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植物类生药_第1页
生药学植物类生药_第2页
生药学植物类生药_第3页
生药学植物类生药_第4页
生药学植物类生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药学植物类生药第1页/共77页习题1.绵马贯众来源于

科。

2.绵马贯众叶柄横切片滴加1%香草醛溶液及盐酸呈红色的是

科。3.绵马贯众的维管束特点是:A.有限外韧型;B.无限外韧型;C.双韧型;D.周韧型,外围以内皮层;E.周木型,外有晶纤维。第2页/共77页显微特征麻黄EphedraeHerba麻黄横切面简图第3页/共77页掌叶大黄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大;茎直立。基生叶长柄,叶片心形或近圆形,掌状中裂,裂片3~7;茎生叶互生,较小,托叶鞘状,膜质;大形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红紫色。瘦果三棱状。花花瘦果具翅幼果[植物形态]第4页/共77页唐古特大黄形态与上种相似,主要区别为叶片掌状深裂,裂片再做羽状浅裂。裂片披针形。[植物形态]第5页/共77页药用大黄叶片掌状浅裂,一般仅达叶片1/4处,裂片宽三角形;花较大,白色。[植物形态]第6页/共77页叶分裂程度:药用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中裂唐古特大黄深裂药用大黄浅裂第7页/共77页何首乌PolygoniMultifloriRadix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多花蓼(何首乌)Polygonom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块根。第8页/共77页多年生缠绕草本;根末端肥大呈不整齐块状,红褐色。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心脏形,全缘,表面光滑无毛;托叶鞘膜质。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而密,白色。花被绿白色具三翅。瘦果椭圆形,有三棱。瘦果具翅幼果花具翅幼果托叶鞘膜质[植物形态]第9页/共77页产地采制秋季采挖块根。洗净,切去两端,大形块根可再对半剖开,或切片晒干。生用,或用黑豆汁拌匀,炖或蒸成制首乌。何首乌主产于河南、湖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江苏。何首乌PolygoniMultifloriRadix第10页/共77页块根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凹凸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质坚实而重,横切面淡红棕色,粉性,皮部常有4~11个类圆形异常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花纹”,中央为一较大的中柱。味微苦、涩。何首乌横切面观[性状]第11页/共77页制首乌为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表面黑褐色,凹凸不平,断面角质样,褐色或黑色。制首乌[性状]第12页/共77页第13页/共77页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充满红棕色物。韧皮部较宽广,环形排列异型维管束4-11个(云锦花纹),外韧型,导管稀少。中柱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较少,有少数木纤维,根中心部位导管较多,射线宽。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异型维管束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形成层[显微特征]

第14页/共77页异型维管束木栓层皮层中柱形成层木质部[显微特征]

何首乌块根横切面简图第15页/共77页显微特征何首乌横切面详图何首乌横切面简图何首乌PolygoniMultifloriRadix第16页/共77页根横切面韧皮部较宽,异型维管束4~11个环列,外韧型。木栓层异型维管束中柱维管束草酸钙簇晶[显微特征]

第17页/共77页

1.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20~80μm,有的簇晶与较大的类方形结晶合生。

2.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直径4~39μm,脐点明显;复粒由2~9分粒组成。

3.木栓细胞表面观呈类多角形,壁薄,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或黄棕色物。此外有木纤维、导管、棕色块。显微特征第18页/共77页1.卵磷脂约3.7%

2.蒽醌衍生物约1.1%

3.茋类化合物: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是何首乌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不少于1.0%)化学成分何首乌PolygoniMultifloriRadix第19页/共77页

1.取粉末约0.1g,加10%氢氧化钠溶液10ml,煮沸3分钟,冷后滤过。取滤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再加等量乙醚,振摇,醚层应显黄色。分取醚液4ml,加氨试液2ml,振摇,氨液层显红色(蒽醌类化合物反应)。

2.取粉末约0.2g,加乙醇5ml,温浸3分钟,时加振摇,趁热滤过,放冷。取滤液2滴,置蒸发皿中蒸干,趁热加三氯化锑的氯仿饱和溶液1滴,显紫红色。

理化鉴别何首乌PolygoniMultifloriRadix第20页/共77页3.薄层层析:展开剂:苯-乙醇(2∶1)和苯-乙醇(4∶1),两次展开。[理化鉴别]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制何首乌生何首乌制何首乌首乌藤第21页/共77页功效附注性微温。味苦、甘、涩。生首乌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制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首乌藤(夜交藤)为何首乌的藤茎,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何首乌PolygoniMultifloriRadix第22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华黄连CoptischinensisFrench.、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C.Y.ChengetHsiao或云连C.teeta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为“味连”、“雅连”、“云连”。第23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植物形态黄连叶叶基生,叶柄长5~16cm,叶片卵状三角形,3全裂,中央裂片具细柄,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二深裂。第24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植物形态黄连花聚伞花序顶生;总苞片披针形,通常3,羽状深裂;小苞片圆形,稍小;萼片5,窄卵形;花3~8朵,黄绿色,花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为萼片的1/2,中央有蜜槽;雄蕊多数;心皮8~12,离生。第25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植物形态黄连蓇葖果

第26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采制产地栽培4~5年采收,以第5年采挖为好,一般均在秋末冬初采收。挖出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和泥土,烘干后撞去须根。“味连”主产于四川东部、湖北东部、湖南西北部,均为栽培品。“雅连”产四川洪雅、峨眉,栽培品。“云连”产云南西北部德钦、维西、藤冲、碧江等地,野生,部分地区引种栽培。第27页/共77页第28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性状味连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鸡爪,习称“鸡爪黄连”。黄连第29页/共77页味连单枝类圆柱型,较粗短,表面黄棕色,根茎中段常有细的节间,光滑,习称“过桥杆”。质坚硬,断面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可见放射状纹理,中央髓部红棕色。气微,味极苦。过桥杆味连断面[性状]第30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性状多为单枝,略成圆柱形,微弯曲。“过桥”较长。三角叶黄连第31页/共77页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少有分枝。黄连CoptidisRhizoma性状云连第32页/共77页[性状]第33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显微特征黄连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较宽;第34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显微特征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第35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显微特征维管束环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常伴有少量石细胞。第36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显微特征木质部均木化,射线宽窄不一;髓由薄壁细胞组成。第37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显微特征云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雅连(三角叶黄连):皮层、髓部均有石细胞。第38页/共77页三种黄连根茎横切面味连雅连云连1.木栓层2.石细胞3.皮层4.中柱鞘纤维束5.韧皮部6.形成层7.木质部8.射线9.髓10.髓部石细胞第39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显微特征1.石细胞鲜黄色,类方形、类圆形或类多角形,可见层纹,孔沟明显。

2.韧皮纤维鲜黄色,长梭形或纺锤形,壁厚,可见纹孔。

3.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壁微波状弯曲,或呈连珠状增厚。第40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化学成分含异喹啉类生物碱:小檗碱(berberine)、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palmatine)、药根碱等;另含木兰碱及阿魏酸(ferulicaid)等。须根含小檗碱5%,叶含小檗碱1.4%~2.9%。本品含小檗碱及盐酸小檗碱不得少于3.6%。第41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理化鉴别1.取粉末或切片,加70%乙醇一滴,片刻后加稀盐酸或30%硝酸1滴镜检,可见黄色针状结晶(小檗碱盐酸盐或硝酸盐)。第42页/共77页黄连CoptidisRhizoma理化鉴别2.薄层层析:取粉末1g,加甲醇20ml,加热振摇约15分钟过滤,滤液浓缩即得供试液。另取盐酸小檗碱标准品溶液配制成对照品溶液。将上述两种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6:3∶1.5∶1.5)为展开剂,展距8cm,展开缸另一侧槽中加入浓氨水,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样品液色谱在与小檗碱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第43页/共77页

1.抗菌作用:煎剂对痢疾杆菌、人型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抑制作用。

2.抗炎作用:小檗碱能对抗蓖麻油或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但不影响正常胃肠活动。

3.对心血管的作用:对实验动物具明显的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压等作用。

药理黄连CoptidisRhizoma第44页/共77页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急性胃肠炎、胃热呕吐、黄疸、高热神昏、心烦不寐、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肿疔疮等症。功效黄连CoptidisRhizoma第45页/共77页川乌AconitiRadix来源川乌为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主根(母根)。附子为卡氏乌头干燥子根(块根)的加工品。第46页/共77页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叶互生,具短柄,叶片轮廓卵圆形,掌状3深裂,两侧裂片再2裂,各裂片边缘具粗齿或缺刻。川乌AconitiRadix第47页/共77页植物形态地下块根常4~5个连生,母根长圆锥形,侧生子根短圆锥形。川乌AconitiRadix第48页/共77页植物形态总状花序顶生,花蓝紫色,萼片5,花瓣2,有长爪,距长1~2.5mm;雄蕊多数;心皮3~5。果3~5个。川乌AconitiRadix第49页/共77页一般于栽后第二年6月中旬采挖,以小暑至大暑间采收为好。将子根与母根分开,洗净泥土、须根。母根晒干称川乌。子根习称泥附子。

主要栽培于四川中坝、平武、绵阳。采制、产地川乌AconitiRadix第50页/共77页子根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三种:

1.盐附子将个大的子根放入盐卤(食用胆巴)水溶液中浸泡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凉晒,至表面出现大量盐霜,质地变硬为止。

2.黑顺片选中等大小的子根,浸盐卤液中数日后,与浸液共煮至透心,捞出,用水漂洗,纵切成约5mm的厚片,用水浸漂,并加用红糖与菜油炒成的调色液,使附片染成茶褐色,取出蒸透,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

3.白附片加工方法与黑顺片略同,但不加调色液,煮至透心后,剥去黑褐色外皮,纵切成约3mm的薄片,用清水浸漂,蒸透晒干。

黑顺片与白附片直接入药。盐附子需制后才能入药。

采制川乌AconitiRadix第51页/共77页长圆锥形。表面灰棕色,有粗纵皱纹,周围有锥形瘤状隆起的小支根(未长成的附子),并有割去附子后的痕迹;上端有时残留茎基。质坚硬,断面灰白色,粉性,可见多角形形成层环。气微弱,味带辛辣而麻舌。(剧毒)性状川乌AconitiRadix第52页/共77页附子圆锥形。表面灰棕色,有微细纵皱纹,上端具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小支根或支根痕,习称钉角。侧边留有自母根摘离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灰白色,粉性,横切面可见5~7角形或不规则形的形成层环纹。气微弱,味带辛辣而麻舌。性状附子川乌AconitiRadix第53页/共77页形较大,直径至5.5cm;表面灰黑色,附有盐霜,潮润性。性状盐附子川乌AconitiRadix第54页/共77页性状系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具棕黑色皮,剖面暗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形成层圆锥形,木部导管束呈纵向条状。质坚硬,断面角质样,味淡。

黑顺片川乌AconitiRadix第55页/共77页川乌与附子RadixAconitietRadixAconitiLateralisPreparata性状形状与黑顺片相似,但无棕黑色外皮,全体黄白色,半透明状,余同黑顺片。白附片第56页/共77页显微特征乌头(主根)横切面后生皮层为数列淡黄色木栓化细胞;皮层散在单个或2~3成群的石细胞。内皮层细胞较小。韧皮部宽阔,小形筛管群于形成层角隅外侧较易察见。形成层环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呈“V”字形排列。髓宽阔,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川乌AconitiRadix第57页/共77页显微特征川乌AconitiRadix皮层散在单个或2~3成群的石细胞。木质部导管呈“V”字形排列。第58页/共77页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类成分,主要有:

1.双酯类二萜生物碱: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等。为乌头中的主要毒性成分,乌头碱人的致死量为3~4mg。川乌AconitiRadix第59页/共77页化学成分

2.单酯型二萜类生物碱:苯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和苯甲酰次乌头胺(benzoylhypaconine)。其毒性明显减小,苯甲酰乌头胺的毒性为乌头碱的1/200。其可被进一步水解成毒性更小的醇胺:乌头胺、中乌头胺和次乌头胺。乌头胺的毒性仅为乌头碱的1/2000。

3.其他生物碱成分:去甲乌药碱(higenamine,dl-demecthylcoclaurine)和去甲猪毛菜碱等,具有强心作用。川乌AconitiRadix第60页/共77页理化鉴别1.川乌或附子乙醇浸出液,加香草醛和1mol/L硫酸溶液少量,沸水浴上加热20分钟,显红紫色。

川乌AconitiRadix第61页/共77页理化鉴别2.薄层层析:展开剂:正己烷--二乙胺(5∶1)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液川乌AconitiRadix第62页/共77页药理

1.抗炎作用:其活性成分为乌头碱类生物碱。

2.降压作用:熟附片煎剂可使麻醉狗、猫血压迅速而短暂的下降;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

3.强心作用:对心动过缓性心律不齐有效,强心成分为去甲乌药碱。

4.毒性:急性中毒时,呼吸兴奋、流涎、运动麻痹、末稍痉挛,呕吐样开口运动,通常称为乌头碱症状。川乌AconitiRadix第63页/共77页功效川乌辛、苦、热;有大毒。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用量1.5~3g,炮制后用。附子性大热,味辛、甘,有毒。能温里祛寒,回阳救逆,温中止泻。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心腹疼痛。用量3~15g。

川乌AconitiRadix第64页/共77页附注草乌主要来源于北乌头AconitumkusnezoffiiReichb.,华乌头A.chinensePaxf.干燥块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秋季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干燥。成分、功效与生川乌类同,炮制后用。草乌又为中药麻醉剂的组成药物。川乌AconitiRadix第65页/共77页植物形态产地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药理功效[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采制]一般于种植4-5年后收获,常在9-10月间采挖根部,洗净,煮至断面透心,捞出,浸于冷水中,取出,刮去外皮,晒干或整理搓圆后晒干。白芍PaeoniaeRadixAlba第66页/共77页主产于浙江(杭白芍)、安徽(亳白芍);四川(川白芍)河南、山东、湖南、贵州等地亦有栽培第67页/共77页多年生草本,根肥大圆柱形。茎直立,叶互生,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全缘。花大,单生于茎枝顶端,白色、粉红色或红色。蓇葖果3-6,卵形,先端外弯成钩状。蓇葖果[植物形态]第68页/共77页根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表面类白色,较光滑(亳白芍);或淡红棕色,较粗糙(杭白芍)。质坚实而重,切断面类白色或微红棕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宽。气微,味微苦、酸。[性状]第69页/共77页[显微特征]

根横切面:木栓层6~10列木栓细胞。韧皮部筛管群于近形成层处较明显;形成层环微波状。木质部约占根半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