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期末下册要点新_第1页
初二物理期末下册要点新_第2页
初二物理期末下册要点新_第3页
初二物理期末下册要点新_第4页
初二物理期末下册要点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初二物理期末下册要点【前言】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假如滴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一个水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本篇文章是我为您整理的《初二物理期末下册要点》,供大家借鉴。

1.初二物理期末下册要点篇一

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全部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波,那就是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或者声源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小于17m。(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音调:声音的凹凸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打算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章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乐音是指发声体做规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动听悦耳的声音就叫做乐音。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抱负的宁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热现象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留意观看量程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够遇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

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体温计,试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分

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量程:35—42℃,分度值:0.1℃;使用方法:①离开人体读数,②用前需甩试验温度计:量程:—20—100℃;分度值:1℃;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量程:—30—50℃;分度值:1℃;使用方法:同上。

5、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熔点:晶体都有肯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凝固点:晶体者有肯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3)晶体熔化的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连续汲取热量。

(4)晶体熔化的特点:①温度不变;②连续汲取热量。

7、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8、蒸发觉象

(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凹凸;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淌的`快慢。(3)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9、沸腾现象

(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猛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连续汲取热量。(3)液体沸腾的特点:①温度不变;②连续汲取热量。

(4)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上升

10、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液化放热(生活中的“白气”、雾、露、水管“冒汗”、液氢、液氧、液化石油气等属于液化现象)

11、升化和凝化现象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碘、冰雕变小、“干冰”的舞台效应属于升华;冬天看到霜、雪、冰晶、冰花、窗花、雾凇等属于凝华)

2.初二物理期末下册要点篇二

功和机械能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大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简洁机械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围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围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觉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G,上浮(3)F浮=G,悬浮或漂移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ρ物ρ液,上浮(3)ρ物=ρ液,悬浮。(不会漂移)

3、浮力产生的缘由: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