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科学技术压缩后_第1页
测绘科学技术压缩后_第2页
测绘科学技术压缩后_第3页
测绘科学技术压缩后_第4页
测绘科学技术压缩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绘科学技术压缩后第1页/共120页2.1测绘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测绘学的基本概念

起初的概念: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对它进行测定和描绘的科学。测绘就是利用测量仪器测定地面自然形态的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然后根据观测数据通过地图制图方法将地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绘制成地图。第2页/共120页小平板仪测图

第3页/共120页实地和地形图的对应关系

第4页/共120页2.1测绘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及其外层空间点的几何位置,确定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获取地球自然表面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以及与其属性有关的信息,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研究服务。第5页/共120页2.1测绘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测绘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和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及其重力场,建立统一的坐标系统,测定地面点在该坐标系统中的精确点位;2、对地表形态进行测绘工作,使之变成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原图;3、将地形原图经过地图制图工作,绘制成各种比例尺各种类型的地图。第6页/共120页2.1测绘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测绘学的研究内容4、在各种经济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中进行测绘工作;5、在海洋环境中进行测绘工作,研究其特殊的方法和专用仪器;6、将带有误差的观测值进行观测数据处理和平差,获取未知量的最佳结果;7、研究测绘学在社会经济发展各相关领域中的应用问题。第7页/共120页2.2测绘学的历史发展测绘学有悠久的历史。测绘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它随着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深化和测定的精度提高而向前发展。测绘学的研究结果是地图。地图的演变及其制作方法的进步是测绘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测绘学获取观测成果的工具是测量仪器,它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测绘方法和仪器的创造和变革。第8页/共120页2.3测绘学的现代发展空间定位技术:依据用户和4颗卫星之间的伪距测量,根据卫星在适当参考框架中的已知坐标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的坐标。

GPSGLONASS

GALILEO

北斗第9页/共120页2.3测绘学的现代发展航天遥感技术:不接触物体本身,用传感器收集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经处理、分析后,识别目标物,揭示其几何、物理特性和相互联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技术。

遥感卫星影像;

航天飞机测图;

数字摄影测量;

第10页/共120页2.3测绘学的现代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多维、动态GIS影像、图形和DEM一体化基于互联网和内联网的网络GISGIS产业化从提供数据到提供信息与服务。第11页/共120页2.3测绘学的现代发展3S集成技术GPS: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大面积地表物体及其环境的几何、物理信息和各种变化;GIS: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的综合处理分析和应用平台。

第12页/共120页2.3测绘学的现代发展卫星重力探测技术将卫星当作地球重力场的探测器或传感器,通过它对卫星轨道的受摄运动及其参数的变化进行观测,以此研究和了解地球重力场的结构第13页/共120页2.3测绘学的现代发展高速图形图像宽带网络1、信息高速公路由计算机服务器、网络和终端组成。2、远程通讯载体已经使用10G/s的网络,每秒TB级的英特网已在研究中。3、通信终端向多媒体和移动化方向发展: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上网(手机上网WAP)。第14页/共120页2.3测绘学的现代发展虚拟现实模型技术可视化是实现地球空间信息与人交互的窗口和工具。虚拟现实模型技术由计算机组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统,构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也包括听觉、触觉、嗅觉的可感知环境。用户戴上头盔式三维立体显示器、数据手套及立体声耳机等,可以完全沉浸在计算机制造的图形世界里,用户在这个环境中实现观察、触摸、操作、检测等试验,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15页/共120页测绘学科发展的影响

有了对地球整体进行观察和测绘的工具;测绘学科的理论和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变了传统的测绘生产和产品分发方式;测绘业转变为信息产业;扩大了测绘学科的服务领域.第16页/共120页测绘学科发展的影响研究与地球有关的基础空间信息的采集、处理、显示、管理、利用的科学与技术。测绘学已由传统测绘过渡到数字测绘,现在正在向信息化测绘发展。由于将空间数据与其他专业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使测绘学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的交叉,其应用已扩展到与空间分布信息有关的众多领域,显示出现代测绘学正向着新兴学科——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跨越和融合。

第17页/共120页测绘学科发展的影响测绘学科的应用范围和服务对象——从控制到测图(制作国家基本地形图)的任务扩大到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建设“数字中国”中构建用于集成各类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方面信息的统一的地理空间载体,即国家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第18页/共120页测绘学科发展的影响信息化测绘的特征:

技术体系数字化功能趋向服务化数据获取实时化信息交互网络化基础设施公用化信息服务社会化信息共享法制化第19页/共120页第20页/共120页2.4测绘学的学科分类

测绘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遥感);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测量学;海洋测量学。第21页/共120页2.4测绘学的学科分类大地测量学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整体与局部运动和测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1、地球的大小是指地球椭球的大小;

2、地球的形状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或地球椭球的扁率);

3、地面点的几何位置指地面点在一个坐标系中的位置;

4、地球重力场研究指利用地球的重力作用研究地球形状等;

第22页/共120页2.4测绘学的学科分类大地测量学解决大地测量学任务的方法:几何法——几何大地测量物理法——物理大地测量

第23页/共120页2.4测绘学的学科分类摄影测量学研究利用摄影的手段获取目标物的影像数据,从中提取几何的或物理的信息,并用图形、图像表达测绘成果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获取目标物的影像;对所摄得的影像进行处理;用图形、图像表示所处理的成果。

第24页/共120页2.4测绘学的学科分类摄影测量学航空摄影—在飞机上利用航摄机摄取地面景物影像的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根据在飞机上拍摄的像片获取地面信息,测绘地形图;地面摄影测量—利用安置在地面上的专用摄影机拍摄的立体像对,对所摄目标物进行测绘工作的技术;第25页/共120页2.4测绘学的学科分类地图制图学

研究地图制作的地图学基础理论、地图设计、地图编绘和复制的技术方法及应用的学科。地图投影——依据数学原理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度线网描绘在地图平面上相应的经纬线网;地图编制——制作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地图设计——制定新编地图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生产工艺程序的工作;地图制印——研究复制和印刷地图的各种工艺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第26页/共120页2.4测绘学的学科分类工程测量学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提供地形资料,配合地质勘探和水文观测数据进行测量;

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出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和高程的测量作为施工和安装的依据。

第27页/共120页2.4测绘学的学科分类工程测量学

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程竣工后为监视工程状况,保证安全,进行周期性的重复测量,观测其变形情况

高精度工程测量——采用非常规的测量仪器和方法,使其测量的绝对精度达到毫米以上要求的测量工作。第28页/共120页2.4测绘学的学科分类海洋测绘学

研究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1、海道测量——以保证航行安全为目的对地球表面水域及毗邻陆地所进行的水深和岸线测量以及底质、障碍物的探测等工作

2、海洋大地测量——为确定海面地形、海底地形以及海洋重力及其变化所进行的大地测量工作

第29页/共120页2.4测绘学的学科分类海洋测绘学

3、海底地形测量——测定海底起伏、沉积物结构和地物的测量工作4、海洋专题测量——以海洋区域的地理专题要素为对象的测量工作5、海图编制——设计、编绘、整饰和印刷海图的工作第30页/共120页2.5测绘学的科学地位与作用

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在国防建设中作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31页/共120页第32页/共120页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演变

球形地球(公元前6世纪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地圆”)第33页/共120页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演变扁球形地球(1687年牛顿提出,“地扁说”)第34页/共120页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演变大地水准面(1873年利斯汀)第35页/共120页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演变真实地球表面(1942年莫洛坚斯基)返回第36页/共120页地图的演变陶片地图

第37页/共120页地图的演变埃拉托斯尼地图第38页/共120页地图的演变西汉地图

第39页/共120页地图的演变托勒密地图

第40页/共120页地图的演变现代地形图

返回第41页/共120页测量仪器的发展早期游标经纬仪第42页/共120页测量仪器的发展水准仪

第43页/共120页测量仪器的发展量距第44页/共120页测量仪器的发展航空摄影机

第45页/共120页测量仪器的发展高级光学经纬仪

第46页/共120页测量仪器的发展自动安平水准仪

第47页/共120页测量仪器的发展激光测距仪第48页/共120页测量仪器的发展全站仪第49页/共120页测量仪器的发展重力仪

返回第50页/共120页地球椭球a:长半轴b:短半轴返回第51页/共120页大地水准面示意图

返回第52页/共120页地面点坐标

返回第53页/共120页地球重力场返回第54页/共120页三角测量和测量标志第55页/共120页GPS接收机返回第56页/共120页重力测量

第57页/共120页中国2000似大地水准面

返回第58页/共120页地图投影返回第59页/共120页地图编制返回第60页/共120页地图设计返回第61页/共120页地图制印返回第62页/共120页规划设计阶段测量

返回第63页/共120页施工测量返回第64页/共120页大坝变形监测返回第65页/共120页精密工程测量—准直仪

第66页/共120页精密工程测量—北京电子对撞机

第67页/共120页精密工程测量返回第68页/共120页测深仪器

返回第69页/共120页海底地形测量

返回第70页/共120页海洋专题测量返回第71页/共120页第72页/共120页GPS定位原理

返回第73页/共120页GPS-空间部分24--27颗卫星21000公里高度6个轨道发射L1=1.57542GMHL2=1.2276GMH两种调制测距信号C/A、P1、P2和广播星历的频率第74页/共120页GPS卫星

第75页/共120页GPS-地面监控站第76页/共120页GPS接收机静态观测动态观测第77页/共120页GPS接收机第78页/共120页GPS的应用—数字化战争

第79页/共120页GPS的应用

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在1998年夏季的特大洪水中,错峰调节洪水,发挥了卓越的贡献。这与大坝外观变形GPS自动监测系统在恶劣环境下的实时监测,为大坝提供变形数据以确保大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控制流量所发挥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返回第80页/共120页GALILEOGalileo系统27+3颗卫星平均轨道高度约23616km均匀分布于3个轨道面轨道倾角56°运行周期约12h

第81页/共120页GALILEO返回第82页/共120页ChinaGNSSprojectBeidou-1Satellites

返回第83页/共120页遥感原理

第84页/共120页遥感卫星图返回第85页/共120页卫星影像第86页/共120页ATLANTER机场卫星图象——1米分辨率第87页/共120页东京市区1米分辨率卫星图象第88页/共120页北京市IKONOS图象——1米分辨率第89页/共120页遥感影像的应用军事领域农业领域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地质领域气象监测其他第90页/共120页911遭恐怖分子袭击前后纽约世贸大楼的比较

高耸的世贸中心姊妹楼及其辅助大楼已不复存在

第91页/共120页遭到恐怖分子袭击后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已得到了初步恢复(2002,6,3)第92页/共120页农业领域第93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