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心理学演示文稿_第1页
交通安全心理学演示文稿_第2页
交通安全心理学演示文稿_第3页
交通安全心理学演示文稿_第4页
交通安全心理学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安全心理学演示文稿2023/4/121现在是1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2023/4/122(优选)交通安全心理学现在是2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驾驶员心理学

交通安全与所有参与交通的人都有直接关系,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的感知、判断和操纵三者中任何一项行为出现失误,均可能引起交通事故。驾驶人员的心理素质与交通安全的关系极为密切。应用心理学的观点、方法和原则,研究人在道路交通中的行为规律,分析人产生失误的原因,寻找预防失误的方法,以求达到减少交通事故,保证交通安全的目的。现在是3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概述人的心理是下列各方面的总称:感觉、思维、知觉、想象、记忆、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信念、能力、气质、性格、世界观等的总称。其中,有人的个性也有共性。如……人的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差异。现在是4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交通现象的构成构成交通的三因素:人,车,路。时间因素(速度因素)形成交通交通现象。交通心理上学所研究的是交通参与者的心理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行为。人的心理的总称:?现在是5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第一节 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与驾驶工作相适应的心理条件,在驾驶员中,总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易发生交通事故。为此,对人体的心理特征作出综合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是6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第一节 驾驶员的心理特征

一、驾驶员的情感现在是7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第一节 驾驶员的心理特征

一、驾驶员的情感现在是8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第一节 驾驶员的心理特征

一、驾驶员的情感3现在是9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第一节 驾驶员的心理特征

一、驾驶员的情感4驾驶员如何控制情感现在是10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第一节 驾驶员的心理特征

二、驾驶员的性格1现在是11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有下列性格的人容易发生事故:现在是12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现在是13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第一节 驾驶员的心理特征

三、驾驶员的气质1现在是14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四种气质类型现在是15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现在是16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现在是17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第一节 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四、驾驶员的意志11意志现在是18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第一节 驾驶员的心理特征五、驾驶员的注意1现在是19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现在是20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集中注意现在是21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4要善于转移注意5要善于分配注意现在是22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六、应掌握行人心理特征现在是23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第二节驾驶员的身体素质现在是24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第二节驾驶员的身体素质一、身高但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交法规定:大车为1.55M以上;小车为1.50M以上。现在是25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第二节驾驶员的身体素质二、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1.概述驾驶员在驾车时,有80%以上的信息是依靠视觉获得的。驾驶员的眼睛是保证安全行车的重要的感觉器官,眼睛的视觉特性与交通安全有密切关系。2.视力视力也叫视敏度,是指分辨细小的或遥远的物体或物体的细微部分的能力。视觉敏锐度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辨别两物体之间距离的大小。视力分为静视力、动视力和夜间视力三种。(1)静视力静视力是指人机视标都不动的状态下检查所得的视力。在报考驾驶员时都要进行视力检查,一般认为1.0为正常视力。视力共分12级,0.1-1.0每级差0.1,此外还有1.2和1.5两级。我国通用’E型视力表检查驾驶员的两眼视力。视力的国际测定方法是以能识别的最小两点所形成帕视角为标准,目前采用的是J909年第11次国际眼科学会制定的缺口环(C字型环)作为测定视力标准的仪器。这个缺口环,其底色为白色,环为黑色,环的外径为7.5mm,环宽和缺口均为1.5mm,如图4-2所示。现在是26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第二节驾驶员的身体素质二、驾驶员的视觉特性2在距离为5m的情况下能辨认出此缺口,则视力为1.0。这时对于缺口的视角为1′。若视角为2′时能看清缺口,则视力为0.5。视角为5′时能看清缺口,则视力为0.2,依此类推。我国规定,对于驾驶员的视力要求是两眼均为0.7以上(可戴眼镜)。日本规定对于领取普通驾驶执照的驾驶员要求两眼视力在0.7以上,大型车辆及3.5t以下的小型车辆和车速在40km/h以上的机器脚踏车的驾驶人员则要求其两眼视力均在0.8以上(包括矫正视力)。在美国各州的视力标准都不一样,一般要求最低视力为0.5(不包括矫正视力)。视力的国际测定方法现在是27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第二节驾驶员的身体素质二、驾驶员的视觉特性3

(2)动视力动视力是指人和视标处于运动(其中的一方运动或两方都运动)时检查所得的视力。汽车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视力为动视力。驾驶员的动视力随车辆行驶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速度提高则动视力降低,如下图所示。一般来说,动视力比静视力低10%-20%,特殊情况下比静视力低30%—40%。例如,以60km/h的速度行驶的车辆,驾驶人员可看清离车240m处的交通标志;可是当速度提高到80km/h时,则连160m处的交通标志都看不清。·

驾驶员的动视力随客观刺激显露的时间长短而变化,当目标急速移动时,视力下降情况如下图所示。当照明亮度为20lx,目标显露时间为1/lOs时,视力为1.0,当目标显露的时间为1/25s时,则视力下降为0.5。一般来讲,目标作垂直方向移动引起的视力下降,比目标作水平方向移动所引起的视力下降要大得多。现在是28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动视力随车辆行驶速度的关系第二节驾驶员的身体素质二、驾驶员的视觉特性4现在是29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动视力随客观刺激显露的时间长短而变化的关系现在是30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

(3)动视力与静视力的关系静视力好是动视力的前提,但静视力好的人不一定会有好的动视力。许多研究都显示,驾驶员的动视力与交通事故有密切关系。一项对365名驾驶员动视力与静视力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静视力为1.0的276人中,动视力小于、等于0.5的有170人,占总人数的61%。因此,对于报考驾驶员的人,不仅要检查其静视力,还应检查其动视力,而且要定期检查。动视力还与年龄有关,年龄愈大,动视力与静视力之差愈大。第二节驾驶员的身体素质二、驾驶员的视觉特性5现在是31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第二节驾驶员的身体素质二、驾驶员的视觉特性6(4)夜间视力现在是32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夜间不同对比度下的认知距离与确认距离现在是33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3)夜间视力与物体颜色的关系4)夜间驾驶员对路面的观察现在是34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5)夜间行驶驾驶员对行人的辩认认距离影响很大。有些国家规定,夜间在道路上作业的人员必须穿黄色反光衣服,以确保安全。现在是35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5)夜间会车时驾驶员对行人的辩认由上图可知,驾驶员由于受到对面来车前照灯的影响,对行人辨认能力降低,降低的程度与对方车的前照灯的光轴方向、对方车辆与本车及行人的相对位置等因素有关。假设行人穿黑色衣服,要辨认此人,无对向车时的辨认距离为43m;当对面车由行人后方逐渐接近时,辨认距离逐渐缩短。现在是36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3、适应与眩目1

(1)适应在实际道路交通中,驾驶员行车时遇到的环境光照度是变化的。当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驾驶员的眼睛要通过一系列生理过程进行适应,这种适应能力主要靠瞳孔大小的变化及视网膜感光细胞对光线的敏感程度的变化实现。适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不可能在一瞬间完成。所以,当外界光线突然发生变化时,人眼便会出现短时间的视觉障碍,这就是人眼的适应过程。光线突然由明亮变暗时的适应过程称为“暗适应”,反之称为“明适应”。“明适应”过程较快,不过数秒至一分钟,但暗适应却慢得多。图4-7为暗适应的时间经过,这一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开始5—6min.内曲线下降比较平缓,这一段称为4段;经过15rain以后,又开始缓慢下降,此段称为0段。暗适应曲线表明人眼在暗适应过程中,有光感的照度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变低。暗适应延续发展的时间很长,可达1h左右。暗适应过程对安全行车影响最大,例现在是37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3、适应与眩目2暗适应曲线图现在是38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3、适应与眩目3

(2)眩目亮度、眼睛的适应性等多种因素。汽车夜间行驶多数遇到的是间断性眩光。一般认为,在以人眼视线为中心线30’角以内的范围是容易发生眩目的区域,在此区域内最好不要有发生强烈光线的光源。如有强光照射,视力从眩光影响中恢复过来需要的时间,从亮处到暗处大约需6s,从暗处到亮处约需3s,视力恢复时间的长短与刺激光的亮度、持续时间、受刺激人的年龄有关。对夜间眩光后视力的恢复,年龄越小恢复得越快。年轻驾驶员视力恢复时间为2—3s,年龄超过55岁时,恢复时间大约为10s。一般情况下,在道路中心线上的行人比在路侧面上的行人更容易被驾驶员发现,但在夜间会车时,由于对向车前照灯引起的眩目作用,使驾驶员反而不容易看清中心线附近的人和物,因而夜间处于道路中心线上的人是很危险的。为防止夜间会车时眩目,汽车前照灯应备有远近两种灯光,会车时使用近光。在道路设施方面也要注意防眩,如在上下行车道间设置隔离带、在隔离带上设置防眩板、加强路灯照明等。现在是39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4、视野1现在是40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4、视野2现在是41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4、视野3视野的检测现在是42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5、立体盲现在是43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三、感觉与知觉1

1、感觉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头脑中引起的反应。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基础。与驾驶行为有关的最重要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平衡觉、运动觉等。视觉和听觉是眼、耳的功能,而平衡觉是由人体位置的变化和运动速度的变化所引起的。人体在进行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其速度的加快或减慢以及体位的变化,都会引起前庭器官中感觉器的兴奋而产生平衡觉。运动觉是由于机械力作用于身体肌肉、筋腱和关节中的感觉器而产生兴奋的结果。不同感觉器官接受信息数量的比例分布见下表。产生感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能为主体所接受;二是主观的感觉能力。为了能更好地感知交通信息,保证行车安全,就必须提高驾驶员对各种信息的感受性。现在是44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三、感觉与知觉2

2、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反应。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是以知觉的形式来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类型。

(1)空间知觉.空间知觉包括对对象的大小、形状、距离、体积、方位等的知觉,是多种感觉器官协调活动的结果。驾驶员的空间知觉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觉,行车、超车、会车都要依靠空间知觉,没有空间知觉是无法驾驶机动车辆的。正确的空间知觉是驾驶员在驾驶实践中逐渐形成的。(2)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和顺序性的反应。人们总是通过某种衡量时间的标准来反映时间。这些标准可能是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如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也可能是机体内部一些有节律的生理活动,如心跳、呼吸等;也可能是一些物体有规律的运动,如钟摆等。由于受心理状态的影响,人们的时间知觉具有相对性。现在是45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三、感觉与知觉3(3)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通过学习和实践,运动知觉是可以提高的。驾驶员在估计车速时,是根据先前行驶的速度来估算当时的速度。当加速时,驾驶员则会低估自己的速度,而在减速时则又会高估自己的速度,而且速度估算的准确性随工作年龄而增加。同时,年老的驾驶员趋于低估速度,而年轻驾驶员则趋于高估速度。在一般条件下,对于人感觉速度的极限,水平线性加速度为12—20cm/s2,垂直线性加速度为4—12cm/s2,角加速度为0.20/s2。现在是46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四、驾驶员的反应特性1反应特性又称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到反应之间的时距。复杂反应是给驾驶员多种刺激,要求驾驶员做出不同的反应。例如,驾驶员在超车过程中,既要知道自己车辆的行驶速度,又要估计到前面被超越车辆的速度和让行超越路面的情况,操作上便有选择的准备超越时间。若由于超越时间长,至中途时,还要观察被超越车辆前面有无障碍或骑车、走路的人和物是否多占了有效路面以及被超越车辆的避让情况等,待万无一失确保安全时,再决定加速超车或停止超车。因此,超越车辆的驾驶员必须有选择余地和预知准备的余地,懂得这样的道路行驶规律,才能在复杂道路环境中安全行驶。复杂反应的复杂程度取决于交通量的大小,汽车和车流中的另外一些车辆的速度、行驶路线以及道路环境情况的变化等多种因素。人的反应时间与交通安全有密切关系。由于反应时间是人体本身固有的特性,不可能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来改变,故我们只能通过对反应时间的研究来认识其特点,以便尽量减少反应时间对交通安全的影响。1.简单反应与复杂反应

简单反应是给予驾驶员以单一的刺激,要求驾驶员做出反应。这种反应,除该刺激信号外,驾驶员的注意力不为另外的目标所占据。生理上的条件反射,往往都是简单反应,因为它不经过大脑的分析、判断和选择。当驾驶员对外界某种刺激信息做出反应时,好像是很快地产生动作,而实际上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说来,简单反应时间较短。在实验室条件下,从眼到手这种反应是简单反应,如要求按响喇叭,通常需要0.15-0.25s;从眼到脚的反应,如要求踩下制动踏板,约需0.5s。现在是47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

四、驾驶员的反应特性2

2.影响驾驶员反应的因素由于驾驶员的反应对车辆的安全行驶有很重要的作用,故有必要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驾驶员的反应,以便尽量减少反应时间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在车辆、道路及交通环境的设计方面,采取有利于提高驾驶员反应速度的措施。一般情况下,影响驾驶员反应的因素分为客观刺激物和驾驶员自身的特性等方面,下面分别加以分析。(1)刺激与反应1)刺激对象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如表4-3和表44。由表4—3可见,反应最快的是触觉,其次是听觉,再其次是视觉,反应最慢的是嗅觉。作为道路交通信息来说,利用触觉刺激和声音刺激,都有一些困难,因此现在大部分用光线作为刺激物,如各种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路面标线等。刺激物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现在是48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四、驾驶员的反应特性3

运动器官反应时间(s)运动器官反应时间(s)左手

0.144右手

0.147左脚

0.179·右脚

0.174可知,刺激部位不同,反应时间不同,手的反应速度比脚快。

2)同种刺激,强度越大,反应时间越短。这是因为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能量越大,则在神经系统中进行的过程也快。所以如果以光线作为刺激物,则应提高它的亮度;如果以声音作为刺激物,则应提高它的响度。这些都有利于缩短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3)刺激信号数目的增加会使反应时间增长。如红色信号和有声信号同时作用,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比只用红色信号作用的反应时间增加1—2倍以上。

4)刺激信号显露的时间不同,反应时间也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时间随刺激信号显露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表4-5为光刺激时间对反应时间影响的一组实验数据。不同运动器官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现在是49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

四、驾驶员的反应特性4光刺激时间对反应时间影响光刺激时间(s)

0.003

0.006

0.012

0.024

0.048反应时间(s)

0.191

0.189

0.187

0.184

0.184

4)刺激信号显露的时间不同,反应时间也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时间随刺激信号显露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下表为光刺激时间对反应时间影响的一组实验数据。现在是50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

四、驾驶员的反应特性5

(2)年龄和性别与反应

(2)年龄和性别与反应反应时间与人的年龄和性别都有关系。一般来讲,在30岁以前,反应时间随年龄的增加而缩短,30岁以后则逐渐增加,同龄的男性比同龄的女性反应时间要快,如图4-8所示。

对驾驶员进行一般情况和紧急情况下的驾驶反应测试表明,在一般情况下驾驶,年龄大者(不超过45岁)得分多、事故少;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年龄在22—25岁者得分高、事故少,年龄大者成绩差。22—25岁间的男驾驶员,反应时间短,22岁的青年,学习22h,可获得驾驶执照;45岁的男性,需要35h方可获得执照;45岁以上的男驾驶员,身体素质、神经感觉、精力等均有衰退,驾驶机能降低。一般而言,男性多为外倾型(心理活动表现外在、开朗、活泼、善交际)、积极、富有正义感和意志决定能力。女性多为内倾型(深沉、文静、反应相对迟缓),直观、情绪相对不稳定。男驾驶员反应时间短,女性驾驶员则长。达到领驾照标准的时间,女性驾驶员比男性长26%。遇到紧急情况时差别较大。例如在遇到正面冲撞之前的一刹那,多数男性驾驶员设法摆脱,而女驾驶员则多恐慌、手足无措。在培训驾驶员时,应适当延长女学员的训练时间。同时,女驾驶员更适合驾驶轻便车,这样,有利于保证交通安全。现在是51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

四、驾驶员的反应特性6

(3)车速与反应汽车速度越快,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越长,车速慢,反应时间变短。从人的生理角度来看,车速越快,驾驶员的视野越窄,看不清视野以外的情况,情绪和中枢神经系统都处于相对紧张状态,导致反应时间变长。据测试,驾驶员在正常情况下,车速为40km/h时,反应时间为0.6s左右,当车速增加到80km/h时,反应时间增加到1.3s左右。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驾驶员的脉搏和眼动都加快,感知和反应变慢,对各种信息的感受刺激变得相对迟钝,在会车和超车中往往对车速估计过低,且容易对距离估计失误。尤其在越过障碍和在盲区路段行驶中,往往对突发情况还未做出反应事故就已经发生了。这种情况在肇事现场中就属车辆先将行人、物撞倒,而后再出现制动印迹痕。肇事接触点在路面上的投影点,必然落在制动印痕迹的前面。其实,很多事故,都是因为驾驶员盲目开快车,遇到紧急情况反应不及所致。现在是52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

四、驾驶员的反应特性7

(4)驾驶疲劳疲劳是许多重大交通事故的根源。由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可知,驾驶员疲劳影响反应速度,是造成死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驾驶疲劳及其产生原因驾驶疲劳是指驾驶员长时间连续驾驶所产生的疲劳。驾驶员长时间在速度快、噪声大、驾驶姿势单调、注意力高度集中、身体肌肉处于紧张的状态下行驶,在条件恶劣的道路状况和环境下行驶,或者长时间得不到及时的恢复和调剂,驾驶员的身体就会发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驾驶疲劳。如果疲劳过度或休息不充分,日久则可能发生疲劳的积累,这时工作能力的降低便多少带有持久性特征。引起驾驶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活上的原因(如睡眠、生活环境等);工作上的原因

(如车内环境、车外环境、运行条件等);社会原因(如人际关系、工作态度)等。其中,睡眠不足、驾驶时间过长和社会心理因素对驾驶疲劳的影响最大。①睡眠与驾驶疲劳睡眠不足是引起驾驶疲劳的重要因素。在睡眠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求驾驶员在几分钟内集中注意力是可以办到的,而要求集中注意力半小时以上就很难办到。此外,睡眠时间不当或睡眠质量不高,也会引起疲劳。白天,人的觉醒水平高,深夜到凌晨觉醒水平低,人的这种昼夜节律难以改变,见图现在是53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①睡眠与驾驶疲劳现在是54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

②驾驶时间与疲劳长途或长时间驾驶是造成驾驶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驾驶和乘车的疲劳感可按身体症状、精神症状和神经感觉分成五个阶段:0-2h时为适应新驾驶工作的努力期;2-4h是驾驶的顺利期;6—lOh为出现疲劳期;lOh以后为疲劳的加重期,其神经感觉症状明显加强;14h以后为过度劳累朗·,身体及神经感觉症状急剧加重。驾驶疲劳与驾驶员的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驾驶熟悉程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年轻驾驶员容易感到疲劳,但也容易消除疲劳;而老年驾驶员疲劳的自我感觉较年轻人差,但消除疲劳的能力较弱;在同样条件下,女驾驶员行车较男驾驶员易疲劳;技术熟练的中年驾驶员,驾驶时感到很轻松,观察与动作准确,不易疲劳,而新驾驶员驾驶时精神紧张,多余动作多,易疲劳。③驾驶员身体条件与疲劳现在是55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④车内外环境与疲劳驾驶室内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粉尘、汽油味、乘坐的姿势与座垫的舒适性等,对大脑皮层有一定的刺激,超过一定的限度都会导致驾驶员过早疲劳。一般驾驶室的温度控制在17℃以下较适宜。噪声如果超过90dB,会使人头晕、心情急躁,超过120dB会使人晕眩、呕吐、恐惧、视觉模糊和暂时性的耳聋。车内环境对疲劳的影响很大,所以,现代汽车均在积极改善驾驶室的环境。车外环境,如道路是长直路段且景观单调,交通混乱、拥挤、山路险峻等,易使驾驶员过早疲劳。···疲劳会使驾驶员的驾驶机能失调、下降,对安全行车带来不利影响。驾驶员的疲劳主要是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疲劳。由于驾驶员在行车中要连续用脑来观察、判断和处理情况,脑部比其他器官需要更多的氧。长时间驾驶车辆,脑部会感到供氧不充分而产生疲劳,开始出现意识水平下降、感觉迟钝等症状。继续工作,感觉则会进一步钝化,注意力下降,注意范围缩小。这些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在疲劳时出现的保护性反应,好像机械设备中的安全阀一样。驾驶员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汽车容易出现观察、判断和动作上的失误,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增加。2)驾驶疲劳对安全行车的影响现在是56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不同年龄的驾驶员疲劳前后反应时间(对红色信号)年龄(岁)疲劳前的反应时间(,)疲劳后的反应时间(s)年龄(岁)疲劳前的反应时间(s)疲劳后的反应时间(,)

18—22

0.48—0.56

0.60—0.9

45—①

0.78,0.80

0.64、0.8g22-45

0.58—0.75

0.53-0.82表中数据为不同年龄的驾驶员反应能力在一天内的波动情况,说明了长时间开车出现疲劳后会使感觉迟钝,反应时间延长,失误率增加。对复杂刺激(同时存在红色和声音刺激)的反应时间也增加了,有的甚至增加2倍以上。现在是57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不同疲劳状态下的驾驶行为

疲劳后,动作准确性下降,有时发生反常反应(对较强的刺激出现弱反应,对较弱的刺激出现强反应)。动作的协调性也受到破坏,以致反应不及时,有的动作过于急促,有的动作又过于迟缓。有时,做出的动作并不错,但不合时机。这些现象在制动、转向时,表现的最为明显。同时,疲劳后,驾驶员的判断错误和驾驶错误都远比平时增多。判断错误多为对道路的畅通情况、对潜在事故的可能性及应付方法考虑不周,驾驶错误多为掌握转向盘、制动、换档不当。严重者可发生手足发抖、脚踏不稳、动作失调、肌肉痉挛,对驾驶产生严重影响。不同疲劳伏态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见下表4—7。现在是58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不同疲劳状态下的驾驶行为表4-7\\状态\\行为\\、正常。状态疲劳状态瞌睡状态控制车速加速、减速敏捷加速减速时间较长,速度较慢速度变换很慢或干脆不变行车方向控制能迅速、正确地做出判断,并不断地调节操作动作不能及时迅速地做出调节性操作动作,甚至产生错误动作停止操作身体动作操作姿势正常,无多余动作较多的身体动作,如揉搓颈或头、伸懒腰、吸烟、眨眼睡眠、身体摇晃现在是59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6)饮酒1)饮酒对人体机能的影响P100血液中酒精含量交通事故(%)血液中酒精含量交通事故(%)

(%)死亡受伤财产损失

(%)死亡受伤财产损失

0.00

1.00

1.00

1.00

0.08

4.42

3.33

·1.竹、、

0.01

1.20

1.16

1.m

0.09

5.32

3.87

1.90

0.皿

1.45

1.35.1.15

0.10

6.40

4.50

—2.04

0.03

1.75

1.57

1.24

0.11

7.71

5.23

2.19

0.04

2.10

1.83

1.33

0.12

9.29

6.08

2.35

0.叮

2.53

2.12

1.43

0.13

11.18

7.m

2.X

0.06

3.赡

2.47

1.53

0.14

13.46

8.21

2.71

0.m

3.67

2.87

1.65

0,15

16.2l

9.55

2.91现在是60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1)饮酒对人体机能的影响P100用人驾驶模拟器研究驾驶员饮酒后的驾驶操作情况,发现当血液中酒精浓度为0.08%时,操作失误增加16%;血液中酒精浓度进一步增加时,驾驶员连方向盘都控制不了,判断力明显下降;当血液中酒精的含量超过0.1%时,驾驶能力下降15%,尤其在夜晚,车辆发生事故的机会显著增加。

2)驾驶员饮酒的检查摄人人体内的酒精主要依靠肝脏进行氧化分解,大约1h可以氧化分解酒精lOmL。摄人酒精的一小部分,约5%-10%由呼气、汗以及随尿排出。体内的酒精完全氧化排出后,还要再经过一些时间,身体的各项机能才能完全恢复正常。饮酒后人体机能上的种种变化往往并不为饮酒者自身所感觉。为了客观判断驾驶员是否饮酒,可使用各种检查仪器来进行检查。现在是61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2)驾驶员饮酒的检查检查饮酒的方法很多,可用仪器检查驾驶员呼吸中的酒精含量,还可以化验血液中的酒精量。试验证明,lmL血液中所含酒精量与呼出2000—2100ral气体中含的酒精量相等,因此,这两种检验可达到同等效果。此外,也可通过检验驾驶员的机敏程度与动作是否灵敏来鉴别饮酒与否。但这种试验必须在正常情况下进行,若受疲劳、疾病、药物的影响,会使检查结果不够准确。对饮酒的处罚……现在是62页\一共有73页\编辑于星期二

五、驾驶适应性

1驾驶适应性是指准备从事或已经从事汽车驾驶工作的人员的心理品质适合于驾驶工作的程度。由于人在心理品质上存在个体差异,有的驾驶员难以适应现代的交通环境,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一般水平。驾驶适应性较差的驾驶员,不适合从事汽车驾驶工作。国内外大量事故统计资料表明,具有相同驾驶经历的驾驶员群体中,在基本相同的运行条件下,有些人发生的交通事故明显多于另一些人。在驾驶员群体中,确实存在驾驶适应性问题。如果在事故发生前就对此做出诊断,便可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从而减少相当一部分交通事故。例如在选拔新驾驶员时,注意淘汰那些驾驶适应性差的人。对于在职驾驶员,如果发现驾-驶适应性较差,可及时给予劝告,提出注意或者改换其他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