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课件_第1页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课件_第2页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课件_第3页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课件_第4页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人类作为一个独特的生物种在地球上生活已有300多万年了。但是在古代全球人口增长是很缓慢的,愈到近代人口增长愈快。在最近三百年来人口增长逐渐加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更为迅速。预计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4.7亿,2050年将达到98亿。可以看到人口增加的速度在明显加快。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给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二)引起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特别在工业化时代的今天,也造成了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人类无限制地追求更高生活标准的欲望,造成对环境资源无限度地、盲目地索取,并且随意地、毫不负责地把各种废弃物投入到环境中,形成了各种污染;二是环境为人类提供的物质基础的能力是有限的,结果在人类大量扩展中,地球的空间显得狭小,其水土、生物、矿产等资源都显得不足,甚至陷于亏缺,而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也在下降;三是自然环境在正常情况下,对人类的废弃物具有降解能力和恢复自身平衡发展的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也是有限的,超过了就起了破坏作用。

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人类对自然索取和带来的废弃物都日益增强。在这不断加快的物质循环中,环境为人类提供有效资源能力和降解、消化人类排放废弃物的能力越来越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量和期望值。这一差距已超过环境正常调解机能的能力,使得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具体表现如下: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3.臭氧层遭破坏4.水体污染加剧(三)引起的社会问题人口的增长除引起对资源的压力与环境问题外,还会带来某些社会问题,这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最为明显。人口数量增长,一方面需要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公用设施的增加,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压力,加剧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公用设施超负荷运转;另一方面,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大部分被新增人口消费掉,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处于贫困状态。二、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1972年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及,它首次唤醒人们关注全球环境问题,就人地系统演进而论这次会议具有划时代意义。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成立以后,其一直倡导的“没有破坏的发展”可以说是持续发展的雏型。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WorldConservationStrategy)。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报告,并获得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之后,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可持续发展的热潮。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人类历史上有183个国家参加的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与签署了5个重要文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了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为今后环境与发展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确立了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里约宣言》)。可持续发展在上述核心思想的指导下,还包括了以下几层含义: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第二节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

20世纪是一个发展与变化都十分巨大而明显的世纪。回顾过去,展望将来,人们对21世纪特别关心,很多学科都在探索其变化的趋势。关于世界未来的政治格局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作为研究人地关系的人文地理学,也十分关注这一问题,下面就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探索一下这一问题。

一、政治地理新现实二、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三、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

一、政治地理新现实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给人们突出印象的是,过去几十年来形成的两极对峙的战格局的解体、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及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冲击。人们原来以为冷战结束以后,界会进入和平、稳定的发展阶段,可是,现实的发展并非如此。仍然存在各种矛盾,有时矛盾所引起的冲突还相当的激烈。具体表现的特征如下:(一)一强多极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初见端倪(二)前苏联与东欧巨变中的冲击波二、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世界政治格局中,虽然东欧巨变,前苏联解体,在原国家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的分离现象,好像分离成为一种主要趋势。其实,当前世界政治格局中,世界一体化趋势下,合的倾向亦十分明显。这两种倾向似在同时起作用。(一)国家间的联合趋势1.欧洲联盟2.东南亚国家联盟3.其他国际性组织三、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一)理想的民族国家并不多第一种类型是统一种族集团分属几个国家。如阿拉伯民族所组成的国家就有17个,可以称为共同民族国家。世界此类国家有52个。第二类型为单一民族国家,即某个民族只在一个国家。其中该民族人口占总人口95%以上的有23个,如日本、德国、波兰等。占总人口60%~94%的国家有32个。在164个国家中不具备上述条件的57个,称之为非民族国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中等非民族国家,该国中某一个民族人口占40%~59%,如菲律宾、苏丹。第二种是双民族国家,指该国家有两个民族人口占总人口65%以上,如秘鲁、比利时。第三种是多民族国家,指该国家无占优势的民族,如印度、尼日利亚。(二)人与地的焦点所在在以上几种类型的民族国家与非民族国家中,就“人”(即指民族)而言,易发生矛盾的:单一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跨国界的民族与土著民族。在中等非民族国家或双民族国家中,居于第二位的民族。多民族国家。

第三节全球化与本土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是当今人地关系突出的、对立统一的两大并行趋势,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本土化三、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2.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内涵首先,经济作为一种改造自然以获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的活动,它必然要求人类首先认识自然,这就产生了自然科学。其次,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经济活动,必然是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进行的,交往要求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而这共同的行为准则又必须以共同的文化认识为前提,没有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不可能建立起共同的行为准则的。第三,人类经济行为的目的性,使得经济行为的文化涵义更强烈、更明显,经济作为人们满足自己愿望,实现自然价值的手段,它本身也成为人类文化的外在体现。(二)文化全球化1.内涵第一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指一种共同的或单一的文化的形成,可称为文化同质论。第二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是同质化与异质化同时进行的过程,或者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并行。第三种理解:否认文化全球化的存在。2.表现形式第一,全球文化的逐步形成:客观现实。第二,西方文化后殖民扩张:主观战略。第三,消费文化盛行的国际趋势:实际进程。4.问题一是文化的过度商品化。“归结为经济目的的文化全球化以交易产品的别国大众消费为先决存在条件,这便挤压了精神产品的人文维度,将作品简化为物品,也将他国主体简化为满足欲望的消费者,市场瞬时就为这些精神产品的存在价值进行了浅薄、无言的盖棺论定,从而使精品的流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成为不可能。”二是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实质上也就是文化霸权主义,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它以一种明显或不明显的更为复杂的方式来加强文化力量的作用以制约或影响别国。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本土化(一)文化本土化1.涵义一是民族文化面对外来文化介入而实行的或正在追求的一种生存方式,它倡导保护和复兴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优秀品质,塑造民族特色,同时对外来文化进行吸纳和融塑,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使外来文化民族化。二是文化本土化是传播主体调整和改变自身来适应当地文化生态环境,以更好借助客体文化要素来实现其传播,也就是说,本土文化异化外来文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外来文化异化本土文化的过程,文化本土化,从来就不可能是一条单行线。(二)文化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文化全球化并不排斥各民族文化的兴盛,而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也有利于推进文化的全球化。因此,两者并不存在根本矛盾,撇开本土来强调全球或撇开全球来强调本土,都忽视了它们所包含的辩证关系。1.文化全球化的本土化战略食品本土化就餐方式本土化原料本土化企业经营环境本土化促销战略本土化定价策略本土化2.本土文化发展的全球观念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多种文化交流、沟通、互补、融合机会的增多和文化共性的增多,但是,这并不排斥民族本土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存在。因为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类的实践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反映。由于人类的实践方式和生存方式具有普适性,因此,各民族本土文化价值观的背后都蕴涵着共性。这也是多元文化价值观可以相互交流、沟通乃至融合的基础。同时,也由于人类实践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各民族本土文化价值观有着自己鲜明而独特的个性色彩,它们作为人类文化价值观系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从不同侧面,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和表征着人类的本质。三、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文化是人类社会与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最终产物,是表征社会成员特征和不受生物遗传影响的行为模式的综合体系。本来文化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区域、一个民族及至一种文明要想生存发展就要应对多方面的外来竞争。

文化经济环境(一)文化与地理环境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组合决定的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分配方式及不同的生活习性,并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体制、观念和价值体系,即地域性文化。区域文化除了具有继承性外,还有动态性和进化性。不同的地理区位也影响到区域文化的交流和区域文化的活性。当然区域文化对通过影响人的自然观也影响到地理环境。如西方人定胜天论虽然指导人类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缺乏。而西方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在给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工作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环境问题。(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1.经济发展对区域文化的作用一是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决定着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二是区域经济结构、类型、性质影响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2.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第一,精神文化与经济发展。第二,制度文化与经济发展。第三,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三)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创新是旧事物、旧观念的突破,是灵活地运用新观念,创造新事物的活动,因而具有艰的创造性和莫大的风险。而精神是经济活动主体表现出来的一种“自为”的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