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2.2.3独立重复实验与二项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数学-2.2.3独立重复实验与二项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数学-2.2.3独立重复实验与二项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数学-2.2.3独立重复实验与二项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数学-2.2.3独立重复实验与二项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人教A版选修2-3第二章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课题: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人教A版选修2-3第二章第二单元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及二项分布模型,会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否服从二项分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建摸能力,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合作、相互交流,从具体事例中归纳出数学概念,使学生充分体会知识的发现过程,并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的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点:独立重复试验、二项分布的理解及应用二项分布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二项分布模型的构建。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诱思探究教学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环节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趣味数学:假如臭皮匠老三解出的把握也只有60%,那么这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个能解出的把握真能抵过诸葛亮吗?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从而也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教师设计的教学情景中,为本节课的学习做有利的准备。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一:(1)求“重复掷一枚硬币5次,其中3次正面向上”的概率。(2)求“重复掷一颗骰子3次,其中2次出现1点”的概率。问题:比较这两个题目,我们能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吗?在满足学生的好奇之前让学生对这两个例子进行对比分析,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独立重复试验模型,并得出其特征,使定义的提出水到渠成。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二)形成概念一、独立重复试验定义:一般地,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次试验称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二、独立重复试验的基本特征:1、每次试验是在同样条件下进行;2、各次试验中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3、每次试验都只有两种结果:发生与不发生4、每次试验,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相同的。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新知识,符合“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突出本节课重点,也突破了难点。解决练习,巩固新知随堂训练练习1:判断下列试验是不是独立重复试验,为什么?(1)、依次投掷四枚质地不均匀的硬币(2)、某人射击,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相同的,他连续射击了十次。(3)、袋中有5个白球、3个红球,先后从中抽出5个球。(4)、袋中有5个白球、3个红球,有放回的依次从中抽出5个球。通过一组精心设计的练习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的层次。加强对独立重复试验定义的理解。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构建模型探究二:投掷一枚图钉,设针尖向上的概率为p,则针尖向下的概率为q=1-p.连续掷一枚图钉3次,仅出现1次针尖向上的概率是多少?变式:恰好k(0≦k≦3)次针尖向上的概率是多少?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再以组为单位得出结论学生归纳学生归纳:设AK表示“第K次猜对”的事件;B表示“共猜对K次”的事件(K=1,2,3…n)这样设计主要是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还培养了他们严谨的研究态度。从表面上看,只是处理探究二中的问题,实际上学生通过原始数据的处理,不但解决了探究二中的问题,也随之归纳出二项分布的定义,并推导出二项分布的概率计算公式。学生很自然就过度到新知识的学习,并掌握了新知识。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总结(二项分布定义):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设事件A发生的次数为X,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

则称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B(n,p),也叫Bernolli分布。思考:二项分布与两点分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定义的处理:1.二项分布的背景;2.事件A只有发生(概率p)和不发生(概率1-p)两种情况;3.随机变量X的含义;4.公式的记忆;(从为什么叫二项分布出发)知识应用例1:某射手射击一次命中目标的概率是0.8,求这名射手在10次射击中(1)恰有8次击中目标的概率;(2)仅在第8次击中目标的概率(3)至少有8次击中目标的概率;第(1)、(3)问为课本的例4。教学中注意:1.为什么可以看成二项分布的模型;2.计算借助计算器;3.计算结果的解释;4.第(2)、问有助学生更区别试验是否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加深对二项分布理解。知识应用练习2:某射手进行射击训练,假如每次射击的概率为,且每次射击的结果互不影响,已知射手射击了5次,求(1)其中只有第一、三、五次击中的概率。(2)其中恰有3次击中的概率。通过几种分布的类比,加深学生对二项分布的理解。此游戏是否可以看成是独立重复试验?此游戏是否可以看成是独立重复试验?例2:设诸葛亮解出题目的概率是0.9,三个臭皮匠各自独立解出的概率都是0.6,皮匠中至少一人解出题目即胜出比赛,诸葛亮和臭皮匠团队哪个胜出的可能性大?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让学生对这个例子进行分析,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独立重复试验模型,二项分布的定义,二项分布的概率计算公式。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体会交流、合作和竞争等现代意识。课堂小结感悟收获通过这一节课的研究,(1)你收获了那些知识?(2)你能总结一下应用二项分布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吗?(3)在研究的过程中你都用到了什么方法?分层作业巩固型作业:P58练习2、3P59习题A组题2、3思维拓展型作业:甲、乙两选手比赛,假设每局比赛甲胜的概率为0.6,乙胜的概率是0.4,那么对甲而言,采用3局2胜制还是5局3胜制更有利?你对局制的设置有何认识?此部分以填空和问题的形式呈现,主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让学生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知识升华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激活潜在的学习热情。作业布置突出本节课知识点,适量,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又兼顾学有余力的同学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后练习,巩固提高1.下列事件是独立重复试验的序号________.①在一个装有5个红球、5个黑球的袋子中有放回地取球10次,取到红球8次;②投掷一个骰子5次,点数6向上的次数出现了2次;③一次抛掷硬币50枚,正面向上的有20枚.2.设随机变量X~B(2,p),Y~B(3,p),若P(X≥1)=,则P(Y=2)=.4.某人参加一次考试,若5道题中解对4道题则为及格.已知他解一道题的正确率为0.6,试求他能及格的概率.通过一组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独立重复试验模型,二项分布的定义,二项分布的概率计算公式。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的层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体会交流、合作和竞争等现代意识。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新教材选修2-3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第二节《二项分布及其应用》的第三小节。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有关概率和统计的基础知识:等可能事件概率、互斥事件概率、条件概率、相互独立事件概率的求法以及分布列有关内容。二项分布是继超几何分布后的又一应用广泛的概率模型,而超几何分布在产品数量相当大时可以近似的看成二项分布。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大量的随机变量都服从或近似的的服从二项分布,实际应用广泛,理论上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一种模型的构建,是从实际入手,通过抽象思维,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认知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对今后数学及相关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2、反思教学设计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高二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利用学生求知好奇心理,以一个人人皆知的谚语为切入点,便于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紧扣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主题与重点,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明确知识的实际应用性,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2)独立重复实验概念建构:通过一组探究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合作交流从这些试验中总结归纳出共同的特征,水到渠成,这正是数学的本质所在。学生由实例抽象出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达到第一个目标:学生理解了独立重复试验,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此时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注意力高度集中,等着解决下一个问题。(3)二项分布模型的构建: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抽象出的二项分布有何用途?什么时候用?这是学生想知道的,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所在。怎么用呢?导入下一个环节并实施重难点的突破。①强调二项分布模型的应用范围:独立重复试验。(深化认识)②运用类比法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加以比较。(例题增加)③创设条件、保证充分的练习。设置基础训练、能力训练、实践创新(第二课时)三个层次的训练题,即模型的直接应用、变形应用和实际应用来突破难点,揭示重点。对实际应用题师生要共同分析讨论,从问题中如何抽象出二项分布模型,反复引导,循序渐进。(4)例题剖析:利用一道紧扣目标的例题,帮助学生回顾概念,告诉学生如何将二项分布模型应用于实际,使学生将本节所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5)提炼方法,反思提高:有反思才有进步,有提炼才能深化。本环节由学生完成,老师予以补充,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又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提炼与反思的习惯。(一)知识方面:高二学生是在已经初步掌握概率与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而且进一步学习了选项2-3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一节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了解了两点分布、超几何分布;理解了条件概率、相互独立事件。(二)能力方面: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归纳、抽象能力,只是学生比较畏惧有实际背景的数学应用问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数学建模能力不足。1、本节课我将借助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2、我将精心设置问题,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主动探究、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建模的过程中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们!我只做一个引领者,领着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在数学海洋上自由遨游!本节内容是新教材选修2-3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第二节《二项分布及其应用》的第三小节。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有关概率和统计的基础知识:等可能事件概率、互斥事件概率、条件概率、相互独立事件概率的求法以及分布列有关内容。二项分布是继超几何分布后的又一应用广泛的概率模型,而超几何分布在产品数量相当大时可以近似的看成二项分布。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大量的随机变量都服从或近似的的服从二项分布,实际应用广泛,理论上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一种模型的构建,是从实际入手,通过抽象思维,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认知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对今后数学及相关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1.下列事件是独立重复试验的序号________.①在一个装有5个红球、5个黑球的袋子中有放回地取球10次,取到红球8次;②投掷一个骰子5次,点数6向上的次数出现了2次;③一次抛掷硬币50枚,正面向上的有20枚.2.设随机变量X~B(2,p),Y~B(3,p),若P(X≥1)=,则P(Y=2)=_______4.某人参加一次考试,若5道题中解对4道题则为及格.已知他解一道题的正确率为0.6,试求他能及格的概率.课下探究:(生日问题)假定人在一年365天中的任一天出生的概率相同。问题(1):某班有50个同学,至少有两个同学今天过生日的概率是多少?问题(2):某班有50个同学,至少有两个同学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多少?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新教材选修2-3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第二节《二项分布及其应用》的第三小节。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有关概率和统计的基础知识:等可能事件概率、互斥事件概率、条件概率、相互独立事件概率的求法以及分布列有关内容。二项分布是继超几何分布后的又一应用广泛的概率模型,而超几何分布在产品数量相当大时可以近似的看成二项分布。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大量的随机变量都服从或近似的的服从二项分布,实际应用广泛,理论上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一种模型的构建,是从实际入手,通过抽象思维,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认知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对今后数学及相关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2、反思教学设计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高二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利用学生求知好奇心理,以一个人人皆知的谚语为切入点,便于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紧扣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主题与重点,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明确知识的实际应用性,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2)独立重复实验概念建构:通过探究一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合作交流从这些试验中总结归纳出共同的特征,水到渠成,这正是数学的本质所在。学生由实例抽象出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达到第一个目标。学生理解了独立重复试验,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此时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注意力高度集中,等着解决下一个问题。(3)二项分布模型的构建: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抽象出的二项分布有何用途?什么时候用?这是学生想知道的,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所在。怎么用呢?导入下一个环节并重难点的突破:①强调二项分布模型的应用范围:独立重复试验。②运用类比法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加以比较。③创设条件、保证充分的练习。设置课堂训练、课下训练、实践创新(第二课时)三个层次的训练题,即模型的直接应用、变形应用和实际应用来突破难点,揭示重点。对实际应用题师生要共同分析讨论,从问题中如何抽象出二项分布模型,反复引导,循序渐进。(4)例题剖析:利用一道紧扣目标的例题,帮助学生回顾概念,告诉学生如何将二项分布模型应用于实际,使学生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