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基本概念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基本概念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基本概念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基本概念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基本概念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概念专题测试讲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胶体、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溶液的性质和浓度、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阿伏加德罗定律等基本概念在必修一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阿伏加德罗定律更是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在高三复习中需要将其整合,提高。学习内容前后联系高三一轮复习时,这些基本概念在必修一给出,大都是以实验需要导入,其中物质的量里面的浓度问题——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落脚点,还用于基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等方面。学习内容的地位与作用1.“物质的量”起着联系微观与宏观物质世界的重要作用。借助物质的量这一工具,从量的层次上理解、分析宏观与微观概念并加以运用,既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路径,也是学生思维方式从以感性认识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转向的具体表现,更是学生将来学习其他相关概念、进行化学计算以及相关实验的基础。2.借助于物质的分类及反应类型,突出强化学生对高中阶段重要实验的认知、理解。突出其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工具作用和方法论上的意义。3.借助于化学计量作为沟通化学的研究方法——实验与化学研究对象——物质的桥梁,其重要意义在于使得化学研究更加科学,对宏观物质的称量直接与微观离子数目相对应,促进了化学科研向精准、量化的方向发展。(二)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矛盾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高一学习了这些基本概念后,进入高三需要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进行思维重组。(三)教学设计重点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学习。通过知识点分布整合,学生讲解,师生互评,发现规律,注重概念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过程,概括方法,提升认知。(四)教学设计基本思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创设丰富的情境,以学生的专题练习为基础,提炼出科的思想,然后进行类比迁移,解决发现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师生共同构建出基本的概念,实现有意义的建构,即着重于概念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过程,专题练习变式练习专题练习变式练习构建概念/提升规律构建概念/提升规律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基本概念专题测试讲评课型讲评课时1课时教材目次高三二轮复习必修一基本概念整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合体的一个物理量,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能进行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能解释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熟练运用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2.了解物质分类依据及方法。3.熟练认识并能利用中学化学常见的反应类型。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从已有的相似概念迁移整合。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类比、迁移的学习方法,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3.通过问题——建构的模式,化静态为动态,学会概念学习的常用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多种问题解决的活动中,体会到化学微观表征的重要意义并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兴趣。2.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养成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教学内容物质的量概念系统中物质的量、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概念及概念间的联系、相互转化关系。物质分类方法,中学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概念系统中物质的量、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概念及相互转换关系。教学难点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和与运用。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用“类比迁移建构法”开展学习活动,以学生自己为主体,利用问题解决式教学,在问题中进行探究,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深入,逐步推进,把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化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使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建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在教师帮助下顺利完成知识建构,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使科学认知与原有经验之间达到平衡,实现学习的有效迁移,从而获得意义建构的成功,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创设问题情境,展示学生专题练习中的错点,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展示学生错点,概括知识点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考点分布汇总考点题号胶体2、3、4、16、19、20物质的分类1、17化学反应类型9、17、21溶液的性质和浓度6、14、19、22阿伏加德罗常数与阿伏加德罗定律5、7、8、10、12、13、15、18物质的量11、14、19、22、23情境一:阿伏加德罗常数[引入]阿伏加德罗常数在高考中出现几率很大,来看看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增强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问题】讨论试卷中的问题,结合学案中的练习总结规律。学生讨论得出,化零为整的思想。通常以一定单位集合体来计量。激发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深入思考】所学知识中的分类问题回归生活,在生活发现科学思想,学会总结,加深理解。【问题】高考题出现的真题展现【总结】多媒体展示规律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对记数思想加深理解设计意图:情景二:离子共存【多媒体展示】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⑴溶解铝后得到的无色溶液:Na+、K+、Cl-、HCO3-⑵石蕊呈蓝色的溶液:Na+、[Al(OH)4]-、NO3-、HCO3-⑶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Mg2+、SO42-、Cl-⑷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⑸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O32-、HCO3-⑹1.0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⑺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⑻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⑼Na2S溶液中SO42-、K+、Cl-、Cu2+【问题】常见出题方式有哪些?【问题】高考题重现:1.[2013高考∙重庆卷∙1]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Ba2+、Cl—、NO3—B.Pb2+、Hg2+、S2—、SO42—C.NH4+、H+、SO32—、PO43—D.Ca2+、Al3+、Br—、CO32—2.(2013广东卷)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Al3+、Cl-、CO32- B.H+、Na+、Fe2+、MnO4-C.K+、Ca2+、Cl-、NO3- D.K+、NH4+、OH-、SO42-学生分组讨论变式训练AUTONUM.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K+、Na+、Cl—、NO3—B.K+、Na+、Br—、SiO32—C.H+、Fe2+、SO42—、Cl2D.K+、Ag+、NH3·H2O、NO3—AUTONUM.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B.0.1mol·L-1的Na2CO3溶液:K+、Ba2+、NO3-、Cl-C.0.1mol·L-1FeCl3溶液:K+、NH4+、I-、SCN-D.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激发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规律总结:多媒体展示情景三:离子方程式【问题】书写离子方程式的程序与注意事项展示常见练习学生讨论后回答【发现问题】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高考题重现:1.(2013江苏卷)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Mn2++2Cl-+Cl2↑+2H2OB..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C.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2.(2013海南卷)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NH4HCO3溶于过量的浓KOH溶液中:NH4++HCO3-+2OH-=CO32-+NH3↑+H2O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4Br-+3Cl2=2Fe3++2Br2+6Cl-D.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归纳问题】多媒体展示规律学生总结规律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主板书】2、通过问题情境,强化概念的辨析和应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概念教学有三个最基本的环节。即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辨析和概念的应用。对于概念的辨析和应用,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总结。如果老师直接告诉学生,那么就违背了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建构原则,学生也不易接受,更不易形成记忆,能力的提高就更无从谈起。【变式练习】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K+、Na+、Cu2+、SOeq\o\al(2-,4)B.c(OH-)=10-13mol·L-1的溶液:Al3+、NOeq\o\al(-,3)、I-、Cl-C.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1的溶液:Na+、Cl-、NOeq\o\al(-,3)、SOeq\o\al(2-,4)D.0.1mol·L-1FeSO4溶液:K+、NHeq\o\al(+,4)、MnOeq\o\al(-,4)、ClO-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用铜作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当线路中通过NA个电子时,阳极产生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②常温常压下,16gO2和16gO3含氧原子数均为NA③标准状况下,22.4LCH3CH2OH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④6.5g锌全部溶于一定量的浓硫酸,生成SO2与H2的混合气体,气体分子总数为0.1NA⑤10.6gNa2CO3粉末中含有COeq\o\al(2-,3)数为0.1NAA.②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实质是:Al3++3NH3·H2O=Al(OH)3↓+3NHeq\o\al(+,4)B.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NHeq\o\al(+,4)、COeq\o\al(2-,3)、Cl-一定能够大量共存C.镁铝合金既可完全溶于过量盐酸又可完全溶于过量NaOH溶液D.依据铝热反应原理,能发生反应:2Al+3MgO===3Mg+Al2O3通过学生自己分析,理解概念的适用范围,促进能力的提高。【多媒体展示】思维导图了解概念练习3、通过问题情境,巧妙地深化概念、衔接概念,形成知识网络概念之间只有建立了有效的联系,这样才能把概念学活。概念的应用才能自如,知识就会形成网络,能力就会得到提升。【结课】(一)阿伏加德罗常数(二)离子共存(三)离子方程式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从宏观上把握学习内容板书设计【主板书】自主性教学反思情景的设置以真实的问题为线索展开,采用问题解决式教学,学生通过自身的讲解,教师的点评,师生互动,而是不是被动从教师那里接受,很好的体现了学生是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设计的理论指导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体系构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答案也是丰富多彩,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自己建构的知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到位了,思维上的障碍清除了,回答问题自然就清楚了。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问题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特点,逐渐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之间有讨论、有思考、有合作、有会话、有交流,等于学生参与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对概念的产生有了亲临其境、亲身经历的感觉,这样应用就会自然和顺手,也符合建构主义所说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果让学生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归纳、推理等学习活动获取相关知识,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知识的建构,而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基本概念专题测试讲评》学情分析通过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学生已经对胶体、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溶液的性质和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与阿伏加德罗定律、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初步构建起了知识脉络。在高三下学期进行二轮复习阶段针对基本概念进行专题复习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认知、理解的层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试题特点本专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广,对学生掌握概念的细微性要求较高。在一轮复习中基础掌握比较牢固的学生做此专题时感觉难度不大,但基础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在做此专题时总会存在模糊意识。二、数据统计1.参考人数:52人,平均分数87.5;Ⅰ卷平均分40.5,Ⅱ卷平均分47.2.各分段数人数分布统计:分数≥95≥90≥85≥80≥75≥70≥65人数181297600三、学生答题中的典型错误分析1234567891086.3%88.4%86.4%92.9%87.1%77.45%65.8%78%85%83.9%1112131415161718192074.9%88.2%96.7%88.8%93.3%66.2%75.9%84.7%84.6%71%归纳起来,暴露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早复习学过的知识遗忘多,很多概念模糊,似是而非。2.答题不够规范,对反应条件、离子书写等细节不够重视。3.信息接收能力差,不能准确把握题干所给信息,理解有偏差。4.用文字描述的,好多学生都只是粗略作答,答题不倒位,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四、复习建议1.重视夯实基础,回归课本,并通过加强训练提升能力。2.抓住课堂,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3.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变式练习提高学生思维变通能力。《基本概念专题测试讲评》效果分析为了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笔者设计了当堂检测题:一、基础达标AUTONUM.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K+、Na+、Cl—、NO3—B.K+、Na+、Br—、SiO32—C.H+、Fe2+、SO42—、Cl2D.K+、Ag+、NH3·H2O、NO3—AUTONUM.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B.0.1mol·L-1的Na2CO3溶液:K+、Ba2+、NO3-、Cl-C.0.1mol·L-1FeCl3溶液:K+、NH4+、I-、SCN-D.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0℃时,22.4L氢气中含有2NA个氢原子B.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g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C.1mol乙烷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7NAD.密闭容器中46gNO2含有的分子数为NA二、能力提升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K+、Na+、Cu2+、SOeq\o\al(2-,4)B.c(OH-)=10-13mol·L-1的溶液:Al3+、NOeq\o\al(-,3)、I-、Cl-C.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1的溶液:Na+、Cl-、NOeq\o\al(-,3)、SOeq\o\al(2-,4)D.0.1mol·L-1FeSO4溶液:K+、NHeq\o\al(+,4)、MnOeq\o\al(-,4)、ClO-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用铜作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当线路中通过NA个电子时,阳极产生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②常温常压下,16gO2和16gO3含氧原子数均为NA③标准状况下,22.4LCH3CH2OH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④6.5g锌全部溶于一定量的浓硫酸,生成SO2与H2的混合气体,气体分子总数为0.1NA⑤10.6gNa2CO3粉末中含有COeq\o\al(2-,3)数为0.1NAA.②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实质是:Al3++3NH3·H2O=Al(OH)3↓+3NHeq\o\al(+,4)B.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NHeq\o\al(+,4)、COeq\o\al(2-,3)、Cl-一定能够大量共存C.镁铝合金既可完全溶于过量盐酸又可完全溶于过量NaOH溶液D.依据铝热反应原理,能发生反应:2Al+3MgO===3Mg+Al2O34.已检测出pH=1的某未知溶液中含有Al3+和NO3-,若要检验此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以下6种离子:①ClO- ②NH4+ ③Fe2+ ④K+⑤HCO3- ⑥Cl-,其中不必检验即可否定的离子是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5.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B.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C.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D.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通过收卷进行批阅,发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在课后接着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共设计了5个小题,每个小题只限选一个答案。共发放问卷50份,实收50份,回收有效率为100%。第1题“你对本节课的学习方式是否感兴趣?()A.是B.否C.说不清楚”。有77%的学生选A,7%的学生选B,16%的学生选C,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喜欢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仅有极少数学生表示不喜欢。第2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基本概念的知识掌握得()A.好B.一般C.差”。有91%的学生选A,9%的学生选B,选C的人数是0,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得好,教学效益较高。第3题“你认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否有助于你对化学问题的理解?()A.是B.否C.说不清楚”。有70%的学生选A,30%的学生选C,选B的人数为0,说明大部分同学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助于生活中问题的理解表示认可。第4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自己的概念构建、思维的细微性与原来相比()A.增加了B.跟原来一样C.说不清楚”。有75%的学生选A,15%的学生选B,10%的学生选C,从中可以看出通过概念的细微性讲解增强了学生的概念构建,但也有25%的学生认为跟原来一样或者说不清楚,说明后段教学中要进一步强化边缘生的提高。第5题“你喜欢化学老师将概念专题化,习题系统化吗?()A.喜欢B.一般C.不喜欢”。有95%的学生选A,5%的学生选B,没有学生选C。这一数据令人欣喜,几乎全部学生喜欢所学化学概念的专题化,习题系统化复习。总之,本节课以学生为本,重视概念的联系,学习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所设计的问题也突出了专题化特点。当堂检测题的结果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扎实,说明本节课教学效益高。《基本概念专题测试讲评》课后反思化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化学教学的目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用心准备,精心组织试卷,力求透彻把握学情,为此在讲评中我专门设计一下表格让学生自主填写:一、考点分布汇总表同学们请认真分析试卷,将试卷中的题目与考点找出对应关系,填入下表考点题号胶体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溶液的性质和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与阿伏加德罗定律物质的量二、试卷分析:试卷以中低档题目为主,主要涉及物质的分类、胶体、反应类型、物质的量以及有关计算。试卷中出现的问题:1、2、3、我在讲评中力求做到过程清晰、到位,整个教学过程胸有成竹,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有条不紊,动静相宜,通过课堂实况,师生一致认为目标达成好。本节课也有美中不足,存在有待于改进之处。例如因学生回答时耗时有些略长,导致未能很好把握环节时间分配。下一步要加课堂调控能力,进一步在高效课堂上下功夫。基本概念专题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Cu—64K—39F—19Si—28p—31S—32Cl—35.5Ca—40Fe—56Zn—65Ba—137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1~6每小题2分,7~18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非金属氧化物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从某种意义将N2O5、SO3、CO2、Cl2O7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A.COB.NO2C.NOD.SO22.血液属于胶体,透析是除去肾衰竭病人血液中的毒性物质,从而拯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方法。透析原理是 A.蒸发 B.电泳 C.过滤 D.渗析3.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C.溶液中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亮的光带4.下列有关化学事实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加热煮沸悬浊液,最终得到沉淀,说明B.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澄清透明的淀粉溶液和饱和食盐水C.电解水溶液,阴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说明胶体粒子带正电荷D.气体甲通入溶液乙,溶液乙颜色褪去,说明气体甲一定有漂白性5.(2012·上海)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氮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yL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A.B.C.D.[来源:学科6.将4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冷却至10℃或向其中加入少量CaO(但温度仍保持40℃),在这两种情况下均未改变的是()A.Ca(OH)2的溶解度B.溶液的质量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溶液中Ca2+的数目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B.1.5mol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D.标准状况下,22.4L已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B.常温下,100mL1mol·L-1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C.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D.3.4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A9.利用核聚变发电,3He是最清洁最安全的理想物质,地球上氮元素主要以4He形式存,3He仅有15吨左右。而月球上的3He有数百万吨之多,可供全世界开采50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3He、4He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②3He、4He具有相同的中子数③3He核聚变是化学变化④3He液化是物理变化⑤3He、4He形成的单质中均含有非极性键学科网⑥3He、4He分别组成的气体单质,在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为3:4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③⑥10.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L0.1mol/L的NH4Cl溶液中NH4+的个数为0.1NAB.常温下,Cu-Zn原电池中,正极产生1.12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常温下,0.05mol

CO2和SO2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1NAD.高温高压下,1.4gN2与0.3g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0.1NA11.某种含有MgBr2和MgO的混合物,经分析测得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则其中B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46% B.40%C.21.6% D.缺少已知条件,无法计算12.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小到大的是() A.p(Ne)<p(H2)<p(O2)B.p(O2)<p(Ne)<p(H2)C.P(H2)<p(O2)<p(Ne)D.p(H2)<p(Ne)<p(O2)1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O2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约为2NA B.常温常压下,0.1molFe在0.1mol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说为0.3NA C.2molSO2和1molO2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容器内物质的分子数为2NA D.138gK2CO3晶体中的离子总数大于3NA14、某同学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 50m1盐酸50m1盐酸50m1盐酸m(混合物质量)9.2g15.7g27.6gVCO2(标况)2.24L3.36L3.36L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1B.根据表中数据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C.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D.15.7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1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8.8gCO2和N2O的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6NAB.Cu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产生4.48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C.标准状况下,3.36L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6NAD.在1L0.2mol·L-1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铁离子数为0.6NA16、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FeSO4和Fe2(SO4)3的溶液等物质的量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溶液 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C.当一束强可见光通过该分散系会出现光亮的通路D.该分散系很稳定17、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把物质变化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L液态水中含有的H+数目10-7NAB.足量Zn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产生22.4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中,醋酸分子的数目一定大于0.001NAD.1mol碳烯(:CH2)中含有电子数为8NA班级姓名考号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9.(7分)(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将浓氨水逐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可以制取氨气。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又低于刻度线,此时无须再加入蒸馏水。③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先将下层的液体从下口流出,然后再从下口流出上层的液体④向煮沸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⑤用瓷坩埚熔化各种钠的化合物⑥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2)在淀粉KI溶液中滴人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硫酸,溶液立即变为蓝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立即消失,从以上实验可知,ClO―、I2、SO2―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20.(10分)(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B.有丁达尔现象C.所得液体呈胶状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回答下列问题。①鉴别水溶液和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②60℃左右时,在淀粉胶体中加入淀粉酶,充分反应。然后把反应后的全部液体装入半透膜袋里,系紧袋口,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从半透膜里析出的物质是,该操作的名称是。(3)把少量的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制成Fe(0H)3胶体,回答下列问题。①试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向Fe(0H)3胶体中滴入硫酸直到过量,描述此过程的实验现象。21.(12分)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填化学式);(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反应②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填化学式);(4)反应③产物中K的化学式为;(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2.(13分)实验室需要配制0.50mol/LNaCl溶液480mL。(1)按下列操作步骤天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第一步: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天平、药匙、、、、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第二步:计算。配制该溶液需要取氯化钠晶体g。第三步:称量。①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标调至某个位置,请在下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②称量过程中氯化钠晶体应放于天平的(填“左盘”或“右盘”)。第四步:,该步实验中还需进行的手动操作时第五步: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引流,需要洗涤2~3次是为了第六步:第七步:摇匀第八步:将配制好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入指定的试剂瓶,并贴好标签,注明配制的时间、名称及浓度。(2)在配制过程中,某学生观察定容时液面情况如图所示,所配制溶液的浓度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3.(10分)过氧化钙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物质,带有数量不等的结晶水,通常还含有部分CaO。(1)称取0.542g过氧化钙样品,灼热时发生如下反应:2CaO2·XH2O2CaO+O2↑+2XH2O,得到的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mL,该样品中CaO2的物质的量为 。(2)另取同一样品0.542g,溶于适量的稀盐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将溶液中Ca2+全部转化为CaCO3沉淀,得到干燥的CaCO30.70g。①试计算样品中CaO的质量。②试计算样品中CaO2·XH2O的X值。参考答案1.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氧化物的性质等。N2O5、SO3、CO2、Cl2O7等均不酸性氧化物。CO、NO2、NO不是酸性氧化物,SO2是酸性氧化物,故选D。答案:D2.解析: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渗析可让毒性物质透过。故选D。答案:D3.解析:胶体与溶液的重要区别是有否丁达尔现象,而呈电中性、微粒带电、能透过滤纸等,则是胶体和溶液所共有的性质。胶体与溶液的另一区别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散质微粒能透过半透膜。答案:D4.解析: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胶体、电解、漂白等知识。加热煮沸悬浊液,最终得到沉淀,说明比更难溶,但是Ksp的比较必须是离子比例相同的物质才有意义,A错;淀粉溶液实质是胶体,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澄清透明的淀粉溶液和饱和食盐水,B对;水溶液不是胶体,C错;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是SO2水溶液的酸性所致,D错。答案:B5.C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概念与溶液浓度等知识。温度改变,溶解度改变,A不选;饱和澄清石灰水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溶液质量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溶液中Ca2+的数目不变,加入少量CaO,有溶质析出,溶液质量减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溶液中Ca2+的数目减少,所以C正确D不选。答案:C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知识。A项从Cl元素分析,Cl2从0价降至-1价,变化为1,两个Cl原子,则转移电子数为2NA;B项3NO2+H2O2HNO3+NO,每3molNO2反应转移2mol电子,则1.5molNO2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C项46g无论是NO2还是N2O4原子数为3NA,正确;D项已烷为液态,不适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答案:C8.解析:选项A中未注意到在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或固体)而错误。选项C中1molCO、C2H4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8g,这是正确的,但由于题中未注明混合气体的状态,因此体积不能确定为22.4L,C项错。由于1个NH3分子中含有3个N—H键,因此3.4gNH3(即0.2mol)中含有的N—H键数目为0.6NA,D项错。答案:B9.解析:3He、4He互为同位素,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3He、4He分别具有1、2个中子,故②错误;核聚变不属于化学变化范畴,化学变化是原子层面上的变化,故③错误;液化过程是物理变化,He是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故单质中不含化学键,故⑤错误;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B正确。答案:B10.解析:NH4Cl溶液中由于NH4+的水解而使NH4+离子数目减少;常温下Cu-Zn原电池中产生的1.12LH2一定不是0.05mol;由于N2与H2的反应是可逆的,1.4gN2与0.3g反应并不能得到1.7g(0.1mol)NH3。答案:C1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组成的计算技巧。设混合物中,MgBr2和Mg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24x+24y)/(184x+40y)=38.4%,可解得y=5.4x,而B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0x/(184x+40y),将y=5.4x代入即可求出结果,答案为B。答案:B12.解析: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m=ρV,m=nM可推出,即气体的分子量越大,压强越小,即可得出答案B。答案:B13.解析:因CO2、O2分子中均含有2个氧原子,故A对;B错在氯气量不足,只能转移0.2NA个电子;SO2与O2之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C错;K2CO3晶体是由K+与CO32-组成的,138gK2CO3晶体中的离子总数是3NA,D错。答案:A14、解析:分析上述数据可知,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为3.36L(标况),根据:HCO3-+H+=CO2+H2O可知,HCl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据此可进一步求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1。在第一组数据中盐酸是过量的,可根据第一组混合物质量及气体体积来求NaHCO3的质量分数。产生2.24L的气体时需混合物的质量9.2g,当产生3.36L气体时,所需混合物的质量为13.8g,故D项不正确。答案:D15.解析:本题考查了NA的相关知识。B项中气体所处的状态不一定为标准状况下,B错;C项中含有非极性键数为1.5NA,C错;Fe3+发生水解,所以D错。故选A。答案:A16、解析: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胶体粒子直径1~100nm之间,粒子直径小于1nm,为溶液,大于100nm为浊液。由磁流体的粒子直径在5.5~36nm可知,属于胶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