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细胞核_第1页
细胞生物学细胞核_第2页
细胞生物学细胞核_第3页
细胞生物学细胞核_第4页
细胞生物学细胞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生物学细胞核第1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1781年Trontana发现于鱼类细胞;1831年,Brown发现于植物。大小:植物1~4μm,动物10μm。常以核质比来估算核的大小。正常细胞NP≈0.5,分裂期细胞NP>0.5,衰老细胞NP<0.5。第2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形状:圆形,胚乳细胞(网状)蝶类丝腺细胞(分支状)。位置:细胞中央,成熟植物细胞的边缘。数目:通常一个,成熟的筛管和红细胞(0)、肝细胞、心肌细胞(1-2)、破骨细胞(6-50)、骨骼肌细胞(数百)、植物毡绒层细胞(2-4)。结构:①核被膜、②核仁、③核基质、④染色质、⑤核纤层。功能:①遗传、②发育。第3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4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核被膜Nuclearenvelope构成:①内核膜(innernuclearmembrane)②外核膜(outernuclearmembrane)③核周隙(perinuclearspace)外核膜:内质网的一部分,胞质面附有核糖体。核周隙:宽20-40nm,与内质网腔相通。核纤层:位于内核膜的内表面的纤维网络,可支持核膜,并与染色质及核骨架相连。第5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6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双层核膜核周间隙

第7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8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核孔复合体(nuclearporecomplex)是物质运输的通道

核孔由至少50种不同的蛋白质(nucleoporin)构成,称为核孔复合体(nuclearporecomplex,NPC)。一般哺乳动物细胞平均有3000个核孔,密度大约35—65个/μm2。细胞核活动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反之较少。在电镜下观察,核孔是呈圆形或八角形,现在一般认为其结构如fish-trap。第9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10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中央颗粒孔环颗粒边围颗粒第11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12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13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14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ColloidalgoldlabeledNucleoplasminweretransportedintonucleus.第15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核纤层由核纤肽(lamin)构成,核纤肽一类中间纤维,分为1aminA、laminB、laminC。作用:

1.保持核的形态:

2.参与染色质和核的组装:核纤层在细胞分裂时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在间期核中,核纤层提供了染色质(异染色质)在核周边锚定的位点。在前期结束时,核纤层被磷酸化,核膜解体。其中B型核纤肽与核膜残余小泡结合,A型溶于胞质中。在分裂末期,核纤肽去磷酸化重新组装,介导了核膜的重建。第16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17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核膜的主要功能1.区域化作用

内环境相对稳定;DNA复制、转录与蛋白合成有时空间隔,对真核细胞的进一步演化具有重要意义。2.控制核、质物质交换

通过核膜物质交换的几种方式:

被动运输:无机离子、小分子物质可自由通过核膜;分子量较大的物质(<60KD)只能经核孔进出细胞核。主动运输:大分子蛋白质(<60KD)和带入核信号的亲核蛋白以主动运输形式选择性地通过核孔复合体;选择性地以主动运输方式输出RNA。

第18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核孔的物质运输与信号序列核定位信号(nuclearlocalizationsignal,NLS):引导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一段信号序列。受体为importin。第一个被确定的NLS是病毒SV40的T抗原,序列为:pro-pro-lys-lys-lys-Arg-Lys-val。NLS对连接的蛋白质无特殊要求,完成输入后不被切除。核输出信号(nuclearexportsignal,NES),引导RNP输出细胞核,受体为exportin。Ran蛋白,一类G蛋白,调节货物复合体的解体或形成。第19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20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染色质与染色体1848年,Hofmeister发现于鸭跖草的小孢子母细胞。1888年,Waldeyer提出Chromosome。1879年,W.Flemming提出Chromatin。第21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染色质组成及其结构一、染色质的化学组成1.DNA:按照基因序列与功能分类:单一基因(solitarygene):在一个基因组中仅包含一个拷贝。基因家族(genefamily):由一个祖先基因通过重复或变异所形成的一组基因。串联重复基因(tandemrepeatedgene):相同的基因在染色体的局部形成重复排列。

假基因(pseudogene):不产生基因功能的基因。第22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23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按照DNA序列特点分类:

单一序列(uniquesequence)

重复序列(repetitivesequence):

高度重复序列(highrepetitivesequence)卫星DNA(satelliteDNA)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DNA)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DNA)2~6bpRFLPSTRSNP

第24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中度重复序列(moderatelyrepetitivesequence)短分散成分(shortinterspersingelement,SINE)

300~500bp,105

例Alu家族长分散成分(longinterspersingelement,LINE)

5000~7000bp,102

~104

例Kpnl家族第25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2.组蛋白(histone):H2AH2BH3H4

H1

3.非组蛋白(nonhistone)4.RNA

第26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二、染色质的分子结构1.染色质的一级结构——核小体(nuclesome)研究史

Kornberg(1974)微小球菌核酸酶降解染色质得到200bp×n。

Olins夫妇用鸡红细胞核的染色质作电镜观察。第27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X晶体衍射——染色质由蛋白质八聚体构成。染色质重组实验

5000bpSV40噬菌体DNA与组蛋白混合,获得23个颗粒。

结构第28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核小体: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组蛋白八聚体核心颗粒,148bpDNA以1.75圈缠绕在核心颗粒外侧。20~32bp连接DNA将两个相邻的核心颗粒连接在一起,H1与连接DNA结合。第29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2.螺线管(solenoid)为30nm的染色质纤维结构,每个横切面由6个核小体组成。第30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3.袢样模型第31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4.染色体第32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性细胞染色体为单倍体(haploid),用n表示;体细胞为2倍体(diploid)以2n表示,还有一些物种的染色体成倍增加成为4n、6n、8n等,称为多倍体。染色体的数目因物种而异,如人类2n=46,黑猩猩2n=48,果蝇2n=8,家蚕2n=56,小麦2n=42,水稻2n=24,洋葱2n=16.第33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随体次缢痕主缢痕端粒长臂短臂第34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核仁组织区(nucleolarorgnizingregionsNORs)构成核仁,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区,但并非所有的次缢痕都是NORs。第35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36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端粒(telomere):由高度重复的短序列组成,高度保守。作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起细胞分裂计时器的作用。端粒核苷酸复制和基因DNA不同,每复制一次减少50-100bp,其复制要靠具有反转录酶性质的端粒酶来完成,正常体细胞缺乏此酶,故随细胞分裂而变短,细胞随之衰老。第37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着丝粒的结构着丝粒(centromere)和着丝点(kinetochore)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中期染色单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特殊部位,后者指主缢痕处两个染色单体外侧与纺锤体微管连接的部位。着丝粒包含3个结构域1、着丝点结构域(kinetochoredomain)位于着丝粒的表面,包括三层板状结构和围绕外层的纤维冠(fibrouscorona)。第38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OPinterzoneIP第39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40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2、中央结构域位于着丝粒结构域的下方。其中含有高度重复的卫星DNA。3、配对结构域位于着丝粒结构的内层,中期两条染色单体在此处相互连结。对于着丝粒蛋白研究主要是使用ACA来研究的。用ACAs发现鉴定出来的CENP主要有6种,即:CENP-A至F。第41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CentromericproteinsProteinsassociatedwiththecentromerehavebeenidentifiedusingantibodiesfromsclerodermapatientsCENPproteinsCENP-A centromere-specifichistoneCENP-B bindscentraldomainsatelliteDNACENP-C bindskinetochoreCENP-D bindskinetochoreCENP-E kinesin-likemotor,involvedinchromatid

segregationCENP-F

bindskinetochoreINCENPproteinsINCENP-A sisterchromatidassociationINCENP-B sisterchromatidassociation第42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核型(karyotype)

指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组成,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大小、结构等特点。第43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44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45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46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47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间期核中染色质可分为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和常染色质(enchromatin)。异染色质的特点:①在间期核中处于凝缩状态,无转录活性、是遗传惰性区。②在细胞周期中表现为晚复制、早凝缩(异固缩现象)。③分为两类:结构(恒定)异染色质(constitutiveheterochromatin)、兼性(功能)异染色质(facultativeheterochromatin)第48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核仁(nucleolus)

光镜下:核仁呈均质海绵状结构,其数目、大小与细胞的蛋白质代谢活跃程度有关。常有核仁边集现象。一、

核仁的组成和亚微结构

1、组成:蛋白质(酶)和RNA、DNA2、亚微结构

颗粒区:位于核仁外围,是由最成熟的核糖体前体颗粒组成。

纤维区:常位于核仁中心,由RNA和蛋白质构成,与颗粒区无严格界限,不易区分。

核仁相随染色质:该区包含从染色体核仁组织者来的DNA(内含有转录rRNA的基因)分为:核仁周围染色质和核仁内染色质。核仁组织者:(nucleolarorganizingregion,

NOR)

核仁基质:由蛋白质组成。

第49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第50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3.核仁周期

核仁染色体的凝集(前期~中期)与解凝集(末期),决定核仁的消失和重现。核仁愈合:几个核仁体积增大愈合成1~2个核仁。二、核仁的功能1.rRNA合成中心

NOR中的rDNA呈串状重复排列(中度重复顺序)。第51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纤维部的纤维状物质是新合成的45SrRNA,它与蛋白质形成RNP复合体。45SrRNA甲基化以后经RNA酶裂解形成18s、28s、5.8srRNA。成熟的rRNA仅为45srRNA的一半,丢失的大部分是非甲基化和GC含量较高的区域。第52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5SrRNA通常定位在常染色体,合成后被转运至核仁区参与大亚基的装配。第53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2.核仁是组装核糖体前体的场所在核仁中合成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前体,通过核孔转运至细胞质中,通过活化在胞质中成熟,形成有功能的大小亚基。第54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核

核糖体(ribosome)一、核糖体的形态结构电镜下核糖体为直径15—25nm致密小颗粒,由大、小亚基以特定形式组成,常以单体,或多聚体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内质网和核膜上。第55页,共64页,2023年,2月20日,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