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仪表着陆系统保护区标识设置摘要:仪表着陆系统是飞机着陆阶段的重要引导设备,其信号主要通过地面反射进行空间合成。对场地保护区和运行保护区的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从规范的要求入手,探讨了保护区保护的多种形式,对仪表着陆系统保护区的保护方式提出了建议。关键字:仪表着陆系统;场地保护区;标识设置。飞机的着陆过程是整个飞行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在白天及能见度良好的条件下,飞机的安全着陆比较安全,但在夜间或能见度很差的条件下(如雾、雨、雪和低云等),飞机的安全着陆将非常困难。如果没有有效、可靠的地面导航设备的话,飞机将只能选择返航和备降,否则飞机在恶劣条件下着陆是极其危险的。仪表着陆系统ILS设备运用性能分类仪表着陆系统ILS(InstrumentLandingSystem)是国际民航组织现用的标准着陆系统,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投入使用以来,已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军民航的着陆引导中,为世界的民航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仪表着陆系统由:航向信标、下滑信标、指点信标(或测距仪)组成。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0对ILS设备运用性能进行了分类,其分为:I类ILS性能(FacilityPerformanceCategoryI-ILS):该类ILS能够提供设备覆盖边缘至航向与下滑道相交一点所需信号,这一点位于包括跑道入口的等于或低于60m(200ft)的水平面。注:这个定义并不是排除在低于60m时使用一类性能设备一一当导航信号质量允许且具备出色的飞行程序,可以配合目视参考实施I类ILS。II类ILS性能(FacilityPerformanceCategoryIITLS):该类ILS至少能够提供从设备覆盖边缘至航向与下滑道相交的一点所需信号,这点位于包括跑道入口水平面上方高度为等于或低于15m(50ft)。III类ILS性能(FacilityPerformanceCategoryIIITLS):该类ILS性能可以在相关设备的辅助下,向飞行器提供从设备覆盖边缘至跑道表面的信号(引用)[1]。仪表着陆系统保护区分类任何大的反射物体,包括车辆或者固定物体,例如辐射信号覆盖区内的建筑物,都会对ILS航道和下滑道结构造成多路径干扰。无论I类、II类或III类,固定反射物体、建筑物的位置及尺寸和定向天线的特性,都可决定航道或下滑道的静态结构质量。移动物体同样会造成航道或下滑道结构变坏,甚至到不能接受的程度。对这种会产生信号干扰的区域,需进行定义和认证。为了制定保护区标准,将该区域分成两类,即仪表着陆系统场地保护区和仪表着陆系统运行保护区:仪表着陆系统场地保护区:仪表着陆系统航向信标天线和下滑信标天线附近的一个规定区域,该区域是形成稳定可靠导航信号的关键区域,其地面坡度、平整度及障碍物等应符合要求。仪表着陆系统运行保护区:仪表着陆系统航向信标天线和下滑信标天线附近的一个规定区域,该区域保护仪表着陆系统运行期间空间信号不受移动或停靠车辆、航空器等物体的影响。运行保护区分为临界区和敏感区。仪表着陆系统保护区标识设置对于航向信标,任何处于天线主要辐射方向的大型目标,包括在跑道上和在滑行道上的航空器,都视作可能产生严重信号干扰的干扰源。敏感区的保护范围,对于I类、II类和I类是不一样的,I类要求的保护范围最大。对于下滑信标,经验表明,任何位于下滑信号反射面以上或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物体,都视作信号的干扰源。天线水平面之上的这个面的角度与所用下滑信标天线阵种类有关。根据《民用航台空通信导航监视台(站)设置场地规范第一部分:导航》MH/T4003.1-2021的要求航向信标台设置场地保护区和临界区按照尺寸大者设置醒目标识,II/III类运行的敏感区应设置灯光或标识,下滑信标台临界区应设置醒目标识。仪表着陆系统保护方式根据运行实际,仪表着陆系统的临界区可能包括部分跑道、滑行道区域,对保护区进行全面的合围是不现实的。现国内各机场对仪表着陆系统的保护方式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打地桩方式通过在保护区土面区打木桩确定出位置范围,再通过木桩之间拉绳的方式对保护区进行明确,木桩对无线电信号无影响,打围区域可以起到提醒作用,避免人员车辆误入保护区。(2)塑料栅栏在土面区通过塑料栅栏对保护区进行打围,形成一定的半封闭区域,土面白色塑料栅栏较木桩拉绳的方式更加醒目,但完全合围的区域对保护区内除草作业等有不利影响。塑料材质对无线电信号无影响,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止保护区侵入。(3)摄像头形成电子围界在保护区边界安装摄像头,通过安防软件划设边界的方式形成合围,通过摄像头捕捉动态影像,判断有误跨越设定的告警边界进行判断有无保护区侵入。此种保护方式具有告警功能,若有保护区侵入可以及时发现,及时进行处置。但投资较大,保护区环境变化大,杂草的高度若发生变化误告警较大,且摄像头故障修复难度较大。(4)扩大保护面积仪表着陆系统保护区位于飞行区,靠近土面区部分一般建有巡场道,飞行区内作业人员相对固定,若做好巡场道管控措施,在巡场道的两端设定检查点,对进入巡场道的车辆人员进行管控,严禁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同时要求人员车辆不能随意进入土面区,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杜绝保护区的侵入,此种方式相当于扩大了保护范围,整个土面区都无人员车辆进入,不需要设置物理栅栏,减轻了投资成本和后期的维护压力。结束语总体来说,仪表着陆系统保护区的保护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各地在实际执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物理边界,或通过科技手段设定虚拟边界,或扩大保护范围通过入口管控的方式进行,几种方式均能起到提醒作用,避免人员车辆误入保护区,保障仪表着陆系统信号稳定,保障飞行安全。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