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奥赛的课件资料_第1页
生物奥赛的课件资料_第2页
生物奥赛的课件资料_第3页
生物奥赛的课件资料_第4页
生物奥赛的课件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奥赛的课件资料第1页/共205页A综合性:自然界任何生态因子都不是独立的。B非等价性: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不同,有主导因子和从属因子。C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任何生态因子都不可缺少,无法替代,但是,数量的不足可以由其它因子一定程度补偿。D限定性:生物的不同发育阶段,各生态因子的作用不同。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1、生态因子作用的几个特点第2页/共205页利比希(JustusLiebig)是19世纪德国的农业化学家,1840年,发现谷物的产量常不是受常量营养物质(N、P、K等)所限制,而是取决于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B、Mg、Fe等)。他指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态的营养成分”。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最低因子定律。即,每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营养物质,缺乏一种,植物会死亡,一种处在最小量时,生长最少。2、利比希最低因子定律第3页/共205页美国生态学家谢尔福德(1913)提出了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耐受性定律是最低因子定律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1)考虑了生态因子的上限;(2)不仅估计了生态因子量的变化,还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性问题;(3)允许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替代和补偿等)。3、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第4页/共205页

长期生活于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4、生物对温度的适应第5页/共205页低温:形态上,叶片表面有油类物质;芽具鳞片;体表具蜡粉和密毛;矮小。生理上,水分降低,糖、脂、色素增加,以降低细胞冰点;吸收光谱增宽,能吸收红外线。

4.1植物对温度的适应:第6页/共205页高温:形态上,某些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体呈白色,可反射部分光线;叶片垂直排列;木栓层厚。生理上,含水少,糖、盐浓度高;蒸腾作用旺盛。第7页/共205页低温:形态上,皮下脂肪加厚;贝格曼规律:恒温动物在寒冷地区个体较大;阿伦规律:恒温动物在寒冷环境中突出部位(耳、四肢、尾)有变短的趋势。生理上,增加产热,局部异温。行为上,休眠和迁移。高温:形态上,难以奏效。生理上,放松对恒温的要求,提高体温。行为上,夜出加穴居。4.2、动物对温度的适应第8页/共205页5.1概念:植物和某些变温动物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总热量(有效积温)是一个常数K。K=N*T(式中K为有效积温,N为发育时间,T为平均温度)5、有效积温法则(温度与生物发育的关系)第9页/共205页

生物都有一个发育的起点温度(最低有效温度C),所以,应对平均温度进行修饰。上式变为:

K=N*(T-C)或T=C+K/N,温度T与发育时间N呈双曲线关系,由于发育速度V=1/N,所以,T=C+KV,温度与发育速度呈线性关系。生物的发育也有一个高限温度,发育时间也有生理极限,即最短发育时间N0,K=(N-N0)(T-C)5.2、原理第10页/共205页①预测生物发生的时代数;②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全年有效积温大于K。③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④推算生物的年发生历;害虫的生活周期和数量规律。⑤据此制定农业气候规划,合理安排作物。⑥预报农时。5.3、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第11页/共205页6.1植物淡水植物自动调节渗透压;海水植物等渗或高渗。6.2动物动物获得水的方式有三种:饮水、食物和代谢水的利用。6、水生生物的渗透压调节第12页/共205页等渗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如海胆、贻贝。不需调节。高渗动物:(排除多余的水并吸收离子)海月水母、枪乌贼、龙虾等,以排泄器官排除多余的水。海洋软骨鱼,肾脏排稀尿,直肠腺调节离子。低渗动物:(摄取水分并排出离子)海洋硬骨鱼,大量饮水,以排泄器官和盐腺排出溶质。其他海洋动物:爬行动物具盐腺(鼻、侧鼻、舌下、围眶腺),海鸟具鼻腺,海兽排高浓度的尿。6.2.1、海洋动物第13页/共205页

均为高渗,排泄器官排稀尿,摄取食物和通过鳃吸收钠等离子以补充溶质。6.2.2、淡水动物:第14页/共205页溯河性(海洋里的鱼类,繁殖时要到淡水中产卵,这种现象叫溯河性洄游,如大马哈鱼)鲑鳟鱼类和降河性鳗鲡。体表渗透性很低,具黏液(鳗鲡);能改变尿量,淡水中排尿量大,海水中尿量小;鳃在海水中排盐,淡水中摄盐。6.2.3、洄游性鱼类第15页/共205页种群生态学

假设环境中的空间和资源是无限的,某一种群会表现出指数增长,增长曲线为“J”型。指数增长是在无限环境中表现出来的,而自然界的环境总是有限的,任何种群不可能长期表现为指数增长。所以,指数增长只能在短期内表现出来。在空间和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表现为S型,这样的增长称为逻辑斯谛增长。1、逻辑斯谛增长第16页/共205页A.种群增长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量或承载力,记作K。当种群大小增至K时,种群不再增长。

B.随着种群密度上升,种群增长率逐渐按比例降低,即每增加一个个体的影响是1/K(种群增长受密度的制约)。1.1、逻辑斯谛增长的条件和模型1.1.1条件(假定)第17页/共205页dN/dt=rN(K-N)/K模型的意义:与指数方程相比,该方程新增添了一个因子(K-N)/K,它是瞬时增长率r的修正因子,随密度增加,r按比例下降。修正项(K-N)/K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剩余空间”或称“未利用的增长机会”。1.1.2、模型第18页/共205页

种群数量由小到大,修正项(K-N)/K由1向0变化,表示种群增长的剩余空间逐渐变小,种群潜在的可实现程度逐渐降低,并且,N每增加1,这种抑制就增加1/K,因此,将这种抑制性影响称为拥挤效应(环境阻力)。第19页/共205页

当Nt=K/2时,曲线处于一个拐点。在此拐点上,dN/dt最大。在到达拐点以前,dN/dt随种群增加而上升,称为正加速期;在到达拐点以后,dN/dt随种群增加而下降,称为负加速期。第20页/共205页

密度的增加及其对种群增长率的反馈作用不是同时发生的,二者间存在时滞,常见的有反应时滞和生殖时滞等。时滞越长,种群越不稳定。有时滞的种群常在达到环境容纳量时出现波动或振荡。第21页/共205页

根据逻辑斯谛模型,当种群数量Nt=K/2时,种群增长速度(单位时间增加的个体数)最快,此时种群的增长速度为:

dN/dt=d(K/2)/dt=r(K/2)[K-(K/2)]/K=rK/2(1/2)=rK/4=MSY因此我们定义,最大可持续收获量(MSY)等于rK/4.逻辑斯谛增长模型可以用来确定资源生物的最大可持续收获量(MSY)第22页/共205页例如,生活于南极的蓝温鲸,环境容纳量(K)为150000头,种群增长率(r)为0.053头/头年,那么,种群增长最快时的种群数量为:NMSY=K/2=150000/2=75000头最大可持续收获量:MSY=rK/4=(150000×0.053)/4=2000头/年即,在种群数量75000头时,捕捞约2.7%(2000头)最适宜。大于NMSY可多捕,少于NMSY

要少捕。第23页/共205页2、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性

种群在K值附近波动,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因种而异。第24页/共205页

按其对种群表现型的选择结果,可以将自然选择分为三类:稳定选择: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数量特征分布中间的个体有利,“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选择属于稳定型的。如出生体重。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的“极端”个体有利时,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这可能是基因型变化最快的一类。大部分人工选择。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的“极端”个体有利时,“中间”个体被淘汰,使种群分成两部分。3、自然选择的类型第25页/共205页

物种形成(形成新物种)是选择进化的关键。关于物种形成的过程多数学者接受“地理物种形成说”。形成过程如下:

地理隔离:地理屏障将两个种群隔开,种群间个体和基因交流受阻。独立进化:地理隔离的种群各自独立地进化,适应各自的特殊环境。

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和种群的变异,假如地理隔离屏障消失,两个种群之间建立了生殖隔离,使得基因交流受阻,形成了两个物种。4、物种形成第26页/共205页

各种生物所特有的生活史(种群生态特征:如出生率、寿命、大小和存活率等)被视为进化过程中获得的生存对策----进化对策。该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生态对策包括生殖对策、取食对策、逃避捕食对策、扩散对策等多种对策。1962年MacArthur首先根据种群动态的两个综合性指标(r&K),将种群分为r-选择者和K-选择者,较全面地反映了生态对策的多个方面。

5、进化对策第27页/共205页第28页/共205页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向着两个方向分化,r-对策者向着小型化、高出生率、大量繁殖的方向发展,以量取胜,高扩散能力在进化上是有利的,严酷的生境有利于这类种群,大多数先锋生物属于这类种群。K-对策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遇强烈干扰后,恢复能力差,易绝灭,分布于稳定的生境,顶级生物属于该类。

第29页/共205页Lotka和Volterra分别提出了种间竞争模型。他们以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为基础,引入了竞争系数(α,β)。α为种群1的竞争系数,表示在种群1的环境中,每增加一个种群2个体对种群1所产生的密度效应。在种群1的环境容纳量(K1)中,除有N1占据外,还有αN2的空间或资源被种群2所占用了。显然,α越小,种群1的竞争力越强;α越大,种群2的种间竞争力越强。那么种群1的增长模型变为:

dN1/dt=r1N1((K1-N1-αN2)/K1)同理,种群2的增长模型为:

dN2/dt=r2N2((K2-N2-βN1)/K2)6、种间竞争模型6.1、模型第30页/共205页A.种群1取胜,种群2被排挤掉。K1>K2/β,K2<K1/αB.种群2取胜,种群1被排挤掉。K1<K2/β,K2>K1/αC.两种群稳定地共存。K1<K2/β,K2<K1/αD.两种群不稳定地共存。K1>K2/β,K2>K1/α6.2、竞争结果:第31页/共205页1/K1和1/K2分别为种群1和2的种内竞争强度,K1越大,种群1的种内竞争强度越小,反之亦然。而α/K1是种群2对种群1的种间竞争强度的指标;β/K2称为种群1对种群2的种间竞争强度的指标。α越大,种群1对资源或空间的需要量越大,种间竞争能力越弱,K1越小,种群1的可利用资源越小,种间竞争力越弱,那么α/K1越大,种群1的种间竞争力越弱。6.3、原因分析第32页/共205页A.种群1取胜,种群2被排挤掉。K1>K2/β,即1/K1<β/K2,种群1的种内竞争强度小于种间竞争强度。K2<K1/α,即1/K2>α/K1,种群2的种内竞争强度大于种间竞争强度。B.种群2取胜,种群1被排挤掉。K1<K2/β,K2>K1/α,与第一种情况相反。第33页/共205页C.两种群稳定地共存。K1<K2/β,即1/K1>β/K2;K2<K1/α,即1/K2>α/K1,两种群的种内竞争强度都大于种间竞争。D.两种群不稳定地共存。K1>K2/β,K2>K1/α,与第三种情况相反,二者种间竞争剧烈,表现为不稳定。第34页/共205页1、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为了说明群落特征,必须研究不同种的数量关系。对种类组成进行数量分析,是近代群落分析技术的基础。群落生态学

第35页/共205页1.1多度(abundance)

多度是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群落野外调查。国内多采用Drude的七级制多度,即:

Soc(Sociales)极多,植物地上部分郁闭

Cop(Copiosae)3

数量很多

Cop2

数量多

Cop1

数量尚多

Sp(Sparsal)数量不多而分散

Sol(Solitariae)数量很少而稀疏

Un(Unicum)个别或单株第36页/共205页1.2、密度(density)

指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一般对乔木,灌木和丛生草本以植株或株丛计数,根茎植物以地上枝条计数。样地内某一物种的个体数占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称做相对密度(relativedensity)。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称为密度比(densityratio)。第37页/共205页

1.3、盖度(coverdegree,或coverage)

是指植物的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后来又出现了“基盖度”的概念,即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对于草原群落,常以离地面1英寸(2.54cm)高度的断面计算;对森林群落,则以树木胸高(1.3m处)断面积计算。基盖度也称真盖度。乔木的基盖度特称为显著度(dominant)。第38页/共205页

盖度可分为种盖度(分盖度),层盖度(种组盖度)、总盖度(群落盖度)。林业上常用郁闭度来表示林木层的盖度。通常,分盖度或层盖度之和大于总盖度。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即相对盖度。某一物种的盖度占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的百分比称为盖度比(coverratio)。第39页/共205页1.4、频度(frequency)

即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常按包含该种个体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采计算,即:频度=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100%

第40页/共205页

瑙基耶尔(Raunkiaer)频度定律:将植物群落中不同物种的频度以20%划分为A、B、C、D、E五个不同的级别,五个频度级之间的关系是:A>B>C≥D<E。这个规律符合群落中低频度物种的数目比高频度物种的数目多的事实,基本适合于任何稳定性较高而种类分布较均匀的的群落。第41页/共205页

群落的均匀性与A级和E级的大小成正比。如果B、C、D级的比例增高时,则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暗示着植被的分化与演替的趋势。除此之外,还有高度、重量、体积等个体指标。第42页/共205页

1.5、重要值(importantvalue)

是用来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因为它简单、明确,所以在近些年来得到普遍采用。重要值是美国的Curtis和R.P.McIntosh(1951)首先使用的,计算的公式如下:第43页/共205页重要值(IV)=相对密度十相对频度十相对优势度

上式用于草原群落时,相对优势度可用相对盖度代替:重要值=相对密度十相对频度十相对盖度第44页/共205页2、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可定义为“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第45页/共205页

生物多样性一般有三个水平,即遗传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之总和;※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多样化,包括种的丰富度和种的均匀度;生态系统多样性,涉及的是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第46页/共205页2.1、多样性的涵义:

(1)种的数目或丰富度(speciesrichness)

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第47页/共205页

(2)种的均匀度(speciesevennessorequitability)

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例如,甲群落中有100个个体,其中90个属于种A,另外10个属于种B。乙群落中也有100个个体,但种A、B各占一半。那么,甲群落的均匀度就比乙群落低得多。第48页/共205页

2.2、多样性的测定测定多样性的公式很多,我们这里仅选取其中2种有代表性的进行介绍。多样性指数

多样性指数是丰富度和均匀性的综合指标,有人称为异质性指数(heterogenityindex)或种的不齐性(speciesheterogenity)。第49页/共205页

(1)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sdiversityindex)。在无限大小的群落中,随机取样得到同样的两个标本,以它们的概率得出多样性指数。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种的概率=1-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同种的概率。第50页/共205页(2)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einerindex)。信息论中熵的公式原来时表示信息的紊乱和不确定程度的,我们也可以用来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这就是种的多样性。香农-威纳指数即按此原理设计的,其计算公式为:

H=—

第51页/共205页2.3、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1).多样性随纬度变化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的增加,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无论在陆地、海洋和淡水环境,都有类似的趋势。当然也有例外,如企鹅和海豹在极地种类最多,而针叶林和姬蜂在温带物种最丰富。

第52页/共205页

(2).多样性随海拔变化如果在赤道地区登山,随海拔的增高,能见到热带、温带、寒带的环境,同样也能发现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增加而逐渐降低。第53页/共205页植被分布随纬度和海拔的变化第54页/共205页

(3)在海洋或淡水水体,物种多样性有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在温度低、含氧少、黑暗的深水层,其水生生物种类明显低于浅水区;海洋中植物分布仅限于光线能透入的光亮区,一般很少超过30米。第55页/共205页3、群落的结构

群落结构是群落中相互作用的种群在协同进化中形成的,其中生态适应和自然选择起了重要作用。群落结构特征不仅包涵种类组成,还包括群落的空间结构及其生态内涵。第56页/共205页3.1群落的结构单元

群落空间结构决定于两个要素,即群落中各物种的生活型(lifeform)及相同生活型的物种所组成的层片(synusia),它们可看做群落的结构单元。生物群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分化有利于资源的利用。第57页/共205页3.1.1.生活型(lifeform)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1)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cm以上。分为四个亚类,即大高位芽植物(高度>30m),中高位芽植物(8~30m),小高位芽植物(2~8m)与矮高位芽植物(25cm~2m)。第58页/共205页(2)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cm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3)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又称浅地下芽植物或半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冬季地上部分全枯死,即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第59页/共205页

(4)隐芽植物(Cryptophytes)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5)一年生植物(Therophytes)以种子越冬。第60页/共205页第61页/共205页

制定生活型谱的方法:首先统计整个地区的全部植物种类,列出植物名录,确定每种植物的生活型,最后对生活型进行规类。

在不同的气候区域,生活型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在潮湿的热带地区,以高位芽为主;在干旱的草原和沙漠,一年生植物最多;温带和极地,地面芽植物占多数。第62页/共205页

动物的生活型例如兽类中有飞行的(如蝙蝠),滑翔的(如鼯鼠),游泳的(如鲸、海豹),地下穴居的(如鼹),地面奔跑的(如鹿,马)等,它们各有各的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适应于各种生活方式。但动物生活型并不能决定陆地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水生群落浮游生物个体小,分散,一般不形成大的结构。只有海底的群落,其外貌才有明显区别,如珊瑚礁、各种(星状,羽状,扇状)腔肠动物、以及海星等棘皮动物等。第63页/共205页3.1.2.层片(synusia)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层片一词系瑞典植物学家H.Gams(1918)首创。他将层片划分为三级:第一级层片是同种个体的组合,第二级层片是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的组合,第三级层片是不同生活型的不同种类植物的组合。第64页/共205页

前苏联著名植物群落学家B.H.苏卡乔夫(1957)指出:“层片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这些种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小环境,这种小环境构成植物群落环境的一部分”。现在人们一般将其定义为:层片是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第65页/共205页3.2、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分层现象。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森林群落的林冠层吸收了大部分光辐射,往下光照强度渐减,并依次发展为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第66页/共205页

层(1ayer)的分化主要决定于植物的生活型。也可以说,陆生群落的垂直结构是不同高度的植物或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空间上垂直排列的结果。

温带夏绿阔叶林的地上成层现象最为明显,寒温带针叶林的成层结构简单,而热带雨林的成层结构最为复杂。第67页/共205页

生物群落的分层包括地上分层和地下分层。地上分层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和空间。地下分层由不同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达到的深度不同引起的,最大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在表层。地下分层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和水分。成层结构显著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第68页/共205页

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因为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第69页/共205页

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决定于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多数浮游动物一般是趋向弱光的,因此,它们白天多分布在较深的水层,而在夜间则上升到表层活动,此外,在不同季节也会因光照条件的不同而引起垂直分布的变化。第70页/共205页3.3、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有人称之为群落的二维结构。其主要特征就是镶嵌性(mosaic)。两个层片在二维空间中的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我们称之为镶嵌性。第71页/共205页

每一个斑块就是一个小群落(microcoense),它们彼此组合,形成了群落的镶嵌性。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例如小地形和微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厚度的差异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是形成群落镶嵌性的主要原因。第72页/共205页3.4、群落的时间结构

不同植物种类的生命活动在时间上的差异,就导致了群落的结构在时间上的相互更替,形成了群落的时间结构。群落的时间结构包括植物群落周期性变化以及动物的季节性变化。第73页/共205页

群落结构周期性的变化是指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这就是季相。草原群落中动物的季节性变化也十分明显,这是草原动物季节性活动的显著特征,也是它们对于环境的良好适应。第74页/共205页3.5、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ecotone)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是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是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强度所决定的。第75页/共205页

可以认为,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在这里群落中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密度比相邻群落大。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edgeeffect)。第76页/共205页

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所有的一些种以及交错区本身所特有的种,这是因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能为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和隐蔽条件。因此,有人建议通过增加群落交错区数量或边缘长度以增加边缘效应,提高野生动物产量。第77页/共205页4.1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竞争导致群落生态位的分化,因此对群落结构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影响群落结构的生物因素第78页/共205页

群落中的种间竞争出现在生态位比较接近的种类之间。通常将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称为同资源种团。同资源种团内的竞争非常激烈,他们占有同一功能地位,是等价种。如果一个种由于某种原因从群落中消失,别的种就可能取而代之。第79页/共205页

关键种(keystonespecies)关键种对群落具有重要和不均衡的影响。关键种的缺失,会引起某些其他物种的灭绝和多度的剧烈变化,对群落结构造成重大影响。第80页/共205页4.2、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捕食对形成群落结构的作用,视捕食者是泛化种还是特化种而异。第81页/共205页

泛化捕食者兔把有竞争力的植物种吃掉,可以使竞争力弱的种生存,所以多样性提高。但食草压力过高时,植物种数又随之降低,因为兔不得不吃适口性低的植物。因此,植物多样性与泛化捕食者捕食强度的关系呈单峰曲线。第82页/共205页

另一方面,即使是完全泛化的捕食者,像割草机一样,对不同种植物也有不同影响,这决定于被食植物本身恢复的能力。第83页/共205页

具选择性的捕食者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与泛化捕食者不同。如果被选择的喜食种属于优势种,则捕食能提高多样性。如果捕食者喜食的是竞争上占劣势的种类,则结果相反,捕食降低了多样性。第84页/共205页

特化的捕食者与群落的其他部分在食物联系上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隔离的。与选择性的捕食者的作用相似,如果捕食的种属于劣势种类,则捕食降低了多样性;如果捕食优势种,则捕食能提高多样性,但捕食能力很强时,多样性下降。第85页/共205页

特化种很易控制被食物种,因此它们是进行生物防治、可供选择的理想对象。当其被食者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种时,引进这种特化捕食者能获得非常有效的生物防治效果。第86页/共205页5、群落的动态

动态(dynamics)一词包含的意义十分广泛,生物群落的动态至少应包括三方的内容:①群落的内部动态(包括季节变化与年际间变化);②群落的演替;③地球上生物群落的进化。第87页/共205页5.1群落的内部动态5.1.1生物群落的季节动态

环境条件(特别是气候)周期性变化引起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并与生物种的生活周期关联。群落的季节动态是群落本身内部的变化,并不影响整个群落的性质,称为群落的内部动态。第88页/共205页5.1.2生物群落的年变化

在不同年度之间,生物群落常有明显的变动。这种变动也限于群落内部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一般称为波动(fluctuation)。第89页/共205页

群落的波动多数是由群落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的不规则变动引起的,其特点是群落区系成份的相对稳定性,群落数量特征变化的不定性以及变化的可逆性。根据群落变化的形式,可将波动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第90页/共205页(l)不明显波动

不明显波动:群落各成员的数量关系变化很小,群落外貌和结构基本保持不变。这种波动可能出现在不同年份的气象、水文状况差不多一致的情况下。第91页/共205页(2)摆动性波动

摆动性波动:群落成份在个体数量和生产量方面的短期变动(1~5年),它与群落优势种的逐年交替有关。

第92页/共205页(3)偏途性波动

偏途性波动:是气候和水份条件的长期偏离而引起一个或几个优势种明显变更的结果。通过群落的自我调节作用,群落还可回复到接近于原来的状态。这种波动的时期可能较长(5~10年)。第93页/共205页

虽然群落波动具有可逆性,但这种可逆是不完全的,而只是向平衡状态靠近。

第94页/共205页5.2生物群落的演替5.2.1演替的概念

生物群落演替(succession),就是指在某一地段上的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自然演变现象。第95页/共205页第96页/共205页5.2.2演替系列(1)水生演替系列(淡水湖):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直立水生植物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木本植物阶段。第97页/共205页(2)旱生演替系列:地衣植物群落阶段——苔藓植物群落阶段——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第98页/共205页5.2.3演替方向生物群落的演替方向可以分为:进展演替(progressivesuccession)和逆行演替(regressivesuccession)第99页/共205页进展演替:结构由简单到复杂;资源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生产力逐步增高;环境逐步中生化;群落对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加强。逆行演替:结构简单化;资源利用由不充分;生产力逐步下降;环境逐步旱生化;群落对外部环境的改造轻微。第100页/共205页5.2.4演替顶极学说

演替的顶极学说(climaxtheory)是英美学派提出的。目前,有关演替顶极理论主要有3种:单元顶极论、多元顶极论和顶极—格局假说。第101页/共205页

(1)单元顶极论(monoclimaxhypothesis)Clements指出:演替就是在地表上同一地段顺序地分布着各种不同植物群落的时间过程。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稳定6个阶段。到达稳定阶段的植被,就是和当地气候条件保持协调和平衡的植被。这是演替的终点,这个终点就称为演替顶极。第102页/共205页

在同一气候区内,无论演替初期的条件如何,植被总是趋向于减轻极端情况而朝向顶极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生境适合于更多的生物生长。演替可以从各种地境上开始,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间的差异会逐渐缩小,逐渐趋向一致。因而,水生型和旱生型的生境,最终都趋向于中生型的生境,并均会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气候顶极(C1imaticC1imax)。第103页/共205页

(2)多元顶极论(polyclimaxtheory)英国的A.G.Tansley(1954)认为: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就可看作顶极群落。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第104页/共205页

除了气候顶极之外,还可有土壤顶极、地形顶极、火烧顶极、动物顶极;同时还可存在一些复合型的顶极,如地形—土壤顶极和火烧-动物顶极等等。

一个植物群落只要在某一种或几种环境因子的作用下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都可认为是顶极群落。第105页/共205页

由此可见,不论是单元顶极论还是多元顶极论:a.都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b.而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与生境相适应的。第106页/共205页

两者的不同点在于:①单元顶极论认为,只有气候才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都是第二位的,但可以阻止群落向气候顶极发展;多元顶极论则认为,除气候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可以决定顶极的形成。②单元顶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气候顶极;而多元顶极论不认为所有群落最后都会趋于一个顶极。第107页/共205页

(3)顶极—格局假说(climax-patternhypothesis)

Whittaker1953年提出:在任何一个区域内,环境因子都是连续不断地变化的。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顶极群落,如气候顶极、土壤顶极,不是截然呈离散状态,而是连续变化的,因而形成连续的顶极类型,构成一个顶极群落连续变化的格局。

第108页/共205页

在这个格局中,分布最广泛且通常位于格局中心的顶极群落,叫做优势顶极(prevailingclimax),它是最能反映该地区气候特征的顶极群落,相当于单元顶极论的气候顶极。第109页/共205页1.食物链和食物网由于受能量传递效率的限制,食物链的长度不可能太长,一般有4~5个环节构成。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110页/共205页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象是一个无形的网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们彼此之间都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食物网(foodweb)。第111页/共205页

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第112页/共205页食物链的类型

在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食物链,捕食食物链(grazingfoodchain)和碎屑食物链(detritalfoodchain)和寄生食物链。

第113页/共205页第114页/共205页

捕食食物链虽然是人们最容易看到的,但它在陆地生态系统和很多水生生态系统中并不是主要的食物链,只在某些水生生态系统中,捕食食物链才会成为能流的主要渠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只有很少一部分通向捕食食物链。第115页/共205页

一般说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沿着捕食食物链的传递过程中,每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能量大约要损失90%,也就是能量转化效率大约只有10%。第116页/共205页

越是处在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数量越少、生物量越小,能量也越少,而顶位肉食动物数量最少,以致使得不可能再有别的动物以它们为食,因为从它们身上所获取的能量不足以弥补为搜捕它们所消耗的能量。第117页/共205页

一般说来,能量从太阳开始沿着捕食食物链传递几次以后就所剩无几了,所以食物链一般都很短,通常只由4~5个环节构成,很少有超过6个环节的。第118页/共205页

在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和浅水生态系统中,生物量的大部分不是被取食,而是死后被微生物所分解,因此能流是以通过碎屑食物链为主。第119页/共205页

由于寄生物的生活史很复杂,所以寄生食物链也很复杂。例如,小蜂把卵产在姬蜂或寄生蝇的幼虫体内,而后者又寄生于其他昆虫幼虫体内。在这些寄生食物链内,寄主的体积最大,沿着食物链寄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多,体积越来越小(同捕食食物链不同)。第120页/共205页2、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营养级(trophiclevels)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因此,营养级之间的关系不是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而是指一类生物与处在不同营养层次上另一类生物之间的关系。第121页/共205页

生产者的绿色植物和所有自养生物构成了第一个营养级。所有以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都属于第二个营养级,即植食动物营养级。第三个营养级包括所有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以此类推,还可以有第四个营养级(即二级肉食动物营养级)和第五个营养级等。第122页/共205页

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pyramids)是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采用这些单位所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就分别称为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第123页/共205页

数量金字塔是以生物的个体数量表示每一营养级。生物量金字塔以生物组织的干重表示每一个营养级中生物的总重量。能量金字塔是利用各营养级所固定的总能量值的多少来构成的生态金字塔。第124页/共205页

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可以呈倒金字塔形,但能量金字塔绝不会这样,因为生产者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固定的能量绝不会少于靠吃它们为生的植食动物所生产的能量;同样,肉食动物所生产的能量是靠吃植食动物获得的,因此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它们的能量也绝不会多于植食动物。第125页/共205页

一般说来,不同的营养级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固定的能量值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能量随着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的流动是逐渐减少的,所以,营养级一般不超过6个。能量金字塔不仅可以表明流经每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值,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表明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能量转化中所起的实际作用。第126页/共205页3、生态效率

生态效率(ecologicalefficiencies)是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关系。I(摄取或吸收):表示一个生物(生产者,消费者或腐食者)所摄取的能量;对植物来说,I代表被光合作用色素所吸收的日光能值。A(同化):表示在动物消化道内被吸收的能量(吃进的食物不一定都能吸收)。对分解者来说是指细胞外产物的吸收;对植物来说是指在光合作用中所固定的日光能,即总初级生产量(GP)。第127页/共205页R(呼吸):指在新陈代谢和各种活动中所消耗的全部能量。P(生产量):代表呼吸消耗后所净剩的能量值,它以有机物质的形式累积在生态系统中。对植物来说,它是指净初级生产量(NetProduction);对动物来说,它是同化量扣除维持消耗后的生产量,即P=A-R。第128页/共205页第129页/共205页

利用以上这些参数可以计算生态系统中能流的各种效率:第130页/共205页

通过对以上公式的比较可以发现,林德曼效率相当于同化效率、生长效率与利用效率的乘积。即:第131页/共205页

但也有学者把营养级间的同化能量之比值视为林德曼效率,即:第132页/共205页

多个生态系统中,林德曼效率似乎是一个常数,即10%,生态学家通常把10%的林德曼效率看成是一条重要的生态学规律。

一般说来,大型动物的生长效率要低于小型动物,老年动物的生长效率要低于幼年动物。肉食动物的同化效率要高于植食动物。但随着营养级的增加,呼吸消耗所占的比例也相应增加,因而导致在肉食动物营养级净生产量的相应下降。第133页/共205页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feedback)。4、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

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negativefeedback)和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第134页/共205页

负反馈(negativefeedback)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第135页/共205页植物减少植物增多兔数量下降兔数量增加狼数量下降狼数量增加兔食物减少兔食物增多狼食物减少狼食物增多兔取食减少狼取食减少兔取食增加狼取食增加第136页/共205页

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是比较少见的,它的结果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第137页/共205页湖泊受到污染鱼类死亡污染程度加剧鱼类数量减少生态系统崩溃第138页/共205页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

因为生物个体在不断地进行更新,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在不间断地进行,所以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第139页/共205页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达到平衡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就会受损,从而引起生态失调,甚至导致生态危机,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第140页/共205页5、初级生产量和生物量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是生态系统中第一次能量固定,所以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就称为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primaryproduction)。动物是靠消耗植物的初级生产量来合成自身物质,因此动物和其他异养生物的生产量就称为次级生产量或第二性生产量(secondaryproduction)。第141页/共205页

在初级生产量中,有一部分是被植物自己的呼吸(R)消耗掉了,剩下的部分才以有机物质的形式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所以我们把这部分生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netprimaryproduction,NP),而把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grossprimaryproduction,GP)。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GP=NP+RNP=GP-R第142页/共205页

初级生产量通常是用每年每平方米所生产的有机物质干重(g/m2·a)或每年每平方米所固定能量值(J/m2·a)表示,所以初级生产量也可称为初级生产力,它们的计算单位是完全一样的,但在强调率的概念时,应当使用生产力。克干重和焦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其换算关系依动植物组织而不同,植物组织平均每千克干重换算为1.8×104J,动物组织平均每千克干重换算为2.0×104焦热量值。第143页/共205页

在某一特定时刻调查时,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内所积存的这些生活有机质就叫生物量(biomass)。生物量实际上就是净生产量的累积量,生物量的单位通常是用平均每平方米生物体的干重(g/m2)或平均每平方米生物体的热值(J/m2)来表示。第144页/共205页

因为GP=NP+R所以,如果GP-R>0,则生物量增加;如果GP-R<0,则生物量减少;如果GP=R,则生物量不变。对生态系统中某营养级来说,总生物量不仅因生物呼吸而消耗,也由于受更高营养级动物的取食和生物的死亡而减少,所以

dB/dt=GP-R-H-D第145页/共205页

其中的dB/dt代表某一时期内生物量的变化,H代表被较高营养级动物所取食的生物量,D代表因死亡而损失的生物量。一般说来,在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通常GP>R,NP为正值,这就是说,净生产量中除去被动物取食和死亡的一部分,其余则转化为生物量,因此生物量将随时间推移而渐渐增加,表现为生物量的增长。当生态系统的演替达到顶极状态时,生物量便不再增长,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此时GP=R)。第146页/共205页第147页/共205页6、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净初级生产量是生产者以上各营养级所需能量的唯一来源。次级生产是指动物和其他异养生物的生产,次级生产量的一般生产过程可概括于下面的图解中:第148页/共205页第149页/共205页

上述图解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可见能量从一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时往往损失很大。对一个动物种群来说,其能量收支情况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C=A+FUA=P+RP=C-FU-R(C:从外界摄取的能量;FU:以排泄物的形式损失的能量)第150页/共205页7.1、分解过程的性质

生态系统的分解(decomposition)是死有机物质的逐步降解过程。分解时,无机的元素从有机物质中释放出来,称为矿化,它与光合作用时无机营养元素的固定正好是相反的过程。从能量而言,分解与光合也是相反的过程,前者是放能,后者是贮能。分解作用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参加这个过程的生物都可称为分解者。所以分解者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食物网,包括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寄生生物和少数生产者。7、生态系统中的分解第151页/共205页森林枯枝落叶层中的部分食物网第152页/共205页

分解过程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它是碎裂、异化和淋溶三个过程的综合。由于物理的和生物的作用,把尸体分解为颗粒状的碎屑称为碎裂;有机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从聚合体变成单体,例如由纤维素变成葡萄糖,进而成为矿物成分,称为异化;淋溶则是可溶性物质被水所淋洗出来,是一种纯物理过程。在尸体分解中,这三个过程是交叉进行,相互影响的。第153页/共205页

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待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分解资源的质量和分解时的理化环境条件三方面。三方面的组合决定分解过程每一阶段的速率。下面分别介绍这三者,从分解者生物开始。7.2、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成为有成效的分解者,主要依赖于生长型和营养方式两类适应。第154页/共205页

(1)生长型微生物主要有群体生长和丝状生长两类生长型。前者如酵母和细菌,适应于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利用表面微生境,有利于侵入微小的孔隙和腔,因此适于利用颗粒状有机物质。后者如真菌和放线菌。丝状生长能穿透和入侵有机物质深部,但所需时间较长。

第155页/共205页(2)营养方式微生物通过分泌细胞外酶,把底物分解为简单的分子状态,然后再被吸收。这种营养方式是很节能的营养方式。大多数真菌具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酶,它们能分解植物性死有机物质;而细菌中只有少数具有此种能力。但在缺氧和一些极端环境中只有细菌能起分解作用。所以细菌和真菌在一起,就能利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有机物质和许多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第156页/共205页8、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8.1、研究能量传递规律的热力学定律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能量流动,能量在生态系统内的传递和转化规律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定律。第157页/共205页

热力学第—定律:

“能量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因此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对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如光合作用:太能能输入了生态系统,表现为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固定。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封闭系统中,一切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改变,在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中,除了一部分可以继续传递和作功的能量(自由能)外,总有一部分不能继续传递和作功而以热的形式消散的能量,这部分能量使系统的熵和无序性增加。第158页/共205页

开放系统(同外界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与封闭系统的性质不同,它倾向于保持较高的自由能而使熵较小,只要不断有物质和能量输入和不断排出熵,开放系统便可维持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生态系统和生物圈都是维持在一种稳定状态的开放系统。低熵的维持是借助于不断地把高效能量降解为低效能量来实现的。第159页/共205页8.2、普适的生态系统能流模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括为如下普适的模型。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顶级肉食动物微生物分解热能呼吸热能呼吸热能呼吸热能呼吸热能第160页/共205页9.1、物质循环的特点

物质循环是指环境中的无机物被绿色植物吸收转化成有机物后沿着食物链被多次利用后,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返回到环境中去。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化循环(biogeochemicalcycle)。9、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第161页/共205页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性质不同:能量流经生态系统最终以热的形式消散,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因此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能量。而物质的流动是循环式的,各种物质都能以可被植物利用的形式重返环境。但这两个过程又是密切不可分的,因为能量是储存在有机分子键内,当能量通过呼吸过程被释放出来的同时,有机化合物就被分解并以较简单的物质形式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去。第162页/共205页第163页/共205页9.2、物质循环的类型

物质循环可分为三大类型,即水循环,气体型循环(gaseous.cycles)和沉积型循环(sedimentarycycles)。

气体型循环:凡属于气体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某些化合物常以气体形式参与循环过程,属于这类的物质有氧,二氧化碳、氮、氯、溴和氟等。第164页/共205页

沉积型循环:参与沉积型循环的物质主要是通过岩石的风化和沉积物的分解转变为可被生态系统利用的营养物质,而海底沉积物转化为岩石圈成分则是一个缓慢的、单向的物质移动过程,时间要以数千年计。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受到能流的驱动,并都依赖于水的循环。第165页/共205页第166页/共205页

人类的生活,生产和一切活动都和自然环境分不开,和生物界密切相关。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对其赖以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局部地区变得不适宜于人类的生存。特别是毁灭性的资源利用、掠夺式的能源开发以及工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引起了人类社会的严重不安。应用生态学

第167页/共205页

当今的环境问题已构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威胁。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类:1、环境污染:是指人为排放的有害有毒物质,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改变了原来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恶化了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环境。污染物质又沿着食物链转移,富集而后进人人体,危害人类健康。2、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突出表现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地面沉降等方面,造成生态失调,生物生产量急剧下降。环境问题第168页/共205页

这两类环境问题常常是相互影响,形成复合效应,造成更大的危害。一般说来,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问题为主,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以一个国家而言,城镇工业区以前者为主,而农村山区以后者为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存在着这两类环境问题,而且都相当严重。以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发展过程作为借鉴,应该有充分的预见性,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出现环境危机和付出高昂的代价。第169页/共205页

二氧化碳和悬浮粒子都是大气中的自然组分,是决定地球温度以至气候的关键因素。有相当多的证据说明,人们向大气层输送的二氧化碳和悬浮粒子已影响了气候,未来将更趋严重。一、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第170页/共205页温室效应

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像温室的玻璃顶罩一样,对光辐射是透澈无阻的,到达地球的大部分光线被吸收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热量,热量最后以热辐射形式从地球再辐射出去。二氧化碳能够阻挡热辐射的通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热外流越受阻,从而地球温度也升得更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除二氧化碳以外,※大气中的甲烷、氮氧化合物等气体浓度的增加,都能引起类似的效应,但在全球增温作用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约占60%以上。第171页/共205页

悬浮粒子当太阳辐射射向大气层时,有一部分从云的上表面、烟雾层、尘埃粒子等物质上反射向太空,悬浮粒子越多,大气层反射越多,地球上获得能量越少,温度越低。气候学家指出,地球的正常反射率大约为37~38%,每增加l%就能使地球的平均温度下降约1.7℃。现实生活证明,异常火山的活动增加尘埃在大气层中停留的时间与较冷的温度相关。第172页/共205页

从20世纪40年代至60和70年代,在北半球悬浮粒子的增加,平均温度下降了,消除了二氧化碳增加的温室效应。悬浮粒子在到达南半球之前会在大气层中沉降下来,人们观察到变冷趋势只存在于北半球。第173页/共205页

气候变暖自从工业革命开始,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通过燃烧矿物燃料、从事农业开垦、砍伐并焚烧森林而进入大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据测算,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正以每年1.5ppm的速度增加。与此相适应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40年代世界平均气温升高了约0.4℃。在南半球测量表明,早在40年代所观察到的变暖趋势至今未见减弱。第174页/共205页

目前世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一半以上被海洋吸收,但海洋吸收碳的容量是有限的,今后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比例将逐渐减少。由于气候变暖,海洋表层水的温度亦将增高,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势必减弱,故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增加更快。第175页/共205页

另外,很多国家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不可能有重大改变,燃煤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不可能减少,随着这些国家工业化的发展,燃烧量还将逐渐增加。按目前的增加速度,估计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从现在的350ppm提高到570ppm,其增温作用将持续许多世纪。因此,尽管目前对全球气候变化还有各种争论,但多数学者对全球变暖的总趋势是比较肯定的。第176页/共205页第177页/共205页a、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一倍,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而地面温度的上升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纬度40度的地区接近全球的平均值,在赤道地区只升高平均值的一半左右。两极地区却比平均值高3倍左右。

b、因此气温升高不可避免地使南极冰层部分融解,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如果今后一个世纪海平面上升1米,直接受影响的土地约5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亿,耕地约占世界的1/3。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第178页/共205页c、由于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带北移,湿润区和干旱区将重新配制.d、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一部分沿海城市可能要内迁,同时大部分沿海平原将发生盐碱化或沼泽化,不适于生产。第179页/共205页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降低温室效应,抑制全球变暖的直接措施。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改进能源结构,二是提高能源效率。除了化石燃料以外,非化石能源方面以水能资源和核能资源开发最为广泛。提高效能,不仅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是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提倡植树种草,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面积,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预防措施第180页/共205页在大气层的上部,位于地球上空25~4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臭氧层的存在是由紫外线促使形成的,它使一些氧分子裂成游离的氧原子,并和另一些氧分子结合成臭氧(03),同样也可使臭氧裂变成氧气。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平流层臭氧减少1%,紫外线对地球表面辐射量将增加2%,紫外线辐射能被蛋白质或核酸吸收,并破坏其化学键,因此对生物有极大的杀伤力,并可能引起突变。1985年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并经卫星证实。

二、臭氧层的破坏

第181页/共205页

臭氧的减少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已知从大气下层扩散到平流层的某些污染物,对臭氧有破坏作用,尤其是氯原子能催化臭氧的分解,一个氯原子能分解数百万臭氧分子,因而打破了臭氧的自然平衡。到达平流层的氯的重要来源是人们排放的氯氟烷烃(简称CFC)和含溴卤代烷烃(哈龙)。如氟利昂(CFCl3),用于火箭发射,也应用于冷冻机、电冰箱及高级电子元件作清洁剂。除了上述两者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