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作文_第1页
九一八事变作文_第2页
九一八事变作文_第3页
九一八事变作文_第4页
九一八事变作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一八事变作文九一八事变简介九一八事变简介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中国东北地区

·参战方:日本,中国

·参战方兵力:中国:160000人日本:30000-66000人

·经过: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暴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

九一八事件暴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回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暴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

参考资料:

九一八事变81周年–强国社区–人民网

参考链接

九一八事变简介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忽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动员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日军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制政策。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制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尔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制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尔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回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作文450字以上我们即将度过“九一八事变〞的七十九周年纪念。1931年9月18日,我们开始了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屈辱历史。我们牢记这段历史,把它深埋于自己的心灵深处,以此鼓励自己奋发图强,坚持不懈。历史不能再重演,也决不会重演!而这要靠我们今天的拼搏。

“当青春成长为一棵迷人的风景树时,我们拥有了一个富于梦想的季节:白云,蓝天,鲜花,芳草。〞一切都是则浪漫,则潇洒。我们渴望自由,向往纯真,追求理想的金色年华,扯起无边的话音和着飘渺的梦幻,悠悠地把欢乐布满晴空,永远陶醉在自己编织的梦里。

人生的花季是生命的春天,它美丽,却短暂。作为一名中学生就应该在这一时期,努力学习,发奋向上,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每个人主宰着自己的明天,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早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要看一个国家的明天将如何,其实最该看的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我们的明天取决于今天站在这里的每一位。此时此刻我不禁想到了另一些与我们年龄相仿的人:

他们有的成天沉迷于网吧和游戏厅,成了那一个个虚拟世界中的人;有的整天游手好闲,抽烟喝酒,甚至吸毒,成了社会的危害。这样的形式有很多种,有一点那么是共同的:他们丢失了自己的理想,因为没有理想,不知道为何要努力和上进;因为不努力和上进,他们走向了沉沦。

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理想是成材者的点金石,使我们向着辉煌大步前进;理想是希望的驱动者,不断驱使我们朝着胜利奔去。

因为拥有青春,才追求深沉和深远;因为浪漫,才渴望诗心和诗意;因为辞别稚气,才拥有风度和气质;因为不再单纯,才走向成熟和成功;因为我们长大了,才开始考虑明天我将怎样。

愿每一位青年都怀抱着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航程上不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最后我想用梁启超的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少年智那么国智,少年富那么国富,少年强那么国强,少年进步那么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那么国雄于地球。〞

九一八事变作文亲爱的朋友们,当你们徜徉在美丽的湖光山色,流连往返时,当你们沉醉在浩瀚的书山学海,刻苦攻读时,当你们享用着丰富的美味佳肴,尽享天伦时,蓦然回首,是否记得,六十年前的今天,中国的舞台上上演着怎样的一幕壮烈的历史史诗: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河山,如秋风扫落叶般留下满目苍凉,流离失所的人们在沦陷的国土上苦苦挣扎,一片片沃土染成了腥红的血色。曾记否,在中国的土地上矗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曾记否,南京大屠杀中悲怆的呼喊让人痛断肝肠,难忘那战火纷飞中一双双渴求和平的目光,.难忘那一批批志士仁人,赴汤蹈火,血洒疆场。我们不能忘记,在东北雪原,杨靖宇将军最终弹尽粮绝,竟被日军剖出枯草果腹;我们不能忘记,抗联八女奋战到底,向侵略者投以轻蔑的一瞥,而后毅然携手投江。.风风雨雨六十载,.民族衰微任人欺凌的耻辱,让我们永难忘怀,为民族复兴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更让我们慷慨激昂。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透过历史的硝烟,重温民族胜利的喜悦,体察不朽的抗战精神。这精神是什么?,是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是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是中华儿女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是中华儿女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忍精神。

八年抗战,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中国共产党作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更以自己的牺牲奋斗为抗战写下了光芒的篇章。是我们祖辈用生命换来和平,我们父辈用艰苦换来安康,我们和所有追求和平的人们一起,更要继续发扬彪炳史册的抗战精神,来保卫这块美丽缤纷的土地。

今天,在边远的东洋海岸,有某些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不但公然纂改历史教材,而且企图霸占钓鱼岛,可是,难道朗朗乾坤,我们可以坐视不闻不问吗?不,血写的历史早已让我们永远铭记。

世界容不得他们胡作非为,中国更不会容他们肆意猖狂,他们的无耻必将遭到公道的审判。我们远离炮火,却从未熄灭对黑暗的怒火;我们辞别战争,却一直持续和愚昧的战斗。在无数场有声无声的斗争中,战后六十年,是中国赢得了战争却依旧感到悲哀的六十年,是成为了战胜国却依旧值得不断反思的六十年,更是要从抗战精神中不断汲取力量、坚决地走向未来的六十年。

五千年泱泱中华,三千里滚滚黄河,十三亿炎黄子孙,六十年国仇家恨。有多少深沉的苦难,就有多少不屈的呐喊,为保卫民族自尊,抗战精神将永远光昭日月,与天地共存

九一八事变的资料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暴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根据冲突暴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九·一八事件暴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回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暴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在国际上,这起事件经常被拿来与纳粹德国的国会纵火案相提并论。

事变背景

主要人物:张学良、板垣征四郎

1.日本国内情况

1921年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开始大规模裁军。1921年日本的军费为七亿三千万日元,1930年那么裁减到五亿日元下列,裁减额达40%。可是大规模裁军却引起了军人们的强烈不满。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奉行军事优先的原那么,培养了大批职业军人。对于职业军人来说,除了军事以外他们没有其他特长,裁军等于砸他们的饭碗。此外,裁军以前职业军人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军队是最光彩的职业。但裁军开始后,职业军人一下变成社会上多余的人,最好的学生不再报考军事院校,一些饭店甚至拒绝穿军服者进入。裁军给职业军人们带来的失落感和焦躁感是可想而知的。

不满的军人开始秘密集会,天剑党、樱会、一夕会等军人秘密组织纷纷成立,后来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东条英机、冈村宁次等人,都是一夕会的成员。不过当时最有名的还是石原莞尔,是他提出“满蒙生命线〞的理论。石原也是后来9·18事变的主谋。

2.日本控制东北铁路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通过日俄讲和条约,将中国旅顺、大连等地的租借权和长春-旅顺的铁路及从属设施的财产权利占为己有。尔后,日本创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并有关东军负责铁路沿线的警备。

3.田中奏折

1927年6月,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并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在田中奏摺中曾经提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这份奏摺在1929年被曝光,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以及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均认为是日本奉行侵略中国政策的证明。

田中奏摺的真实性受到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长蒋立峰在内的学者质疑,当前的主流说法多认为其应为国民政府所伪造。然而时至今日查考史料及历史脉络,当时日本图谋全面侵华已久确为事实。

4.皇姑屯事件与东北易帜

当初,日军与东北军阀张作霖维持了合作关系,但渐渐的,日本开始将张作霖视为障碍。1928年,关东军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炸毁,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史称皇姑屯事件。日本关东军希望籍此事件造成东北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

皇姑屯事件并未引起日军所期待的东北混乱,相反,1928年12月29日,张作霖的继承人张学良忽然宣布全东北易帜,接受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领导。张学良进一步对日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并开始在南满洲铁路附近建设新的铁路设施,通过低廉的价格与之竞争,导致南满洲铁路陷入了经营危机。感到危机感的关东军不断提出抗议,但张学良并不愿意妥协。因此日军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决定动员战争来夺得主导权。

5.万宝山事件

1931年,中国人郝永德,未经政府批准,骗取万宝山村附近12户农民的土地,并违法转租给188名朝鲜人耕种水稻。这些朝鲜人发掘水渠,截流筑坝。这一项目侵害了当地农户的利益,马家哨口200余农民上告。吉林省政府批示:“令朝侨出境〞。然而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重德,差遣日本警察制止朝鲜人撤走,且限令于7月5日前完成筑渠。7月1日,中国农民400余人,联合起来平沟拆坝。7月2日,日本警察镇压平沟的中国农民,双方对峙,后日本增武装警察,在日本军警爱护下,项目于7月5日完成。同时,日本通过朝鲜日报记者金利三,捏造新闻,说朝鲜人在万宝山被杀,掀起朝鲜半岛大规模的排华活动,当地华侨死伤数百人。日本却以此次事件诬陷中国伤害朝鲜侨民。

6.中村事件

1931年6月,日本关东军中村震太郎大尉和井杉延太郎在兴安岭索伦一带作军事调查,被中国东北军兴安屯垦公署第三团团副董昆吾发现并扣留,在证据确凿情况下,团长关玉衡下令秘密处决中村震太郎。日本藉机宣称东北军士兵因谋财害命而杀死中村,威逼中国交出关玉衡,并在日本民众中煽风点火,用“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诬陷中国“损害日韩移民〞。

事变经过

1.柳条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黄昏,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不部队长官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在奉天北面约7.5公里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

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

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范,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制,驻守部队并未做出剧烈还击。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制,最后突围撤走。由于执行不抵制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2.辽宁、吉林主要城镇沦陷

日军在沈阳当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9月19日凌晨,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辽阳的第2师主力增援对奉天的进攻;独立守备队第3营进攻营口、第4营进攻凤凰城、安东;第2师第3旅主力、骑兵第2团、独立守备第1营分别进攻长春宽城子、二道沟、南岭等地。至9月19日10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还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9月21日,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顾问长熙洽率部投敌,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

3.黑龙江主要城镇沦陷

10月1日,东北军黑龙江洮南镇守使张海鹏投敌,且奉日军命令派出3个团进攻齐齐哈尔。10月16日在嫩江桥,被黑龙江省防军击退。守军炸毁嫩江铁路桥的第1、第2、第5号桥,以阻止日伪军进犯。10月26日,关东军第2师第29团占领四洮铁路沿线主要城镇。11月4日,关东军嫩江支队攻击嫩江桥北守军。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代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长官马占山指挥3个旅,5个团共1.6万余人进行江桥抗战,战至11月18日,终因伤亡沉重而弃守省城齐齐哈尔,撤往克山、海伦。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

4.锦州、哈尔滨沦陷

张学良在事件暴发后离开奉天,带着属下转移到锦州。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对此,南次郎陆军大臣依然对假设槻礼次郎首相声称“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采取自卫行动〞,尔后关东军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尔后,币原主张的国际协调主义外交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日军攻占黑龙江省主要城镇后,开始进攻辽西地区。12月15日,关东军进攻锦州。12月1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外乡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调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1932年1月3日,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占领锦州。驻锦州的东北军第12、第20旅和骑兵第3旅已奉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犯,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捍卫战。激战五天,自卫军伤亡沉重,撤往宾县。2月5日,日军攻陷哈尔滨。

5.满洲国成立

由于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关东军不敢悍然武力占领满洲全境,因此考虑建立傀儡政权。当时担任特务机关负责人的土肥原贤二大佐游说了已经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当时关东军以复兴满清为条件,说服溥仪回到东北。11月10日,溥仪从天津出发,11月13日达到营口,最后停留在驻守旅顺的日本军营内。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溥仪担任国家元首,首都定在「新京」,年号定为「大同」。上述宣言都在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张景惠的公馆发表。国际联盟强烈谴责日本政府的行为,并不成认满洲国政府的合法性。日本表示抗议并且脱离国际联盟。

3月9日,溥仪登基仪式在新京举行。

1932年9月15日,日本与伪满洲国签订?日满议定书》,满洲国成认日本的既得权益,并允许关东军在满洲国内驻军。

各方反馈

1.国民政府

1.外交努力

9月19日,中国驻国际联盟的全权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报告事件,请国联主持公正;

9月19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严重抗议;

9月21日,施肇基正式向国联提出申诉;

9月23日,中国政府就此事照会美国政府,希望对方「深切关心」。

2.不抵制政策

1991年其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屡次成认“不抵制〞的决策完全是其一人所为。与蒋介石无关。

尽管日本在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屡次挑衅,张学良仍于9月6日致电东北军顾问长荣臻及东北三省政务委员会:“现在日方对我外交渐趋积极,应付一切,极宜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对抗,致酿事端。希迅即密电各属,切实注意为要。〞

在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落下了“不抵制将军〞的评价。然而对于张学良的不抵制行为,后来逐渐评价为:他错误判断日军目的,假设其知道日军并非“寻事〞,而是要吞并东北。作为东北少帅,他不至于会将东北拱手让给日本。张学良1990年接受日本国营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当时认为「战争不符合日本政府的利益,日本政府应会约束关东军」。

2.中国共产党

9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谴责日军侵略。

9月22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向全党指出:“立刻动员与组织广阔工农大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是党的中心任务,特别在满洲应组织武装力量,“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打击〞,并连续屡次发表宣言,作出决议,声讨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揭露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以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和独立。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一些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掀起了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北平、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武汉、太原、广州、济南、福州等地的大中学生和市民纷纷集会游行,通电抗日救国,并结队赴南京请愿、示威,要求政府出兵抗日。

3.日本政府

1.内阁不扩大方针

1931年9月19日,日本政府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南次郎陆军大臣强调这是关东军的自卫行动,但是币原喜重郎外务大臣疑心这是关东军的阴谋,并且试图通过外交伎俩解决这次事端。9月24日,内阁会议决定了「不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方针。然而关东军忽视政府的决定,以自卫为名,不断扩大战线。

2.假设槻礼次郎内阁总辞

12月11日,假设槻礼次郎内阁总辞。次日,犬养毅任首相兼外相,荒木贞夫任陆军大臣。

6五一五事件

1932年3月12日,犬养毅内阁作出决定“满蒙市从中国外乡别离独立的统治地域,今后,帮忙其建立国家体制。〞事实上,日本政府在这次事件上被动地被独断专行的关东军制约。

4.国际社会

国际联盟及李顿调查团

国际联盟派出调查团调查事变始末。1932年10月2日,该调查团发表李顿报告,指出日本动员的事变是侵略中国的行为。由于国联拒绝成认满洲国为独立国家,令日本撤出国联。调查团在事变后一年多后才发表报告,诚然是为时已晚——日本不理会国联的谴责,继续侵略行动。

我国驻英公使郭泰祺在国联特会上演说,反对国联对中国问题不顾多数国家的反对,仅秉英、法两国之意旨草拟袒日报告书。

5.美国

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亨利·史汀生向日本和中国发表照会,宣布日本对满洲的侵略是对中国领土内政的干预,违反了凡尔赛和约,因此美国政府对此不予成认。这被称为“史汀生主义〞。中国和当时欧洲各国对此都普遍表示赞同,但是日本却忽视这一通告。

美国对“九·一八〞事变的反馈,经历了一个由消极观望,到与国联合作,再到“不成认主义〞的过程,总的趋势是朝着逐渐强硬的方向开展。但由于美国没有采取强有力的实质性行动,美国的反馈对日本的遏制是软弱无力的。

民间运动

东北抗日联军

⑴游行集会

9月28日,北平20万人举行抗日救国大会,要求对日宣战,收复失地。

9月28日,南京、上海的二千多学生请愿,冲击国民政府外交部。外交部长王正廷被学生打伤,后被迫辞职。

⑵抵抗日货运动

1931年7月,由于万宝山事件,日本鼓动朝鲜排华反华,中国国内再次暴发抵抗日货运动;九一八事变后,运动愈演愈烈。

文艺作品

张寒晖?松花江上》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中国东三省,蒋介石采取不抵制政策,驱赶“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子,布满西安街头。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从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暴发。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张寒晖谱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他把自己的这首歌教给学生、大众演唱,然后,他带着大众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头中去演唱,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广阔东北军官兵的心,竟有数万名官兵听后落泪。“西安事变〞暴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迅速传遍全国。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风行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

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悲壮的歌声令人断肠。张学良听了,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回答你们。〞

抗战开始后,周恩来曾代表中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会议结束时,周指挥与会军官唱了这首歌。悲愤的歌声激起了大家怀念故土的情绪。当歌声进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土?〞时,全场军官有的热泪盈眶,有的低头哭泣,有的举起了拳头,“一定要打回老家去!〞的决心,充溢着歌唱者的胸膛。

?松花江上》初由省立二中唱起,后流传东北军,并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当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版,而且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泪却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们,人们争相传抄传唱,在祖国破碎山河的上空,到处浮荡着歌曲中的呼号。

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动,十多万大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会聚在长江之上。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照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

一直埋头苦干的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就是这样代表着人民倾吐呼号,为我们留下了这首不朽的战斗性的悲歌。

歌曲赏析

这首歌以带尾声的二部曲式为结构。倾诉性的音调贯通全曲,并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冲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唤地似的旋律时,歌曲到达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哀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

歌词全文: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土?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纪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91年9月18日在沈阳开放了九一八事变陈列馆。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1997年访华时拜访过这个地方。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定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

沈阳市从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

事变思考

1931年的今天,日本军国主义动员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今天,面对第76个“九一八〞,勿忘国耻,我们思考的应当更多、更深。

其一,勿忘国耻当思国运。走进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让人深思再三的莫过于“国运〞二字。从高耸的残历碑到蜿蜒的展厅,如同是用一串串“难〞字勾画出的国难图,国家的灾难、民族的苦难、抗争的磨难……抚今追昔,百感化作一念:当苦日子离去的时间越久远,当富日子光顾的越急匆,我们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如何才能让国耻一去不复返?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全国人民的人心撑持,而要把十三亿人的力量凝集起来,惟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其二,勿忘国耻当思开展。76年前,我国经济落后也是造成国门洞开、生灵涂炭的一个重要原因。看昨天知国耻,看今天想国兴,看明天盼国强。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开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强食〞,我们必须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以科学开展来大踏步地向前追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是一个开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兴旺的状况没有基本改变;我国经济总体规模虽然比拟大,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面对现实,倍感开展之急切,不思开展就如同当年的不抵制,有开展才谈得上民族尊严,才能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真正巍峨挺立。

其三,勿忘国耻当思忧患。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不乏“忧论〞:忧国忧民、居安思危、先忧后乐、进亦忧退亦忧,等等。忧,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而,这个道理,似乎没有“直奔主题〞,没有“坐落〞到目的上——忧患是为了图强,而图强又必须先进。如今,我国人民先进意识大大增强,国家也正在欣欣向荣地强大起来。这是个大醒、大幸。然而,世界风云变幻,“落后就要挨打〞还将是一个长久而严酷的现实。因此,面对76年后的“九一八〞,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居安思危〞应成为我们须臾不可忘却的忧患意识。

史路迢迢,多有一鉴:“兢兢以强,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发奋图强〞。惟有人人不怠,才有举国不怠;惟有举国不怠,我们民族才能长盛不衰,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策划人员

“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及其结局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我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动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动者和实施者。

坂垣征四郎被称为关东军的“大刀〞。他1916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任陆军顾问本部中国课课员,1919年任中国驻军顾问,之后任云南、汉口等处日军特务机关长,1929年任关东军高级顾问。1930年6月,坂垣征四郎在与石原莞尔进行了屡次密谋后,组织了横跨中国东北三省的“顾问旅行〞。“顾问旅行〞是他们策动“九一八〞事变的前哨战。他们在哈尔滨、锦州、旅顺等地制定了日军在这些地区作战的攻防战略,在“旅行〞中提出了日本占领满蒙的方案,并称,“在对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