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复习教案_第1页
椭圆复习教案_第2页
椭圆复习教案_第3页
椭圆复习教案_第4页
椭圆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椭圆复习教案

高二文科数学椭圆复习教案

(一)椭圆标准方程问题:

例1、?ABC的底边BC?16,AC和AB两边上中线长之和为30,求此三角形重心G的轨迹和顶点A的轨迹.

分析:(1)由已知可得GC?GB?20,再利用椭圆定义求解.

(2)由G的轨迹方程G、A坐标的关系,利用代入法求A的轨迹方程.

BC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解:(1)以BC所在的直线为x轴,设G点坐标为?x,y?,

由GC?GB?20,知G点的轨迹是以B、C为焦点的椭圆,且除去轴上两点.因a?10,

c?8,有b?6,

x2y2??1?y?0?.故其方程为

10036x?2y?2??1?y??0?.①(2)设A?x,y?,G?x?,y??,则

10036??xx?,?x2y2?3??1?y?0?,由题意有?代入①,得A的轨迹方程为其轨迹是椭圆(除900324?y??y?3?去x轴上两点).

说明:对于求椭圆标准方程的题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标准方程中胡a、b、c、e的几何意义及其关系,求得相应胡值,得到椭圆胡标准方程,一种是待定系数法,根据所给条件列方程组,然后解此方程组,从而求出待定系数。当然,在此类问题中还有求动点轨迹方程的题,特别是根据题目条件可以确定该动点轨迹是椭圆的题,可通过确定椭圆的相关系数来确定该动点问题。对于一般的动点问题,则习惯采用代入法来求其轨迹方程,如本例题中的(2)。具体解法为:首先设动点的坐标为(x,y),设已知轨迹上的点的坐标为(x0,y0),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使x,y与x0,y0建立等式关系,从而由这些等式关系求出x0和y0代入已知的轨迹方程,就可以求出关于x,y的方程,化简后即我们所求的方程.这种方法是求轨迹方程的最基本的方法,必需把握.

知识迁移:

0?,a?3b,求椭圆的标1、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且经过点P?3,准方程.

2、已知动圆P过定点A??3,0?,且在定圆B:?x?3??y2?64的内

21

部与其相内切,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

(二)直线与椭圆综合的位置关系及弦长问题:例2、已知椭圆4x2?y2?1及直线y?x?m.(1)当m为何值时,直线与椭圆有公共点?(2)若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

210,求直线的方程.52解:(1)把直线方程y?x?m代入椭圆方程4x2?y2?1得4x2??x?m??1,即5x?2mx?m?1?0.???2m??4?5?m2?1??16m2?20?0,解得

222???55.?m?222mm2?1x1x2?(2)设直线与椭圆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x1,x2,由(1)得x1?x2??,.55m2?1210?2m??根据弦长公式得:1?1???.解得m?0.方程为??4?55?5?22y?x.

说明:处理有关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问题及有关弦长问题,采用的方法与处理直线和圆的有所区别.这里解决直线与椭圆的交点问题,一般考虑判别式?;解决弦长问题,一般应用弦长公式.用弦长公式,若能合理运用韦达定理(即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大大简化运算过程.

例3、已知长轴为12,短轴长为6,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过它对的左焦点F1作倾斜解为

?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求弦AB的长.3

分析:可以利用弦长公式AB?1?kx1?x2?2(1?k2)[(x1?x2)2?4x1x2]求得,

也可以利用椭圆定义及余弦定理,还可以利用焦点半径来求.解:(法1)利用直线与椭圆相交的弦长公式求解.

AB?1?k2x1?x2?(1?k2)[(x1?x2)2?4x1x2].b?3,由于a?6,所以c?33.因

为焦点在x轴上,

2

x2y2??1,左焦点F(?33,0),从而直线方程为y?3x?9.所以椭圆方程为

369由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得:13x?723x?36?8?0.设x1,x2为方程两根,所以

2x1?x2??72313,

x1x2?36?813,

k?3,从而

AB?1?k2x1?x2?(1?k2)[(x1?x2)2?4x1x2]?

(法2)利用椭圆的定义及余弦定理求解.

48.13x2y2??1,设AF由题意可知椭圆方程为1?m,BF1?n,则AF2?12?m,369BF2?12?n.

在?AF1F2中,AF22?AF1?F1F2?2AF1F1F2cos222?3,

即(12?m)?m?36?3?2?m?63?所以m?21;24866AB?m?n?n?.同理在?BF中,用余弦定理得,所以.F12134?34?3

(法3)利用焦半径求解.

先根据直线与椭圆联立的方程13x?723x?36?8?0求出方程的两根x1,x2,它们分别是A,B的横坐标.

再根据焦半径AF1?a?ex1,BF1?a?ex2,从而求出AB?AF1?BF1.

说明:对同一道题,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可能会得到不同启示,得出大量种不同的解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向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发展,冲破思维的单一性,固定性,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此题在讲解中采用一题多解的形式,扩散学生的解题思维,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学生的知识把握程度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等等)来选择性讲解,按学生最终的把握状况识记。当中,方法3选择性讲,对于一般性学生,若学校老师在上课中没有提到焦半径的概念,则无需讲解。知识迁移:

2x2y2??1上的点M到焦点F1的距离为2,N为MF1的中点,则ON(O为坐1、椭圆

259标原点)的值为()A.4B.2C.8D.

32说明:(1)椭圆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

3

椭圆.(2)椭圆上的点必定适合椭圆的这一定义,即MF1?MF2?2a,利用这个等式可以解决椭圆上的点与焦点的有关距离.(三)弦中点问题:

x2y2??1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例4、已知P(4,2)是直线l被椭圆

369

分析:此题考察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问题.寻常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或x)得到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再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直接求出x1?x2,x1x2(并不需要求出直线与椭圆的交点坐标,这种“设而不求〞y1?y2,y1y2)的值代入计算即得.的方法,在解析几何中是经常采用的.

解:方法一: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2?k(x?4).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4k2?1)x2?8k(4k?2)x?4(4k?2)2?36?0①

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为A(x1,y1),B(x2,y2),则x1、x2是①的两根,∴

x1?x2?8k(4k?2)

4k2?11x1?x24k(4k?2)k???,.∴所求直线方程为2224k?1∵P(4,2)为AB中点,∴4?x?2y?8?0.

方法二:设直线与椭圆交点A(x1,y1),B(x2,y2).∵P(4,2)为AB中点,∴x1?x2?8,

y1?y2?4.

又∵A,B在椭圆上,∴x1?4y1?36,x2?4y2?36两式相减得

2222(x1?x2)?4(y1?y2)?0,

即(x1?x2)(x1?x2)?4(y1?y2)(y1?y2)?0.∴为x?2y?8?0.

方法三:设所求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A(x,y),另一个交点B(8?x,4?y).∵A、B在椭圆上,∴x?4y?36①。(8?x)?4(4?y)?36②

22222222y1?y2?(x1?x2)1???.∴直线方程

x1?x24(y1?y2)24

从而A,B在方程①-②的图形x?2y?8?0上,而过A、B的直线只有一条,∴直线方程为x?2y?8?0.

说明: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概括性与深刻性是数学教学任务之一。在解题中思考解题思路、解题的基本规律是提高学生思维概括性的有效途经。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重点考察的解析几何问题,“设而不求〞的方法是处理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此题讲解中着重介绍设而不求的解题方法与具体做法,保证学生能够完全接受。

若已知焦点是(33,0)、(?33,0)的椭圆截直线x?2y?8?0所得弦中点的横坐标是4,则如何求椭圆方程?

x2?11??y2?1,例5、已知椭圆(1)求过点P?,?且被P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2?22?(2)求斜率为2的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方程;

(3)过A?2,1?引椭圆的割线,求截得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4)椭圆上有两点P、Q,O为原点,且有直线OP、OQ斜率满足kOP?kOQ??求线段PQ中点M的轨迹方程.分析:此题中四问都跟弦中点有关,因此可考虑设弦端坐标的方法.

解:设弦两端点分别为M?x1,y1?,N?x2,y2?,线段MN的中点R?x,y?,则

①-②得?x1?x2??x1?x2??2?y1?y2??y1?y2??0.

由题意知x1?x2,则上式两端同除以x1?x2,有?x1?x2?2?y1?y2?1,2?x12?2y12?2,?22?x2?2y2?2,??x1?x2?2x,?y?y?2y,?12①②③④y1?y2?0,

x1?x2将③④代入得x?2yy1?y2?0.⑤

x1?x2(1)将x?11y?y21??,故所求直线方程为2x?4y?3?0.⑥,y?代入⑤,得122x1?x22222将⑥代入椭圆方程x?2y?2得6y?6y?11?0,??36?4?6??0符合题意,442x?4y?3?0为所求.

5

(2)将

y1?y2(椭圆内部分)?2代入⑤得所求轨迹方程为:x?4y?0.

x1?x2y1?y2y?1代入⑤得所求轨迹方程为:x2?2y2?2x?2y?0.(椭圆内部分)?x1?x2x?2(3)将

2x12?x22???y12?y2?2,⑦(4)由①+②得:

222将③④平方并整理得x1?x2?4x2?2x1x2,⑧22y1?y2?4y2?2y1y2,⑨

4x2?2x1x2?4y2?2y1y2?2,⑩将⑧⑨代入⑦得:

4??再将y1y2??1?1?x1x2代入⑩式得:2x2?x1x2?4y2?2??x1x2??2,2?2?y2?1.此即为所求轨迹方程.即x?122说明:此题前面三问均是采用设弦端坐标的方法,也即“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而在第(4)问的应用中略有区别,需引起注意。知识迁移:

x2y2??1,求:已知椭圆

164(1)以P(2,?1)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2)斜率为2的平行弦中点的轨迹方程;

(3)过Q(8,2)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综合练习:

x2y21、已知椭圆方程2?2?1?a?b?0?,长轴端点为A1,A2,焦点为F1,

abF2,P是椭圆上一点,?A1PA2??,?F1PF2??.求:?F1PF2的面

积(用a、b、?表示).

分析:求面积要结合余弦定理及定义求角?的两邻边,从而利用S??1absinC求面积.26

x2y2??1的焦点为焦点,2、以椭圆过直线l:x?y?9?0上一点M123作椭圆,要使所作椭圆的长轴最短,点M应在何处?并求出此时的椭圆方程.

分析:椭圆的焦点简单求出,依照椭圆的定义,此题实际上就是要在已知直线上找一点,使该点到直线同侧的两已知点(即两焦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只须利用对称就可解决.

x2y2?1,试确定m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直线l:y?4x?m,椭圆C3、已知椭圆C:?43上有不同的两点关于该直线对称.

说明:涉及椭圆上两点A,B关于直线l恒对称,求有关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可以采用列参数满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