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共育共赢PPT_第1页
家校合作共育共赢PPT_第2页
家校合作共育共赢PPT_第3页
家校合作共育共赢PPT_第4页
家校合作共育共赢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校合作共育共赢家长到学校听课引出的思考

某中学的高三(4)班在一次全市测试中成绩偏低,与该校其他班差距较大。校方认为,这主要是该班纪律太散漫。家长会后,该班的10多位家长即向学校提出质询,认为学校对该班不够重视,师资配备有问题,要求换老师,还提出每天派家长代表跟班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协助老师维持课堂纪律。后来,学校同意家长前来听课……家长到学校听课引出的思考教师:家长定期来学校交流学生情况,探讨思想教育工作是可以的,但介入太多,则会干扰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家长:家长跟班可以考察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听课情况等,无形中形成一股检查督促的力量,使校方经常改进工作。学生:家长跟班上课太伤自尊心了。社会人士:这种做法不可取。一是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二是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影响家长本身的工作。问题思考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谁起主导作用?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谁的贡献大?家校如何合作,实现共赢?家庭如何塑造人?关于家庭功能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提出“家庭功能”概念。国内外关于家庭功能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文献中,大部分都是关于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心理健康、人格、社会适应、情绪发展以及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与子女的学业成就、道德发展及心理健康等都具有高度相关。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孩子3岁和7岁的时候,是成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关节点。既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3岁前,孩子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是智力发展的高峰阶段。家庭的教育功能:使儿童情绪健康发展—安全感、幸福感等有心理动力—学习动力、人生目标等培养社会适应性—品德、行为习惯、沟通模式等形成个性……为学校教育起奠基和支持作用家庭如何塑造人?血缘亲情亲子关系沟通模式父母榜样家庭如何塑造人?爱的价值:父母的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爱—被父母所塑造亲子关系无可替代

心理学研究一:唯一阳光灿烂的孩子心理学研究二:两组孩子的对比实验安全感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影响到人的一生。家庭如何塑造人?2.亲子关系:亲子之间的铁三角关系

协同或分裂

亲密或排斥认同或对抗父儿母亲子之间的铁三角关系对于孩子来说:父亲和母亲同等重要孩子渴望得到来自于父亲和母亲同样的爱孩子渴望父母相亲相爱父母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令孩子困扰父母之间的战争是孩子痛苦的根源父母离婚仍应关心孩子的成长家庭如何塑造人?3.沟通模式父母之间、亲子之间的沟通态度、沟通方式——是儿童以后和世界上一切人沟通的基础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概括的沟通模式:指责讨好打岔超理智表里如一……家庭如何塑造人?4.父母榜样父母态度与行为方式影响儿童品德、个性、行为习惯。你怎样穿衣服,怎样和别人交谈,怎样谈论其他人;你怎样表现快乐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

——马卡连柯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利的方法。

——托尔斯泰了解儿童心理规律、教育规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需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如果是不遵守规则、耍赖,就对他们讲道理,引导讨论怎么办。我感到应该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因为在自己家里玩,当主人的要谦让。围绕一些难点、重点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分正方、反方进行辩论。你想这个世界怎样,你自己就应该怎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得到各国宪法和法律的确认和保护教导型方案——解决问题以家庭为中心,其形式和层次依据每个家庭特性需要而定,因家而异内容因家庭不同而不同。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提高亲子互动的质量。☆家长参与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遵纪守法喜欢学习对鼓励学生、家长与你和谐沟通交往,你做过哪些事情?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根本目的,前者重在“促进家庭发展”,后者重在“促进学校发展”指导预期要达到的目的;同理心:感知和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2.家长支持、配合学校工作基本的过程:揭示主题;方法: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家庭教育指导……父母的榜样作用:遵纪守法喜欢学习尊重他人兴趣盎然与人为善善于思考乐于助人意志坚强谦虚谨慎积极心态…………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孩子是家庭的镜子。没有问题儿童,只有问题家庭。从孩子的问题反观亲子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你想这个世界怎样,你自己就应该怎样!两个基本判断

(一)孩子的问题,根源在家庭,表现在学校,恶化在社会。(二)优秀学生后边一定有一个“成功”的家庭:文化积累较厚的家庭、有志气有拼搏精神的家庭。“问题学生”的后面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溺爱型、观念陈旧,不思进取的家庭。学校如何教育人?问题思考

学校教育有边界吗?——了解学校功能的有限性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是什么?——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功能:

1.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意识观念与行为规范2.学生系统学习人类创造和积累的文化知识,发展能力3.学生在群体生活中社会化,培养群性,发展社会性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教育的天然合作者重点内容教育活动教育目标学校教育政治教育、社会道德规范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及相应能力高度的目的性、组织性和计划性、强制性;更容易发挥其科学性国家、社会定向,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家庭教育学龄前:早期社会化人格培养、素质教育:基本生活技能与态度、家庭伦理规范、社会风俗习惯、私人生活、安身立命的教育渗透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进行,高度随机和灵活地安排与实施;容易发挥其艺术性从家庭出发的个人定向,对社会道德规范、人才规格的考虑也是从个人的社会适应与发展出发的。是家长自我发展和完善的一部分。问题思考“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对吗?家校如何进行合作?家庭与学校的关系1.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2.支持与配合的关系3.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家校合作七大问题

A.组织松散,实效性差

B.重信息联系,轻方法指导

C.告状的多,报喜的少

D.随意性强,计划性差

E.内容狭窄,方式单一

F.学校主动,家长被动

G.认识误差,职能错位政治教育、社会道德规范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及相应能力把孩子自己解决矛盾看作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让孩子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去说服别人,学习如何听取、理解、接纳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他相处。言语沟通伴随着合适的副言语和其他非言语手段,更能完美地传达信息。没有问题儿童,只有问题家庭。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家风、教育氛围不同等等,都要求学校或社区要从家庭出发,从“每一个家庭出发”,开展“以家为本”的指导。教师对学生情绪或表现过于认定或自信;任意贴标签和诊断:“你有…”同理心:感知和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了解儿童心理规律、教育规律家长支持、配合学校工作(1)家长具有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在你身上,家长最喜欢的特质有哪些?最不喜欢的有哪些?邀请家长思考学生及家庭发展。建立家长接待日制度,设立专门的专家接待时间,或面谈,或电话询访,或书面往来。国内外关于家庭功能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文献中,大部分都是关于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心理健康、人格、社会适应、情绪发展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家长B:你的做法太武断,孩子心理是不服的。随时注意活动细节和参与者反应;你怎样穿衣服,怎样和别人交谈,怎样谈论其他人;指导者,指导者的特点,指导者的准备;1.组织松散、实效性差各校家长委员会成员由校方任命,缺乏工作独立性,家长没有认同感。家长学校基本形同虚设,主要原因有:

1)部门多头管理,导致政出多门

2)师资队伍难以保障,办学质量不尽人意

3)经费来源渠道不畅,收费行为比较混乱

4)办学资格缺乏认证,办学质量缺乏评估

5)内部管理缺乏规范,质量信誉参差不齐2.重信息联系、轻方法指导目前的家校合作基本上只可叫家校联系,内容大多停留在信息沟通上,主要是老师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情况,或者老师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缺少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3.随意性强、计划性差学校层面:许多学校的家校结合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学校要求教师加强同家长的联系,但缺乏具体的检查与落实措施而流于形式。全校性的家校结合工作未能开展,教师个别与家长联系又缺乏保证,因而家校合作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教师层面:有些老师平时很少想到家长,等到出现学生打架、成绩下降、逃学等具体问题出现时才想到联系家长。4.告状的多、报喜的少有些老师习惯于“告状”。学校管不好,不切实际在寄希望于家长。许多老师都认为“请家长”是自己手中的一张王牌,束手无策的时候,就想到家长。点评:这种想法太天真。家长的素质、办法、威信就一定比你高吗?实践证明:“告状式”的教育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家校可以沟通,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但不能把希望仅寄托于家长身上。5.内容狭窄、方式单一合作内容:局限于学习成绩及一些具体的事务工作上。如学习成绩报告、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学生填报志愿、动员学生募捐等具体事务上。合作方式:常用家长会、家庭练习薄等浅层单一的沟通、合作方式。6.学校主动、家长被动双方合作地位不平等。在大多数的学校里(公办学校),教师拥有权威的地位,拥有教育孩子的话语权,家长处于从属地位,被动接受着老师的信息。另外也有是家长占主动的情况,一般出现在民办学校,老师普遍担心被家长投诉,如履薄冰。7.认识不清、职能错位家庭教育学校化:家庭教育放弃了本来的职能而成为学校教育的承包机构,承担它难以胜任的教育职能。家庭重智轻德、忽视个性培养,是教育负效益。学校侵占家庭的某些职责:如代替家庭承担照管、教育、教养(未成年人)职能。学校不再是获得认知技能的地方,学校的责任已扩大到社会的和管理的方面。两种合作共育的模式

(一)“以校为本”的家庭教育指导

(二)“以家为本”的家庭教育指导

(一)“以校为本”的家庭教育指导

家校双方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家长支持、配合并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目的是促进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1.学校提供提条件促进家校合作

2.家长支持、配合学校工作

3.家长参与学校工作是家校合作的发展趋势家长支持、配合学校工作班级家长座谈会和家长论坛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根本目的,前者重在“促进家庭发展”,后者重在“促进学校发展”校内亲子活动:节日亲子同乐活动,亲子合作的家庭竞赛活动等等。把孩子自己解决矛盾看作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让孩子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去说服别人,学习如何听取、理解、接纳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他相处。1.对于学习者的需求分析越真实具体,方案就越切合实际、越可操作。建立家长接待日制度,设立专门的专家接待时间,或面谈,或电话询访,或书面往来。在大多数的学校里(公办学校),教师拥有权威的地位,拥有教育孩子的话语权,家长处于从属地位,被动接受着老师的信息。教导型方案——解决问题双方都能够阐明各自所担心的问题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概括的沟通模式:☆家长参与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指导、引导孩子共同解决问题;教师介入引导,就属于家庭教育指导范畴。学校要求教师加强同家长的联系,但缺乏具体的检查与落实措施而流于形式。你怎样穿衣服,怎样和别人交谈,怎样谈论其他人;对于孩子来说:父亲和母亲同等重要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提高亲子互动的质量。渗透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进行,高度随机和灵活地安排与实施;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谁起主导作用?结果;家长支持、配合学校工作

图一:家长主持亲子活动

图二:亲子趣味运动会家长参与学校工作(1)家长具有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家庭教育权在现代学校中的反应☆家长作为子女的出资人和代言人,具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得到各国宪法和法律的确认和保护(2)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加强家校合作的客观要求☆家长具有参与学校管理的内在需求和潜在力量☆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求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教师顺利完成教育使命需要家长配合(3)家长参与管理是学校改革和提升的需要☆家长参与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家长参与是加强监督,提升学校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家长参与的三种模式(二)“以家为本”的家庭教育指导1.以家庭的发展为本

2.以家庭的特性为本

1.以家庭的发展为本

由单一的学校教育向面向大众的全民终身教育转变,由学校素质教育向全民素质教育转变,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学校作为社区教育的中心,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基点和桥梁。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素养,是健全个人身心发展、营造幸福家庭、建立祥和社会的民生工程,可以有效提高市民素养、提升社会文明的整体水平。

2.以家庭的特性为本的指导

相对于学校来说,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家庭的构成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家风、教育氛围不同等等,都要求学校或社区要从家庭出发,从“每一个家庭出发”,开展“以家为本”的指导。以家庭为中心,其形式和层次依据每个家庭特性需要而定,因家而异内容因家庭不同而不同。无法为所有家庭订定特定的教育内容。如果一定要有相同,那就是“家是爱的学校”:给予家人爱与安全感的场所、学习表达爱与接受爱与安全感需求的地方、学习与人相处的地方。。两类模式的比较

A、以家为本的模式教师角色:教育指导者、服务者、社工……

家长角色:学习者、成长者方法:家长教育、亲职教育、家庭治疗……B、以校为本的模式教师角色:合作伙伴、服务者……

家长角色:支持者、提供者、合作伙伴……

方法: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家庭教育指导……

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根本目的,前者重在“促进家庭发展”,后者重在“促进学校发展”

目前,要兼顾两种模式,争取都出成效。共赢共育策略1.家长有机会了解及参与制定学校办学理念、目标、愿景、规划、措施;2.建立“同一战壕战友”的团队意识,有共同目标、信念(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充分发展)和协同意识;3.建立调动家长参与、发挥家长智慧、利用家长资源的机制与平台;4.有效指导家长,使家长和学校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家庭教育指导主要内容1.树立亲职意识2.转变教育观念3.了解儿童心理规律、教育规律4.学习有效的教育方法常用技术与方法

一、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方案二、亲子活动及其组织技巧三、家庭教育指导面谈技术

……帮助、教育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家长参与是加强监督,提升学校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家长参与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教导型方案——解决问题虚弱、不实际的保证:“你会…”协同或分裂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谁起主导作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得到各国宪法和法律的确认和保护学校要求教师加强同家长的联系,但缺乏具体的检查与落实措施而流于形式。家长C:自己不能自私是对的,但只是谦让,会显得很儒弱,变得无能。(一)家庭教育需求分析教师对学生情绪或表现过于认定或自信;资讯提供型方案——提供帮助—开放、热情、舒适、轻松……教导型方案——解决问题另外也有是家长占主动的情况,一般出现在民办学校,老师普遍担心被家长投诉,如履薄冰。2.遵纪守法喜欢学习前期准备:如学员和教师联系,场地勘察、布置,教材编制……指导效果:指导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一、如何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方案方案是一套完整的思维架构,是引领家庭教育指导实务工作蓝图。制定方案不能保证指导的成功,但至少提高了行动的可能性,为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制定方案能提供清晰的指引、使资源有效运用、让工作更容易上手、为团队凝聚共识、有利于流程掌握与评估。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四阶段1.家庭教育需求分析2.家庭教育指导方案设计3.方案的完善与执行4.方案的总结与评估(一)家庭教育需求分析就个体而言,需求是针对不足部分而产生一种想要的动机和渴望。对于学习者的需求分析越真实具体,方案就越切合实际、越可操作。

平衡↘理想状态↘学习者→﹤

﹥落差→需求不平衡↗现实状态↗家庭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价值——引导需求:不是所有人都清楚自己的需求所在,也不是每一种需求都能够被满足。(一)家庭教育需求分析1.家庭需求分析——家庭的意愿与能力2.社会需求分析——完成所在机构的社会责任家庭发展、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谐社会构建、学校和社区的发展等社会性需求3.需求分析的工具调查问卷、访谈;工作任务;社会发展指标;注册法规要求;研究资料……

家庭意愿家庭能力

有意愿

无意愿有能力标准家庭

边缘家庭无能力需求家庭

隐藏家庭(二)家庭教育指导方案设计1.主题的确定2.方式的选择3.预算的编制4.进度的安排5.人力的配置6.方案的撰写选择恰当的指导方式指导方式可选择的方法个别化指导个别面谈、自学、网络学习、博客……小团队指导上课、座谈会、研讨会、工作坊……大团队指导演讲、研讨会、展览、游园活动……随机指导电邮、短信、广播电视、网络学习……社区学习社区教育资源中心、社区团体组织……三类家庭教育指导方案明确方案类型,可以帮助设计方案时,描绘出清楚而具体的方案目标,帮助方案设计明确的定位,有助于设计合适、具有吸引力的内容。1.发展型方案——促进发展2.教导型方案——解决问题3.资讯提供型方案——提供帮助(三)方案的完善和执行1.前期准备:如学员和教师联系,场地勘察、布置,教材编制……2.预算控制3.替代性方案4.方案的执行一般包括下列工作:办理参与者登记;提供参与者资料;核对参与者资料并建立档案;随时注意活动细节和参与者反应;正式或非正式调查参与者的感受及意见;记录事件处理过程及引发的心得;酝酿未来方案的构想。综合运用体验、分享、互动的形式

1.“角色扮演式”。应用的集体案例,请家长与教师一起扮演角色,进行表演。

2.经验回顾式”。引导家长回顾已往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或让学生、家长、教师一起倾听好家长的典型发言,交流家教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研讨。

3.“小组讨论式”。围绕一些难点、重点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分正方、反方进行辩论。

4.“专家咨询式”。建立家长接待日制度,设立专门的专家接待时间,或面谈,或电话询访,或书面往来。

5.“亲子对话式”。由学生给家长上课,家长给学生上课或组织学生与家长对话。

……(四)方案的总结与评估评估贯穿于方案的全过程,确保方案有一定的品质,并作为未来的参考依据。认识方案的优缺成败。评估结果除影响组织者的声誉,更严重影响参与者对方案目标的认知、信心及未来的参与意愿。☆家长作为子女的出资人和代言人,具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父母与子女间的双向互动,私人生活范畴。家庭意愿活动准备:指导对象,指导对象的特点,指导对象的通知及其特点;探索性言论—要求面谈者提供他们不愿提供的信息。二、亲子活动的组织技巧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家风、教育氛围不同等等,都要求学校或社区要从家庭出发,从“每一个家庭出发”,开展“以家为本”的指导。一是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二是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影响家长本身的工作。活动准备:指导对象,指导对象的特点,指导对象的通知及其特点;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家风、教育氛围不同等等,都要求学校或社区要从家庭出发,从“每一个家庭出发”,开展“以家为本”的指导。另外也有是家长占主动的情况,一般出现在民办学校,老师普遍担心被家长投诉,如履薄冰。如果是为争玩具,就启发他们想办法使每个人都能玩得很高兴;双方都能够阐明各自所担心的问题☆家长参与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家风、教育氛围不同等等,都要求学校或社区要从家庭出发,从“每一个家庭出发”,开展“以家为本”的指导。应用的集体案例,请家长与教师一起扮演角色,进行表演。班级家长座谈会和家长论坛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家风、教育氛围不同等等,都要求学校或社区要从家庭出发,从“每一个家庭出发”,开展“以家为本”的指导。☆家长参与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四)方案的总结与评估1.收集三类资料一是已经存在的资料(如计划、记录、报道、作业、心得等),二是相关的人(如方案的决策者、参与者、领导等),三是直接观察(观察学员情境等)、访谈、问卷。2.撰写总结(或评估报告)

结果;方案背景;目的、意图;实施过程及结果;讨论(主要经验与不足);成本及效益;结论、建议及观点。3.总结的运用三方面:作为方案延续或终止的决策工具;供决策者参考;作为说服他人支持某特定立场。二、亲子活动的组织技巧家庭教育指导类型:专题讲座类讨论辨析类亲子活动类文艺活动类体育活动类休闲娱乐类(一)讲座报告类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家长学校的传统形式。指导者主讲,面向多名家长;可以有指导者与家长的互动,但缺少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便于知识的传授。指导者家长家长家长家长专题讲座类指导的要求主讲人及其身份、专长;指导对象及其特点;指导时间与指导地点;指导内容的详细提纲;需要注意的地方配电子演讲稿ppt。(二)讨论辨析类讨论会、辨析会及座谈会、家长沙龙等。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是其特点;指导者起组织、引导的作用。在转变家长观念上,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基本的过程:揭示主题;讨论辨析;小结提高。指导者家长家长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吵架主持人提出主题:不少家长感到,别人的孩子到家里来玩,最怕的是孩子争玩具、吵架。家长A:我的办法是停止他们的游戏,没收他们的玩具;请别人家孩子先回去,告诉他们,以后如果再吵就不允许来玩。家长B:你的做法太武断,孩子心理是不服的。我感到应该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因为在自己家里玩,当主人的要谦让。家长C:自己不能自私是对的,但只是谦让,会显得很儒弱,变得无能。家长D:我也不赞成一味谦让,要问清原因对症下药。如果是为争玩具,就启发他们想办法使每个人都能玩得很高兴;如果是不遵守规则、耍赖,就对他们讲道理,引导讨论怎么办。让他们自己解决矛盾,明辨是非。家长E:争吵时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冷静下来后再解决。小结:家长的情绪要保持稳定;家长要客观了解情况;只要没有危险,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把孩子自己解决矛盾看作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让孩子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去说服别人,学习如何听取、理解、接纳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他相处。------讨论辨析类案例的内容要求活动准备:指导对象,指导对象的特点,指导对象的通知及其特点;指导者,指导者的特点,指导者的准备;指导预期要达到的目的;指导活动的场地、设备等物质准备。活动过程:主题呈现方式;讨论过程;主持人小结。指导效果:指导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活动后续工作:家长在指导过程中的反应;对指导效果的了解;指导者的反思;指导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三)亲子活动指导1.家庭亲子活动2.亲子集体活动3.亲子教育活动家庭亲子活动父母与子女间的双向互动,私人生活范畴。是家庭教育,不是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介入引导,就属于家庭教育指导范畴。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提高亲子互动的质量。父母子女亲子集体活动多对亲子互动在同一地点同时进行,不同的亲子互动之间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亲子活动本身对促进亲子沟通、增强亲子理解、密切亲子关系起积极作用;集体性亲子活动的特殊意义。不同家庭间的集体活动(旅游、联谊、运动等)。学校和社区组织的亲子活动。父母子女父母子女父母子女亲子活动指导在组织集体性亲子活动的同时,指导者通过与家长、与学生的互动进行指导。对低幼儿童的亲子活动的指导,一般把家长作为重点;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需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父母子女父母子女父母子女指导者亲子活动类型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校内亲子活动,社区亲子活动,亲子营地活动。校内亲子活动:节日亲子同乐活动,亲子合作的家庭竞赛活动等等。目前在幼儿园和小学比较多,目前社区和中学较少。家长参与的主题班会在学生班长主持下的家长集体与学生集体的互动过程。必须由有一定专业能力的教师或家长主持。娱乐、欢庆类的主题班会,可由学生主持。学生学生学生家长家长家长主持人亲子活动组织技巧1.要了解活动的目的2.活动前的冥想3.活动前要有万全准备4.安排人员渗透到团队中5.要对家长、孩子的肯定亲子活动组织技巧6.规则要简单扼要的说明7.谈吐轻松,切勿粗言8.要能产生互动9.活动的胜负要能掌控10控制会场的秩序主持活动的原则a.果断的裁判b.鼓舞失败者的兴趣c.顾到每一位参加的人d.邀请出场者的技巧e.把握高潮适时结束f.多用谢谢和赞许

亲子活动带领技巧充分的准备穿着得体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掌握活动的节奏掌控参与者的情绪运用同侪的压力让参与者参与各项活动用团体的对抗,来制造活动的高潮用完成的喜悦来制造团队的使命亲子活动案例的整理制定活动方案(文本)实施活动方案(过程)根据指导时的感觉、家长现场的反应和指导后的效果进行反思(反思、评价)修改指导方案(修改)形成活动案例及配套课件(成型)三、家校沟通的面谈技术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基础帮助、教育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指导、引导孩子共同解决问题;协调、平衡对孩子的基本认识;商洽、处理对孩子的有关处分;

……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提高亲子互动的质量。小结:家长的情绪要保持稳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需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教师介入引导,就属于家庭教育指导范畴。是家庭教育,不是家庭教育指导。重信息联系,轻方法指导由单一的学校教育向面向大众的全民终身教育转变,由学校素质教育向全民素质教育转变,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二、亲子活动的组织技巧对于孩子来说:父亲和母亲同等重要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谁的贡献大?2)师资队伍难以保障,办学质量不尽人意用团体的对抗,来制造活动的高潮演讲、研讨会、展览、游园活动……发展型方案——促进发展孩子渴望得到来自于父亲和母亲同样的爱☆家长参与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调查问卷、访谈;形成活动案例及配套课件(成型)直接的指导和引导:“你应该…”尊重他人兴趣盎然与家长沟通交流时的矛盾对孩子的情绪或表现各自认识角度不同;家长对孩子情绪或表现过于认定或相信;教师对学生情绪或表现过于认定或自信;孩子对家长或班主任都没有说出事实;家长或班主任都只看到了事实的一部分;

……何谓面谈?

面谈是收集个别资料或讯息,促进沟通和理解的一种方法。参与交流的双方对情境的理解高度一致,交流的意义就损失得最少。言语沟通伴随着合适的副言语和其他非言语手段,更能完美地传达信息。一次面谈就像是一次测验,有着确定的目的。在有人参与的工作中都被视为重要技巧。

面谈的功用1.互相了解学生的整体表现及印象。2.是赞扬的时机。3.了解及关心学生在家中的表现。4.建议学生需要改善的地方。5.收集家中意见。6.邀请家长思考学生及家庭发展。合作-面谈的基本态度1.双方都能够阐明各自所担心的问题2.积极并愿意解决问题3.共同研究问题解决方案4.对事不对人,不揭短,不指责5.达成双赢目的,大家都获益最多面谈的分类1.结构式—标准化由主谈者控制面谈全部过程,且面谈内容范围窄而有限。2.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