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教材课件_第1页
淮阴侯列传教材课件_第2页
淮阴侯列传教材课件_第3页
淮阴侯列传教材课件_第4页
淮阴侯列传教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阴侯列传

(P135-141)content司马迁生平及《史记》的创作过程中国史学常识本专题知识要点通过《淮阴侯列传》了解韩信这一人物1、继父志,任史官

家族世代掌管太史官一职,以修史为荣。2、直言受宫刑

李陵事件中为李陵辩解,受宫刑。“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3、发愤著《史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在史学、文学上均是经典。一、司马迁生平(P138题解)1、编年体

以时为纲(《春秋》、《资治通鉴》)2、国别体

以地为纲(《国语》、《战国策》)3、纪传体以人为纲(《史记》

《史记》把人分为几种类型,整部《史记》由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构成。史书按体裁分为三类十二本纪记帝王事迹

如秦始皇、高祖、吕后、项羽……三十世家记王侯及重要历史人物事迹

如陈涉、孔子……

“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至今血食”七十列传记其他历史人物如仲尼弟子、淮阴侯、刺客……十表用表格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八书记述各种制度如律书、历书、礼书……

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三、淮阴侯何许人也?——刘邦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早年生活困顿始投项梁、项羽后从刘邦,经丞相萧何力荐,为大将。熟谙兵法,立下赫赫战功,封为齐王。项羽败亡后,刘邦对其心存疑嫉忌,一再夺其兵权、降其职位。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以谋反罪名将其诱杀。淮阴侯韩信简单生平:第2段:漂母赐食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名作动第3段:胯下受辱众辱之曰名作状不能死,出我袴下胯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熟胯匍匐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如何看待韩信遭受胯下之辱?第4段:亡楚归汉、滕公赏识何为斩壮士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公奇其言,壮其貌。形容词作动词,意动上未之奇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形容词作动词,意动4、5段第5段:萧何力留、拜将封侯上不我用,即亡。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不及以闻。省略宾语“之”,“不及以之闻”观赏教学录像

易中天《韩信成败之谜》

(课文第6-9段内容)项王恐,派武涉游说:1、汉王有违背盟约吞并天下的野心。

盟约——“天下共苦秦久矣,相与戮力击秦。秦已破,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

汉王野心——“复兴兵而东,侵人之分,夺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关,收诸侯之兵以东击楚,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第6段2、汉王的人品不足为信。

“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然得脱,辄倍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3、分析当前的形势:“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左投则汉王胜,右投则楚王胜”建议:三分天下王之蒯通游说:“其势非天下之贤当今两王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韩信:“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进一步对韩信处境进行分析:1、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也。长山王与成安君的故事文种范蠡与越王勾践的故事2、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且为足下危之。陈豨造反,乃因宾客众多、太过招摇,由周昌密告引起,与韩信无关。陈豨于高祖七年得封巨鹿守,在此之前未見韩信与他有任何瓜葛,连点头之交都称不上的情況下,韩信哪有可能贸然要陈豨造反?况陈豨乃刘邦宠臣,韩信难道不怕陈豨向刘邦告密?加上若是高祖七年两人的密谈真有其事,直到高祖十年才起兵谋反,旷日已久,以韩信用兵之神,似不合常理。第1、2、3段:怒绝亭长漂母赐食胯下受辱第4、5段:亡楚归汉萧何力留拜将封侯第6段:故里感恩

赐漂母千金赐亭长百钱封辱己少年为楚中尉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完,终课文叙述的事件:第7段:卖友求荣降级为侯素与信善。向来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被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四、韩信败因探讨第1、2、3段:怒绝亭长漂母赐食胯下受辱第4、5段:亡楚归汉萧何力留拜将封侯第6、7段:感恩刘邦,错失谋反良机第8段:故里感恩第9段:卖友求荣降级为侯第10段:自矜其能出言不逊第11段:见疑被杀

课文叙述的事件:涉嫌造反,被萧何、吕后设计而死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直接、表层原因)深层次原因?

封建王朝更替之间,开国帝王与开国元勋始而互相依存、继而互相戒备、终于无情屠杀功臣,此为历史普遍规律。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历史角色影响命运

——功高震主的功臣身份导致了死亡结局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弱点导致了最后的死亡怒绝亭长,“怒,竟绝去”漂母赐食,“吾必有以重报母”血气方刚之时忍受胯下之辱滕公赏识、萧何力留故里感恩卖友求荣羞与樊哙为伍多多益善文章反映了韩信的哪些性格?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迟疑犹豫、无敏锐的政治头脑、不懂把握机会韩信的忍辱负重、开阔胸襟、乐观自信、超人战才正是他后来立下盖世之功的前提。韩信的知恩图报、迟疑犹豫、恃才狂妄也是导致他悲剧结局的重要原因。历史角色和性格弱点使韩信走向了灭亡:

韩信是天才的军事家,但不是成熟的政治家,更不是伟人典范。他的佼佼将才和赫赫战功落得“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下场是令人惋惜的,而他自身致命的性格弱点也是导致他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亮煌煌几页史书,

乱纷纷万马逐鹿。

雄赳赳一代名将,

野茫茫十面埋伏。

山埋伏,水埋伏;

将军战术传千古。

云埋伏,雾埋伏;

功臣末路断头颅!

疑兵疑阵在何处?战场埋伏、

官场埋伏、

朝廷埋伏、

宫廷埋伏……

啊!

帅才不及帝王术!

兵书不如圣诏书!

空留下《十面埋伏》古琴谱;

让后人评述,功过何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