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乐成寄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以及考号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将考号对应的数字涂黑。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范围:必修上1、2、3、6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18分)材料一:故乡是中国文学的基本母题之一。从《诗经·采薇》开始,历代骚人墨客就写之不倦。故乡从古代诗词的意象扩展为现当代小说、散文的题材,融入了作者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不再局限于乡愁。现当代小说、散文在叙写故乡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人生经验,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百年来的变迁。鲁迅的《故乡》写于1921年,丰子恺的《故乡》写于1935年,薛忆沩的《故乡》写于2021年,这三个时间点蕴含了不同的时代内容。1921年新文学刚站稳脚跟,这时候鲁迅发表《故乡》,题材别开生面,见识独到。鲁迅正视眼前故乡被贫穷、混乱和破坏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真实境况。“我”回到相隔二千里、别了二十年的故乡,“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待到看见来访的儿时玩伴闰土,一个儿时天真活泼的玩伴被岁月折磨成了不折不扣的老汉。现实的故乡是没有什么留恋价值的,故乡的美好只存于回忆之中。鲁迅用动情的笔墨回忆起儿时脑中那幅“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这幅“神异的图画”的重点不是二十年前故乡的生机勃勃,而是人间的温情、生命的勃发和勇敢。古代诗人不满意的是身处他乡的眼前处境,他们发现故乡寄托着未来的希望,故乡才是美好的。鲁迅的笔下依然有美好,但这美好却早已迁移到不复实在的“神异的图画”中了,眼前看到的却是破落衰败的故乡。于是对鲁迅来说,就产生了人生最终归宿何处的问题,鲁迅的《故乡》是由回故乡始,离故乡终的。丰子恺的《故乡》写于1935年,他对故乡的认知和当时的其他作家如写《边城》的沈从文、写《果园城记》的师陀都不一样。后者写出了略带哀伤的乡村牧歌,而丰子恺则直接戳穿牧歌的旧梦。他从古人以在故乡饮酒赏月为人生一大快事开始,认为很多“现代人”与此不同了,“即使也不乏喜欢对花邀月饮酒的人,但不一定要在故乡的家里。不但如此,他们在故乡的家里对花邀月饮酒反而不畅快,因为乡村大都破产了。他们必须离家到大都会里去,对人为的花,邀人造的月,饮舶来的洋酒,方才得其所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迁呢?丰子恺认为,“到了现今的工商业时代,人都离去了破产的乡村而到大都会里去找生活,就无暇纪念他们的故乡……他们就只有生活的地方,而无所谓故乡”。城市是一个造就不出故乡意义的地方,那里只供人们活着。丰子恺推测,故乡即使将来不为人所忘却,含义也将会改变。故乡失去古代诗词里充满乡愁的意味,仅存“乡”字的意义。丰子恺不祥的预言在今天仿佛已经实现了,证据就是从前填表都有籍贯一栏,如今籍贯不出现了,换作了出生地。籍贯的含义近乎故乡,而出生地就是“仅存的‘乡’字的意义”。丰子恺写作《故乡》的年代,刚好就是全面抗战爆发前所谓“黄金十年”的民国发展期。这十年经济成长快速,人口往城市集中,而这发展的另一面同时也是“乡村的破产”。时间来到了2021年,小说家薛忆沩为读者奉上一篇同名作《故乡》。如果说鲁迅的《故乡》敲醒了千年的乡愁旧梦,而丰子恺的《故乡》预告了乡愁牧歌的无以为继,那薛忆沩的《故乡》则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乡愁无处容身的图景。鲁迅用“别了”一词来定格自己对故乡的感情,说明内心还存在归属于某地的认知,而且不否认那就是“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百年之后薛忆沩却生出自己“根”在何处的疑惑。“我”的还乡之旅首先遇到的是长沙已经日新月异到面目全非、难以辨认的程度。“我”根据记忆去寻找长沙最有名的米粉店,发现记忆与现实纯然脱节,那原来只是一条大约三米宽的小街,怎么现在变成了将近二十米宽的大道?城市建设的旧貌换新颜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但也正是这天大的好事磨灭了关于故乡的诗意记忆,而记忆与现实的脱节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挫折感。记忆无从对标现实,“我”只好换一家米粉店。可是已经吃不到记忆中的乡味,但得到店家意味深长的告知,“现在的长沙已经不是从前的长沙了”。长沙还是叫原来的名字,但眼前这个长沙所指代的地理空间和记忆中的那个长沙已经不是一回事了。从建设的成就来讲,确实日新月异,造福百姓,但无奈它太快了,快到挑战人的记忆和心理接受的程度。薛忆沩的《故乡》以一个温馨的故事结束,这与鲁迅的《故乡》不同。一百年前中国乡村正以其凋敝、破落的面目显示在世人面前,看不到任何希望。待到百年之后薛忆沩来写回故乡的际遇,留下一个不一样的结尾。“我”见到了当年父亲帮他解决城市户口的“傻杜”。“我记忆中的傻杜是一个枯瘦如柴的人,一个病态的人,而从篮球场那边走过来的那位老人体形饱满,显得相当富态。”薛忆沩笔下的“傻杜”从潦倒变为衣食无忧,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这或许也可以折射中国百年国家命运的反转吧。(摘编自林岗《“故乡”的百年变迁—读鲁迅、丰子恺、薛忆沩同名作〈故乡〉》)材料二:故乡,很容易成就作家作品的地域特色,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如,莫言的东北乡,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都承载着作家的成长轨迹和个人情感。而包括贾平凹的秦岭乡野、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等在内的一个个文学故乡被建构起来。作家在小说中用庞大的文字创造了一个世界,一个与那个作家的童年、故乡、知识、经历、愿望甚至梦境等相一致的世界。这种现象到新世纪时似乎变得“自觉”,与其说是作家的自觉,倒不如说是作家的地域特色越来越明显。比如,拿西部来说,先是路遥捧出了《平凡的世界》,接着是陈忠实推出了《白鹿原》,再是贾平凹奉献了《怀念狼》《古炉》等,将陕西那片深厚的土地挖得越来越深。这至少说明,故乡对一个作家很重要,故乡很容易成就作家的地域特色。但在全球化语境下,地域文化有多大的生存空间?也许一些作家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贾平凹说,他要为家乡立传。雪漠说,他要把正在消失的故乡记录下来,让后来的人们知道,人类曾经如此生活过。作家们当然要把正在消失的故乡记录下来,但更重要的是反思。如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对即将消亡的鄂温克族的回忆、记录和思索,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是对故乡文化在发生巨变的深刻反思。自然,文学是可以超越这些的,但是,文学在故乡驻足,在故乡落泪,在故乡留影,在故乡深思,最后将故乡写成一种文学形象,永久地留存于文学的天地,也是极其伟大的。(摘编自徐兆寿《文学故乡的意义探寻》)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乡是中国文学的基本母题之一,与古代诗词不同,现当代小说、散文在写作中融入了作者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摒弃了乡愁的主题。B.鲁迅、丰子恺、薛忆沩的同名作《故乡》分别写于1921年、1935年和2021年,蕴含了不同的时代内容,但结尾的故事都是悲剧性的。C.丰子恺对故乡的认知和沈从文、师陀不一样,丰子恺直接戳穿了牧歌的旧梦。他认为很多“现代人”由于乡村的破产在故乡饮酒赏月不再畅快。D.鲁迅与“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别了”,而百年之后薛忆沩在寻“根”中虽费周折,但非常欣喜地发现故乡变化大,旧貌换新颜。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诗人发现故乡是希望的寄托,故乡才是美好的;而鲁迅发现故乡的美好却早已迁移到不复实在的“神异的图画”中了。B.丰子恺推测故乡将失去古代诗词里充满乡愁的意味,仅存“乡”字的意义。作者认为填表时将籍贯换作出生地印证了其推测。C.莫言的文学故乡—高密东北乡被建构起来,高密东北乡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都承载着莫言的成长轨迹和个人情感。D.在全球化语境下,一些作家纷纷行动起来,在他们看来,把正在消失的故乡记录下来是最重要的,如迟子建对鄂温克族的记录。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高密东北乡深深地影响了莫言,莫言在《红高粱家族》等作品中建构起了文学故乡。B.钱钟书的《围城》塑造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像,反映了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过程。C.沈从文的《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的边城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D.贾平凹的《秦腔》倾注了他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深沉思考。4.两则材料都涉及故乡,在内容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5.鲁迅、丰子恺、薛忆沩在同名作《故乡》中分别表达了对故乡怎样的感受?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17分)不敢辜负的青春邓迎雪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个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迷恋网游、喝酒和外校女生恋爱。很忙,但都与学业无关。这样的颓废,不求上进,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他还是会隔三岔五地玩个通宵。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女友又邀他参加她们班同学的假期游,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正是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大家只好轮换着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他于是也就真的放下心来,不再心生牵挂……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在游戏中。凌晨三点,他和女友拖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挤满了困倦不堪的人,有好多农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昏昏沉沉进入梦乡。在一节车厢连接处,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世界很大有时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的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父亲又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生活的苦,他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着行李出外做工,他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涩。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车厢里睡得很香。送父亲下车后,他在自己的口袋里发现多了二百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从风景区回来,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高,在机器的轰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看见他,父亲急忙从架上下来,心疼地责备他大热的天来工地做什么。看着父亲湿透的汗衫,被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里,咸涩的苦。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父亲自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那工友又问在学校学的啥?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一脸欣慰的幸福的笑。他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那两门挂科的功课,无地自容。他在工地待了两天,才知道,那天父亲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费,是拿工钱代扣。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生活内容。他苦劝父亲回家,他留下来做工。父亲有些生气,“俺干庄稼活的,这点累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待的地方,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他沉睡的心。那个暑假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假期,他突然感觉长大成熟了许多,从此,一步步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和从前顽劣的他判若两人。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有那次火车上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父亲拼尽一生,用全部的心血,浇灌他人生路上的片片绿荫,他怎能再辜负青春?这是从那以后,经常盘桓在他心里的一句话。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看到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写出了他心里的难受,也反映出他对父亲的深情。B.当看见父亲在工地上艰苦地劳动时,他心里发苦,苦劝父亲回家,他留下来做工,父亲对儿子的这份孝心和懂事备感欣慰。C.当父亲向工友介绍自己的时候,他心里五味杂陈,羞愧得无地自容,这是因为父亲以儿子为豪,自己却在大学里挥霍青春。D.小说通过叙述他由之前的顽劣转变为踏实学习的过程,揭示了青春要自己做主,不可挥霍青春,要学会珍惜青春的主题。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在写他和父亲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父亲的沉稳突出他的浮躁,以父亲的艰苦劳作突出他的虚度光阴。B.小说叙写他在大学里的种种表现,目的在于引起下文,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也与他后来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C.小说卒章显志,以“片片绿荫”比喻儿女,写父亲为儿女的倾心付出,水到渠成地引出他不再辜负青春的感想。D.小说注重细节描写,语言富有表现力,如写父亲给他的钞票时用“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突出这钱的来之不易。8.请简要概括他从登上列车到父亲下车时的心理变化,并说明这些心理描写的作用。(5分)9.请简要分析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及塑造形象的方法。(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题。(20分)文本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文本二: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夫茧,舍而不治,则腐蠹而弃;使女工缫之,以为美锦,大君服而朝之。身者,茧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使贤者教之,以为世士,则天下诸侯莫敢不敬。是故子路,卞之野人;子贡,卫之贾人;颜涿聚,盗也;颛孙师,驵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夫学,譬之犹砺也。昆吾之金,而铢父之锡,使干越之工,铸之以为剑,而弗加砥砺,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磨之以砻砺
,加之以黄砥,则其刺也无前,其击也无下。自是观之,砺之与弗砺,其相去远矣。今人皆知砺其剑,而弗知砺其身。夫学,身之砺砥也。(节选自尸子《劝学》,有删改)文本三: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以致甘软,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
,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节选自颜之推《勉学》,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B.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C.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D.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君,古时常作为天子、国君的别称,也用作对尊长的敬称,此处指前者。B.贾人,指商人,也指古时官府掌管采购物品的人员,文中“贾人”指后者。C.社稷,“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社稷”合用则常用来代指国家。D.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的统称,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手法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尸子在《劝学》中列举了子路、子贡、颜涿聚、颛孙师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孔子的贤能。B.从颜之推提到的“未知养亲者”等情形可知,学习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C.《荀子·劝学》和尸子《劝学》都运用了比喻论证,使论证形象生动,浅显易懂。D.尸子和颜之推都写到了学习者在学习后所产生的变化,并以此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课内文言翻译)(4分)(2)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4分)14.三段文字都论述了学习的作用,请分别加以概括。(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小题。(9分)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①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注】①本词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两年后游距黄州不远的蕲水清泉寺时所作。②黄鸡:白居易有诗句称“黄鸡催晓”,有年华易逝之意。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阕写景,“兰芽”“松间”衬托出蕲水清泉寺清幽脱俗的特点。B.词的下阕议论,以反诘引出,即景取喻,表达人生感悟,启人心智。C.词的末句“白发唱黄鸡”运用拟人手法,生动表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D.本词写景偏于白描、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景风格有所不同。16.清代陈廷焯评东坡此词“愈悲郁,愈豪放”,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3)韩愈的《师说》中“______,______”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小题。(11分)大众阅读折射了社会的变迁。1949年到2019年,中国人的读书生活不断()着“场景”和“主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批红色文学作品讴歌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与此同时,苏联文学被广泛阅读及引入,其巨大的辐射力使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青年中很少有人没有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等“苏维埃经典”。改革开放后,受时代大潮(),__①__,比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无不成为当年甚至持续几年的畅销书籍。20世纪八九十年代,__②__;但2000年以后,读者的阅读内容从娱乐类书籍逐渐转化为知识类书籍,阅读目的已经从娱乐休闲逐渐转化为自我价值提升。5G时代,戴上增强现实设备,读者马上“置身”于中国历史的影像现场;翻开秦兵马俑画册,屏幕上立即展示出各种秦俑立体造型……“传播+阅读+沉浸式”的()出版将为人们提供更美好的阅读体验。70年,中国人的阅读从“有没有”升级到“好不好”,不仅阅读书目走在()的路上,__③__,如技术、经济、文化等,衍生出“阅读+××”的形态,让生活更加多彩。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变换感染数字化百花齐放B.变换感召智能化百花齐放C.变幻感召数字化遍地开花D.变幻感染智能化遍地开花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2500-2024动植物油脂紫外吸光度的测定
- GB/T 44771-2024压水堆核燃料组件制造工艺和产品合格性鉴定要求
- 2024年度传单派发与宣传活动合同
- 2024年度电影发行与放映权转让合同
- 2024年度汽车租赁公司汽车停车位租赁合同协议书3篇
- 六年级科学上册 全一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合同股权结构变更
- 2024年度租赁服务合同租赁物、租赁期限及租金支付协议
- 《统计热力学基础》课件
- 2024年度医疗设备代售合同
- 肌松药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 应用文写作证明信课件
- 伤寒论讲义课件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师用书(PDF版)
- 工程量漏项报告申请书800字(3篇)
-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教学课件
- 古代工笔人物画课件
-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1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丨苏教版 (共17张PPT)
- 煤层气井采出水处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山西省省级地
- 年产100万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实训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