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院中医基本技能诊断技能1.四诊是什么?答: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2.望诊的内容有什么?答:全身望诊:包括望神、望色(面色)、望形态。局部望诊:包括舌诊、望目、望小儿食指络脉。3.简述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方法。答:(1)三关的划分:风关---食指第一节气关----食指第二节命关----食指第三节(2)手法:抱小儿向光,医生用左手握小儿食指,以右手大拇指用力适中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推数次,络脉愈推愈明显,便于观察。(3)辨轻重:风关----气关-----命关,渐重4.简述舌诊的方法。答:(1)光线:正对光源,充足的自然光(2)姿势:常取正坐位或仰卧位,自然伸舌,充分暴露(3)顺序:先观察舌苔的有无、厚薄、腐腻、色泽、润燥等,再察舌体的色泽、斑点(舌色)、指端齐平,用指目诊脉2、浮取(轻取、举法)、中取、沉取(重取、按法)3、运用中指的指力时,三指沿脉管向左右和轴向上下挪移推寻,辨别脉象形态特征4、先总按(三指同时用力),后分别了解寸、关、尺脉的脉象5、小儿诊脉可用“一指定三关”8.按诊的操作方法有什么?答:触摸法按压法扣击法----直接扣击法、间接扣击法9.简述按诊的内容:答:(1)按肌肤---寒热、虚实、润燥、肿胀(2)按手足---四肢肌肤、手足心、背寒热比较(3)按胸腹----按虚里(左乳下心尖搏动处,为诸脉所宗)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按胸胁;按腹部。(4)按俞穴中医疗法基本操作一、针刺操作规范1.针具的选择针尖有无钩曲或发毛、针身粗糙、斑剥锈蚀明显或有折痕、针柄是否松动。2.体位①仰卧位:适用于前身部腧穴。②俯卧位:适用于后身部腧穴。③侧卧位:适用于侧身部腧穴。④仰靠坐位:适用于头面、前颈、上胸和肩臂、腿膝、足踝等部腧穴。⑤俯伏坐位:适用于顶枕、后项和肩背部腧穴。⑥侧伏坐位:适用于顶颞、耳颊等部腧穴。⑦屈肘仰掌位:适用于肩臂、前臂屈侧面和手掌部腧穴。⑧屈肘俯掌位:适用于肩臂、前臂伸侧面、手背部腧穴。⑨屈肘侧掌位:适用于肩臂、前臂外侧面、腕掌部腧穴。3.定位根据处方选穴的要求、按照腧穴的定位方法,逐穴进行定取,为了求得定穴正确,可用手指按压,以探求病人的感觉反应。一般来说,痠胀感应较明显处即为腧穴之处所在。4.消毒①针具器械消毒: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药液浸泡消毒法及直接和针具接触的针盘、镊子等也需进行消毒。②医生的手的消毒:医生的手,在施术前用洗手六步法洗手,并用消毒巾消毒后才能持针操作。③施针部位消毒:在病人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消毒喷消毒后,必须保持洁净,防止再次污染。5.进针方法单手进针法: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双手进针法:双手配合,协同进针包括: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6.针刺的角度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全身大多数腧穴,尤其是肌肉丰厚部的穴位。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45°角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15°-45°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有时在施行透穴刺法时也用这类针刺角度。7.留针与出针留针:留针是指进针以后,将针留置在穴位内。在留针过程中还可作间歇行针,以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作用。留针与否和留针时间的长短,主要依据病情而定。出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后,达到一定的治疗要求时,便可出针。出针时,先以左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按于针孔周围。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后退出。出针后要核对针数,防止漏拔。并嘱病人休息片刻,注意保持针孔部的清洁,以防感染。8.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滞针:因体位移动而引起滞针,必须纠正体位;如因病人精神紧张,或局部肌肉痉挛而引起的滞针,可延长留针时间,以缓解紧张状态,或用手指在临近部位按揉,或在附近部位加刺一针,以宣散气血,缓解痉挛,如因单向捻转而致者,需向相反方向退转,并左右轻捻使之松懈。晕针:立即停止针刺,并将已刺之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头位稍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热茶后,即可恢复。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针刺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等穴,并可温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即能苏醒,必要时应配合其它急救措施。二、灸法1、艾条灸(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必要时备艾灸盒。(2)操作方法:①点燃艾条一端,燃端距应灸穴位或局部2~4cm处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以不感烧灼为度。②每次灸15~30分钟,使局部皮肤红润、灼热。③中途艾绒烧灰较多时,应将绒灰置于弯盘中,避免脱落在病人身上。④腹部、背部较平坦处行艾灸时,可用艾灸盒。即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将点燃之艾条放于盒内纱隔层上,灸盒放在应灸穴位的部位,加盖后可使其自行燃烧艾条,达到艾灸的目的。2、艾柱灸(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艾柱器、火柴、镊子、弯盘。(2)操作方法:①将艾绒放入艾柱器内,根据病情,制成大小适宜之艾柱。②将艾柱置于应灸穴位上,点燃艾柱顶端。③等艾柱燃至病人感发烫时,即用镊子取下放入弯盘,另换一艾柱,继续点燃。④一般每次灸3~5壮(每个艾柱谓一壮)。3、隔姜灸、隔蒜灸(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艾柱器、火柴、镊子、弯盘,根据需要准备切成0.2~0.3cm厘米薄,直径约2cm的鲜姜片或鲜大蒜头横切成片数片(或用大蒜捣泥,取0.3cm厚的大蒜泥敷于穴位皮肤)。(2)操作方法:①暴露应灸部位。②取鲜姜片或蒜片(或蒜泥),放于穴位,上置艾柱。③点燃后待病人感灼热时即更换艾柱,连灸3~5壮。④脐部也可敷食盐后,置艾柱灸之,称隔盐灸,或在穴位放其它药物如附子片等,统称间接灸法。4、艾灸注意事项(1)行艾灸时,须注意病人保持舒适体位,以免病人自行移动时,艾灰脱落或艾柱倾倒而发生烫伤或烧坏衣被。(2)艾条灸时,要注意燃点的距离,太近则易烫伤,太远则疗效不佳,应随时询问病人温热感,并观察局部潮红程度。行艾柱灸时,更应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3)灸后如起小水泡,一般不须处理或涂龙胆紫,较大水泡应消素后用无菌针头刺破,涂上龙胆紫或金万红软膏。(4)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之艾条套入玻璃试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烧坏被褥。(5)艾灸毕应为病人盖好衣被,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6)凡颜面、五官区域、大血管、粘膜处及热证,一般不宜艾灸。三、温针灸1.适用于即需要留针,又亦需要施灸的疾病。2.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尽为止。或在针柄上留置一段约1-2cm的艾条施灸。四、拔罐操作规范1.适应症:感冒、头痛、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炎、慢性胃病、消化不良、肠炎、痈、扭伤、肌肉关节风湿病、神经痛、痛经、腰背痛、毒蛇咬伤、丹毒、红丝疔、疮疡初起未溃时。2.禁忌症:⑴皮肤过敏,全身枯瘦或皮肤失去弹力者。⑵全身剧烈抽搐或烦躁不安者。⑶浮肿病或水肿患者。⑷重度贫血、出血性疾患及出血倾向者。⑸妇女月经期⑹妊娠妇女的下腹及腰骶部。3.操作方法:⑴患者取舒适体位,使肌肉放松,并裸露施治部位。⑵根据病情和施治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火罐。⑶治疗局部如毛发较多,应涂凡士林油。⑷依具体情况选定闪火等拔罐方法,并迅速将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⑸依照病情,每次可拔一个或同时拔几个火罐。⑹拔罐时间应按拔罐的大小及吸力强弱而定。大罐吸力强,拔3-5分钟;小罐吸力弱,拔10-20分钟。⑺起罐时术者应一手持罐,一手用手指轻轻按压罐边周围皮肤,使空气缓缓进入罐内,然后取下。起罐时切记硬拉或旋动。为防止拔罐局部擦伤,起罐后可于施治部位擦涂凡士林。一般隔日或3-5日一次,6-10次为一疗程。4.注意事项:⑴拔罐部位的皮肤要平坦,肌肉应比较丰厚,最好先洗净擦干。⑵如用棉棒或棉球蘸酒精法,所用酒精不要过多,燃烧时注意不要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或灼伤局部皮肤。⑶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骨性突出部、血管丰富的部位,以及心尖搏动处、乳房等部位;一般不宜拔罐。⑷拔罐可机械的刺激皮肤,反射的影响大脑皮层,通经活络。拔罐的种类有充血性火罐、瘀血性火罐、感冒头痛宜在太阳穴拔充血性火罐;支气管炎、哮喘可在背部肺俞穴拔瘀血性火罐。⑸根据病情再拔,一般为轮流取穴,一次不宜过多,局部瘀血尚未消退时,不应在于原部位重复拔罐。⑹拔罐过程中,体位切勿移动,以免火罐脱落。⑺拔罐时注意保暖,防止受风着凉。⑻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的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5.闪罐:罐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6.推罐:又称走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疼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必须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平滑,最好用玻璃罐,先在罐口涂一些滑润油脂,将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半边用力,前半边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五、刮痧操作规范1.适应症:刮痧可刺激皮肤内的神经末梢,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防御功能。在刮痧过程中,一些毛细血管常被刮破,使一部分血液渗透到组织间,然后又被自身的组织吸收,从而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并调动机体内部的抗病能力,更好地协调神经系统功能,达到刮痧治病的目的。本疗法适用于因痧引起的腹泻、烦乱、胃肠型感冒、暑热恶心,以及因痧所致的肌肉或全身酸痛。2.禁忌症:⑴身体过瘦,皮肤失去弹力者。⑵心脏病患者。⑶水肿病人。⑷血友病或有出血倾向者⑸小儿及年老体弱者。3.操作方法:⑴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施治部位,并用温水洗净局部。⑵用边缘光滑的汤匙蘸上麻油,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反复的刮。⑶刮痧顺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身体中间刮向两侧,或每次都由内向外,不得来回乱刮。每次每处大约需刮20下左右,直到皮肤出现深红色斑条为止。⑷刮痧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刮痧。⑸每一部位可刮2-4条或4-8条“血痕”。每条长约6-9cm。按部位不同,“血痕”可刮成直条或弧形。刮痧之后,应用手蘸淡盐水在所刮部位轻拍几下。⑹应用较小的汤匙,在有关穴位处施术,常用的穴位由足三里、天突、曲池及背部的一些穴位。4.注意事项:⑴冬天很少应用本法。如应用应注意保暖。⑵刮痧时一定要边刮边蘸油。⑶手法要均匀一致,防止刮破皮肤。⑷刮痧过程中,要及时询问病人是否疼痛,以便随时调整病人体位,改进刮痧手法。⑸注意刮痧用具的清洗消毒,由于皮下渗血,病毒可能污染刮匙。施术后所用刮痧器具彻底煮沸或经高温消毒,以防血源传播。⑹刮痧结束后,应轻轻擦干病人皮肤上的油渍。六、腧穴1.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仰卧取穴。2.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仰卧取穴。3.
神阙:脐正中取穴。4.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上脘下1寸,胸骨体下缘与脐中连线的中点,仰卧取穴。5.
膻中: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仰卧取穴。6.
廉泉:仰靠坐位,微仰头,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下缘凹陷处。7.
腰阳关:俯卧位,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处。8.
命门:俯卧位,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9.
至阳:俯卧位,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10.大椎:俯卧或正坐低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11.百会:正坐,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处。12.上星:正坐,头部中线入前发际直上1寸。13.尺泽:微屈肘,肘中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桡侧凹陷处。14.列缺:在桡骨茎突上,腕横纹上1.5寸,侧掌取穴。15.鱼际:仰掌,在第1掌指关节后,约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16.少商: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17.极泉:上臂外展,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18.少海:屈肘举臂,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19.通里:仰掌,在前臂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20.神门:仰掌,在腕部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腕横纹上尺侧端。21.少冲: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22.曲泽:仰掌,肘部微屈,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尺侧缘。23.内关:仰掌,曲泽与大陵连线上,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大陵:腕横纹中央,掌长肌健与桡侧腕屈肌健之间)。24.合谷:自然半握拳,在第1、2掌骨之间,第2掌骨桡侧缘中点处。25.手三里:前臂背面桡侧,肘横纹(曲池)下2寸,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26.曲池: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27.臂臑:曲池与肩髃的连线上,曲池上7寸,自然垂臂时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28.肩髃: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伸肘,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取穴。29.禾髎: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30.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鼻唇沟中。31.少泽: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32.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末节第5掌骨小头后缘,远端掌侧纹头赤白肉际处。33.支正:在前臂背面尺侧,腕背横纹上5寸,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阳谷:腕背横纹尺侧端,尺骨茎突前凹陷中。小海: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34.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上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35.臑俞:正坐,上臂内收,从肩贞直上,肩胛冈下缘取穴。36.颧髎:正坐或仰卧,在面部,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37.关冲:在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38.外关: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阳池)上2寸,在桡尺骨之间取穴。39.支沟: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阳池)上3寸,桡尺两骨之间。40.肩髎:在肩部,肩髃后方,上臂外展平举时,于肩峰后下方呈凹陷处。41.地仓:口角外侧,上直瞳孔。42.颊车:开口取穴,在下颌角的上方一横指,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43.下关: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当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闭口取穴。44.天枢:仰卧,在脐中(神阙)穴旁开2寸。45.髀关:仰卧,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缘的连线上,屈肌时,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与承扶相对。46.伏兔:仰卧,大腿前面,在膝髌底上缘6寸,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47.阴市:仰卧,在膝髌上缘上3寸,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48.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屈膝或平卧取穴。49.丰隆:仰卧,距胫骨前缘2横指,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1横指。50.内庭:在足背,当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51.精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中。52.风门:正坐俯伏位,在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53.肺俞:正坐俯伏位,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54.心俞:正坐俯伏位,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督脉(神道)旁开1.5寸。55.肝俞:正坐俯伏位,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督脉(筋缩)旁开1.5寸。56.胆俞:正坐俯伏位,在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督脉(中枢)旁开1.5寸。57.脾俞:正坐俯伏位,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督脉(脊中)旁开1.5寸。58.关元俞:正坐俯伏位,在背部第5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59.承扶:俯卧,大腿后面正中,臀横纹中点。60.委中:俯卧,腘窝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山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24年观光型酒店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中级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一级建造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 2024年度家居油漆翻新工程承包协议
- 2024年员工保密义务协议精简
- 2024年家居装修垃圾处理协议
- 2024年土地抵押融资协议样本
- 2024年叉车操作工劳动协议
- 2024年繁华街区门面房销售协议
- 《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实施细则(试行)》测试题【附答案】
- 新媒体视听节目制作 第八章 剪辑的法则
- 张晓风散文自选集
- 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
- 餐饮行业初期投资预算分析
- A12.工程初验终验报审表
- 新探索研究生英语(基础级)读写教程参考答案Language-focus
- 工程管理基础知识
- 酥性饼干成型机棍印饼干成型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 跨境电商交际英语(修订版) 课件 UNIT-1-Visiting-an-E-shop
- 相对湿度与露点对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