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化学第三章_第1页
表面活性剂化学第三章_第2页
表面活性剂化学第三章_第3页
表面活性剂化学第三章_第4页
表面活性剂化学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面活性剂化学1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能及相互关系2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功能3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关表面活性剂领域简介化学科学部“十一五”优先发展领域(1)新的合成策略、概念与方法(2)化学反应过程、调控及实验与理论(3)分子聚集体的构筑、有序结构和功能(4)复杂化学体系理论与计算方法(5)分析测试原理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6)生命体系的化学过程与功能调控(7)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8)材料科学中的关键化学问题(9)能源和资源中的基本化学问题(10)化学工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参考书目:(1)肖进新等,表面活性剂应用原理化工出版社,2003(2)赵国玺等,表面活性剂作用原理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考试形式:开卷要求:有目的的学带开拓思维的学第三章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众所周知活性炭和硅胶有脱色的功能,肥皂有起泡和乳化的作用,这都是相关物质分子从水溶液中移至界面的结果。活性炭和硅胶的脱色是吸附发生在固-液界面上,肥皂的起泡作用是肥皂分子被吸附在气-液界面上,而乳化则是肥皂分子被吸附在液-液〔油-水〕界面上。由于这种吸附可改变表面或界面状态,影响界面性质,从而产生一系列在应用。

物质在表(界)面上的吸附导致了表(界)面张力的下降,同时也造成了溶液内部和界面上浓度的差别。Gibbs首先用热力学方法导出了表面张力、溶液浓度和表面浓度三者的关系,即Gibbs公式,这是表面和胶体科学的一个基本公式。

对液-液、气-液体系,界面张力可由实验直接测出,此时可利用Gibbs公式确定在界面上的吸附量(或表面浓度);而对于固-液、气-固体系,吸附量容易直接测出,但表面张力的测定确有困难,此时可利用Gibbs公式来计算表面张力(或表面能)的下降值。3.1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的吸附3.1.1吸附的表征-表面过剩和吉布斯(Gibbs)吸附公式对一个溶液相而言,通常人们认为它是均匀的,并且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实际上,溶液从液相到气相的界面部分,存在—个平均密度连续变化区。也就是说,当两种不完全混溶的两相在接触时,交界处并非有一界限分明的几何面将两相分开,而是存在一界线不很清楚的薄薄一层,其成分和性质皆不均匀。我们将此与体相不同的且组成不断变化的只有几个分子厚度的区域称为表(界)面相,以表示。1.表面过剩设有一杯溶液与其蒸气成平衡。以α和β分别代表液相和气相,则溶质(对于溶剂也一样)的量,n表示物质的量(摩尔)。

注意,在前面的列出的方程式中,α和β都看成是一个均匀的液相和气相。而实际上,在两相交界处有厚度不过几分子的薄薄一层,即表面相(),这是一个严格的二度空间的相。由于表面相的浓度和相内部的不同,因此,在计算溶质实际的量时就要考虑到表面相存在的影响。表面区的示意图

设在表面(相)以上或以下的浓度是全体一致的,而且就是体相的浓度,和分别代表根据这个假设所算出的α和β相的溶质的量,n是实际的溶质的量,其值为:

nσ表示在表面相某一平面ss’上溶质的过剩量。单位面积上溶质的表面过剩量称为表面过剩,以表示,若假定该表面相的面积为A。与表面大小有关。其意义是若有1cm2的溶液表面和内部各取一部分,其中溶剂的数目一样多,则表面部分的溶质比内部所多的物质的量(摩尔)。单位mol/cm2。

一般说来,气相的浓度远低于液相,故:

也就是说,我们可将看作是单位表面上表面相超过体相的溶质的量,有时也叫表面浓度或吸附量。

2.Gibbs吸附公式从前面公式上,无法求解。的数值与分界面ss’放在何处有关,因此只有将分界面按一定的原则确定之后,才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为导出、和

c之间的关系,Gibbs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来确定分界面的位置,他把分界面放在较单一组分(通常是溶剂)的等于零的地方,即在此分界面ss’上,溶剂的数目相等。由此导出著名的Gibbs吸附公式。

根据热力学基本公式,表面能的微量变化为:根据热力学偏摩尔量集合公式,对表面相,Gibbs函数有:对上式全微分:

Gibbs公式:对于二组分体系,以下标1代表溶剂,2代表溶质.

采用Gibbs划面法中所规定的把分界面的位置确定在溶剂的表面过剩为零的地方。即1=0得到:或或:mmolm-2,:mNm-1,R:8.314Jmol-1

K-1,c2:molL-1,T:K

式中为溶质的吸附量,其意义是:相应于相同量的溶剂时,表面层中单位面积上溶质的量比溶液内部多出的部分,而不是单位面积上溶质的表面浓度。若溶液的浓度很低,这时,吸附量可近似地看作表面浓度,这是因为若很小,,为表面浓度。

若/c2为负,表明溶液的随溶质的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溶质的表面过剩是正的,即溶质在溶液的表面发生正吸附;例如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水中就会发生正吸附。反之,/c2为正,为负吸附。溶质在表层的浓度小于溶液相的浓度。例如非表面活性剂物质水溶液即属于这种情况。由此可知,某种溶质其可以代表溶质表面活性的大小。且表面吸附量与本体浓度成正比,而与温度成反比。3.1.2

Gibbs公式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应用1.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吸附时的Gibbs公式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情况比较简单。因它不存在电离问题,在一般情况下,非离子表面浓度也很小(<10-2molL-1),可以应用二组分Gibbs公式计算。

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在水中的电离,使得情况比较复杂,在表面相和体相中均存在正离子、负离子和分子,需同时考虑它们的平衡关系。对于1-1型离子表面活性剂Na+R-(R-为表面活性离子,在水中不水解),若在水中完全电离,由下式得:或由上式可知,对于1-l型离子型表面活性剂,Gibbs公式应取2RT形式。若在表面活性剂(R-Na+)溶液中加入与其活性离子具有共同反离子的盐(NaCl),当盐浓度远远大于表面活性剂浓度时,可认为NaCl的浓度恒定,此时离子强度也近于恒定。故:由于[Na+Cl-]>>[Na+R-],所以[Na+]可视为恒定,。同理,上式变为: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若有高浓度的强电解质存在时,Gibbs公式应取1RT形式。2.表面吸附量的计算依据上面推导的Gibbs吸附公式,可以从-c或-lgc曲线可的变化关系,计算出溶液表面吸附量。并且利用测定的吸附量可对吸附分子在不同浓度溶液表面上的状态进行分析。另外,对任一吸附量可按下式算出平均每个吸附分子所占的表面积A。

由Gibbs公式,我们知道吸附量与浓度有关。当浓度很小时,吸附量与浓度成正比,呈线性关系;当浓度很大时,吸附量达到一定值后,就不再变化,表明溶液界面上的吸附已达饱和,此时的吸附量为饱和吸附量,用m表示。由饱和吸附量即可计算出吸附分子极限面积Am。3.1.3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上的吸附等温线及标准吸附自由能的计算1.吸附等温线利用Gibbs公式,求出不同浓度下的值,由此绘出的~c曲线称其为吸附等温线。如下图中C12H25SO4Na的吸附等温线。表面活性物质在液体表面层吸附已有很多实验证明是单分子层吸附。因此,可用朗格缪尔(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方程描述。C12H25SO4Na吸附等温线

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物和表面活性剂浓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代入Gibbs公式:设c/c0=c

当c很小时,c<<a当c很大时,c>>a

在一般情况下,若令1/a=k,k为吸附常数,则式可转变为:

2.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吸附热力学函数由上式作c/-c得一曲线,由此可得m和k值,k可认为是吸附平衡常数,所以

-△G

=RTlnk

-△S=-△H=3.饱和吸附层的厚度从m可求出饱和吸附层的厚度:

式中,M为吸附物的摩尔质量,为溶液密度。饱和吸附层中的表面活性分子是定向排列。因此,对直链脂肪族同系物来说,链长增加时,厚度也相应增加。碳氢链增加一个-CH2基时,约增加0.13~0.15nm。3.1.4表面吸附层的结构利用Gibbs公式和表面张力测定结果,可计算出溶液的表面吸附量,同时可求出饱和吸附时分子所占面积,将此面积与从分子结构计算出来的尺寸来比较,即可了解表面吸附物质在吸附层中的排列情况、紧密程度和定向情形,进而推测表面吸附层的结构。

以十二烷基硫酸酯钠盐为例,从不同浓度的溶液计算表面吸附量,从而得到每个表面分子所占面积,以讨论吸附分子的表面状态。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表面吸附分子面积(25℃)

(浓度/molL-1)105

0.51.263.25.08.020.040.060.080.0分子面积/nm2

4.751.751.00.720.580.450.390.360.36

从分子的结构计算来看,SDS为棒状分子,长2.1nm,亲水半径为0.5nm,分子平躺时占有面积为1nm2以上,直立则占有面积约为0.25nm2。

吸附分子在表面上的取向示意图

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同系物系列中,其最大吸附时的表面分子面积基本是相同的。如CnH2n+1SO3Na系列中(n=10-16),A0.5nm2。

对直链脂肪酸RCOOH,醇ROH,胺RNH2等来说,不管碳氢链有多长,通常从C2~C8,由-C曲线计算出的m值点是相同的,这说明在饱和溶液中每个分子在表面上所占的面积是相同的,即A=1/N0m,分别为0.302~0.310nm2、0.271~0.289nm2和0.27nm2。这一结论说明饱和吸附的表面上的吸附分子是定向排列的(且是直立的)。

而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以聚氧乙烯链为亲水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R-O(-CH2CH2O)nH,在溶液表面的吸附状态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同,在亲油基相同的条件下,饱和时的分子截面积随氧乙基数增大而增大。这可能是由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聚氧乙烯链在n大时呈卷曲构型,即在表面定向排列时,并非全部伸直,n越大,卷曲构型成分越多,Am越大。3.1.5影响表面吸附的物理化学因素1.表面活性剂分子大小(1)表面活性剂分子亲水基对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所带电荷相同的情况下,分子截面积大的极限吸附量小;例如,溴化十四烷基三甲铵(B1)、溴化十四烷基三丙铵(B2)的分子截面积分别为A1和A2。因为A1<A2,所以,吸附量1>2。

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常随亲水基(如聚氧乙烯链)增大而变小。一般而言,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电性排斥作用,它的极限吸附量小于分子尺寸相近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疏水基疏水基间没有亲水基间的电性作用,故对疏水基而言,疏水基所占的分子截面积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如具有分支的疏水基的表面活性剂,因分子截面积较大,饱和吸附量一般小于同类型的直链疏水基的表面活性剂。碳氟链表面活性剂小于相应的碳氢链表面活性剂,都是疏水基大小控制饱和吸附量的情况。2.同系物

疏水基长度对极限吸附量的影响较小。已有实验证明,对RCOOH、ROH和RNH2,在疏水链碳数n不是很高时(n小于16),分子所占面积都基本相同。但就一般的规律而言,随碳数增加,极限吸附量略有增大。但疏水链过长往往则相反,这与它的空间结构有关。当疏水基过长时(如碳氢链长n大于16时),在表面的排列受阻故吸附减小。3.温度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一般的规律是饱和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随着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增强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水的作用,故不易移至溶液表面。此外,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增加,也不利于吸附。但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链型的表面活性剂,升高温度对极限吸附的影响不大。在低浓度时其饱和吸附量往往随温度上升而增加。这可认为是吸附水平提高的结果。这是因为温度上升,(CH2CH2O)n与H2O键的引力减小(易断裂),有脱离水的趋势,聚氧乙烯链水合程度降低,定向吸附分子所占面积减小。所以吸附量增大。4.无机电解质加入无机电解质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有明显影响,通常是使吸附量增加。这是因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增加,一方面会改变溶液离子强度,因而改变表面活性离子的浓度。另一方面会导致更多的反离子进入吸附层而削弱表面活性离子间的电性排斥,使吸附分子排列更紧密。

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无机电解质对吸附影响不明显。但也是有利于吸附。如在聚氧乙烯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氯化钠使吸附量稍有增加,这种影响可能是因为盐溶作用,使自由水减少,表面活性剂活度相对增加,所以,吸附增大。3.1.6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吸附的功能及动力表面张力1.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吸附的功能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的吸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增加气液界面的过程容易进行;二是形成表面的活性剂分子或离子紧密定向排列的表面吸附层,或称作吸附膜,吸附单层。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比纯水的表面张力低,意味着为扩展表面所需做的功少,可以扩展成薄膜。在溶液中容易成泡沫或像肥皂泡那样能单独稳定地存在,就是因此而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吸附形成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或离子紧密定向排列的表面吸附层,由于吸附层中疏水基和疏水基,亲水基和亲水基的横向相互作用,使得表面膜具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一定的外力而不被破坏,从而对所形成的气液界面起稳定作用。

2.动表面张力与吸附速度上面只讨论了在溶液表面吸附平衡时的特性和规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一般都需要时间,即吸附速度问题,吸附的速度问题与界面活性剂的各种现象有联系。在实际应用中,吸附速度有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重要性不亚于吸附平衡问题。计算吸附的热力学量的公式对于运动过程是不适用的。

表面活性剂的碳氢链长短,对吸附速度影响很大,碳氢链越长,吸附的速度就越快。对任何一种表面活性剂来说,在刚开始吸附的时间内,吸附量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能够用下式表示:c是主相的界面活性剂浓度,也可认为溶液是充分大量的,在吸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D是扩散系数,D越大,吸附速度越快。(1)吸附速度表面活性剂分子吸附到溶液表面上是溶质分子从溶液内部扩散到表面和随后进入吸附层并定向的过程。每一步需一定的时间,并受各种物化因素的影响。但一般认为,吸附速度主要决定于溶质分子从溶液内部到表面的扩散的这个环节。

因此,考虑到这个因素,我们不难知道,表面活性剂浓度越大,扩散越快,吸附速度也就越快。无机盐存在有利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但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影响不大。当然,表面活性离子的吸附还受已吸附离子的电排斥作用影响。(2)动表面张力在表面活性剂溶液平衡过程中,可观测溶液表面张力时发现它先随时间而降低,在一定时间后方可达稳定值。这种随时间变化的表面张力称为动表面张力。换句话说,在溶液达平衡前对应的表面张力称动表面张力。存在动表面张力的现象又叫表面张力时间效应。影响动表面张力的因素与影响吸附速度的因素大体一致。故研究表面张力时间效应,可用来研究吸附速度。此外,动表面张力测定曾被建议为一种检测表面活性剂纯度的好方法。表面张力测定毛细管上升法最大气泡压力法吊环法滴重法表面波法等等表面张力测定1)毛细管上升法

这个方法,研究的比较早,在理论和实际上都比较成熟。如上图所示,干净的毛细管浸入液体内部时,如果液体间的分子力小于液体与管壁间的附着力,则液体表面呈凹形。此时表面张力产生的附加力为向上的拉力,并使毛细管内的液面上升,直到液柱的重力与表面张力相平衡:

(1)化简公式(1)得:(2)式中::液体的表面张力;r:毛细管的内径;:接触角;

l和g:液体和气体的密度;h:液柱的高度;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用透明的玻璃管(0.7~1.0mm),如果玻璃被液体完全润湿,可以近似的认为=0;如果计算毛细管中弯月部分的重量,则公式(2)可以修正为:

(3)

如果使用的毛细管直径小于1mm,则公式(3)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不仅理论完整,而且实验条件可以严

格控制,是最为准确的测定方法之一

但:(1)不易选得内径均匀的毛细管和准确测定内径值;(2)液体与管壁的接触角不易测量;(3)溶液的纯度会对表面张力的测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4)需要较多液体才能获得水平基准面(一般认为直径在10cm以上液面才能看作平面),所以基准液面的确定可能产生误差。

使用一根毛细管时,基准液面高度难以确定,实验中多采用两根(质同管径不同)毛细管的方法。表面张力测定2)最大泡压法

本实验用鼓泡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其原理如下:从浸入液面下的毛细管端鼓出空气泡时,需要高于外部大气压的附加压力以克服气泡的表面张力,此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气泡的曲率半径成反比,其关系为:(1)为附加压力;为表面张力;为气泡的曲率半径;

如果毛细管半径很小,则形成的气泡基本是球形的。当气泡开始形成时,表面几乎是平的,这时曲率半径最大;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变小,直到形成半球形,这时曲率半径R与毛细管半径相等,曲率半径达到最小值,根据(1)式这时的附加压力达到最大值。气泡进一步长大,R变大,附加压力则变小,直到气泡逸出。

按照(1)式,R=r时的最大附加压力为:

或(2)实际测量时,使毛细管端刚刚与液面相接触,则可忽略鼓泡所需克服的静压力,这样就可直接用(2)式进行计算。

当用密度为

的液体作压力计介质时,测得与

最大压差为

相应的则将合并成一个常数,则上式变为(3)(3)式中的仪器常数K可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标准物质测得。最大泡压法的测定原理最大泡压法的测定原理

此种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完全湿润,它既是相对的方法,也是绝对的方法。可以测量静态和动态的表面张力。(1)气泡不断生成可能会扰动液面平衡,改变液体表面温度,因此不易控制气泡形成速度;(2)要求在气泡逸出瞬间读取气泡的最大压力,因此此值很难测准;(3)毛细管的半径不易准确测定;(4)此法中,最大压差为大气压与系统压力的差值,因此,当室内气流流动时,会造成大气压的变化,使实验测得的数据产生一定误差;(5)为了消除溶液静压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测定时要求测量的毛细管插入液体中的深度为0,但要调整毛细管尖端与被测液面相切有一定的难度。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了表面张力测定中的滴重法。当液体受重力作用从垂直安放的毛细管端向下降落时,因同时受管端向上拉的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形成附于管端的液滴,当所成液滴达最大而刚好落下时,可以认为重力与表面张力相等:mg=2πrm:液滴质量(g),r:毛细管半径(m),:液体的表面张力(mN/m),

g:重力加速度(m/S2)。

但实际上液滴不会全部落下,实验指出,最大液滴是r/V1/3(V是液滴体积)。此外,由于形成瓶颈,表面张力作用的方向与重力作用方向不一致,而成一定角度,这也使得表面张力所能支持的液滴重量变小,因此滴下液体的实际重量是:mg=2πrff:是校正系数,若令F=1/2πf;则:=Fmg/r用标准溶液进行仪器校正。对于标准液:0=F0m0g/rFm0g/r(同一毛细管)/0=m/m0=n0/0nV:从毛细管流出的液体体积;,0:待测液和标准液的密度;n,n0:待测液和标准液的滴数。3.2表面活性剂在液-液界面上的吸附液-液界面是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相接触而形成的物理界面,如油-水界面。当把表面活性剂加入此体系后,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两性特征,表面活性剂迁移到油水界面,亲油基插入油相中,亲水基伸入水中,这种结构排列分子势能最低,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最稳定。因此,像在液体表面一样,表面活性剂也在使界面张力降低的同时在液-液界面上的吸附。3.2.1液-液界面与界面张力当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接触时即形成界面。和气-液界面一样,液-液界面也存在界面张力和界面自由能。界面自由能来源于界面两侧的分子对界面上分子的吸附力的不同。这种力的不平衡决定液-液界面易于存在的方式,如铺展、粘附或一相分散成小液珠。

液-液界面张力的大小一般是介于形成界面的二纯液体的表面张力之间。估计它的最简单的公式是Antonoff规则。界面张力:(安东诺夫)1、2分别为其表面张力为另一液体饱和时的值。这是由于两液体间不是完全不溶的,所以1、2

值不等同各自纯液体时的表面张力。Girifalco和Good考虑到界面张力与二液体分子性质有关,提出以下公式:是与两分子性质有关的常数,也是它们相互作用程度的量度。

根据经验,其值约在0.5~1.15之间。水与饱和烃系统值约为0.55;一些与水有较强相互作用的液体(如CH3NO2、i-C5H11CN,C4H9CN,i-C5H11Cl及脂肪醇、醚、酮、酸等)的值接近1;芳烃与水的值约为0.7。

也可下式进行计算:V是反映分子大小作用的系数。A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系数,由两种分子的偶极矩、极化率、电离势等决定。

范德华(vanderWalls)力静电力偶极和偶极相互作用,H2O,NH3,诱导力偶极和诱导偶极相互作用,H2O,NH3,H2O-O2色散力诱导偶极和诱导偶极相互作用,极化率越大色散力越大Ar,N2,O2例如:Cl2,O2,H2

只有色散力,CH3CH2OH,

H2O,诱导力,静电力,色散力,氢键诱导=(极化率)E(电场强度)极化率的大小由分子的电荷分布和变形的程度有关

离子和偶极偶极和偶极

偶极和诱导偶极静电诱导色散不同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度F2(g)

Cl2(g)

Br2(l)

I2(s)

半径增大,色散力增大

分子间力有多种类型,它包括色散(d)、偶极-偶极(d-d),键(),氢键(H)、金属键(m)、静电相互作用(E)、离子相互作用(L)等。它们在能量上是线性加和的。有识于此,Faukes假设表面张力可表达为多种分子间力的贡献。

这些分子间力可分为极性和非极性的两部分,即若两种组分分子间和同一组分分子间的极性分量和非极性分量间有几何平均关系,且只有色散分量在两种分子间起作用,则:在构成界面的二液体间还有极性作用力时,上式应加上一项:如实验测得=21.80.7(mNm-1)和=200土7(mJ·m-2)都近似于常数,

则:

=427(mJ·m-2)3.2.2Gibbs吸附公式在液-液界面上的应用液-液界面吸附体系与气-液不同之处在于它至少存在三个组分,即两个液相成分外加至少一种溶质。与溶液表面的Gibbs吸附公式相类似,下面为液-液界面的Gibbs吸附公式的推导过程。

这里用1和2代表组成两个液相的成分,3代表溶质。如果按照Gibbs法把界面定在Γ1=0的地方,则上式可简化为:显然,此时由12仍无法确定Г21或Г31的大小。在油-水两相体系,两相中各组分化学势分别服从Gibbs-Duhem关系,即:上标(1),(2)表示两个液相,x1、x2、x3分别表示两个液相和溶质所占的摩尔分数

利用上式处理液-液界面时,须满足下列条件才可以用来界面张力的测定和吸附量的计算。(1)第二液相无表面活性,即Г2(1)=0,且构成液-液界面的二液体完全互不溶解。(2)溶质及液体1在第二液相中完全不溶解。(3)溶质及液体1在两相中的摩尔比相同,即故:

注意,上式适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离子型需适当修正。3.2.3液-液界面特点及吸附等温线1.液-液界面特点及吸附等温线表面活性剂在液-液界面的吸附等温线与它在气-液界面的吸附等温线相同,也呈Langmuir型,也可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与气-液界面上的吸附等温线相比,液-液界面的吸附等温线有如下特点:(1)表面活性剂在液-液界面上的饱和吸附量小于在气-水界面上的;相应地,每个分子所占面积在液-液界面上的大于在气-水界面上的,例如25℃时C8H17SO4Na和C8H17N(CH3)3Br在空气-水界面上极限吸附量为3.310-10molcm-2

和2.810-10molcm-2;而在庚烷-水界面分别为2.610-10molcm-2和2.410-10molcm-2。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油相中苯分子可插入表面活性剂疏水链之间,减弱了疏水链间的相互作用。(2)

表面活性剂在液-液界面吸附时,在低浓度区吸附量随浓度增加而上升的速度相对较快。

气-液界面和液-液界面吸附等温线比较

对液-液界面,因低浓度时在另一液相的油分子性质与表面活性剂疏水基相近,对疏水基有引力作用。而对气-液界面,气相分子少,与疏水链作用也弱。故在低浓度时,液-液界面吸附量大于气-液界面。当浓度增大时,由于油相分子能插入疏水链间,减弱疏水链间的相互作用,故液-液界面极限吸附量要明显小于气-液界面。2.液-液界面的吸附层结构同气-液界面吸附层结构研究方法类似,可以推断在液-液界面吸附层表面活性剂的排列方式。但在液-液界面上,由于油相分子结构和性质与表面活性剂疏水链相似,故油相分子与疏水链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可插入疏水链之间,使Am大,Γm小。例如,C8H17SO3Na和C8H17N(CH3)3Br在空气-水溶液界面上吸附的极限面积分别为0.50nm2和0.56nm2,而在庚烷-水溶液界面上分别为0.64nm2和0.69nm2。

根据界面压()和吸附分子占有面积数据可知,分子平均占有面积为0.6~4.0nm2的范围内,吸附分子自身占有的面积为0.24nm2/分子,且与表面活性剂疏水基的长度无关。此值仅稍大于紧密排列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横截面积,这说明在油-水界面上吸附的表面活性剂疏水链(不是指整个分子)采取伸展的构象,近于直立地存在于界面上,由此可见,油-水界面的表面活性剂吸附层的结构应如下图所示。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液-液界面的吸附层状态

3.2.4表面活性剂双水相和三水相体系的界面性质

在液-液界面体系中,双水相是较为奇特的一种形式。通常液-液界面大多为油-水界面;而双水相则是由水-水界面分隔开来的两个水相。双水相(aqueoustwo-phasesystem)是指某些物质的水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自发离形成的两个互不相溶的水相。

双水相体系最早发现于水溶性高分子体系。当两种聚合物或一种聚合物与一种盐溶液溶于同一溶剂时,由于聚合物之间或聚合物与盐之间的不相容性,当聚合物或无机盐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就会分成不互溶的两相。因在这两相中使用的溶剂都是水,且水分都占很大比例(一般都大于85%,有些体系高达99%),故称双水相。

此外,在表面活性剂体系或表面活性剂与水溶性高聚物体系中均可形成双水相,如TritonX-100系列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其浊点温度之上可自发分离成两个水相;一些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在一定浓度和混合比范围内也能自发形成双水相体系;高聚物与表面活性剂混合物也可形成双水相体系。如葡聚糖-PEG体系;TritonX-100-葡聚糖混合体系等。

目前尚不能清楚地解释双水相形成的机理,但现有的研究结果认为,由于不同种类的高聚物(或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具有不相容性,即不同高聚物(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空间结构不能相互渗透而导致分相。在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中,一相为表面活性剂相,另一相为表面活性剂的稀溶液(c=cmc)。对高聚物-表面活性剂体系也是如此。

在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中,因其中富含表面活性剂相呈现胶团,由它组成三维团状立体结构含有大量的水;当加入高聚物后,表面活性剂絮凝胶团与高聚物空间结构不能相互渗透而导致分相,使表面活性剂与高聚物分别富集于不同相中,由此可解释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高聚物混合双水相的形成。

对高聚物-盐-水体系的形成机理是盐析作用的结果;普通有机物乙醇,异丙醇类形成双水相机理,是一个盐溶液与有机溶剂争夺水分子形成缔合水合物的结果;对于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形成双水相体系的机理,则认为是由于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中不同结构和组成的胶束平衡共存的结果。3.3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作用在气-液界面和液-液界面的吸附中,都是依据Gibbs吸附公式来进行研究,即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结合Gibbs公式来计算吸附量,推断吸附层结构。而对于固-液界面吸附来说,几乎没进行基于界面张力的吸附理论研究。因测定固-液界面张力是困难的。但实测界面吸附量不难。

测定由于吸附而引起的溶液浓度的变化就可以在一定温度下测定吸附量,然后对溶液的平衡浓度作图即为吸附等温线。固-液界面的吸附多以吸附等温线为基础进行研究的。

由于至少包含吸附剂、溶剂和溶质三种组分,固-液界面吸附(或称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液相吸附,溶液吸附等)实际上是各种组分之间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这种复杂作用又可反映到溶解度、温度等影响因素上。所以,至今溶液吸附等温线的定量描述大多为经验公式。

测定固体吸附量常用的方法是将一定量的固体与一定量已知浓度的溶液一同振摇,平衡后测定液相的浓度。由于溶质在固-液界面上的富集,溶液浓度降低。故液相吸附的吸附量大多是根据溶液中某组分在吸附平衡前后浓度的变化确定,即:

式中,nis为平衡浓度为ci时i

组分的吸附量,其单位为molg-1。吸附剂有时也有用表面积来表示的,此时吸附量的单位为molcm-2

或molm-2。c0,i为吸附前初始浓度,V为溶液体积,m为吸附剂质量。因忽略了溶剂和其它组分吸附的影响,上式仅适用于稀溶液。

除了上述影响外,溶质、溶剂、吸附剂中的杂质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在稀溶液中。如硅胶在已干燥或未干燥含有微量水中的苯中吸附硝基苯所得到的吸附等温线完全不同。此外,一般气体分子量较小,分子间距离大,作用力弱,扩散速度快,平衡时间短。而溶液吸附时,作用力强,分子量大影响其扩散,平衡时间长。

固体界面发生吸附现象,根本原因是因为界面能有自动减小的本能。当纯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由于固体表面分子(或原子、离子)对液体分子作用力大于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液体分子将向固-液界面富集,同时降低固-液界面能。固体与界面活性剂相接触时,根据固体与界面活性剂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着各色各样类型的吸附,它们大致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3.3.1固体自稀溶液中的吸附特点1、固体表面的特点(1)固体的表面能固体与液体不同,固体可能存在各向异性。这是因为固体表面的不规则性,不完整性,和不均匀性造成表面能的差别。所以固体表面能有一定平均值的意义,也不能笼统地将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等同起来。

固体的表面能也有趋于减小的倾向,故高表面能固体更易被外界物质污染而降低表面能。常见液体的表面能都小于100mNm-1,故它们原则上都可在高表面能固体上铺展。固体表面能可根据已知的一些物理量来计算:如对Cu可认为原子处于紧密堆积的固体。体相内每个原子周围有12个原子,而表相一个原子周围只有9个原子。

金属蒸发能可测。如Cu蒸发能是3.2105J.mol-1,所以(J/个)每平方米原子数为1.771019

(个/m2)

铜的表面能为:(Jm-2)

(2)固体按表面能分类一般情况下,固体有高表面能和低表面能之分,低表面能固体是指表面能小于100mNm-1。如有机固体一般在50mNm-1以下。而高表面能固体是指表面能大于100mNm-1。如无机固体和金属。

固体表面上的原子或分子与液体一样,受力也是不均匀的,而且不像液体表面分子可以移动,通常它们是定位的。SolidNaAgNaClMgO石蜡聚乙烯云母γ/(mJm-2)200800190120025.433.1

2400大多数固体比液体具有更高的表面能2、固-液界面电现象当固体与溶液相对移动时,就会发生多种现象,如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等,我们统称为动电现象。动电现象出现说明有双电层存在,而双电层理论又反过来解释动电现象。产生动电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固-液相界面内的双电层沿着移动界面分离开,而产生电势差。1.电泳(electrophoresis,EP)

:带电胶粒或大分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影响电泳的因素有:带电粒子的大小、形状;粒子表面电荷的数目;介质中电解质的种类、离子强度,pH值和粘度;电泳的温度和外加电压等。

从电泳现象可以获得胶粒或大分子的结构、大小和形状等有关信息。电渗(electroosmosis

)

:若固相(粘土)固定,通电后可观察到液体(水)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带电的介质通过多孔膜或半径为1~10nm的毛细管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渗。

电渗

外加电解质对电渗速度影响显著,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电渗速度降低,甚至会改变电渗的方向。

b)不同点:电泳观察到质点的运动;电渗固体不动而液体运动。电泳与电渗的异同:a)相同点:电场作用下,相接触的固体与液体间发生相对运动的现象;流动电位

含有离子的液体在加压或重力等外力的作用下,流经多孔膜或毛细管时会产生电势差。这种因流动而产生的电势称为流动电势

当电解质溶液在一个带电荷的绝缘表面流动时,表面的双电层的自由带电荷粒子将沿着溶液流动方向运动。这些带电荷粒子的运动导致下游积累电荷,在上下游之间产生电位差,即流动电位。

沉降电位

在重力场的作用下,带电的分散相粒子,在分散介质中迅速沉降时,使底层与表面层的粒子浓度悬殊,从而产生电势差,这就是沉降电势。

贮油罐中的油内常会有水滴,水滴的沉降会形成很高的电势差,有时会引发事故。通常在油中加入有机电解质,增加介质电导,降低沉降电势。

(1)双电层的产生固体与液体接触后,可用多种原因而使固体表面带有某种电荷。由于固体表面的荷电现象将导致固-液界面的液体一侧带着相反的电荷,两者组成双电层而产生电势差。构成了这些双电层中电荷的来源。

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统称为电动现象——电动现象说明胶体粒子是带电的。胶粒表面的电荷从何而来呢?

①电离作用固体表面在溶液中产生电离,如硅胶在弱酸性或碱性介质中表面硅酸电离而使带负电;活性炭表面的一些含氧基团在水中也会电离,在中性介质中通常带负电等;两性高分子电解质在溶液中也荷电,但带何种电荷取决于溶液的pH值,pH值较低时,带正电;pH较高时,带负电。在适当的pH值: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此pH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值。在低pH(酸性):胺基离子化占优势R-NH3+,蛋白质分子带正电;在高pH(碱性):羧基离解占优势R-COO-,蛋白质分子带负电;电离带电实例例1,蛋白质类的高分子中有可离子化的羧基与胺基:例2,无机溶胶如硅溶胶粒(SiO2),随溶液中pH值的变化,胶粒可以带正电、负电。电离带电实例②离子吸附作用溶液中的某种离子(或分子)在固体物质的表面的吸附,使表面净电荷过剩而荷电。有些固体优先自水中吸附H+或OH-而使其带正电或负电。不溶性盐类总是优先吸附与组成形成不溶物的离子而使表面带电。

有些物质虽然不能解离(如石墨、纤维),但可以从水中吸附H+、OH-

或其他离子而带电。通常阳离子(如H+)的水化能力比阴离子大得多。因此胶粒容易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Fajans吸附规则:

对于由难溶离子晶体构成的胶体粒子,如(AgI)m,能与晶体的组成离子(如Ag+、I-)形成不溶物的离子将优先被吸附。例如:AgI溶胶的制备

AgI

溶胶的等电点并不是:

pAg

=

pI=8(Ksp,AgI=10

16)而是在pAg=5.5、pI=10.5处。这是因为

Ag+的水化作用较I大,要使水合

Ag+吸附到胶核上需比

I更大的浓度。只有当[Ag+]

=

10

5.5,[

I]

=

10

10.5时,Ag+、I在(AgI

)m

上的吸附能力相同。说明:③晶格取代作用固体晶格中某一离子被另一不同价数的离子取代而使其带电。如黏土晶格中Si4+被Al3+或Ca2+取代,使电中性破坏而带负电。

如粘土由铝氧(Al-O)八面体、硅氧(Si-O)四面体的晶格组成,粘土中的Al3+(或Si4+)往往被一部分低价的Mg2+、Ca2+

取代,结果使粘土晶格带负电。

为维持电中性,粘土表面吸附了一些正离子,而这些正离子在水中因水化而离开表面,于是粘土带负电(电泳时胶粒向正极移动)。

胶粒由于晶格取代带电的情况不常见。④摩擦带电对非电离或不水解的物质,粒子电荷来源是粒子与介质间的摩擦,当固-液两相相互接触时,两相对电子的亲和力不同,致使电子从介电常数大的相流入小的一相,从而产生介电电荷,即介电常数大的一相带正电。例如玻璃小球(介电常数ε=5~6)在水(ε=81)中带负电,在苯中(ε=2.3)带正电。(2)扩散双电层模型对固-液界面电现象,提出过不少模型。但斯特恩提出了的Stern模型应用较多。在Stern模型中,双电层可以由一个称为斯特恩平面(实际上是一个假想平面)将它分为二部分:内层为Stern层,外层为扩散层。

Stern认为约有一、二个分子层紧密吸附在固体表面,被称为紧密层或Stern层。

由反号离子电性中心构成的平面称为Stern平面。

由于正负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及热运动扩散作用两种效应,使得溶液只有邻近固体表面约一个离子厚度的区域内的反离子因受强烈静电吸引而与固体表面牢固结合在一起,构成“紧密层”。其余反离子则扩散地分布在紧密层外,构成双电层的“扩散层”。1)当固体、液体发生相对移动时,紧密层与固体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在一起,而扩散层中的反离子或多或少地被液体带走(电泳、电渗)。2)由于离子的溶剂化作用,当固、液相对移动时,固体表面始终有一薄层的溶剂随着一起移动,这一固液相对移动的边界称“切动面”。

在Stern模型中,带有溶剂化层的滑移界面与溶液之间的电势差称为称为电动电势,电动电势亦称为电势。电位总是比热力学电势低,外加电解质会使电势变小甚至改变符号。只有在质点移动时才显示出电势,所以又称电动电势。电动电势(ζ)

某些外加高价反离子或大的反离子(如表面活性离子),其吸附能力特别强,吸附层(紧密层)内过多的反离子可能使电势改变符号。(E:电场强度或电位梯度)测定了电泳速率可以用下式求出ζ电势:κ=6(球状胶粒)κ=4(棒状胶粒)

在Stern模型中,带电表面与液体内部的电势差称为固体表面电势。在靠近表面1~2个分子厚的区域内反离子与表面结合成固定吸附层称为Stern层。Stern层与溶液内部的电势差称为Stern电势。在Stern层外的反离子成扩散分布,构成扩散层。在外力(电场、重力或静压力)作用下,固体与液体相对移动时,随固体一起移动的滑动面(面)与内部之电势差称为电动电势或电势。

由于离子的溶剂化作用,胶粒在移动时,紧密层会结合一定数量的溶剂分子一起移动,所以滑移的切动面由比Stern层略右的曲线表示。

从固体表面到Stern平面,电位从0直线下降为。

Stern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固-液界面电现象。Stern模型处理的关键是估算有多少离子进入紧密层,并使界面电位降低了多少。他把界面区和体相溶液区均分为许多可占据位置,假设在各区中被离子占据的位置分数可通过玻兹曼分布定律来表达,故可按Langmuir单分子吸附方程式导出下列关系:s:Stern面吸附电荷密度,若固体表面带正电,则s为负;Ns:单位面积能够被吸附的离子数;xa:阴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外加吸附势能,表示从溶液内部到表面形成吸附态所要克服的能量势垒;

0:固体表面电势;:Stern面上的电势,称Stern电势。

固体表面电势0(即热力学电势)和动电电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差别在于:0是指从粒子表面到均匀液相内部的总电势差,而只是滑动面处的电势,是滑动面与溶液内部电势之差,可见电势只是表面电势0的一部分;0是作为相边界电势固定存在的,而电势只有当粒子和介质作反向移动时才显示出来,它不是恒定的;0可直接从能斯特方程中求出,而可通过电泳或电渗速度测定计算出来。例电泳实验测得Sb3S3溶胶在电压210V下通电36分12秒,使溶胶界面向阳极移动3.20cm。已知两极相距38.5cm,该溶胶分散介质的粘度η=1.03×10-3Pas,相对电容率εr=81.1,真空电容率ε0=8.85×10-12Fm-1。试计算Sb3S3溶胶的ζ电势。

κ=4根据3.3.2稀溶液吸附等温线1.吸附等温线在一定温度时,吸附量与浓度之间的平衡关系曲线就是吸附等温线。稀溶液的吸附等温线按其特点可划分为4类,即为S、L、H和C型。分类依据是等温线起始部分斜率。S型等温线起始部分斜率小,其曲线贴向浓度轴,这是因为在溶质浓度小时,溶剂有强烈的竞争吸附能力,导致溶质吸附能力下降。一般情况下,溶质以单一端基近似垂直定向地吸附于固体表面时,可出现这类吸附等温线,如极性吸附剂自极性溶剂中吸附时多为这种类型。当平衡浓度增大时,等温线有一较快上升阶段,这是由于被吸附分子对液相中溶质分子吸附的结果。L(Langmuir)型等温线表示溶质比溶剂更容易被吸附,即溶剂在表面上没有强烈的竞争吸附能力,它是稀溶液吸附种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当溶剂是线性或平面分子,且以其长轴或平面平行于表面的吸附常有这种类型的等温线。如:活性炭自水中吸附有机物大多得L型等温线。H(Highaffinity)型等温线表示在极低浓度时,溶质就有大的吸附量,表示溶质与吸附剂有强烈亲和力,有类似于化学吸附性质,如自稀溶液吸附中的化学吸附和对聚合物的吸附(离子交换吸附等)均为此类型。C(ConstantPartition)型等温线为在相当大的浓度范围内吸附量随浓度的变化为直线关系,此类等温线较少见,它表示吸附在固-液界面的吸附相和溶液体相间有恒定分配的关系。2.吸附等温式吸附等温式是表示吸附等温线的方程式,都是根据一定的吸附模型提出,并通过大量实验结果予以验证。

(1)Langmuir方程(1916)

在自稀溶液吸附中应用最多的是Langmuir等温式。

即认为吸附属单分子层,吸附剂表面是均匀的,溶液内部和表面相性质是理想状态的,也即不存在溶质与溶质,溶质与溶剂以及其他各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另外,还认为溶质与溶剂分子体积近似相等或有相同的吸附位。将溶质的吸附看作是体相溶液中溶质分子与吸附层中溶剂分子交换的结果。

ABs+Cl=ACs+Bl

设x1s和x2s分别为吸附平衡时吸附相中溶剂与溶质的摩尔分数;a1、a2分别为体相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活度。该交换过程平衡常数:由于是稀溶液,吸附前后溶剂浓度a1近似为常数,令

b=K/a1

x2s

=若各个吸附位只能吸附一个溶质或溶剂分子,则ns即为极限吸附的溶质量nms

,即ns=nms

。因而上式即为稀溶液吸附的Langmuir等温式。有时也可处理H型等温线。式中:b,nms为常数。但对于不均匀的表面,b不是常数,而是随覆盖度而变。(2)Freundlich等温式式中k

和n是经验常数。(3)BET公式

S型等温线可用气相吸附的BET二常数公式地类似形式描述,是属于多分子层吸附公式。式中k是与气相吸附的BET二常数公式中常数c相当的常数;cs是溶质的饱和溶液浓度。(4)Herry公式

C型等温线可用Herry定律公式描述:n2s=kC

3.3.3影响稀溶液吸附的一些因素溶质在固体(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存在吸附剂、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吸附的结果事实上是这多种作用竞争的结果。但吸附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即与溶液中的溶解作用的相似相溶类似,在固体自溶液中吸附有“相似相吸”的规律。如活性炭自极性溶剂中吸附非极性或极性小的有机物,而硅胶自非极性溶剂中吸附极性物质。1.Traube规则如果把溶液吸附看作是吸附质在液相和固体表面相的分配,就可以根据吸附质、溶剂和吸附剂的性质预测吸附量的大小。显然,极性吸附质易进入极性较大的相,即极性吸附剂易自非极性溶剂中吸附极性吸附质,非极性吸附剂易自极性溶剂中吸附非极性吸附质。这就是Traube规则,实际上也就是相似相吸的具体论述。

如用活性炭作吸附剂,从溶剂水中吸附下列有机物时,吸附量大小的顺序为:丁酸>丙酸>乙酸>甲酸。Traube规则是一种相对规则,若用极性吸附剂自非极性溶剂中吸附时,则上顺序刚好相反。如用硅胶作吸附剂,从溶剂CCl4中吸附下列有机物时,吸附量大小的顺序为: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已醇>正辛醇。这种情况又称反Traube规则。2.吸附质结构与性质对吸附的影响(1)同系物的影响对同系物的吸附遵从Traube规则和Traube反规则。原因属相似者相吸。但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随疏水链的增加,吸附量增加,对不同性质的吸附剂也是如此。这与表面活性剂的两亲结构有关,即使是极性吸附剂,随着表面活性剂疏水链增长,形成双层或吸附胶团的能力增强,故有利于吸附量的增加。

(2)异构体的影响炭自水中吸附异构体时,吸附量有明显不同。如异丁酸正丁酸,异戊酸正戊酸;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对羟基苯甲酸间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这是因为前者的极性较大,和溶剂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故难以从溶液中扩散到活性炭表面,吸附量较小。(3)取代基的影响吸附脂肪酸取代物时,若在取代物中引入羟基、氨基、酮基时,将降低吸附量。这是由于这些基团可与水形成氢键,从而增加脂肪酸的溶解度,或增加了化合物的亲水性,当羟基在位取代的可增加脂肪酸的解离所致,从而减小以分子状态吸附的作用。3.溶剂影响溶剂对溶质溶解度的影响和溶剂在吸附剂上竞争吸附作用可由溶剂极性大小反映出来。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吸附量将减小。由溶质-溶剂互相作用来看,一般来说,溶质(如表面活性剂)和溶剂(如水)相互作用力弱,它在固一液界面吸附量就大,温度增加,溶解度增加,吸附量减少。当溶剂与吸附剂作用强烈时,其强烈的竞争吸附性作用也使溶质吸附量减小。结果,溶质和固体、溶剂和固体,溶质和溶剂三者间亲和力的大小关系决定着吸附。4.吸附剂的影响

吸附剂大致分三类:一类是有强烈带电吸附位的吸附剂,如硅酸盐、氧化铝、TiO2、硅胶、聚酰胺、羊毛以及不溶于溶剂中的无机离子晶体(如BaSO4、CaCO3)、离子交换树脂等。另一类是没有强烈带电吸附位但具有极性的吸附剂,如中性溶液中的棉纤维、聚酯、聚酰胺等。第三类是非极性吸附剂,典型的是石蜡、聚四氟乙烯(PTFE)、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吸附剂对吸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吸附剂的化学组成和表面性质吸附剂的化学组成和表面性质决定吸附剂的基本功能。如活性炭非极性;硅胶,Al2O3(不溶性氧化物),金属等为极性吸附剂。按照Traube规则,不同的吸附剂可用于不同性质的物质的吸附。(2)吸附剂的比表面和孔结构根据吸附的一般原理,大的比表面和适宜的孔结构是保证有效吸附的重要前提,前者保证有大量的吸附位,后者则使吸附质得以与吸附剂表面接触。孔的大小影响吸附速率,如在800℃活化的糖炭(一种将蔗糖灰化后再经活化而制得的活性炭)自水中吸附脂肪酸时,低浓度时,吸附的次序是:丁酸>丙酸>乙酸>甲酸;而在高浓度时,甲酸>乙酸>丙酸>丁酸。(3)吸附剂的表面基团丰富的表面基团在吸附中起主要作用。已证明硅胶、Al2O3等表面羟基、活性炭的表面含氧基团在吸附极性有机物时起主要作用,这是吸附剂表面基团与吸附质相互作用的性质引起的。如在某相同平衡浓度时,在羟基化的SiO2、TiO2、Al2O3、MgO上苯甲酸吸附量依次为0.80、1.00、1.60、4.80mmolm-2。

(4)吸附剂的后处理条件吸附剂的后处理除能影响比表面的孔径分布外,有时可直接影响吸附剂的存在状态和吸附能力。如用不同离子交换的蒙脱土自水中吸附氨基酸的能力有很大差别,Na型比Ca型、Cu型高2倍多。有意思的一个例子是糖炭经不同温度活化处理后,对酸和碱的吸附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糖炭的活化温度与吸附效果活化情况空气1000℃800℃500℃氢气1000℃酸(+)(-)(+)(-)碱(-)(+)(-)(+)(+):表示吸附,(-):表示不吸附5.温度和溶解度的影响吸附是放热过程,温度升高对吸附不利;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溶质溶解度增加,也对吸附不利。可见,温度和溶解度的影响是一致的,即温度升高,溶解度也增加,从而使吸附量降低。但对溶解度不高的体系,还得考虑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故饱和溶液浓度增大,而浓度增大,从另一方面讲是有利于吸附。该因素引起的吸附量的增加超过了温度升高而使吸附量减小的作用。总结果是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溶解度对吸附的影响

溶解度对吸附的影响(相对浓度为横坐标时)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为了解溶解度对吸附的影响,在作吸附等温线时常用相对浓度c/c0

(c0为实验条件下饱和溶液浓度)为横坐标。若几条等温线几乎完全重合。这一结果说明对此体系溶解度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但应该注意的是,当温度升高使吸附降低完全是由于溶解度引起的,则当用c/c0作等温线时,不同温度的等温线应完全重合。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相对浓度为横坐标时)

一般认为,溶解度越小,越易被吸附。如苯甲酸在氯仿、苯和乙醇中的溶解度分别为4.2g/100mL、12.23g/100mL、36.9g/100mL,以糖炭或硅胶自这三种溶液吸附苯甲酸,吸附量大小:氯仿>苯>乙醇。但利用此规则需要其它条件相同或相近才可。若两种溶剂对吸附剂的亲和力差别很大,此规则不成立。Dubinin认为,溶液吸附是溶质在吸附剂微相中的填充,为此他总结出了微孔吸附剂自水溶液中吸附有机物时的定量关系式:式中,m相当于微孔的体积;S为溶质的溶解度;c为溶质的浓度;k常为数。6.无机盐添加物的影响炭自水中吸附有机物时,强电解质的加入常可提高有机物的吸附量。这是因为无机阳离子具有强烈水合能力,使得与有机分子作用的有效水减少;或者说无机离子水合能力的大小影响水的结构,如CO32-、Mg2+、SO42-等。

无机离子可加强水分子间的作用。从而降低了一些靠与水形成氢键而溶解的有机物的溶解度,使它们的吸附量增加。这两种作用起到类似于盐析的作用。当吸附质有机分子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即其溶解度不受无机盐存在的影响时,其吸附量也不受影响。有机盐的加入对有机物吸附量影响复杂,至今无统一的理论解释。3.3.4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从热力学角度看,由于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规律比较复杂(这是因为溶液中即有溶质又有溶剂的缘故),所以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理论不像气体吸附那样完整,至今仍处于发展阶段。当固体和溶液接触时,溶质和溶剂都有可能在界面上产生吸附,因此存在着竞争性地优先吸附或替换吸附现象。换句话说,溶液中吸附是溶质与溶液分子争夺固体表面的净结果。

从动力学角度看,就吸附速度而言,溶液中的吸附速度通常比气体吸附速度要慢得多。(因为扩散慢)。在溶液中,固体表面往往有一层液膜,溶质分子必须通过这层液膜才能被吸附,再考虑表面状态等因素,吸附所需时间往往会更长。1.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吸附量的测定虽然溶液吸附比气体吸附复杂,但测定吸附量的实验方法却比较简单。只要将一定量的固体放入一定量的已知浓度的溶液中,不断振荡,当吸附达平衡后,测定溶液的浓度,从浓度的变化就可以计算每克固体吸附溶质的量。见84页,但该式仅适用于稀溶液。固体自二元溶液中吸附组分2的基本方程可由下列方式推导。设在未吸附时溶液中共有n0mol1和2的物质,其中1为n10mol;2为n20mol;对应的1和2的摩尔分数分别为和将m克吸附剂加入溶液中,由于吸附作用发生,溶液体相成分发生变化的同时,在固体表面出现吸附相。

吸附达平衡后,以l表示溶液体相,s表示固体表面吸附相,并用n1s和n2s分别表示1克固体表面上物质1和2的量(molg-1),n1l和n2l分别表示吸附至平衡后体相溶液中1和2的量(mol),则若溶液体相中1,2组分摩尔分数以x1和x2表示故因x1+x2=1

若液相是表面活性剂(组分2)的稀溶液,且表面活性剂比溶剂(组分1)更强烈地吸附于吸附剂上,则:n0x2===当为稀溶液时,

m()<<所以,n0x2≈≈

n2

n2是吸附平衡时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物质的量的变化。由于是稀溶液,x1≈1,x2≈0,则:

2.测定表面活性剂吸附量的常用方法(1)吸收光谱适用于带芳环的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浓度分析。朗伯-比耳定律:A=εclA:吸光度ε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L·cm-1·mol-1)c:物质的量浓度(mol·L-1)l:光程(cm)(2)干涉仪法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引起溶液折射率变化,据此可测定其吸附量。此法适用于分子量较大,折射率变化大的体系,如OP型聚氧乙烯或聚氧丙烯衍生物类。迈克尔孙干涉仪法测定:n3:为待测液体的折射率,n2:为参照液体的折射率,L1、L2、L3分别为空气、参照液体、待测液体,且d=0时M2镜的位置读数。迈克尔孙干涉仪测定液体折射率的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当M1′和M2

偏离相互平行状态,它们之间就形成一楔形空气层d,当两相干光束的光程差满足相干条件时,就能形成等厚干涉条纹。若以白光作光源,因白光的相干长度很短,所以只能在d=0(即M1′和M2

相交)的附近观察到对称的几条彩色条纹,中间的黑色条纹是等光程(Δ=0)的精确位置。利用这一特点,可对液体折射率进行较精确地测量。

在迈克尔孙干涉仪的移动镜M2和分光板G1之间放置以两面薄膜特制的样品槽A(图2)。当样品槽A中分别为空气、参照液体、待测液体时,均会改变第(2)部分光线的光程,引起两相干光束的光程差的变化,使M1′和M2产生偏离d(设原d=0),这时如果我们移动M2镜位置,重新使d=0,即可观察到彩色干涉条纹,并分别记下M2镜位置读数L。(3)表面张力法测定吸附平衡后溶液的表面张力,再依据已知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曲线,求得吸附平衡时的浓度,从而计算吸附量。此法适用于各种表面活性剂类型的吸附。(4)两相滴定法该法仅适用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的测定。常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滴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以阴离子染料(如溴酚蓝等)为指示剂。过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染料形成的盐即转移至外加的有机相(常用CHCl3等)中,因此有机相中出现指示剂颜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目前常用的指示剂是亲水性的,即染料离子。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水相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