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基础课件_第1页
电气安全基础课件_第2页
电气安全基础课件_第3页
电气安全基础课件_第4页
电气安全基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电气安全基础

第一节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

一、电力系统

二、工业企业供配电第二节电气事故

一、电气事故概要

二、电气事故的类型

三、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第三节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一、人体阻抗

二、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力系统图电力系统的示意图~水力发电厂升压变电所220kV地区枢纽所10kV至用户配电所10kV10kV升压变电所220kV220kV220kV输电线路220kV35kV35kV负荷变电所35kV~火力发电厂10kV

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连续性,电力系统将各地区、各种类型的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配电和用电设备等连成一个环形整体。3.配电配电是由10KV级以下的配电线路和配电(降压)变压器所组成。它的作用是将电能降为380/220V低压再分配到各个用户的用电设备。三相交流电力网的电压等级:

高压:1KV及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有1,3,6,10,35,110,330,550KV等。

低压:1KV及以下的电压称为低压。有220,380V、660V.

对地电压而言,交流250V以上为高压,250V及其以下为低压。

我国工频低压最常用的是380V和220V;在井下及其他场合,常采用

127V和660V电压,在安全要求高的场所,还采用50V以下的特低电压。直流电压:常用110V、220V、440V。直流1500V及其以下属低压。1.1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

二、工业企业供电1.组成:从电源线路进厂开始到用电设备进线端为止的整个电路系统,包括厂内的变配电所和所有高低压供配电线路。常见4种形式:进线为35KV及以上的大中型企业;进线电压为10KV的中型企业;进线电压为10KV的小型企业;进线电压为0.4KV,容量为不大于160KVA的小型企业。2.工业企业电力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1.1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三、工业企业配电1.高压配电高压配电线路的联接方式主要是放射式、树干式和环式等三种基本方式。

注意了解三种基本配电形式的优缺点!!!2.低压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线路也有放射式、树干式和环式等三种基本方式。低压配电线路是由配电室(配电箱)、低压线路、用电线路组成。

通常一个低压配电线路的容量在几十千伏安到几百千伏安的范围,负责几十个用户的供电。为了合理地分配电能,有效的管理线路,提高线路的可靠性,一般都采用分级供电的方式。

即按照用户地域或空间的分布,将用户划分成供电区和片,通过干线、支线向片、区供电。整个供电线路形成一个分级的网状结构。1.1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变电所配电室放射式配电线路变电所配电室树干式配电线路某校实验楼树形供电线路示意图去教学楼去宿舍食堂干线干线干线2#生活区配电柜1#教学区配电柜3#实验区配电柜实验楼总配电箱……X房间配电箱X房间配电箱分支线分支线分支线2层配电箱11层配电箱1层配电箱1#主配电柜10kV去报告厅实验楼配电变压器配电柜第二节电气事故二、电气事故的类型

触电事故电击电伤静电危害事故雷电灾害事故电气火灾爆炸事故射频电磁场危害电气系统故障危害第二节电气事故三、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

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触电事故的分布是具有规律性的。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为制定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触电事故发生率提供了有效依据。根据国内外的触电事故统计资料分析,触电事故的分布具有如下规律。

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

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4.

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5.农村触电事故多。

6.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

7.青年、中年人以及非电工人员触电事故多

8.误操作事故多第三节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电流通过人体、会引起人体的生理反应及机体的损坏,有关电流人体效应的理论和数对于制定防触电技术的标准,鉴定安全型电气设备,设计安全措施,分析电气事故,评价安全水平等是必不可少的。一、人体阻抗

人体总阻抗包括皮肤阻抗和人体内阻抗。发生触电时,人体总阻抗值由电流通路、接触电压、通电时间、频率、皮肤湿度、接触面积、施加压力和温度等因素决定。

(1)皮肤阻抗(IEC479-1:1984)

(2)人体内阻抗

(3)人体总阻抗1.皮肤阻抗ZP皮肤由外层的表皮和表皮下面的真皮组成。表皮最外层的角质层,其电阻很大,在干燥和清洁的状态下,其电阻率可达

1×105~1×106Ω·m。

皮肤阻抗是指表皮阻抗,即皮肤上电极与真皮之间的电阻抗,以皮肤电阻和皮肤电容并联来表示。皮肤电容是指皮肤上电极与真皮之间的电容。皮肤阻抗值与接触电压、电流幅值和持续时间、频率、皮肤潮湿程度、接触面积和施加压力等因素有关。当接触电压小于

50V时,皮肤阻抗随接触电压、温度、呼吸条件等因素影响有显著的变化,但其值还是比较高的;当接触电压在

50~100V时,皮肤阻抗明显下降,当皮肤击穿后,其阻抗可忽略不计。2.体内阻抗

Zi体内阻抗是除去表皮之后的人体阻抗,虽存在少量电容,但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体内阻抗基本上可以视为纯电阻。体内阻抗主要决定于电流途径。当接触面积过小,例如仅数平方毫米时,体内阻抗将会增大。如图所示为不同电流途径的体内阻抗值,图中数值是用与手一手内阻抗比值的百分数表示的。无括号的数值为单手至所示部位的数值;括号内的数值为双手至相应部位的数值。如电流途径为单手至双脚,数值将降至图上所标明的75%;如电流途径为双手至双脚,数值将降至图上所标明的50%。二、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指的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于人体的有害作用,如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引起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乃至血压升高、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症状。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途径、种类及人体的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特别是和电流大小与通电时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左手-右手电流途径的实验资料mA感觉情况初试者百分数5%50%95%手表面有感觉0.71.21.7手表面有麻痹似的连续针刺感1.O2.O3.0手关节有连续针刺感1.52.53.5手有轻微颤动,关节有受压迫感2.O3.24.4上肢有强力压迫的轻度痊孪2.54.05.5上肢有轻度在孪3.25.27.2手硬直有瘟孪,但能伸开,已感到有轻度疼痛4.26.28.2上肢部、手有剧烈瘟孪,失去知觉,手的前表面有连续针刺感4.36.68.9手的肌肉直到肩部全面痊孪,还可能摆脱带电体7.011.015.0单手-双脚电流途径的实验资料感觉情况初试者百分数5%50%95%手表面有感觉0.92.23.5手表面有麻痹似的针刺感1.83.45.0手关节有轻度压迫感

,有强度的连续针刺感2.94.86.7前肢有压迫感4.06.08.0前肢有压迫感,足掌开始有连续针刺感5.37.610.0手关节有轻度瘟孪

,手动作困难5.58.511.5上肢有连续针刺感

,腕部、特别是手关节有强度痉孪6.59.512.5肩部以下有强度连续针刺感,肘部以下僵直

,还可以摆脱带电体7.511.014.5手指关节、躁骨、足眼有压迫感,手的大姆指

(全部

)痉孪8.812.315.8只有尽最大努力才可能摆脱带电体10.01418.01、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2)摆脱电流和摆脱阈值。摆脱电流是指人在触电后能够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摆脱电流的最小值称为摆脱阈值。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mA;成年女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

10.5mA;成年男性最小摆脱电流约为9mA;成年女性最小摆脱电流约为6mA;儿童的摆脱电流较成人要小。对于正常人体;摆脱阈值平均为

10mA,与时间无关。1、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3)室颤电流和室颤阈值。室颤电流是指引起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其最小电流即室颤阈值。由于心室颤动几乎终将导致死亡,因此,可以认为,室颤电流即致命电流。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仅为50mA左右;当电流持续时间短于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为数百毫安。当电流持续时间小于

0.1S时,只有电击发生在心脏易损期,500mA以上乃至数安的电流才能够引起心室颤动。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大致如图

1-4所示。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电流(mA)作

征50Hz~60Hz交流直

流0.6~1.5开始有感觉—手轻微颤抖无感觉2~3手指强烈颤抖无感觉5~7手部痉挛感觉痒和热8~10手已难于摆脱电极,但还能摆脱.手指尖到手腕剧痛热感觉增强20~25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电极,剧痛,呼吸困难热感觉大大增强,手部肌肉不强烈收缩50~80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强烈的热感觉,手部缺肉收缩、痉挛,呼吸困难90~100呼吸麻痹,延续3秒就会造成心脏麻痹呼吸麻痹300以上作用0.1秒以上时,呼吸和心脏麻痹,机体遭组织到电流的热破坏—

上表从触电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得来的.可参考《用电安全技术》(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7年出版).2、伤害程度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通过人体电流的持续时间愈长,愈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危险性就愈大。这主要是因为:(1)能量积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