,后来去往台湾。1954年,任台湾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7年,出任台湾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1962年,在台湾的一个酒会上突发心脏病去世,葬于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对面的胡适公园。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轴心领袖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胡适书法是典型的学者书法,学者书法的特征是文雅、含蓄、隽永、流畅,无雕琢气、造作气、浮躁气和江湖气,学者书法很少注重对线条的单纯锤炼,而更为重视内在的气韵和整体的表现力。在胡适所遗留下来的书法笔迹当中,其表现形式多为信札、小品,而很少有厅堂式巨作,也很少有用于应酬或人际交往的所谓的书法创作。从胡适手稿的笔迹上看,我们很难看出胡适书法的师承渊源和所属流派,但是,从整体上看,胡适显然有着较深厚的书法功底,尤其是他对魏晋小楷及唐楷的临习功夫尤为到家,且能化之。其隶书功底也非同一般,如图一所示胡适“周礼不忘章孔阙,汉分计直等秦金”的七言隶书联中,我们可以知道,其隶书取法汉碑,尤其对《曹全碑》、《张迁碑》等取法较多,胡适隶书线条古拙,凌厉开张,温文尔雅,既有《曹全碑》的温婉秀美,又有《张迁碑》的古拙浑朴,绝无俗气和匠气。胡适书法虽源自帖学,但其对北碑亦参用颇多。故其书法隽秀而不失软媚,灵动而不失刚猛,碑帖兼融,既有南派文人书法的儒雅韵致,也有北派碑学书法的风神峻厉。他的笔迹多为楷书,其楷书的起笔、行笔、收笔均有很浓的魏碑味,若非有对魏碑的临习,断不可能有如此气象。现存的《胡适手稿》就是一部民国书法史的典型文本。国学大家书法"name="image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5 16《朱德的扁担》教案 新人教版
- 2024秋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2 盘古开天地教案 新人教版
- 2024乙方为甲方提供品牌战略咨询的合同
- 2024基于区块链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合同
- 2024年企业股权转让合同
- 2024年工程价款结算与付款合同
- 2024奶粉行业工会与企业管理层沟通机制合同
- 2024年农产品销售合同模板 create online
- 2024年商务咨询合同:咨询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咨询服务与费用约定
- 2024年地铁沿线餐饮商铺租赁协议
- 教育信息化设备投入使用管理情况自查自纠报告
- 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湘教版)
- 我和我的祖国歌词和简谱(共2页)
- H型钢最新尺寸规格表大全(共3页)
- 瓷砖铺贴施工合同协议书范本
- GUSS吞咽功能评价量表
- 美食之酸菜鱼 ppt课件
- 双层防护棚搭设专项施工方案
- 工程量确认单格式
- 生产场所照明管理制度
- 小学三年级六班上学期班主任家长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