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与超越差异的对策_第1页
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与超越差异的对策_第2页
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与超越差异的对策_第3页
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与超越差异的对策_第4页
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与超越差异的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与超越差异的对策Unbalanced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iesinChina,andStrategiestoReduceRegionalDisparity徐晓虹作者通信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嘉绿苑西12-2-202,310012,86-571-88915859,hhong@.作者通信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嘉绿苑西12-2-202,310012,86-571-88915859,hhong@.(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杭州310012)内容提要: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日趋严重,已对中国整个经济和谐发展产生严重的威胁。本文在分析1991-2003年区域人均GDP绝对非均衡和相对非均衡的基础上,阐述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超越差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动态均衡协调滚动一体化的开放式高效拓展。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动态博弈,市场化改革文献分类号:R11Abstract:TheregionaleconomiesinChinahavedemonstratedunbalanceddevelopmentinrecenttimeandthisregionaldisparityisincreasing.SuchregionaldisparitymaybecomeaseriousthreattoChina’soveralleconomicdevelopment.ThispaperanalysestheabsoluteandrelativedisparityofregionalpercapitaGDPduring1991-2003.Thenthispaperproposesseveralreasonsforunbalanced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iesinChina.Finallyitsuggestsstrategiesformorebalancedandsustaineddevelopment,inordertoreducethisregionaldisparity:amarket-based,dynamicallybalanced,andanopenandhighlyefficientstyleofdevelopment.KeyWords:China,RegionalEconomies,UnbalancedDevelopment,DynamicGamesandMarket-basedReformsJELClassifications:R11(一)引言自1979年以来,中国开始实行以开放政策为重点的市场导向型体制改革,加速了与外部世界的经济交流。开放政策包括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设立经济特区,以促进对外贸易。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里,中国从一个封闭落后的穷国变成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大国。从1979年到2003年之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0%,人均GDP平均每年增长8.2%,已引世人注目。但是其高速增长是通过非均衡增长途径来实现的,从省级区域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均GDP增长是在一定程度上趋于收敛(宋学明,1996),但从大的地带范围来看,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不均衡十分明显。相对富裕的沿海省份不成比例地收益于经济改革(Raiser,1998),沿海与内陆省份的区域收入非均衡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陈秀山等,2004;林伯强,2003;Demurger等,2002)。众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经验数据对区域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作了不同的表述。其中一种主要观点认为国家给予沿海地区的优惠政策,尤其是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导致地区经济非均衡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Bao等,2002;Zhang,2001)。林毅夫和刘培林(2003)认为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与许多省区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符合程度不一致,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非均衡的主要原因。蔡都阳(2000)则认为人力资本稀缺,市场扭曲和开放程度不足,使得西部省份难以实现和东部趋同。魏后凯(2002)分析了1985-1999年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后得出结论: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的GDP增长率的差异,大约有90%由外商投资引起的。沈坤荣和耿强(2001)则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区域内的非均衡分布加剧了地区间的非均衡发展。总之,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经济非均衡的现象。本文在分析1991—2003年中国区域人均GDP绝对非均衡和相对非均衡的基础上,阐述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中国区域经济超越差异的可持续均衡发展的对策措施。全文结构为:引言,其次是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特点,然后因素分析,最后为结论和政策建议。(二)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现状特点中国地域广阔,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地理资源、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研究区域经济,首先必须对区域进行定界。本文采用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其中东部地带进一步划分为东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省份。因此,本文实际上采用东部直辖市,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四个区域。东部直辖市为北京、天津、上海;东部沿海包括: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9个省、自治区;中部地区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直辖市、省、自治区。1、区域间人均GDP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宏观指标。人均GDP高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反之,则说明经济发展缓慢。图1显示1991年—2003年四大区域的人图1图1均GDP时间序列图(X轴表示年份,Y轴表示人均GDP,单位:元)。从图1中可看出,区域间人均GDP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出现逐年扩大之势。历年人均GDP在四大区域中的排名依次为东部直辖市、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人均GDP最高的东部直辖市和人均GDP最低的西部的绝对差值由1991年的4426元扩大到2003年的30579元,是1991年绝对差值的6.91倍;相对差值由1991年的4.65倍扩大到2003年的5.97倍。总之,区域人均GDP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逐年增大,两极分化严重,且有恶化的趋势。2、区域间人均GDP的增长率1991年—200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阶段性。1991年-1993年的人均GDP增长率呈增长趋势,1993年-1999年人均GDP增长速度减慢,1999年-2003年人均GDP增长率再次逐年增高。1991年-1993年四大区域的人均GDP增长均提高,甚至有过热的特征。1992年人均GDP增长率依次为东部直辖市23.5%,东部沿海25.0%,中部17.9%和西部15.2%,地区间最大的增长率差距为9.8个百分点。东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的人均GDP增长率于1993年达到各自的最高水平,分别为31.9%和47.8%,东部沿海高于中部和西部分别为17个和23个百分点。1993年-1999年四大区域的人均GDP增长率均减少,且地区间的增长率差距缩小。1999年四大区域的人均GDP增长率分别为8.4%,6.1%,2.9%和3.9%,人均GDP增长率的最大差距为5.5个百分点,最小差距为1个百分点,西部高于中部1个百分点。1999年-2003年四大区域的人均GDP增长率再次逐年提高,且地区间增长率差距进一步缩小。2003年四大区域的人均GDP增长率依次为东部直辖市15.38%,东部沿海15.50%,中部14.45%,西部12.93%,人均GDP增长率的最大差距为2.57个百分点,最小差距为0.12个百分点。总之,1991年-2003年四大区域人均GDP增长率呈波动起伏,东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的人均GDP增长率高于中部和西部的人均GDP增长率,但区域间人均GDP增长率的差距在逐年减小。3、区域间人均GDP差距的综合分析人均GDP的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V是研究区域非均衡的基本指数。标准差测量绝对非均衡,变异系数测量相对非均衡;变异系数越大,则说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差异程度越大,区域间的非均衡性就越大。表1:1991年-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表年份四大区域31个省市区标准差S(元)变异系数V标准差S(元)变异系数V199120800.81113240.668199226040.83116740.700199334350.81722870.706199442540.77428690.669199546920.71832470.628199662450.76942190.678199771910.78747810.697199879420.80352690.715199987160.82657560.7382000100660.87364830.7822001110410.85871660.7642002121490.85978780.7632003140610.86490820.768资料来源:1990年-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表1列出1991年-2003年人均GDP的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V。从绝对差距看,中国的区域经济绝对非均衡总体呈逐年扩大趋势,且历年四大区域间的人均GDP标准差均大于全国31个省际间的人均GDP标准差。四大区域的人均GDP标准差S从1991年的2080元增大到2003年的14061元,而全国31个省际间的人均GDP标准差S则从1991年的1324元增大到2003年的9082元。从人均GDP标准差S的变动速度看,区域差距增大的速度呈波动起伏趋向。1991年-1996年四大区域间标准差的增长幅度较大,1993年和1996年分别达到31.9%和33.1%,1996年后增长速度减小,1999年减小到9.7%,1999年后增长速度又开始波动,2003年达到15.7%。从相对差距看,区域间的变异系数V呈起伏跳跃趋势,且历年四大区域间的变异系数均大于全国31个省际间的变异系数,说明四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非均衡大于31个省际间的经济发展非均衡。四大区域间的人均GDP变异系数V从1991年的0.811增大到1992年的0.831,然后逐年减小,到1995年最低降为0.718,1996年后又开始逐年增大,2000年最高达到0.873,2001年略为减少,2003年则增大到0.864。如果变异系数临界值定为0.450,超过临界值则说明区域非均衡差距严重,1991年-2003年四大区域间和全国31个省市间最小变异系数V分别为1995年的0.718和0.628,均已超过临界值,说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已非常严重。综上所述,1991年-2003年四大区域间和全国31个省市间的人均GDP绝对差距逐年扩大,扩大速度有起伏,但2000年后扩大速度逐年增大。同时,相对差距呈波动起伏状,2000年后又呈逐年扩大趋势,且四大区域间的相对差距大于全国31个省市间的相对差距。可见,四大区域间非均衡性大于全国31个省市间的非均衡性。(三)影响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缩小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一直是经济学家的苦苦探索,首先需要分析原因,然后再出对策。据中国目前区域实情,究其原因,既有自然地理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因素,也有政策、结构区位因素的影响,更主要的是由于人力资源的因素差异,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中政策失灵和市场失灵,导致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越来越严重。1、自然地理环境造就的区域思想文化教育非均衡,导致东部和中、西部信息不对称,区域差距扩大。我国东部地区包括东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共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面积为129.4平方公里,占中国全部国土面积的13.5%,地处沿海,背负大陆,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水产品、石油、铁矿、盐等资源丰富;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力量都较强,经济基础雄厚,与外界联系便利,潜在经济发展机会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龙头。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大多为内陆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组成,面积为823.2平方公里,占中国全部国土的85.7%。中部地区位于内陆,虽然能源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众多小平原是中国的粮食基地,重工业基础好,地理上承东启西,但北有高原,南有丘陵,地表凹凸不平,气象万千;西部地区虽然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地形复杂,高原、盆地、沙漠、草原相间,大部分地区寒冰缺水,自然条件差。这导致了中西部对外交流少,求平求稳意识重,风险投资观念差。这种自然地理上的局限所造成的区域思想文化差异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最主要生命线——信息不流畅,再加教育资源的东西落差现象,导致人们捕捉信息能力差异极大,成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最主要的瓶颈因素。就2003年加入国际互联网人数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来说(见表2),东部直辖市平均数达23.3%,东部沿海均达7.7%,而中部仅仅为4.0%,西部也仅为4.5%,差距很大:东部直辖市的上网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高于中西部约19个百分点。信息平台网络化建设由东向西渗透,严重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有资金短缺的原因,更有开放式信息缺口所致。笔者认为,教育的落后和人才的短缺是制约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就大学生粗入学率来说,2001年中国的教育水平居于世界低收入国家与中等收入国家之间,中国大学生粗入学率为12.7%,大于低收入国家9.6%的水平,小于中等收入国家22%的水平。就教育而论,中国各地区均处于世界教育低位水平上,更勿庸论西部了。西部本身教育相对落后,培养出来的人才留不住,外地的人才更无法吸引过去。“孔雀东南飞”是西部人才流失的真实写照。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但政策资金必须通过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国家统计局,2004)。人力资本因素非均衡最终导致西部政策的部分失灵。2、政策因素导致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团体个人等市场动态博弈的非均衡倾向严重,外资的区域抉择进一步加剧了此情形。从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国各项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由沿海向内地逐步展开梯度推进。东部沿海地方政府利用倾斜发展的优惠政策,从1991年—2003年间,东部地区累计招商引外资达4127亿美元,其中东部直辖市777亿美元,东部沿海3350亿美元,共占全中国FDI总额的87.3%,建起了一些国际级经济特区如深圳、浦东等,开放了大批沿海城市和沿江沿边中心城市,极大促使了东部的快速发展,生产资源要素在东部的合理有机整合,特别是东部大规模外资的到来,既带来了资本和资本的集聚效应,又带来了先进的专业技术,管理知识和开放的理念,从而大大缩小了东部与世界的差距;计算机在东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知识差距。2003年统计资料表明(见表2),就外商直接投资(FDI)在同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而言,东部直辖市均数高达6.16%,东部沿海达4.35%,而中部仅为1.38%,西部更低为0.56%。西部与东部直辖市差异为5.6个百分点,与东部沿海相差3.79个百分点。可见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区域抉择,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相比之下,中、西部的地方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的市场动态博弈能力相对非均衡差异很大。众所周知,在区域经济的运作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当某些地方可贸易品的供给超过需求,存在过剩现象时或者当某些地方对非贸易品的需求超过供给,价格会上升,存在通货膨胀时,失业现象会出现,虽然会出现自我调整,但受到区域经济内在结构刚性的影响。这时候,地方政府应发挥其在稳定区域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汇率管理,颁发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政府的支出和税收水平,刺激私人消费和投资的行为。东部地方政府市场动态博弈能力远远超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团体和个人应对政策的能力也是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落实在东部和中、西部差异非常大。表22003年若干区域经济指标比较表区域指标(%)东部直辖市东部沿海中部西部31省上网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4.56.2非国有经济占总经济的比重eq\o\ac(○,1)65.267.155.451.161.6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总额的比例eq\o\ac(○,2)6.164.351.380.563.24投资率54.644.242.758.349.4轻重工业产值比eq\o\ac(○,3)1:2.761:1.461:2.691:2.321:1.82农业劳动力的非农比例64.243.432.133.037.2注:eq\o\ac(○,1)非国有经济是指除国有经济以外的多种经济成份之和,包括集体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eq\o\ac(○,2)FDI数据未包括西藏。eq\o\ac(○,3)产值比按当年价格计资料来源: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3、结构因素、布局和区位分工导致了资源要素滚动和整合的非均衡性,更主要的是市场化程度的非均衡性。现阶段,中国东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的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发展速度和市场化程度都高于中西部地区。就2003年非国有经济在总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来说,东部直辖市高达65.2%,东部沿海为67.1%,东部直辖市高于西部约14个百分点,东部沿海高于西部16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市高达66.4%,上海高达68.6%,广东占70.5%,浙江位居全国之首占70.9%。可见东部地区市场经济的活力越来越强于中西部地区.这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对市场需求反应灵敏,同时又具有吸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功能,有效地帮助东部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浙江农业劳动力转移较快,2003年从业比例为农业39:工业35:服务业26,江苏从业比例为46:30:24;而中、西部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还处于较低水平,中部农业劳动力的非农比例为32.1%,西部为33%,远低于31个省际间的平均水平37.2%,中部低于东部直辖市约32个百分点,西部低于东部直辖市约31个百分点。2003年属于中部地区的黑龙江农业劳动力从业比例为农业78:工业8:服务业14,吉林为75:8:17,内蒙古为70:7:14;同年,西部地区的新疆农业劳动力从业比为87:5:9,云南为84:6:10,西藏为81:7:12。可见,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见表3)。中国的工业布局历来具有“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特征,东部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中、西部则主要以重型产业为主.位于中国西部的甘肃,2003年轻重工业产值比为1:5.6,青海为1:10.1;辽宁位于中国东北,2003年轻重工业产值比达1:5;中部的山西达全国之最,轻重工业产值比为1:10.31。这种产业结构性差异往往导致区域间经济产出水平的巨大差异,也成为区域经济结构按需调整中的巨大障碍。在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中,中国率先放开消费品市场,而对能源、原材料的价格实行严格控制,由于东部是中国主要的消费品生产基地,中、西部是中国重要能源和原材料输出基地,东部向中、西部高价输出制成品,而中西部则向东部提供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这种不平等交换,再加上东部和中西部资本、人才及高新技术上的优势差别,导致投资效益上的区域差异,更不用谈区域产值上的差距了。由于近年来各地方政府意识到投资对区域人均GDP的贡献度,和对他们工作业绩的影响,高度重视投资,特别是外资;所以,从统计资料上看(见表2),2003年各省市区域投资率有趋同趋势,31省直辖市自治区投资率均数为49.4%;又由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中部的投资率为42.7%,仍然低于东部沿海平均数1.5个百分点,低于东部直辖市投资率11.9个百分点;西部大开发政策却使西部投资率高达58.3%。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均衡发展是多因素多元化综合平衡的结果。非均衡是常有的,均衡是瞬间的。适度的区域非均衡是促使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如果这种非均衡过大,将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产生动荡。所以,在非均衡中寻求均衡是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必有之路。表3:2003年西部若干区域农业劳动力迁徙表区域指标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从业行业比(农业:工业:服务业)64:13:2371:6:2384:6:1081:7:1271:11:1873:8:1970:16:1475:10:1587:5:9资料来源: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4、工业化、城市化溢出效应的时空非均衡导致了中国农村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尤为明显。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东部和中、西部主要非均衡在农村尤为明显,所以,解决农村两极分化问题便成了解决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所谓两极分化是指一个群体中最高收入者与最低收入者之间差距悬殊的一种极端现象。据2003年统计资料表明,农村最高收入者与最低收入者之间的人均平均差距为5480.96元。东部和中西部最大的差异点也在农村。东部的农民,尤其是年轻的农民,由于工业化的溢出效应、城市化的辐射影响,除了从土地经营权的置换中获利外,更重要的学会迁徙,在市场经济中游泳,学会各种城市谋生手段,具有极强的后发优势。中西部的大部分农民仍旧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瘠的生活,除了拥有种植庄稼选用农作物品种的自由权利以外,并不具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医疗条件的必备要素,更无从谈谋取财富、经济腾飞。2003年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当年农村人均收入为2829元,四大区域农村人均收入分别为东部直辖市5782元,东部沿海3541元,中部2376元,西部1687元。中国东部直辖市农村人均收入为中国西部农村收入的3.43倍,而东部沿海是西部的2.10倍。因为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2001年农用拖拉机使用量为83万台,处于全世界的低位水平;而发达国家美国同年使用农用拖拉机480万台,多达中国6倍之多。中国农业化肥使用量却居世界之首,2001年共施用4253.8万吨化肥,包括磷肥、氮肥、钾肥等等。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还很长(见表3)。(四)缩小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思路及政策建议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区域经济要均衡高速发展,更上一个台阶,既要在动态均衡中剔除非均衡发展的负面影响,又要使非均衡趋于收敛。实现此目的的战略思路:以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开放竞争的姿态,迎接挑战,公平与效率兼顾,合理的政策导向,成熟的市场化建设,和谐的资源要素滚动、整合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动态均衡一体化的开放式高效发展。具体政策建议如下:1、加强全国信息化的普及建设,力争较短时间内缩短与世界经济的知识差距,促进意识文化领域的开放式突破、拓展。信息是开放式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没有足够可靠的信息,区域经济的运转就会受到影响。在传统经济中,信息常由私人人际关系来传播,而在现代经济,信息的传播则主要借助于电子网络为基础,能够追溯既往信用历史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迅速增加,这更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团体、个人的信息在更大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从而有利于缩小区域乃至全球的知识差距。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的网络平台建设要超前于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的步伐,为发展服务,力争各种信息滚动穿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出效益。2、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增强科学管理人力资源库的能力,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可把教育作为经济中最大的阳光产业来做大做好,建议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正规教育齐头并进,同时充分利用国际优秀教育资源,和国内优秀教育资源结合起来综合进行,“走出去,请进来”坚持二条腿走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降低教育成本,更好的为发展服务。中、西部地区应提倡人性化管理,把教育和管理寓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提倡使用精神鼓励和物资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手段来极大地调动人们的工作热情、学习热情和生活热情,从而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精尖的科学家,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拥有最先进的实用技术的工程师和其它各种管理人才。3、政府出台导向合理的开放政策,合理适度的浮动汇率机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等,使得企业大胆创新与追求技术进步,个人开拓务实,与环境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分支机构,依法管理一个较小区域内的公共事务,发挥中央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当推动区域制度创新的主体。地方政府可大胆凭借改革创新的机会,大胆使用转移支付、补贴、行政执法、竞争激励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管理手段,牵动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性和外生性的增长。地方政府要建立正常的监控区域经济运行的管理信息系统,要防止经济过热现象,一旦出现经济失衡情况及时调整,保证经济正常运行。企业团体和个人需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动态博弈能力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4、注重提高投入产出生产效率,兼顾公平,避免调整时的结构刚性,以达到资源要素的最优化合理配置滚动和整合。鼓励资源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区域内区域外自由滚动,通过不断置换集聚再创效益。5、加速农业经济与全球经济并轨。农业现代化需走全球化之路,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适当适度时,可向区域内区域外转移,甚至国际转移。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化肥在农产品中的使用量为手段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保证区域农业经济在可持续的环境中不断增长,消灭农村两极分化现象,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蔡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2、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3期。4、胡乃武、周瑞明,“区位选择、地区差距与区域经济分割”,《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2期。5、林伯强,“中国的经济增长、贫困减少与政策选择”,《经济研究》,2003年第12期。6、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7、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验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8、宋洪远、马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9、宋学明,“中国区域发展及其收敛性”,《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10、SylvieDemurger,杰夫·萨克斯,胡永泰,鲍曙明和张欣,“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11、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12、周立群,“区域差距、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改革》,2005年第1期,总第131期。13、赵江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