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全套课件225P)_第1页
社会心理学(全套课件225P)_第2页
社会心理学(全套课件225P)_第3页
社会心理学(全套课件225P)_第4页
社会心理学(全套课件225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心理学教学目的和要求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现代社会科学,即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主要目标是揭示社会体系和社会群体的人们相互影响的“机制”以便影响这些机制,改变相应体系的行为,维护适应人们生活的社会秩序。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相当有用的知识。

本课程为选修课,授课17周,每周2课时。经考试合格后取得2学分。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的现代研究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每一个接触或准备接触社会心理学的人都有可能也有理由问: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但人们得到的回答却是各种各样的。第一章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吴江霖教授提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这一定义尽管提及了“若干个体”,但这显然不能代表“群体”,因为群体不是个体的算术总和。一、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沙莲香教授认为:所谓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主体反映,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的具体科学。这一定义注重的主要是社会心理的内过程,也带有明显的心理学特征。

一、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王康教授提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感情、态度、行为产生什么影响的科学。

一、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类似的定义有几十种,从以上分析来看,大多数都带有心理学的倾向,说明这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充分。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虽然社会心理学在国外的发展也不过只有80多年的历史,但在此期间却呈现了异乎寻常的繁荣景象,仅仅专门的教科书就达上百种,吴江霖教授将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筛选出30条,有人对这30条定义进行了归纳整理,认为可以分为四类:二、国外学者的经典定义(1)社会互动(2)人际关系(3)社会影响(4)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分歧主要发生在不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之间,心理学家注重个体,欲图通过个体的人格特征来解释人的行为;而社会学家则注重群体,欲图通过人们在群体中的互动来解释人的行为。二、国外学者的经典定义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以上国内外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受到什么启发呢?看来,一个可以为大家所接受的定义,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三、作为社会行为研究的社会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应以包括内隐过程和外部事件在内的人对社会刺激的全部反应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2)反映的主体不仅是生活于群体中的个人,而且也包括由这些个人组成的大小不等的群体;(3)个人或群体的反应受到各种社会、文化、人格、生物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由此看来,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包括内隐与外显两个方面)。简言之,它研究人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第二节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1)人是社会行为的主体;一、社会行为的涵义与特点涵义:(2)这个具体的、现实的人又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

(3)社会刺激是各种社会客体对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社会情景、另一类为社会文化环境;(4)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刺激作出的回答。第二节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1)社会行为是对包括他人行为在内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同时又能够成为他人行为的刺激。所以,社会行为既有主动性又有受动性。一、社会行为的涵义与特点特征:(2)社会行为是包括内在体验和外部表现过程的“连续统”。所以,社会行为既有内隐性又有外显性。

(3)社会行为的主体既包括群体又包括个体。所以,社会行为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第二节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1)社会由人组成,人是社会的主体。二、社会行为的制约因素1、社会(2)组成社会的人是处在以社会关系为主导的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个人。(3)社会是历史的、具体的。第二节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社会和文化的区别在于:社会由共享某种文化的、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的人构成;而文化则是该社会或群体共有的生存方式,是人类生活的产品或创造物。二、社会行为的制约因素

2、文化3、人格个人所具有的全部特征的总和。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社会化是许多学科研究的课题,不同的学科根据自身的性质和任务,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的社会化。社会学偏重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互动,关注社会规范的内化及社会角色的形成;心理学偏重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人成长,关注个人的人格与自我的形成及一般的社会学习过程;文化人类学则偏重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承继,关注一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模式对其成员的共有人格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第二章第一节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一、社会化是什么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化的过程与人格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说,社会化就是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以合适、稳定的反应。

第二章第一节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社会教化,就没有个体内化;而没有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章第一节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1、社会教化:社会教化即广义的教育。它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社会教化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二章第一节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1)有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学校、以及监狱等。(2)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

2、个体内化:个体内化是指社会化的主体——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它是个体的内部心理结构同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并对后者加以选择的过程,个体内化充分体现了个人社会化的主动性。

第二章第一节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起,有关人性和人类行为是由本能(遗传)还是由环境(教育)决定的争论,就一直纠缠着历代社会哲学家,并且构成了一百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正是在这种争论中,人们逐步发现了,人的社会化过程是在人的生物本能与环境教化的相互作用下展开的。

第二章第二节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一、本能与环境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社会心理学的本能论观点是在19世纪末十分流行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战争归咎为人的“侵略”本能、社会是由人的“群居”本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由于人的“获取”本能。有人作了统计,发现当时由不同研究者发现的人类本能竟然达到一万种之多。第二章第二节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然而,20世纪初,俄国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提出“条件反射”理论,证实了人的行为的习得性。后来美国兴起的行为学派更是对“本能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都可以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的这段简洁明快的语言,也成了当时一切信奉“环境说”的人批评“本能说”的口头禅。第二章第二节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上述争论尽管至今尚未有什么结果,但却使现在的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及行为学家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共识:具有一定的生物遗传特征又生活于具体社会文化条件下的人的全部社会行为,受着社会文化因素和生物遗传因素的双重影响。第二章第二节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按照社会生物学家的观点,人的社会化及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模塑、形成的一切社会行为(包括利他主义、宗教、性行为、侵犯与战争以及同性恋)都有其生物学基础,都是由我们自己基因决定的,至少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

第二章第二节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二、社会生物学的解释(社会生物学:《自私的基因》)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除了生物学因素以外,影响人的社会化的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人生存其间的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其中包括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职业背景、大众传播媒介等。

第二章第三节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文化是在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文化对人的作用直接表现在:(1)通过文化传承,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2)向个人传递本群体或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3)使个人能够顺利地与他人及群体建立社会联系。第二章第三节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一、文化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在社会化过程中,家庭的重要性在于:(1)童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期,而这一时期儿童主要是在家庭的天地中;(2)儿童在童年期对家庭的生理心理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3)家庭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占据独特的地位。第二章第三节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二、家庭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三节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马超事件:南京铁路局工人马超由于受过挫折,患有强迫症。他害怕孩子受人欺负,将三个孩子一直关在家中。1989年3月当人们发现这一情况时,大女儿已经19岁、二女儿15岁、最小的儿子也已经11岁了,但他们的智力年龄经测试分别只有5岁、3岁和1岁。虽经特殊教育,但效果并不太好。)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是把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第二章第三节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三、学校作为社会化机构,学校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它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长达9——16年)其次,学校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有完整的机构,是社会的雏形,是儿童进入社会的预演。在学校里,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三节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四、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们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的影响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顶点。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三节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五、职业背景职业背景是成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职业以及工作是家庭之外的主要活动和社会背景。是自我发展和表现个人能力及成就感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身份的一个源泉。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四节人格、自我和社会化一、人格与社会行为人格在心理学中常常用来指一个人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心理面貌。遗传的素质仅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所加入的社会生活,取决于个体经历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的社会文化层次上和微观的个体生活情境的层次上。社会文化层次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宏观背景,包括一定的社会生活物质条件、社会制度、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等。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四节人格、自我和社会化一、人格与社会行为个体生活情境层次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微观机制。个体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会结成独特的人际关系,经历不同的生活事件,这造成个体人格的千差万别的方面。儿童时期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亲子关系以及父母的抚养方式对个体人格形成的影响最大。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四节人格、自我和社会化二、复杂的自我尽管在注重集体主义的中国历来缺乏对“自我”的完整深入的研究,但自我毕竟是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许多社会心理学家提出:自我是社会行为理解的起点。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四节人格、自我和社会化为了进一步说明自我,我们必须了解这样一些概念:

自我观念:是我们关于自己的看法,或者是我们对自己是谁的理解。个体正是通过自我观念来确认自己的。自我意象:是我们对自己在不同情境或不同场合的角色身份的反映。自我意识:是对自我存在的觉察和了解。自我评价: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出现的,即对自己的分析、判断。自我表现:是指人们以某些方式把自己的某些方面展示给他人。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五节社会化的几种主要类型一、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正式负有教育责任的政治家和政治机构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公民灌输政治上的信息、价值观、政治信念的过程;广义的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现在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五节社会化的几种主要类型一、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一般社会化的核心。这样说的理由在于,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社会化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及其制度的稳定,以及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的高低。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五节社会化的几种主要类型二、道德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就是将一个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五节社会化的几种主要类型三、性别角色社会化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人们依据自己的性特征获得特定文化中的性别角色特征的过程,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并延续终身的内容。社会认知每个人都处在与他人共同组成的社会之中,人的社会行为既是朝向他人的,也是对他人的行为作出的反应。因此,人的社会行为首先涉及对他人及其行为的感知和认识。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将个人对他人、对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感知与认识称为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人的社会行为的基础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认知及其特征社会认知就认知对象而言,社会认知指的是对人及其行为的认知,而不是对物以及非人的客观存在的认知。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认知及其特征一、社会认知:塑造行动框架社会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对人的知觉、印象、判断以及对人的外显行为活动原因的推测和评价,是社会认知活动的几个主要过程,它们互相联系,组成了完整的社会认知活动。

社会认知以人为对象的社会认知,是通过对他人的言谈举止、仪表神情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观察和了解而实现的,所有这些组成了社会认知活动的基本途径。第三章第一节社会认知及其特征二、社会认知的途径首先,我们谈人的面部表情。表情是反映人的内心态度、情绪、动机等心理活动的基本线索和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人的面部表情的观察和分析,可能了解到其内心的活动、欲望、意图和状态,借此即可形成对他人的认识。

社会认知其次,我们谈人的言语活动。人们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语速以及节奏变化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及其心理特征,通过对人的言语活动的分析,也能够有助于对人的性格和态度的认识。第三章第一节社会认知及其特征二、社会认知的途径再次,我们谈人的体态表现。体态指的是个体身躯各部位表现于外的状态,又分为静态和动态。不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体态,都能够表达和反映个体内心的心理活动和状态。例如,不同的动作(点头和摇头)和不同的姿势(垂手立正和抱臂叉腿)就明显地体现了个体所持有的不同态度。体态所具有的这种作用,虽然是无声的,但它并不比有声的语言逊色,在有些方面更胜于有声语言。社会认知最后,我们谈人的行为方式。一个人的做事、待人、处世的行为方式也是对此人进行观察、了解并形成关于此人的知觉印象时所必须掌握的内容。了解一个人怎样行动和有什么行动,表现怎样,对于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此人是十分有益的。第三章第一节社会认知及其特征二、社会认知的途径社会认知社会知觉又称对人的知觉或人际知觉,是社会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认知活动的第一步。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行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第三章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一、社会知觉社会认知对人的知觉要比对物的知觉要复杂得多。作为物的存在,其自身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相对要稳定得多,持久得多,易于从直观上去认识和把握。但是人则不同,人的变化和发展不仅是复杂多样的,而且是持续不断的。单从直观的形式上是无法认识和把握的,必须通过对直观形式的分析、判断,并据此进行推论方能形成关于人的知觉形象。第三章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一、社会知觉社会认知人们所具有的社会知觉能力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但在人生长的早期阶段这种能力就开始有所表现。在婴儿身上就可以观察到对人的注视和微笑反应。第三章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一、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印象是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第三章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二、社会印象社会认知社会印象不单单指我们对认知对象——人的外表的记忆,其中也包括了对人的行为、人格乃至情绪特征的记忆。其实,在现实的社会中,当我们谈论对某人的印象时,并不单单指甚至并不主要指对他的外表的印象,而更多的是指对他的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方式的印象。第三章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二、社会印象社会认知经过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我们就进入社会判断这一综合分析和推断阶段。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的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评价是人们对社会事件(人或物或关系)的某些方面的性质、特征、过程、类型、作用等进行测定和评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总体看法,而推论则是在评价的前提下,运用概念系列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认知过程。第三章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三、社会判断社会认知同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相比,社会判断具有预见性和超标准化趋势两大特点。预见性特点是指,在正确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判断,可以预见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或社会行为在另一种场合出现的可能性和条件性;而超标准化趋势则指的是,虽然社会判断是遵循认知客体固有的法则进行并实现的,即社会判断是有标准的、稳定的,但在事实上社会判断又常常受到现实生活的冲击和破坏,无法具有稳定性。第三章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三、社会判断社会认知在论述社会印象的形成时,我们基本上是从认知者的角度出发去讨论印象的形成及其基本模式的,但是,在认知者获得知觉并形成印象时,被认知者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完全可能也确实能够通过对自己的装束、语言、表情以及动作的选择来影响或改变认知者对他的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将这种有意地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称作印象整饰。印象整饰充分说明社会认知是认知者和被认知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第三章第三节印象整饰一、印象整饰的含义社会认知在日常互动中,人们总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以便给人留下印象。这种表现可以分为两部分:(1)行为个体较易控制地自我表达,包括各种语言符号和他们的替代物;(2)行为个体不甚留意或未加控制到的比较随意的流露。如果我们在互动中要制造某种印象的话,就要对这一部分“未加控制”的流露加以控制,以便让对方产生我们所希望他产生的有关印象。第三章第三节印象整饰一、印象整饰的含义社会认知顾及“脸面”被认为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心理特征。第三章第三节印象整饰二、脸与面子:中国人的印象整饰鲁迅在《说“面子”》一文中,曾借外国学者之口,将其称为“理解中国精神的纲领”,十分形象地说:“早先年,大家庭的主人变穷以后仍然要下馆子,到馆子里去即便是吃了两三文钱的烧饼,也要摆出吃了什么山珍海味的面孔走出来。”“他们要装着在桌子写字,将手指蘸了唾沫去粘掉在桌子上的芝麻;装着思考后的顿悟大拍桌子,将掉在桌缝里的芝麻震出来。”社会认知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将“面子”“命运”“恩惠”并称为统治中国的三位女神。第三章第三节印象整饰二、脸与面子:中国人的印象整饰有学者对“脸面”这一多义的复合名词作了十分认真地划分,认为:“脸”是指社会对个人道德品格的信心,它涉及个人道德品格的完整性。而“面子”则是指在人生历程中由成功和夸耀而获得的名声,也是经过个人努力或刻意经营而积累起来的声望,另一方面,它却暗示了一种“自我膨胀”的欲望。社会认知第三章第三节印象整饰二、脸与面子:中国人的印象整饰如果具体一些,我们可以将“脸”和“面子”的差别简述如下:(1)中国人认定的“脸”和“面子”不同。“丢脸”的事主要为违法乱纪和不道德的事,如偷窃被抓;而“丢面子”的事则主要是一些不雅事件以及反映个人能耐不大的事,如当众出丑或考试不及格等。(2)“脸”重在守护,而“面子”则重在争取。“脸”没了,就做不成人了。而“面子”有大有小,面子大活得潇洒,面子小或没面子却不影响做人。(3)“脸”的事件具有延时性,而“面子”的事件具有情境性。一个人一旦丢脸,就会长时间抬不起头,但一个人丢了面子,虽然当时令人尴尬,但时过境迁,人们很快会忘记。社会认知第三章第三节印象整饰二、脸与面子:中国人的印象整饰“脸面”的社会文化功能起码有这样几方面:(1)社会规范和控制功能;(2)印象整饰功能(为了面子,做得更好些);(3)社会交换功能(你这回给了我面子,我下回也得给你面子)。(中央电视台2月19日的焦点访谈:新年新风俗抽签晒被子)社会认知第三章第四节社会认知偏差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认知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社会认知第三章第四节社会认知偏差一、首因效应首因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第一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首因效应指的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社会认知第三章第四节社会认知偏差二、近因效应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社会认知第三章第四节社会认知偏差三、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这个人其他方面的特征。社会认知第三章第四节社会认知偏差四、社会刻板印象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社会认知第三章第五节社会行为的归因归因是指对社会行为的原因所作的分析和研究。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构成了人类社会认知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社会行为的原因所作的分析和研究是社会认知的中心课题。社会认知第三章第五节社会行为的归因一、归因的类型与研究归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判断过程,它指的是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这一行为的原因。社会认知第三章第五节社会行为的归因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究其原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指内在原因,即个体所具有的品质或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能力、付出的努力等;外因是指外在原因,即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发生这一行为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根据原因本身是否具有稳定性,我们还可以将行为的原因区分为稳定原因和非稳定原因。稳定原因指导致行为表现的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如个体的能力、人格、品质等,非稳定原因指容易发生变化、较不稳定的各种因素,如个体的情绪、心境、努力程度、机遇、环境的影响等。社会认知第三章第五节社会行为的归因二、几种常见的归因错误和偏差(1)在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人们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性格因素,而忽视引起行为的外部客观因素。(如职工下岗,往往认为是自己表现不好;妇女地位低,往往认为是自身素质差``````)社会认知第三章第五节社会行为的归因二、几种常见的归因错误和偏差(2)尽管我们常常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较稳定的人格因素,却常常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即随情境而变。这在行为本身无所谓好坏优劣时更是如此。为什么在看待他人和看待自己问题上会存在上述偏差呢?这是因为,作为行动者人们不能清晰地看见自己是如何行动的,这时自己的行为就不那么突出,而影响自己行为的外在环境因素却很突出,所以很容易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反过来,作为他人行为的观察者时,他人的行为就成了知觉对象,而环境则成了模糊的知觉背景,所以人们常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行为者自身社会认知第三章第五节社会行为的归因二、几种常见的归因错误和偏差(3)在归因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自我服务的偏向”。上述的错误其基本的适用范围都在中性的归因事件,在归因事件为积极的或消极的时,上述归因错误或偏见的性质往往正好相反:当行为是成功的,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如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而当行为本身是不好、失败时,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如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社会认知第三章第五节社会行为的归因二、几种常见的归因错误和偏差(3)在归因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自我服务的偏向”。上述的错误其基本的适用范围都在中性的归因事件,在归因事件为积极的或消极的时,上述归因错误或偏见的性质往往正好相反:当行为是成功的,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如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而当行为本身是不好、失败时,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如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社会动机社会动机,顾名思义,是指驱动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力量。人的社会行为的发生和表现,从其外在形式来看,总是与一定的目标和方向相联系的,而从其内在起因来看,则总是由一种或多种动力所推动和驱使的。

第四章第一节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社会动机内驱力是人体维持人体平衡状态的产物,人体的生理环境,不论是体温、血液、水分及其他各种成分或各个方面,都处在经常的调整和变化之中,而最终的结果总是要达到体内的平衡。比如,人的血液中血糖含量不足时,就会感到饥饿,想吃东西;而血糖含量充足时,则不思进食。心理学家将这种维持平衡的能力叫做内驱力,准确地说应叫生理内驱力。生理内驱力主要有饥、渴、睡眠、性等多种,它们是生来就有不学而能的,是可以通过遗传而获得的。

第四章第一节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一、内驱力、需要与动机社会动机这种生理内驱力在个体心理和意识中的反映就是需要,准确地说是生理需要。需要的产生有两个基本前提:第四章第一节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一、内驱力、需要与动机(1)机体内生理内驱力的存在;(2)体内存在的这种内驱力必须在个体的心理有所反映,也就是说个体要意识到这种生理内驱力的存在,要感受到体内生理不平衡所引起的生理紧张。社会动机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对个体行为的推动作用来自于个体的内驱力和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有生理的,而且有非生理的。同人的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状态要保持平衡一样,人的心理状态也要维持一定的平衡,这种平衡包括认知上的平衡,也包括情感上的平衡。心理上获得了平衡,人才会平和;心理上不平衡,人就会食无味、居不安,就会感到焦虑烦躁,由此产生驱使人去进行活动以维持心理平衡的动力。第四章第一节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一、内驱力、需要与动机社会动机尽管心理内驱力和生理内驱力都具有推动人们行动的作用,但两者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具体说来:第四章第一节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一、内驱力、需要与动机(1)心理内驱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的产物,是后天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而生理内驱力是先天的靠遗传获得的。(2)心理内驱力是社会化的产物,因而不同生活环境的人会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需要;但生理内驱力是生物遗传的产物,人皆有之,“食色,性也。”(3)生理内驱力产生于生理不平衡,心理内驱力产生于由社会生活导致的心理不平衡。生理内驱力引起的需要是难以通过其他方式间接的满足的,而心理内驱力引起的需要则可以通过补偿或替代的方式获取间接的满足。社会动机心理内驱力和心理需要这两个概念为我们界定社会动机提供了基础,简单说,社会动机就是以心理内驱力和心理需要为动力源泉而形成的促使行为主体朝向一定目标的动力。第四章第一节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一、内驱力、需要与动机社会动机尽管本能在历史上一直被人们用来解释人的行为,但在科学领域中使用这一概念与达尔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达尔文强调本能是人的感情、欲望、意愿的基本来源。由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在上个世纪末的无可比拟的影响,他关于本能的看法和观点引起了许多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自然主义者的重视。有学者将人类的本能归纳出18种之多,并用这18种本能来解释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如生殖本能和求偶与养育活动相联系,结群本能和交往、团结行为相联系,获得本能和占有行为相联系等等。连杜威在1917年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也宣称,社会心理学必须建立在本能学说的基础上。第四章第一节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二、本能社会动机弗洛伊德更是将人的性本能看作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源泉,他所说的性的含义,泛指一切感官的快乐,由此而被称为泛性论。他提出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指向生命的增进和增长,死的本能则充满了仇恨和破坏的能量,“是引导有生命的物体走向死亡的本能。”第四章第一节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二、本能社会动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一种十分流行的有关社会动机的非本能论解释,马斯洛认为,每个人自身内部都具有一定的价值,这种内在价值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潜能或者是基本需要,它的根本特征就是要求得以满足。这种需要是排列为不同的层次的,其中最低的是生理需要,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从最低到最高一共有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第四章第一节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三、非本能论社会动机强化理论是另一种十分流行的非本能论观点的动机理论。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来源于外界施加给个体身上的强化,强化指的是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影响作用。第四章第一节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三、非本能论社会动机第三种有关社会动机的非本能论解释是由归因理论发展而来的。我们在前面已经交代过,归因理论是从人们对已有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的认知出发,来探讨人的行为活动的动机问题。不同的归因可以对行为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帮助人们按动机激励的方向去对行为进行归因,就有可能促使人们形成和保持较积极的动机状态。第四章第一节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三、非本能论社会动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从大规模的地区性冲突,到暴力犯罪、人际纠纷,其中都包含有对他人的侵犯,侵犯是任何形式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其最根本的特征是:第四章第二节侵犯动机一、侵犯概念的确定(1)侵犯意图和动机的存在,它是一种有意使他人遭受伤害的行为;(2)侵犯不仅包括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而且包括企图在心理上伤害他人的行为,所以,辱骂诽谤、毁人名誉的行为也是侵犯行为;(3)一种行为是否属于侵犯行为,还以社会的判断为前提。社会动机侵犯行为的起因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所有观点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侵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性动机;其二,侵犯是一种后天的、习得性动机。第四章第二节侵犯动机二、侵犯:先天与后天之辩社会动机弗洛伊德是侵犯动机先天论的代表,他认为生的本能代表着对生命的追求和对爱与创造的力量;死的本能代表着恨与破坏的冲动,体现了人对杀戮和死亡的原始欲望。当死的本能向外表现时,就成为破坏、伤害、征服、侵犯的动机,引发对他人的侵犯行为;如果死的本能向外表现受阻时,它就会转而退回到自我之中,成为自我惩罚、自我谴责、自我伤害的动因。从而引发对自己的伤害(如虐恋行为)。人能够在百万种动物中生存下来并发达起来,就是在对其他动物的杀害过程中实现的。第四章第二节侵犯动机二、侵犯:先天与后天之辩社会动机这种观点当然受到了众多的批评,人们指出:虽然行为的潜在可能性是遗传,但特殊行为模式的获得并不是由遗传得来的,例如音乐才能可能是遗传得来的,但是实际演奏某种乐器的能力却是学习的结果。第四章第二节侵犯动机二、侵犯:先天与后天之辩社会动机“挫折——侵犯假说”。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侵犯始终是挫折的一种后果。第四章第二节侵犯动机二、侵犯:先天与后天之辩社会动机“社会学习说”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是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的。为了证实上述观点,他们进行了一项实验:让三个组的儿童目睹了一成人踢打一充气娃娃的玩具,不同的是,第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踢打者受惩罚,第二组看到的是踢打者受奖励,第三组看到的是不奖不罚。然后让儿童独自和玩具留在一起,结果正如实验者所设想的那样,第一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少,第二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大众传媒的示范作用。)第四章第二节侵犯动机二、侵犯:先天与后天之辩社会动机现实并不因为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而自动趋于理性化和理想化,事实恰恰相反,从6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突飞猛进,人们发现,犯罪尤其是以侵犯为手段的暴力犯罪也呈现日益高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消除和控制侵犯行为的发生,在理论上显得比较苍白。第四章第二节侵犯动机三、侵犯的消除及其控制社会动机主要有这么几种:第四章第二节侵犯动机三、侵犯的消除及其控制(1)“宣泄说”认为:人们应想方设法引导这种由本能决定的行为以社会许可和赞许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举行拳击、登山、长跑等竞技活动和开展相互间的辩论等。“替战斗热情找寻一条有理性和负责任的途径。”(2)“疏泄说”认为:控制和消除侵犯行为的关键在于疏泄由挫折引起的侵犯能量,让这种侵犯能量以某种方式原原本本的倾泻出来,如日本的一些公司将管理人员按形象做成橡皮人,让受了气的员工下了班后可以用棍子去打。叫做“橡皮人疗法”。(3)“学习论”认为,应该通过学习,特别是儿童社会化,来降低人的侵犯行为的动机的可能性。他们认为宣泄、释放等等,只会使人放松对侵犯行为的控制。社会动机亲合与利他,和侵犯一样,也是人类的一种十分常见的社会性动机,但是,它展现的是人类的美好方面,侵犯和亲合与利他构成了人类社会行为的正负两极,构成了人性这枚金币的正反两面。第四章第三节亲和与利他动机社会动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获取伴侣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保持相处和与群体保持关系的愿望。我们将在这样一些需要和愿望的基础上产生的动机称为亲合动机。第四章第三节亲和与利他动机一、恐惧与亲合亲合动机的产生人们认为与人与生俱来的恐惧有关,由于个体的势单力薄,和他人的亲近理应减少人的恐惧。社会动机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为了社会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我们叫它利他主义。第四章第三节亲和与利他动机二、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代表所有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亲社会行为是那种对行为者无明显益处,但对接受者有益的行为”。社会动机在中国,助人行为有哪些特点,与西方人的助人行为有哪些不同呢?第四章第三节亲和与利他动机三、施与报:中国人的助人行为第一个可能有的区别是:在确定哪些人应该获得帮助的问题上,西方人表现出了更多的普遍性,而中国人则表现出了更多的特殊性。换句话说,在西方人眼中,接受帮助的人哪怕是罪犯或是妓女,只要他们确实陷入了困境,人们也会认为应该给予帮助;而在中国,人们却倾向于,只有那些值得同情和帮助的人才有权获得帮助。社会动机在中国,助人行为有哪些特点,与西方人的助人行为有哪些不同呢?第四章第三节亲和与利他动机三、施与报:中国人的助人行为第二个可能的区别是,中国人在做出助人行为时,常常受到中国文化特有的“施报观”的影响,而这种“施报观”与西方人的社会交换法则又有极大的不同。在中国语言的俗语、谚语、和成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与施报观有关的语言: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恩不报非君子;......社会动机中国人的助人行为有以下特点:第四章第三节亲和与利他动机(1)中国人一般都认为对助人行为应有所酬赏,而不管是行为的物质的报答,还是精神的语言的感谢;(2)中国人对助人行为的施报观是由两个主要的原则构成的,即受恩者的“知恩必报”和施恩者的“不图回报”;(3)虽然在中国人的施报观中物质性酬赏和精神性酬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别,但这两者的价值都不在酬赏本身,而在于这是表达心意的方式。所以,中国人在报答他人的帮助时讲究的是表心,即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感激之情;而中国人在接受他人的回报时所领的也是这种心意。所以,我们常常说,“你的心意我领了”。(4)中国人在倡导“知恩必报”的同时,又对“施恩图报”表示了极大的厌恶与贬斥,所以在某人当着对方的面表示要报答他的“恩情”时,往往会说“你这未免太小看我了”,以表明自己绝不是为了图报才帮助他人的。社会态度社会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这一概念较好的摆脱了现代社会心理学建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有关环境和遗传的争论

第五章第一节社会态度剖析社会态度第五章第一节社会态度剖析一、社会态度的界定在我们现代的语言词汇中,“态度”被用来特指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具有“适合”或“适应”的意思,指对行为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是根据经验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心理和神经中枢的准备状态,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社会态度第五章第一节社会态度剖析二、社会态度的特征(1)社会态度具有对象性特征。理解社会态度的对象性可以从两个层面上进行:从浅层次入手,个体或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任何态度都是指向某一具体对象的。从深层次入手,社会态度所具有的这种具体的对象性特征,又使它有别于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相对来说比社会态度更为宽泛也更为抽象。社会态度第五章第一节社会态度剖析二、社会态度的特征(2)社会态度具有内在性特征。社会态度不同于社会行为,它是个体内在的一种心理构成,因此,它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社会态度第五章第一节社会态度剖析二、社会态度的特征(3)社会态度具有持久性特征。态度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持久性。稳定的态度作为个体人格的组成部分,是不会轻易改变的社会态度第五章第一节社会态度剖析二、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行为,但两者之间也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有些时候,视具体情景而定。社会态度第五章第二节若干现实性态度的研究一、偏见:一种常见的否定性态度偏见指的是针对特定群体及其个体的不公正的、否定性的社会态度,它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对人类及其群体生活起着极大的消极作用。研究偏见就不能不提到歧视,这是一对在社会生活中常被人相提并论或互换使用的概念。偏见如上所说,是一种否定性态度,而歧视则是针对特定群体及其个人的不公正的、否定性的行为。社会态度第五章第二节若干现实性态度的研究一、偏见:一种常见的否定性态度偏见的特点在于不符合事实,过分类化,先入为主、不易改变。(1)偏见常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人们常根据少数人的表现来推断他们所属的群体的全体成员的特征或根据道听途说的传闻而形成对群体的整体印象。(2)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所以,偏见常有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的特征。(3)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因此,一个有偏见的人,常常会受晕轮效应的影响。(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人们往往具有占有资料和信息不全就贸然下判断的倾向。社会态度第五章第二节若干现实性态度的研究一、偏见:一种常见的否定性态度造成偏见的原因一般有两大类:一是群体间的利害冲突,利害冲突的双方因受利益左右,常常会对另一方抱有不易改变的偏见;二是社会化的影响,也就是说大多数偏见是学习得来的。一种偏见所以一经产生就不易改变,和文化、社会、个人三方面的因素有关: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一群人所共有的态度可以成为一种文化的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而这种意识形态经传播又会反过来支持个人的态度与观念。如殖民理论就制造了有色人种劣于白色人种的种族偏见。社会态度第五章第二节若干现实性态度的研究一、偏见:一种常见的否定性态度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使偏见得以持续下去的社会因素,首先是人们对偏见及其规范持有的从众性。其次是领导人的支持。再次是社会和环境的支持。如盛行种族偏见的地方,实行种族隔离政策。最后,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与个人的性格有关。一般来说,固执己见、心胸狭隘、固守传统、服从等级观念的人,特别易于持有偏见。社会态度第五章第二节若干现实性态度的研究一、偏见:一种常见的否定性态度偏见与歧视现象的普遍存在及对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使得消除偏见与歧视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目标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在群体活动中、在不同的群体间建立共同的目标。研究表明,在竞争情境中,一个群体的受损是另一个群体的获益,这会增加敌意,产生偏见。追求共同的目标可以使敌对的群体走向合作。另一种可行的方法是使先前相互隔离的群体成员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还有一种可以用来消除偏见和歧视的方法是在认知上将外群体成员个体化。社会态度第五章第二节若干现实性态度的研究二、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种族主义是在世界各地均能见到的一种复杂现象,美国民权委员会曾把种族主义定义为:“任何根据一个人的肤色而将其看作是劣等人的态度、行为或制度结构。”显然,种族主义的基础是种族,具体地说它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个体对特定种族成员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第二是社会对特定种族的歧视性法律与规章。随着南非种族主义的被推翻,现在第二个层面上的种族主义已经很少见了,但第一个层面上的种族主义要彻底根除还要下很大的力气。种族偏见态度可以表现为情感上的反感、认知上的抱有成见、意向上的疏远排斥。社会态度第五章第二节若干现实性态度的研究二、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性别主义是一种与种族主义极为相似的偏见和歧视现象,不同的地方只是它的基础是性别而不是种族。与种族主义一样,性别主义也具有两个层面:第一是个体对特定性别的人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第二是社会对特定性别的歧视性法律和规章。在人类社会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是对女性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对女性的偏见态度表现很多......林语堂在《吾国吾民》里曾写道:“中国男人们现在临到了一个难题,便是他的选择妻子,摩登女子和旧式女子二者之间孰优。最好的标准妻子有人说过:要有新知识而具旧德性的女子。”现在仍然有人认为妻子应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由此可见一斑。社会态度第五章第二节若干现实性态度的研究二、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性别主义是一种与种族主义极为相似的偏见和歧视现象,不同的地方只是它的基础是性别而不是种族。与种族主义一样,性别主义也具有两个层面:第一是个体对特定性别的人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第二是社会对特定性别的歧视性法律和规章。在人类社会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是对女性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对女性的偏见态度表现很多......林语堂在《吾国吾民》里曾写道:“中国男人们现在临到了一个难题,便是他的选择妻子,摩登女子和旧式女子二者之间孰优。最好的标准妻子有人说过:要有新知识而具旧德性的女子。”现在仍然有人认为妻子应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由此可见一斑。社会沟通沟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过程,也是一切社会赖以形成的基础。

第六章第一节沟通:人类理解的桥梁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一节沟通:人类理解的桥梁一、沟通对沟通的理解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进行,狭义的沟通是指以符号、记号为媒介的实现社会行为的交互作用,即人们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将一定的信息传递给另一个接受信息的人;广义的沟通则是人类的整个社会互动过程。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一节沟通:人类理解的桥梁二、沟通的特点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是社会形成的开端。人际沟通是凭借人这个有生命的特殊物质的主体活动来实现的,它有这样几个基本特点: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一节沟通:人类理解的桥梁(1)沟通双方均为主体。当甲方作为发信者时,乙方为受信者。这时,甲方是主体,乙方是客体。当乙方作为发信者时,甲方是受信者,主客体关系便发生颠倒。沟通双方都各自具有自己的目的与动机,同时也都关心对方的目的、动机和有关重要情况。(2)人际沟通能够调整双方的关系通过沟通,一方可能与另一方就某一问题达成协议,或者使某一方改变原来的主张和态度,或者使一方屈从于另一方。双方的关系可能由于沟通而更加紧密,也可能因此而疏远甚至中断。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一节沟通:人类理解的桥梁(3)人际沟通需要沟通双方具备统一的或大体相近的符号系统。只有统一的符号系统才能够保证沟通的相互理解。这种通用不仅是形-声的通用,更重要的是意义的通用。(4)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完全特殊”意指这种障碍与沟通渠道无关,也与符号系统无关,而是由社会、心理、文化造成的。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二节语言沟通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一方面,语言的存在使同代人的社会交往、隔代人的文化传承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语言本身又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它是构成人类丰富多采的文化的重要成分。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二节语言沟通一、人类语言的起源语言,及人类使用语言的能力,构成了人与动物的显著区别。语言起源的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神人之争阶段;(2)心理学阶段;(3)社会学阶段;(4)古人类学阶段。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二节语言沟通一、人类语言的起源在语言起源的问题上,我们倾向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的观点,即“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我们认为这一过程经历了从手势系统到语言系统的转变。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二节语言沟通二、语言的沟通功能作为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思维功能,“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二是沟通功能,它是沟通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流的桥梁。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二节语言沟通三、语言、思维和文化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语言,就会发现它与思维、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语言模式,这种模式又以其特定的方式为其使用者建构了不同的文化世界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二节语言沟通四、暗语:亚文化群体的语言代码亚文化,特别是那些与主流文化相去甚远的亚文化,其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某种附加意义。我们将这种有附加意义的语言称为暗语。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二节语言沟通短短的几句对话中包含了许多暗语,如果不了解这些暗语的意义,你是无法了解对话者的真实意义的。在这里,对话者是两个扒手。其中,“轻松”是指没偷到多少钱;“天气不好”是说运气不好或环境不好;“钳子”是指手指;“生锈”意为没有扒窃;“平顶山”是指警察的大盖帽;“太平的地方”是指适宜下手的地方。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二节语言沟通不了解暗语就难以了解相应的亚文化的状况,暗语不仅仅是语言的特定形式,它们反映了一种生活方式。在亚文化中,暗语主要有如下功能:(1)自卫功能;(2)保密功能;(3)组织功能;(4)感情强化功能。普遍存在的“痞化”现象:将一万元钱称为“一方”,将十万元钱称为“一槽”,将有钱的人称为“大款”,将社会生活中的名流称为“大腕”等。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三节非语言沟通语言虽然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但并不是唯一的沟通工具。非语言符号在人类社会沟通中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三节非语言沟通一、动态姿势非语言行为中的动态姿势主要包括点头、姿势转换、面部表情、手势、以及拍打、拥抱等身体接触方式。这些无声的动作往往起着点缀、加强语言的作用。尤其是当互动的双方的话题涉及人们的感情时,这些无声的表达往往更加有效,更加妙不可言。事实也是这样,一个人的愉快或是不悦,往往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从他的表情、动作中流露出来的。有人估计,在两个人的互动中,有65%的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传送的。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三节非语言沟通一、动态姿势后来,有一位专家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相互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这些数据是如何获得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能够证明的是,在人类的沟通中互动双方所获得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非语言的行为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三节非语言沟通一、动态姿势动态无声的交际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手势:语言不通者、聋哑者、加强语言效果者。(2)体态:前倾、后倾、正襟危坐、随意晃动等。(3)面部表情:沉着脸、冷着脸、神采飞扬、愁眉苦脸等。(4)触摸:握手、亲吻、拥抱、拍肩膀、摸顶等。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三节非语言沟通二、静态姿势人的静止的体态与运动的体态一样能够作为非语言的沟通方式,用来表达种种不同的信息和内心的情绪状态。无论是直挺挺的站着,还是斜倚着门、窗或桌、椅,无论是正襟危坐,还是随随便便地翘起二郎腿,身体的各种不同的姿势都表达着一定的信息,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理解成或局促不安,或麻木不仁,或自由散漫,或满不在乎......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三节非语言沟通二、静态姿势除了静止的体态,人们交往时相距的空间距离也是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息的一种常见的手段。这种距离尽管是在无意间确定的,却反映了一个人同他人已有的或希望形成的关系。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三节非语言沟通三、辅助语言和类语言辅助语言包括声音的音调、音量、节奏、停顿、沉默等。类语言则指有声音而无固定意义的声音,如呻吟、叹息、叫喊等。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三节非语言沟通三、辅助语言和类语言辅助语言包括声音的音调、音量、节奏、停顿、沉默等。类语言则指有声音而无固定意义的声音,如呻吟、叹息、叫喊等。在人类的沟通过程中,辅助语言和类语言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说话者的声调不同,同一句话的意义就可能很不一样。设想一下,“我恨你”、“你真坏”在语调不同的情况下有多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能够凭声调可靠的判断说话者的性别、年龄、精力、热情程度,甚至我们也能够据此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情绪状态、心境如何。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三节非语言沟通四、目光接触眼睛在非语言交际中用途最广,也最神秘莫测。虽然眼睛的运用属于动态无声的沟通行为(包括在表情之中),但由于眼睛的妙用无穷,确实在非语言系统中独成一体。人们经常用的“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都说明了眼睛的运用在人们的感情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三节非语言沟通目光接触在社会沟通中是极为重要的手段,主要有以下作用:(1)目光接触可以作为一种认识手段。直接的目光接触表明你对说话者感兴趣,希望知晓、理解他的话题。(2)目光接触可以控制、调整沟通者之间的互动。(3)目光接触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感情。在各种情绪中,最能为面部表情所表达的是惊讶、恐惧和厌恶。而这些情绪的最佳表现区域在眼睛、眉毛以及与眼睛毗邻的鼻翼。(4)目光接触也能够用来作为提示、告诫以及监视的手段。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三节非语言沟通目光接触的社会意义可因凝视时间的长短,凝视的强度,凝视时间的选择的不同而改变。目光接触也往往伴随着人际交往的距离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当人们相距较远时常常以目光接触表示彼此的注目,而当两人的距离太近时,对视的目光就移开了。当然,目光接触的方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意义。在中国和日本,谈话中总盯着人是不礼貌的。在英国,有礼貌的人总是注意别人在说什么,感兴趣时偶尔会眨眨眼睛。但在中东地区,直愣愣的盯着人看是司空见惯的事。社会沟通第六章第三节非语言沟通非语言行为的使用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社会沟通,虽然,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的最重要工具,但是非语言行为却使人类的沟通更加深刻而含蓄,丰富而多彩。社会互动我们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针对他人的,因为我们随时都会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和反映对他人所产生的影响。在每天与他人进行的面对面的接触中,我们十分清楚他人对我们的期待,我们也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所处的环境和他人。这样一来,我们的大多数行为都与他人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成为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社会互动。

第七章第一节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一、社会互动的基本含义社会互动在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的眼中,人类的互动和动物的行为的区别在于,人类的互动是由文化意义所规定的,而许多文化意义是象征性的。人类的社会互动就是以有意义的象征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第七章第一节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二、符号互动论社会互动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认为,一个群体的成员之间的全部日常互动均由某些“民间的”规则支配着。每一种族群体成员都具有对世界的常识性的知识,这是他们解释世界的特定“方法”,也是他们进行互动的基本规则。第七章第一节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三、日常生活方法论社会互动这种规定着社会互动的日常生活规则包括许多含蓄的理解,是这一社会群体成员司空见惯的,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一旦这些规则受到破坏时,就对社会互动产生明显的影响。如,一个穿工作服去参加别人婚礼的人,一定会使其他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违反了“为这种场合着装”的规则。第七章第一节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三、日常生活方法论社会互动社会交换理论感兴趣的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酬赏。他们将社会互动或社会交往视为“至少是在两个人之间的交换活动”。“儿童们交换玩具、同事们交换帮助、熟人们交换礼貌、政治家交换让步、讨论者交换观点、家庭主妇们交换烹调技巧。”还有爱情中的“门当户对”。第七章第一节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四、交换理论社会互动合作与竞争不仅是对称性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它也是整个社会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合作与竞争在形式上对立的,但在社会生活中却是相伴相随的。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一、合作与竞争社会互动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合作必须具备这样三个条件: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合作(1)有两个以上的合作者,而且合作者具备与合作项目有关的知识和技能;(2)有共同的目的,而且合作者对为什么要达到目的和怎样达到目的有共同的看法;(3)行为上相互配合,而且合作者会使用其相互配合的物质手段。社会互动合作可以分为直接合作和间接合作。直接合作是合作者以其行为直接相互配合,完成某一工作或达到某一目的。如你递我接,你推我拉以及大家做同一件事情,它不存在任何中介者。间接合作是合作者以其行为产生的结果相互合作。如排字工与印刷工合作印一本书。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合作社会互动合作还可以分为无分工合作和有分工合作。无分工合作是一种简单合作,是合作者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以同一种方式去做同一件事情。如两个人同搬一张桌子,同抬一根木头。有分工合作则是一种复杂的合作,是合作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式去做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事情。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合作社会互动合作还可以分为结构性合作和非结构性合作。结构性合作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合作,非结构性合作是偶然的巧合或临时的凑合。如路遇而帮人推车。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合作合作具有巨大的社会作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社会互动广义的竞争包括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狭义的竞争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如体育运动中的争夺冠军;商家对市场的争夺。它的实质是通过竞争来分配数量有限的资源。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竞争社会互动社会竞争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竞争(1)必须有一个共同争夺的目标;(2)双方必须争夺的是同一个目标;(3)竞争双方中一方的成功必然会使另一方失败。社会互动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人们往往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总的来说这些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积极的竞争方法,一类是消极的竞争方法。我们知道,任何竞争都存在着一个根本规律,即优胜劣败。因此人们要想在势均力敌的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打破均势,使自己处于优势而对方处于劣势。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种方法是通过扬长避短或改革创新来使自己得到实际提高,从而使自己得到优势。一种是通过破坏对方或贬低对方等手段来使自己得到相对提高,从而使对方处于劣势。前者不仅有利于自己,而且有利于社会,因此它是一种积极的方法。而后者只是暂时有利于胜者,但不利于社会,因此这是一种消极的方法。我们应当提倡和赞扬前者,反对和制止后者。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竞争社会互动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打击、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方式和过程。冲突与竞争虽然都是人们为了一定的目标而互相排斥的行为,但两者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冲突的更为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打败对方,他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其次,冲突的双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因此,它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而竞争则没有这些特点。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二、冲突与调适冲突社会互动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冲突的各种形式作了分析。一般来说,根据冲突的轻重程度不同,我们可以将冲突的形式依次分外以下五种: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冲突(1)口角;(2)拳斗;(3)械斗;(4)仇斗;(5)战争。社会互动口角: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最轻微的冲突方式。通常发生在两人之间,或因利益对立,或因意见分歧引起,口角不是为了弄清是非,而是为了在精神上侮辱和打击对方。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拳斗:一般是继口角后发生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冲突方式。它诉诸武力,不仅要在精神上侮辱对方,而且要在肉体上伤害对方。社会互动械斗:即手持器械进行搏斗。它一般没有计划,没有预谋,使用的器械通常是随手抄来的。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仇斗:是发生在部落、家族、种族之间的一种暴力冲突方式,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持械搏斗或战斗。战争:是国家、民族、阶级或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武装冲突状态,是冲突的最高表现形式。社会互动冲突对社会即有消极的作用也有积极的作用。口角造成人们精神上的不快,拳斗造成人们肉体上的损伤,战争使许多人丧失生命。同时,这些形式的冲突还会破坏社会风气,因此是消极的。但另一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在齐美尔看来,冲突有助于不同观点和情绪的发泄,有利于人们之间建立更进一步的关系,还可以建立一方或多方在关系中的地位,提高个人的尊严和自尊心。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二、冲突与调适社会互动和冲突对立的是调适。调适是以不同的方式调节或缓和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的一种互动方式。因冲突而发生的调适的具体方式有: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二、冲突与调适调适(1)和解;(2)妥协;(3)容忍;(4)调解;(5)仲裁。社会互动和解:是指在对立双方不分胜负,但由于有了新的认识,或经第三方调解,双方改变了敌对的态度,停止冲突,建立友好关系。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妥协:妥协与和解相同的是,二者都是在双方不分胜负的情况下而结束冲突;不同的是,妥协不是经人调解或有了新的认识而改变敌对态度,而是一种经反复较量仍势均力敌、不分胜负时的一种暂时息争,妥协的双方既没有改变敌对态度,也没有胜者和负者。社会互动容忍:对立的双方暂时采取克制态度以避免发生冲突。第七章第二节对称性社会互动调解:是由第三者出面对双方的矛盾加以调解。而第三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只有参考价值。仲裁:即通过第三者裁决来解决双方的矛盾,裁决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社会互动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