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省吕梁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山西省吕梁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山西省吕梁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山西省吕梁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山西省吕梁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山西省吕梁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下列关于自由的说法正确的有()

A.自由只可追求,但不可能实现

B.只有到了共产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C.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D.自由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

2.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有理、有利、有节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有

A.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B.加工订货、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公私联营D.全行业公私合营

4.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人民群众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祖国

5.“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相同之处

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C.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在的过程

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6.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开始滋长一种急躁情绪。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这种错误先后几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这种错误思想主要有()

A.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B.“左”倾盲动错误C.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D.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时期都要坚持的原因有

A.它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B.它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C.它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D.它是一种对无产阶级革命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和学说

8.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

A.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和外国法的成功经验

C.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使立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D.是执政党利益的体现

9.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朋友说过:“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逐渐认清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B.成功开辟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C.探索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

D.形成了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是

A.当时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

B.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C.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D.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八国联军侵华后,侵略者曾扬言瓜分中国,然而最终未能如愿,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认为,之所以无法瓜分中国,是因为“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这段话表明帝国主义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究其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

B.洋务运动后清政府武装力量的增强

C.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等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12.信念是人的()。

A.认识、情感和理想的统一B.认识、态度和意志的统一C.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D.态度、情感和理想的统一

13.下列关于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前者是整个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后者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前者是许多资本家追求后者的结果,后者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机

C.前者归整个资本家阶级占有,后者归个别资本家占有

D.前者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后者来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其性质是

A.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B.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生产关系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D.通过革命和改革自我解决

15.“由于生产者只有通过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才发生社会接触,因此,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特殊的社会性质也只有在这种交换中才表现出来。换句话说,私人劳动在事实上证实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交换使劳动产品之间,从而使生产者之间发生丁关系。”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B.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只能由商品是否交换出去作为证明

C.在一切生产活动中都存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贯穿于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16.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是

A.现象和本质B.必然性和偶然性C.原因和结果D.可能性和现实性

17.邓小平说:“毛泽东最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这里的“道路”是指

A.党的建设的道路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统一战线的道路D.土地革命的道路

18.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两个先锋队”的说法是

A.人中共瓦窑堡会议决议B.中共七大决议C.中共十五大报告D.中共十六大报告

19.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

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鲜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20.“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说明了

A.货币的本质B.货币的基本职能C.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实际上是一回事D.只有货币才能充当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三、3.分析题(3题)2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36)

22.运用材料3、4的观点,说明文明发展的基本特征。

2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确保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请回答: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四、5.简答题(2题)24.生产力系统中的准备性因素包括哪些内容?

25.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3.分析题(0题)26.从哲学的角度说明材料l中主人最后为什么挤不出牛奶来?

六、单选题(0题)27.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

A.发展轻工业B.发展军事和国防工业C.发展农业D.发展重工业

参考答案

1.BCD【参考解析】:自由作为人们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既是可以追求的,也是可以实现的。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就可以实现真正的但仍然是相对的自由。夸大自由会导致唯心主义,而否认自由则会导致形而上学。因此,正确选项为BCD。

2.ACD

3.AD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公私联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AD选项正确。

4.ABCD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祖国,其中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ABCD均是正确选项。

5.A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及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题干中的“自然”表示的是客观,即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D)。自然规律也具有客观性,由此选项A也正确。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这是其与自然规律的不同之处,由此选项BC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D。

6.BCDA选项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党内开始滋长一种“左”的急躁情绪。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因此,正确选项为。BCD。

7.AB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ABCD四个选项均正确。

8.ABC

9.ABC

10.AB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ABCD四个选项均正确。同时,考生需要注意的是,D选项又是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现实可能性。

11.D

12.C解析: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因此,正确答案是C。

13.D解析: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显然D项说法不准确。

14.A

15.B解析:社会分工以及由分工决定的商品生产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各个生产者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使用价值是否适合社会需要,只能由商品是否交换出去作为证明,而不能由任何企业方式(如商品广告、专家鉴定)来证明。所以选B。选项A本身是正确的,但题目中并没有体现这个原理,题目只是说明交换是体现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的唯一途径。选项C应该改为“只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存在。”选项D应该改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贯穿于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16.C

17.B解析:1972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的新道路,并在不断总结这方面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回答和阐述了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这是毛泽东同志的创举。土地革命、统一战线都是这条道路的一部分内容,均不全面。

18.A

19.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D项正确。A项错误,社会主义本质是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中提出的;B项错误,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在1979年3月30日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的;C项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提出的。故正确答案为D。

20.B解析: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可见,选项B正确,C错误。A错误,因为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D错误,货币是将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商品的情形下产生的,一般等价物也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21.物价既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又直接影响百姓的衣食住行是民众感受的“温度计”。虽然说物价波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但是物价过高、涨速过快就会造成百姓生活压力过大、心里不安甚至会引发恐慌。因此说物价稳人心才稳、社会才稳;物价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影响全局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物价既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又直接影响百姓的衣食住行,是民众感受的“温度计”。虽然说物价波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但是物价过高、涨速过快,就会造成百姓生活压力过大、心里不安,甚至会引发恐慌。因此说,物价稳,人心才稳、社会才稳;物价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影响全局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

22.世界文明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作用过程一方面文明是多样的另一方面不同的文明内在地又有统一性正是又统一又多样由此推动着文明的前进在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已经由革命和战争转向和平和发展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文明的发展应该是“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世界文明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作用过程,一方面文明是多样的,另一方面不同的文明内在地又有统一性,正是又统一又多样由此推动着文明的前进,在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已经由革命和战争转向和平和发展,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文明的发展应该是“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2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旗帜和主心骨。(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3)①坚持不懈地做好理论武装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②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推动文化创新;⑤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领导。本题考查第8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具体考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和谐文化的关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新增考试点所以要特别重视本题的理解。第一题主要是记忆性的内容所以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很有必要。第二题的核心答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内容在这一基本点上展开回答就可以了。第三题则要回答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问可以自己通过发挥来回答只要内容基本符合就可以给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旗帜和主心骨。(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3)①坚持不懈地做好理论武装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②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推动文化创新;⑤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领导。本题考查第8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具体考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和谐文化的关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新增考试点,所以要特别重视本题的理解。第一题主要是记忆性的内容,所以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很有必要。第二题的核心答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内容,在这一基本点上展开回答就可以了。第三题则要回答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问可以自己通过发挥来回答,只要内容基本符合就可以给分。

24.生产力系统中的准备性因素与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和渗透性因素有共同之处它也不是生产力的独立因素和独有因素。同时它又与前两类因素有所不同。准备性因素本身并不是生产力它的作用在于为继承和发展生产力作准备。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教育从本质上说属于上层建筑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这种知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科学知识一是社会科学知识。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可以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向社会输送生产建设方面的人才;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社会科学知识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思想、理论以及管理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向社会输送各方面的管理人才。因此教育在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是在这个特定的意义上我们把教育称为准备性因素。生产力系统中的准备性因素与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和渗透性因素有共同之处,它也不是生产力的独立因素和独有因素。同时它又与前两类因素有所不同。准备性因素本身并不是生产力,它的作用在于为继承和发展生产力作准备。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教育从本质上说属于上层建筑,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这种知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科学知识,一是社会科学知识。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可以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向社会输送生产建设方面的人才;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社会科学知识,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思想、理论以及管理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向社会输送各方面的管理人才。因此,教育在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是在这个特定的意义上,我们把教育称为准备性因素。

25.国体和政体是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