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_第1页
人间有味是清欢_第2页
人间有味是清欢_第3页
人间有味是清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人间有味是清欢隐士们多数有孤高特立、独来独往不食人间烟火的性格不过呢他们并不寂寞由于隐士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

在他们的周边也有着志同道合者围绕相随

譬如说有诸葛亮就会有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黄承彦有陶渊明就会有周续之、刘程之有王维就会有裴迪

所以说这些隐士也有自己的同党因而他们也不会寂寞

历史上甚至还有特别的“隐士时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士大夫阶层为了躲避官场的繁杂和险恶采取退隐山林的形式

并崇尚清谈追逐玄虚盛行一时而参与隐士阶层的人员也是形形色色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不有之

共同打造出独特的五千年隐士文化我们应当坦诚地承认也只有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文化和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社会环境里才能创造就出这样特别的产物

因此我们就得谈一谈隐士出现原因何在

蒋星煜先生在他的《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这本书里面说首先说个人主义者

譬如说去河边洗耳朵的许由

他完全就自我为主的角度来对待如何生活夸诞至极地表现出自己的想法而逍遥的庄子崇尚自然

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满是绝对的精神自由

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更是十分追求个人的自由景元二年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山大将军从事中郎迁任吏部侍郎举荐嵇康代替自己的位置

嵇康却因此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自己的心志从许由到庄子到嵇康这三个人的事迹

我们不难看出文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是产生隐逸倾向的重要因素

在强调社会性远远强于个体性的古代社会人们大都身系于封建礼教的三纲五常

而文人作为把握文化、具有独立思考力的个体

无论他是离经叛道还是循规蹈矩都会与社会产生多多少少的冲突冲突到不可调和地步的文人或正面抵挡整个社会而最终粉身碎骨或远离社会而成为隐士

更多的是冲突在可调和范围内的文人他们既然存身在这个社会就不会去猛烈抵挡到粉身碎骨

但是他们又始终不满这个社会的某个方面他们不能完全靠个人意志做出行动又无法脱身于社会

只能向往一个个人至上的隐逸生活了

因此范晔在《后汉书.逸民列传》所分析的六种隐逸类型无一不是从自身出发进而认识整个世界产生自我的人生价值观

在这时文人的个人主义才得到了充分地发挥至于说失败主义

我们想文人之所以想归隐山林

实在是由于在“入世〞的时候遇到了种种不如意的事情文人大多自视甚高

而现实的落差让他们倍感挫败既然没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不如离开

这就像有小女子回娘家的心态譬如说不食周栗的伯夷、叔齐一直被认为是大隐者

司马迁在《史记》里面更是将《伯夷列传》放在众列传之首但事实上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也只是说说而已

唐朝末年的罗隐也是一个典型他的小时候便在乡里以才学有名诗和文章都很出众为时人所推崇

但是罗隐虽然名声很大却始终没考中进士

于是自己负气地改名叫罗隐文人往往因过于理想而自负因过于自负而每每失败

失败主义的文人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