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撤离许建宁_第1页
呼吸机撤离许建宁_第2页
呼吸机撤离许建宁_第3页
呼吸机撤离许建宁_第4页
呼吸机撤离许建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年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撤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许建宁一、撤机概述撤机n

上机是为了撤机n

机械通气一旦开始,就应创造条件撤机危重病治疗与机械通气n

超过90%的危重病人需要机械通气治疗n

接受机械通气病人的40%时间用于脱机过程n

VAP、占用床位、消耗资源、费用问题撤机的新概念n

一旦确定患者有自主呼吸能力,应尽早、安全、迅速的撤离机械通气n

目前将从降低呼吸机支持条件到完全脱节拔管的全过程理解为撤机n

提倡用客观指标衡量并指导撤机过程n

无创通气序贯治疗的应用为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创造了条件拔管=

脱机

+撤机脱机时机的重要性n

脱机延误

:增加呼吸机引起的肺损伤、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风险,增加气管插管引起的气道损伤和不必要的镇静,增加治疗费用,降低病人生活质量n

脱机过早:呼吸机疲劳、气体交换障碍、失去气道的保护、再度插管的困难、肺部感染风险的增高和增加死亡率脱机的科学性与艺术性n

预测脱机成功的指标的可靠性n

自身拔管的结果n

脱机的失败率——5%~15%成功撤机取决于n

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n

临床治疗是否有效n

正确的撤机技术撤机时机的把握n

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n

撤机后再插管率为3%-19%n

而究竟有多少上机患者已经具备撤机条件而又没有及时撤机尚无从确定n

但50%意外拔管患者不需再插管气管插管晚和撤机不及时是ICU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撤机过程撤机n

快速撤机n

慢速撤机n

困难撤机现代脱机方案程序化脱机机器脱机(smartcare,NAVA)程序化脱机n

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BreathingTrail,SBT)n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脱机前—撤机筛查n

病因—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祛除PaO

/FiO

≥150-20022PEEP≤5-8cmH2O,FiO2

0.4-0.5l

氧合指标—

PH≥7.25PH>7.30PaO

>50mmHg2lCOPD患者—FiO

<352n

血流动力学——稳定n

自主呼吸

——有能力n

咳痰有力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自主呼吸试验(SBT)n

SBT是评价患者在没有呼吸机支持时呼吸情况的最好方法。n

文献报道,30分钟的SBT预测脱机的价值与120分钟SBT相当。Esteban,AliaI,TobinMJ,etal.Effectofspontaneousbreathingtrialdurationonoutcomeofattemptstodiscontinuemechanicalventilation:theSpanishLungFailureCollaborativeGroup.AmJRespirCritCareMed,1999159:512-518撤机的技术方法n

T管间断脱机n

PSVn

CPAPn

SIMVn

其他SBT一阶段—3分钟★医护应在床旁密切观察n

浅快指数:<105n

呼吸频率:>8次/分或<35次/分n

自主呼吸:潮气量>4ml/kgn

心率:

<140次/分或变化<20%没有新发的心律失常n

氧饱和度:>90%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SBT二阶段—30~120分钟客观指标

生命体征

气道评估SBT二阶段—30~120分钟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FiO

<40%,SPO

≥85%~90%2HR<120~140次/分客观指标PH≥2PaO

≥50

~60mmHg7.32收缩压<

180~200并>90mmHg血压改变<20%,不需血管活性药HR改变<20%2PaCO

增加≤10mmHg2新发意识状态改变新发或加重的呼吸困难大汗呼吸做功增加生命体征气道通畅度评价气道评估气道保护能力评价SBT二阶段—30~120分钟n

气道通畅度评价漏气试验——气囊漏气量<110ml或小于输出气量的10%,则提示拔管后喘鸣的危险性增加俞森洋—《机械通气临床实践》SBT二阶段—30~120分钟n

气道保护能力评价—指令性咳嗽分泌物的量(吸痰频率)咳嗽能力:主观、客观国际公认影响拔管结果的参数n

实施机械通气的原因被除后应开始进行撤机筛查试验。(A级)n

对机械通气大于24h不能撤机的患者,应尽快寻找原因。(B级)n

通过撤机筛查试验的患者,应进行SBT。(A级)n

对通过SBT的患者应评估气道通畅程度和保护能力。(B级)n

若SBT失败,应给予充分的通气支持以缓解呼吸机疲劳,并查找原因。(A级)n

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应使用镇痛、镇静治疗方案。(A级)n

PMV患者应采用逐步降低机械通气水平和逐步延长自主呼吸时间的撤机策略。(B级)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AmJRespirCritCareMed.2016Oct20.1、对于急性住院、机械通气超过24小时的患者,是否应该进行伴或不伴吸气压力增加的自主呼吸试验(SBT)?对于急性住院、机械通气超过24小时的患者,建议首次使用5-8cmH2O的吸气压进行SBT,而不是用T管法或CPAP法。(有条件的推荐,中等质量证据)2、对于急性住院、机械通气超过24小时的患者,与不程序化最小镇静相比,程序化最小镇静是否会影响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短期死亡率(60天)?对于急性住院、机械通气超过24小时的患者,建议程序化最小镇静。(有条件的推荐,低质量证据)3、接受机械通气24小时以上的高危患者若通过了SBT,拔管后实施预防性无创通气(NIV)是否比不使用NIV患者有更佳的通气时间、撤机时间、拔管成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