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化史讲义_第1页
中国近代文化史讲义_第2页
中国近代文化史讲义_第3页
中国近代文化史讲义_第4页
中国近代文化史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文化史第一章导论一、中国近代文化史发展的几个阶段(一)第一阶段,建国后到文革前。中国近代文化史领域中一些专门学科的研究有了开展,但并没有把近代文化史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研究主要是对文化各部门的具体研究,相对来说,文学和艺术的探讨要较深入些。文革十年基本上没有任何进展。(二)第二阶段,文革后到现在。文革后,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得到恢复且迅速发展;研究队伍和范围都扩大,学术界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强。特别是1983年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历史学科会议上,首次把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列入议事章程,并提出初步规划和设想,从第二年开始陆续召开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至此,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蓬勃发展起来;1983-1989年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初步形成了热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二、中国近代文化史取得的主要成绩(一)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状况的回顾与分析,及时提出了必须加强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号召与要求,初步兴起了一个研究热潮。(二)研究课题广泛,不少问题的研究开始向纵深发展。1、就面的开拓而言,对过去被忽视或注意不够的课题展开了研究。如阐述中国近代文化结构与特点的变化;回顾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探讨西学输入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分析西方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关系;论述中国近代文化观念衍变。2、就历史事件而言,人们对一些历史、历史现象的分析,已不满于以往的单纯政治性的考察与结论,而是开始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考察,从而提出了一些更富启发性的见解。如从文化的角度考察“中体西用”;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某一事件;论述传统文化与某一时期政策的关系。3、在人物研究方面,一些重要人物的文化观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如魏源、黄遵宪、康有为、孙中山、鲁迅、胡适、毛泽东等人的文化观。4、社会思潮史研究也可以说是近代文化史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一种表现。如开眼看世界思潮、学习西方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立宪思潮、辛亥革命思潮、五四思潮、近代开放思潮、实业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等。(三)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论丛、论文集、专著等陆续出版,中青年近代文化史研究人才大批涌现。《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是一套专题性的大型丛书,它涉及近代思想、伦理道德、宗教、民俗、生活、语言、科技、观念意识等众多领域。三、中国近代文化史争论的问题(一)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含义问题一种认为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文化史所要研究的对象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观念形态;二是传播和反映这些观念形态的方式和手段;三是群众日常活动中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要素。第二种认为文化可分为五类:即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社会史、文化史。第三种认为文化就是“文物教化”。第四种认为文化史研究的文化史精神生活领域的现象。第四种认为文化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观念和习俗。(二)关于中国近代文化的起点与近代文化史阶段划分问题把中国近代文化史的下限定在1949年似乎已成定论,然上限从何时,有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应从明末清初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开始;二种认为始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三种认为是在19世纪下半期康梁变法开始的;四种认为应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五种认为始于五四运动时期。(三)关于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特点、地位及其历史作用问题一种认为,中国近代文化史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变”;主要表现在由单一到多元的变化,以及文化本位的变化和文化构成、文化内在结构、文化观念的变化。二种主张用“古、今、中、外”四个字来概括中国近代文化的特征。三种认为民族形式和中西糅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特征。四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保留态度,对西方文化持批评态度,才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特点。(四)关于近代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问题,一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二是西方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问题,即如何评价西方文化东渐问题。一种认为中西文化冲突主要是西方物质文明与东方精神文明的冲突;二种认为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包括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两个方面的内容;三种认为文化冲突是文化矛盾的激化,它必然带来重大的文化交流。四、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范围及线索(一)文化的含义1、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狭义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二)中国近代文化的含义1、中国近代文化就是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文化,是传统文化在与西方近代文化相互冲突又会通融合的过程中处于正在行程中的资本主义文化。或曰近代时空的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文化。2、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是研究中国自近代以来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规律的专门史。主要探讨1840年以来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基本情况。(三)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划分(划分的四个阶段):中国近代文化初步发展阶段:即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国门洞开,便利了西方事物的长驱直入,也是西方文化初步传入中国时期。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第二阶段: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结束。这个阶段是西方器物文化大规模传播时期,也是清政府主动吸收西方器物文化的时期。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第三阶段:从1895年前后到1912年中华民国前后。这一阶段是市民社会崛起,市民成为近代文化的主体并主动参与创造近代文化的阶段。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第四阶段:从1912年前后到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党建立全国统一政权止。这一阶段可以称为新文化运动阶段,也是近代思想文化传播、代表未来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新社会价值观孕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五、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特点(一)近代经济的多种成分和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近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区域性。1、多种经济(外国经济、官僚资本、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等)成分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在文化上反映出了复杂性。2、近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近代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3、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微弱,封建地主经济成分的强大与占主体地位,造成了近代新文化缺乏坚实牢固的经济基础。(二)近代文化的发展变化始终同政治变革、救亡图存密切结合在“五四”运动以前的几十年中,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很大的有两个理论:一是进化论,一是民约论。进化论以生存竞争的理论适应了救亡图存、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需要;民约论以天赋人权的观念适应了要求民权平等、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需要。(三)近代文化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冲突及会通融合过程中形成。(四)科学与民主是近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五)近代文化既丰富多样,又肤浅粗糙,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六、介绍几位名师1、龚书铎1929年3月生,福建泉州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所长,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国史组副组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主讲过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晚清政治史、中国近代文化史等课程。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国近代文化探索》、《近代中国与文化抉择》等。2、郑师渠1946年出生,福建福州人,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教研室主任、历史系系主任。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历史学科组成员等。著作主要有《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在欧化与国粹之间》、《中国文化通史》(10卷本)(总主编)。3、黄兴涛1965年生,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清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历史学院副院长。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心”和“近代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理事,《清史研究》编委。主要论著有《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合著);《文化怪杰辜鸿铭》、《闲话辜鸿铭——一个文化怪人的心灵世界》、《康乾盛世历史报告》(合著)等。4、郭双林1960年生,河南林州人。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兼中国义和团运动研究会理事、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著作主要有《中华赌博史》(二人合著)、《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副主编)、《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论争》等5、左玉河河南新乡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社会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及社会文化史研究。著作主要有《张东荪传》、《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失去的机遇—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认识》、《近代中国婚丧嫁娶》等。6、李少兵1969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兼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宗教文化、风俗文化、乡村社会变迁问题。著作主要有《民国时期的西式风俗文化》、《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社会思潮》、《民国民众衣食住行文化》、《民国民众节日节庆文化》、《中国社会史》等。7、喻大华1963年生,辽宁辽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晚清史、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现任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中国史学史、史学论文写作、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等课程。出版《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道光皇帝》、《嘉庆皇帝》、《咸丰皇帝》等著作。8、焦润明1958年生,辽宁本溪人。史学博士、法学博士。现任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近代法律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兼及史学理论及东北地方史等问题研究。出版专著《中国近代文化史》、《梁启超法律思想综论》、《梁启超启蒙思想研究》、《傅斯年传》等。【参考书目】1、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年版。2、焦润明著《中国近代文化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安宇著《冲撞与融合——中国近代文化史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4、王力等编《中国近代文化史讲座》,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5、郑师渠、黄兴涛编《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郭双林著《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争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7、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8、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9、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思考题】1、中国近代文化史争论的问题有哪些?2、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特点?第二章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第一节西方文化在华的传播一、西学东渐的基本脉络(一)第一阶段:1843-1860年1、通商口岸成为传播基地,以传教士为主的西方人士在这里办学校、开医院、出书刊,进行各种西学的传播活动。2、中国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主动了解、吸收西学的趋向。如林则徐、梁廷相、魏源、徐继畬、李善兰等。(二)第二阶段:1860-1900年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取得一系列特权。其中有些特权在客观上便利了西学在华传播。如外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居住、买屋、租地、建筑教堂、创办学校、自由传教等。如总理衙门的设立、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洋务运动展开,都对西学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2、中国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出现了洋务学堂、译书机构和近代报刊,并派出了驻外使节和留学生,这就扩大了西学的吸收与传播。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等。如西学影响逐渐扩大到社会基层。(英)傅兰雅主办的《格致汇编》所刊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艺技术、科技人物传记等,还有答读者问等。在中国其起到科普作用。(三)第三阶段:1900-1911年革命风潮骤起、留日热潮高涨。使西学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突出特点是留学生在吸收与传播西方文化中所起作用增大。如甲午战后留日学生增多,通过日本吸收西学提供了方便。如译西书的数量增加,特别是各种不同层次的新式教科书遍布城乡。译书从多到少的顺序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二、西方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西方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着器物层文化、制度层文化和精神层文化等部分。狭义上的西学主要指西方的科学文化,即近代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应用科学等内容。(一)自然科学学科的引进1、数学方面李善兰与伟烈亚力翻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后9卷(前6卷由徐光启和利玛窦和译);又自己翻译《代数学》和《代微积拾级》,任京师同文馆算学馆的总教习。中国教会学校里的西式数学教材有:《笔算数学》、《代数备旨》、《型学备旨》、《八线备旨》、《代形合参》等。19世纪末我国先后出现过几种数学专门刊物,如《算学报》等。另《湘学报》、《新学报》也有算学专栏。2、物理学方面李善兰和艾约瑟翻译胡威力著《重学》,在中国最早介绍牛顿三大定律。江南制造总局翻译的书中涉及到物理学。如《炮法求新》、《格致启蒙》、《格致小引》、《声学》、《光学》、《电学全书》等。1901-1903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出版了日本饭盛挺造的《物理学》。1903年10月,鲁迅写成《说钼(镭)》一文,最早把镭知识介绍给中国人。3、化学方面第一本介绍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的启蒙教材,是英国医生合信用中文编印的《物物新编》。中国近代化学的传入和徐寿等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徐寿一生共译化学等科技书籍35部,重要的有《化学鉴源》、《化学求数》等。4、西医学方面教会医院:1906年多达166所,著名有广州博济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教会医学校:主要有广州的博济医学校、广州的夏葛医学校、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济南的齐鲁大学医学院、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福州协和医学校、青岛的德国医学校等。西洋的医学著作:主要是传教士译著的,有合信、嘉约翰、德贞等。合信翻译《合信氏医术五种》,嘉约翰翻译《内科全书》、《病症名目》、《西医名目》。西医药厂、药房:主要有上海的老德记药房、德商办的科发药房、英商办的屈臣氏药房等。在中国的几位俄国医生:其一哈尔文:1715年奉彼得大帝之命随郎格等人一起前往中国。成功地治愈了康熙的病,因而受到极大尊重。其二沃伊采霍夫斯基:他治愈了一位被中医判断为患有不治之症的患者;治愈礼亲王兄弟全昌的病,其赠匾额“长桑妙术”。1820-1821年北京霍乱流行,其利用西医技术为百姓治病,制止疫情蔓延。其三基里洛夫:治愈一位少女长达十一年之久的呼吸困难症;曾或两方谢匾:“惠济遐方”、“道行中外”。5、生物学方面在植物学方面,李善兰和韦廉臣、艾约瑟和译英人林德利的《植物学》;艾约瑟翻译《植物学启蒙》、傅兰雅翻译《论植物学》《植物须知》、《植物图说》。严复翻译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一书中的两篇文章,取名为《天演论》。马君武翻译达尔文《物种起源》的部分章节,命名为《达尔文物种由来》。6、矿物学方面华蘅芳翻译《金石识别》、《宝藏兴焉》、《银矿指南》、《探矿取金》等著作。7、古地质学方面华蘅芳翻译英国人赖尔(雷侠儿)的《地质学原理》,以《地学浅释》为名出版。8、天文学方面李善兰和伟烈亚力合译英国人侯失勒的《天文学刚要》,取名为《谈天》。(二)社会科学学科的引进1、社会学的传入法国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著有《实证主义大纲》;英国赫伯特•斯宾塞发展了社会学说,著有《群学肄言》。严复翻译了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章太炎翻译了日本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2、历史学的介绍和引进法国基佐的《欧洲文明史》,由日本永峰秀树翻译日文;后由留日学生翻译中文。英国巴克尔的《英国文明史》,由日本的田口卯吉翻译日文;后由留日学生翻译中文。英国格林的《英国人民简史》、《英国人民史》也先后由中国的专门译书机构翻译称中文。3、其他社会科学诸学科的传入还有经济学、政治学、法学、逻辑学等名著也相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如严复翻译英国人亚当.斯密的《原富》、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法国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取名《法意》),还有《逻辑学体系》、《名学浅说》(英国人耶方斯所著)。(三)西洋器物文化的引进作为西洋器物文化被输入中国有日常生活用品、各种药品、各种布匹等。还有铁路、火车、军舰、轮船、机车、飞机、电报和电话等。三、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一)导致近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近代大规模引进西学给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自然现象的理论武器、破除了许多传统的偏见和迷信,加深了对自然的现象、性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二)动摇了传统价值观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夷夏之辨”观念,连崇尚“义理”、鄙薄“技艺”、“功利”的传统价值观也动摇了。(三)对科举制度的强烈冲击冯桂芬、郑观应、王韬等洋务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主张变通科举。统治阶级中的上层发生了中西学问题的争论(奕"奏请在同文馆内设天文算学馆,结果是1887年清廷允许各省监生报考算学;次年顺天乡试中32人,试以算学题目,取中举人1名)。(四)西方的思想理论成为近代先进知识分子进行政治斗争的思想武器。西方的进化论和自由、平等思想为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进行维新变法和共和革命的思想武器。第二节借道日本吸收西学一、师法日本变法维新1、甲午战后,主张师法日本、通过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呼声日益高涨。2、当时进步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以日本为师是吸收西学,小日本变法维新的一条捷径。3、维新派不仅在维新变法方面学习日本,而且要全面效法日本的欧化经验。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留日热潮1、留学情况最早始于1896年,出于驻日使馆工作的需要,派13名学生留日。维新期间,湖广总督张之洞派20人赴日学习军事;接着北洋大臣、南洋大臣以及浙江求是书院也派遣学生留日。到1899年,中国留日学生已有100多人。据不完全记载,1902年的留日学生人数是573人,1904年是2406人;1905-1906年中国留日学生达到高潮,增至8000多人。2、留日学生的来源一类是官派的公费留学身。包括京师大学堂、各省督抚学政及各大臣选送来的官费留学生。二类是自费留学生。从1903年以后逐渐占据多数。三类是所谓的贵胄学生,即清廷王公贵族大臣的子弟。此外还有一些中国流亡者和华侨子弟。3、留日的动机留学日本学生的动机形形色色各式各样:有为利禄而来、有怀抱非常之志、有勤勤于学校功课、有好为交游在者、有迷信日本一切为中国未来之正浩者、有秘密会党之领袖以亡命者、有来此为进仕途之捷径等等。1903年清廷规定,凡留学获优秀文凭者,分别授予拔贡、举人、进士、翰林出身加以录用;1905年清廷停科举考试,促使知识分子以出洋留学为重要出路与进阶捷径。最根本的动力是处在严重民族危机之下的中国知识分子要求向日本学习以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4、留日学生的学习内容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的专业非常广泛,从政法、文史、外语、师范到理工、农医、军事、商业,甚至音乐、美术、体育,应有尽有。而且以学文科和军事的占多数,其中又以学政法和陆军为最热门。他们通过在日本创办报刊杂志、编译出版书籍等形式,把来自西方和日本的资产阶级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经过自己的消化改造,再向留学生界和缺少言论、出版自由的国内传播。据统计,从1898年到1911年留日学生创办的报刊杂志有76种之多,其中《湖北学生界》、《浙江潮》、《云南》最有代表性。三、日籍西学盛传中国1、甲午以后,中日文化地位逆转,中国人一改往日的日本观。都以师法强敌的心态学习日本。如康有为、梁启超、张之洞、王之春等人。2、甲午战后各地陆续开办了一些以学习日文为主的学校,翻译日文的人才也日渐增多。3、为了适应译书的需要,留日学生们又纷纷成立各种各样的翻译团体。如译书汇编社、湖南编译社、国学社等。4、从1896至1911年,翻译、出版日文西书的机构主要有清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95个。第三节中国文化的外传一、汉籍的西传与欧美中国学的兴起1、英国马礼逊编译的有《华英字典》《汉语语法》《广东省土话字汇》。麦都思编译的有《中国: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前途》《汉英字典》《英汉字典》《上海及其近郊概况》。还在上海设了中国第一个近代一刷所——墨海书馆。理雅各编译出版的是《中国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春秋》《礼记》《书经》《孝经》《易经》《道德经》《诗经》《庄子》等,分28卷,25年陆续出版。翟理斯编译的有《中国概要》《古今姓氏族谱》《中国绘画史导论》《儒家学说及其反对派》《中国的文明》《中国文学史》《聊斋志异》《英华大辞典》。2、法国雷幕沙翻译中国小说《玉娇梨》,著有《汉语语法基础》。毕殴翻译《周礼》沙畹翻译《史记》,著译有《华北考古图谱》《西突厥史料》《中国佛教故事传奇》《三至八世纪的中国神话》《中国民间艺术中愿望的表达》。德利文翻译《离骚》顾赛芬编著了《汉法字典》《拉汉字典》,还翻译了《四书》《五经》3、俄国罗索兴翻译了包括《资治通鉴纲目》在内的近30部中国著作。列昂节夫翻译了《大学》《中庸》,并与罗索兴合译《八旗通志》。比丘林翻译了大量的中国著作,如《蒙古纪事》《中国及其风俗习惯》《中华帝国统计资料》《中国的农业》《中国社会道德状况》《四书》。华西里耶夫编撰了《华俄辞典》,还写了《中国文学概论》二、中国史地著作及汉译西籍对近代日本的影响1、中国史地著作传入日本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圣武记》先后传入日本。徐继畬的《瀛环志略》。陈逢衡的《英咭利记略》。王文泰的《红毛番英咭利考略》。梁廷相的介绍英国史地的《兰仑偶说》,介绍美国史地的《合省图说》2、汉译西籍传入日本英国慕维廉在1854年用汉文写的《地理全志》传入日本。美国神理哲1856年编著的《地球说略》。英国合信的著作《全体新论》《西医略论》《内科新说》《妇婴新说》等先后传入日本。英国伟列亚力口述、李善兰笔述的《谈天》(天文学著作)。英国伟列亚力口译、王韬笔述的《重学浅说》(物理学著作)。英国林德利编著,由英国人韦廉臣和中国人李善兰合译《植物学》。还有汉译的《数学启蒙》《代数学》、自然科学启蒙读物《博物新编译解》《格物入门》等。英国理雅各编译的《智环启蒙熟课》传入日本,取名为《翻刻智环启蒙》(西洋科学知识的入门教科书)。美国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对日本政界的影响很大三、中国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1、对马来亚的影响马来亚土著华人主要集中在马六甲、槟榔屿和新加坡。他们吸收了大量汉语,创造了巴巴马来语(也称华裔马来语)。中国的历史、神奇、武侠、公案、言情小说陆续与马来亚读者见面。2、对越南的影响中国传统小说的四大名著译成越南文;佛教由中国传入越南3、对泰国的影响中国传统小说的四大名著翻译传入泰国4、对菲律宾的影响中国的传统饮食传到菲律宾(如混沌、炒面烧包、米线等)5、对印尼的影响中国的宗教典籍、历史小说、古典小说、武侠小说翻译文本国语言,还有中国的典籍如四书等。中国食品如豆芽、酱油、萝卜、咸菜、茶叶等在印尼深受喜爱。【思考题】1、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内容?2、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对中国的影响?3、中国史地著作汉译西籍对近代日本的影响?第三章近代中西文化论争第一节“夷夏大防”与“师夷长技”之争一、两种不同的文化观之争(一)“夷夏大防”的价值定位“严夷夏之大防”:其深层内涵根源于传统的“夷夏之辨”,明清又被发扬张厉如王夫之提倡“夷夏之防”。认为只要用三纲五常治理好中国的北部,外敌就不会入侵。如杨廷熙、倭仁、贺瑞麟等“以夏变夷”:李元度在《答友人论异教书》中作了系统的说明。理由一,孔孟之道是世界上最完美无缺的圣人之道,可以感化天下所有的人类;理由二,孔孟之教可以借用轮船、火车等近代先进的交通工具传入西方,有助于“以夏变夷”的实现;理由三,孔孟之教的传播从来都是“以渐而及”的,在中国是这样,在世界也是这样。(二)“师夷长技”的文化取向“师夷长技”是鸦片战争后开明人士的共识,其基本思路是“悉夷”——“师夷”——“制夷”。代表人物主要有:林则徐编译《四洲志》、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梁廷相著《海国四说》、姚莹著《康躺纪行》、徐继畲著《瀛环志略》等。魏源的观点最为典型,其“师夷长技”有几点意义:第一,承认西方有“长技”而主张“师之”,所“师”长技的范围不限于军工技术,还有民用工业;第二,为了掌握外国的“长技”,就不得不去学习西方的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掌握作为这些技术基础的自然科学。第三,学习外国“长技”,必然会促使对外国情况了解的广度和深度,开阔中国人的视野。第四,承认西方“长技”,在客观上必然要承认中国有不如西洋人的地方,从而导引出东西文化比较的一系列课题。二、“师夷”与“据夷”之争(一)争论的背景鸦片战争后开明人士的反思和思想上的转变,如林则徐、魏源等人。都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开眼看世界”的倾向,对“师夷”思想作了进一步阐发。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内部形成了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经济等“长技”,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遭到了顽固派的反对,由此而引发了洋务运动期间的中西文化论战。(二)论争的主要内容:1、京师同文馆开办天文算学之争1866年12月奕上奏朝廷,建议在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顽固派强烈反对,以张盛藻、倭仁、于凌辰、杨廷熙为主。2、关于修建铁路之争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提出修铁路。1880年12月刘铭传上奏提出修建铁路,得到李鸿章、刘坤一等大员的支持。顽固派反对者主要有张家骧、王家璧、周德润、刘锡鸿等守旧官僚。虽有顽固派的反对,清廷还是在1884-1894年十年间,修建了364公里的铁路。3、关于派遣留学生之争从1872-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赴美留学,四年共派了120人,学习西方的军政、船政、步操、制造等技术。后来以容闳为一方,以陈兰彬和吴嘉善为一方发生的矛盾。分歧是:管理学生指导思想上的分歧、对学生学习内容上的分歧、对留学生在美国表现的不同估价。结果,总理衙门奏请将出洋幼童全部撤回,第二节新学与旧学之争一、维新派的“新学”及其文化观(一)新学的出现近代新学是以西学为理论内容、以中学为依托形式的具有一定学术体系的学术派别。诞生于19世纪90年代,为维新变法立论的康、梁新学的崛起,即为新学之典型。(二)新学的特征1、是用西学改造中学与用传统语言和思维表述西学互为一体。2、是兴起今文经学,反对古文经学,借以否定封建意识形态的正统性和神圣性。3、是复活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精神,用新学说为维新变法服务。4、是超越洋务派的“体用”界限,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用”,更要学习西方的“体”,强调制度层面及社会文化层面的改革也是“新学”派的重要特征。(三)维新派的文化观维新派的文化观,它不同于鸦片战争时期的地主阶级经世致用派的观点,也有别于洋务派的主张;它揉进了更多的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因素,如进化论、天赋人权论、民主自由学说等等。二、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之争维新派与顽固派针锋相对:一方反对君主专制,另一方维护皇帝独权;一方盛赞西方政治制度,另一方视其为洪水猛兽。维新派用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政治思想理论为武器,批判了君主专制的腐朽性、反动性,阐述了君主立宪的基本主张及实行的必要性。这场争论使西方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民权学说等政治观念得到肯定和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进一步发展。三、民主平等与纲常名教等级特权之争戊戌维新运动冲击君主专制的同时,也展开了对封建三纲五常名教的批判。它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西道德观念层面的冲突。在论争中,维新派不仅用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对纲常名教进行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而且提出和阐明了以民主、自由、平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新道德观念,动摇了封建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第三节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化论争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文化选择1、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特别是新型知识分子群起的壮大,对当时刚刚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给予有力的推动。2、这种推动作用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大规模的介绍和传播西学。内容不仅有大量的自然科学,还有各种人文科学,更有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3、这个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流文化观主要以孙中山和章太炎为代表。二、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文化论争1、革命派的主要舆论工具是《民报》,参与论战的主要人物有孙中山、章太炎、陈天华、宋教仁、朱执信等;改良派的主要舆论阵地是《新民丛报》,主要起作用的是康有为、梁启超等。2、革命派认为,共和制是近代政治制度中最理想的制度;改良派始终坚持过了时的君主立宪旧调,竭力反对革命派选择的民主共和道路。3、这场争论以民主共和否定君主立宪而告终,扫除了革命斗争道路上的思想障碍,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三、辛亥前后“醉心欧化”的动向1、出现晚清时期还出现了一种“醉心欧化”的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一般认为湖南维新人士樊锥在《开诚篇》中有“醉心欧化”的倾向,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全盘西化”论最早见诸报刊文字者。较为典型的晚清时期“醉心欧化”的“欧化主义”派,当以《新世纪》派为标志(《新世纪》周刊1907年创刊于法国巴黎,是革命派内部一个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刊物,主要以吴稚晖、李石曾为代表)。2、“醉心欧化”的代表《新世纪》在思想言论方面主要表现第一、主张废除汉字,立即代之以拼音文字(采用一种欧文、用罗马字母反切中国语音、用万国新语即世界语)。第二、否定一切传统习俗及纲常道德观念(主张进行“祖宗革命”、进行“三纲革命”、废除封建传统婚俗)。第三、提倡欧风殴俗(主张剪辫易服、男女自由恋爱和文明结婚)。四、“国粹派”与“欧化派”的论争1、“国粹派”的出现近代国粹主义思潮萌芽于19世纪末,形成于20世纪初。1905年邓实等在上海成立国学保存会,并以《国粹学报》为机关刊物。晚清国粹派其核心成员主要有邓实、黄节、刘师培、马叙伦、章太炎等人。2、两派的论争第一、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上,国粹派对中国传统文化评价很高,称之为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国的立国之本,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欧化派主要侧重揭露和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和黑暗。第二、在对西方文化上,国粹派从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出发,较多地注意到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害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而欧化派则过多的讴歌西方文化,认为西方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和拯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宝方良药”。【思考题】1、中国近代“师夷”与“据夷”之争?2、中国近代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之争?3、中国近代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文化论争?第四章近代伦理道德领域的变迁第一节困境中的传统道德一、封建旧道德的沦落(一)封建旧道德封建旧道德,泛指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精神世界平衡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封建礼教的道德说教以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思想核心,以忠、孝、节、义为要旨,其主要内容就是所谓的“三纲五常”;而“礼法忠孝”则是传统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内核和行为准则;知足安分、贵义贱利等也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二)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传入中国社会1、传统“贵义贱利”、“知足安分”、“驯服柔顺,安之若素”等伦理道德观在激烈的时代风云和商品经济的无情冲击下,开始发生了令人注瞩目的变化。2、中国传统的鬼神迷信观念收到近代科学观念的冲击,以征服自然为特征的近代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使中国知识界发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3、西方近代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对传统的三纲五常产生了强烈的冲击。4、晚清时期统治集团自身道德意识的衰落更是封建传统旧道德沦落的重要内容。二、士大夫对传统道德的反思1、龚自珍认为要挽救社会道德,恢复传统的善恶伦理观,就必须使各级官僚都有知耻之心,需要君主改变或修正以往的观念,礼遇臣下,做到君明臣良。2、魏源认为整肃人心,整顿日益沦丧的道德,关键在整顿封建上层集团的道德;极力主张加强官吏的道德修养,使“有位”者成为“有德”者。3、冯桂芬提出通过“复古礼”、“立宗法”、恢复“三代圣人之法”,以此理顺紊乱的社会伦常关系、整肃腐败的道德风习的方案。认为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国的伦常名教,这是“本”,不能动摇;二是西方的富强之术,即船坚炮利,生产技术,这是“用”,是辅助性的。二者应当结合起来,这才是善之又善的。4、郭嵩焘从自己对西方社会观察的结果出发,深入比较了中国与西方在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准则上的异同。在他看来,军事武器30年可以学有成果;工业制造50年基本可以学会;而普及教育,“涤荡旧染”,却需要100年;培养新人才,又需要100年;而真正使国家振兴,科学文化高度发展,更需要100年。三、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对传统道德的冲击(一)农民阶级对传统道德的冲击1、洪秀全曾到莲花塘私塾砸了孔子的牌位;又在《太平天日》书中编造了上帝鞭挞孔子的神话故事。2、洪仁玕的道德思想主要体现在《资政新篇》中。第一主张打破儒家传统的“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观,鼓励人们逐渐致富;第二主张打破传统道德价值观中的“重本抑末”的教条,提倡大力发展近代新式工商业;第三要以树立自由竞争的社会道德风尚,破除“不患贫而不安,不患寡而不均”的儒家传统道德观念。(二)资产阶级对传统道德的冲击1、对封建君权的批判康有为是中国第一个主张以人道主义批判并破除封建礼教的思想家。其否定了“君权神授”说,认为君权并非神授而是民授。谭嗣同在《仁学》书中,也把批判的锋芒主要对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严复用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的伦理学说攻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封建伦理道德、纲常名教,伸张资产阶级民权。为此还专门写了《辟韩》一文。梁启超早在维新运动就对君主专制的危害作了深刻的揭露;20世纪初更进一步从制度上批判君主专制的危害,随着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近代伦理学说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传播。抨击封建君权,即批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当时民主主义思想文化与封建主义思想文化交锋的主要内容(如邹容、柳亚子等)。2、对封建父权、夫权的批判康有为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批判了封建父权和夫权。谭嗣同公开提出了父子地位应该平等,应该以朋友之道为伦理准则;还揭露了封建社会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批判夫为妻纲的旧伦理道德。严复也对夫为妻纲进行了批驳,认为传统道德纲常名教对妇女的制约极为不合理。20世纪初,在思想界又掀起了对封建父权、夫权的批判高潮。其中《新世纪》发表了《家庭革命说》《三纲革命》等文章影响很大。四、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的冲击与影响1、西方基督教伦理的冲击与影响首先是“无君无父”与忠君孝亲的冲击;其次是男女不分与男女授受不亲的冲击。2、西方近代自由、平等、博爱观的冲击和影响3、西方进化论的冲击和影响4、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说的冲击和影响第二节近代新道德的提倡一、资产阶级新道德观的提倡(一)国民公德观的提倡所谓“公德”指的是个人与社会、群体、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个人对于社会、群体、国家应尽的义务。梁启超、康有为、蔡元培等都是“公德”观的积极倡导者。梁启超认为“公德”的基本精神是:牺牲个人之私利,以保持团体之公益;提倡“报效社会”是蔡元培公德思想的理论基石。(二)自由平等观的提倡所谓自由,不但是公民的人身自由,而且是被广泛理解为公民的各种政治经济的和伦理道德意义上的自由;所谓平等,不是基督教教义中所说的原罪平等,而是人人在法律面前和伦理关系上的平等。严复对自由道德观的论述较多,他在自由问题上的深受卢梭的影响。康有为在原则上也是提倡自由伦理的。梁启超也积极提倡自由平等道德观,还进一步论证提倡自由的社会伦理的意义。谭嗣同是平等道德观的积极提倡者,平等观亦是其“仁——通——平等”伦理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孙中山是“自由、平等、博爱”伦理思想的赞同者,也是热心的倡导者。(三)权利与义务观的提倡在近代思想家们那里,能够享受并保有自己的权利,同时又能尽义务的人们才能称之为公民;反之,不能享受权利,又不能尽义务的人,只能称之为奴隶。在这个问题上梁启超、蔡元培都有精辟的论断。(四)独立自尊观的提倡独立自主与自尊自强也是近代思想家积极提倡的新道德内容。梁启超提出的十四条衡量独立自尊的尺度和标准,可以看成是近代思想家建构独立自尊伦理的理论范模。蔡元培认为独立有三根支柱,这就是“自存”、“自信”、“自决”。(五)竞争进取观的提倡“竞争”本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自由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机制,它曾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乃至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但同时,竞争更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伦理道德观,它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构成内容。国门洞开以后,这种社会伦理观伴随着西方进化论思想的介绍而逐渐传入中国。严复、梁启超、康有为、孙中山等对此进行过论述。(六)重商主义与功利主义伦理观的提倡洋务思想家批判“贵义贱利”、“重农抑商”和“黜奢崇俭”等传统道德观,推崇并宣传西方近代的重商主义和功利主义伦理学说,他们要求创办近代新式企业,振兴民族经济,对外与洋人争利,对内鼓励人们兴利、逐利。维新派从发展近代新式工商业的要求出发,也揭露和批判了被封建统治阶级推崇的“重义轻利”和所谓的“俭德”的伦理道德观,提出了“合理的利己”的功利主义伦理道德观。二、晚清社会道德的新变化1、封建宗族制度和宗法观念的动摇中国传统封建宗族制度和宗法观念的动摇,取决于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中国近代的经济变动和政治变革;一是随着资本主义势力而来的西方近代思潮的传播所引起的中国思想领域里的变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扰乱了中国宗族制度生存的经济与社会基础,使宗族的许多功能遭到削弱。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势力带来的西方近代社会思潮的传播所引起的中国思想领域里的变动,也加速了宗族制度和宗法观念的动摇。2、主婚权的变动与文明结婚的出现随着婚姻自由与女权运动的兴起,传统的主婚权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动,明显的特点就是婚姻的成立不仅是父母之命,而且征得当事人的同意。文明婚礼的出现,也是清末民初婚姻礼俗的新现象。3、人际交往关系的新变化首先、表现在人际交往圈的扩大,即由狭小的亲朋圈子逐渐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其次,是人际交往的意识大为增强。再次,是等级观念的逐渐淡化与礼仪的简化。第三节妇女解放的新进展一、近代前夜妇女解放思想的萌动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开端真正开始于康有为、梁启超等倡导的不缠足运动,但妇女解放思想的萌芽早在明末清初时就已发生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提倡男女婚姻自主,歌颂为情而死而生的青年男女。俞正燮由经史诸子至诗赋小说引据而发,对男尊女卑的社会根源有所触及。如《女》《节妇说》等。李汝珍在《镜花缘》中将缠足残害妇女身体的惨状加以描写,让人们看到皮腐肉败、鲜血淋漓、夜不成寐、食不干味的缠足之苦。二、太平天国的妇女解放措施1、提出了男女均等分配土地的方案。2、禁止买卖奴婢。3、改革婚姻制度,禁止买卖婚姻。4、严禁妇女缠足。5、设女官,男女教育平等。6、金田起义后,许多妇女投入了反清战斗。三、戊戌变法新时期的妇女解放(一)努力破除妇女身上的封建枷锁1、反对妇女缠足是维新派实行妇女解放的首要任务。2、主张男女平等,废除压迫妇女的封建条规,亦是维新派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康有为提出了一系列解放妇女的主张:其一从法律上确认妇女地位;其二主张婚姻由女子自主,自行择配;其三主张女子社交自由;其四女子与男子衣服装饰应相同。(二)兴女学,强国基1、中国近代提倡女学,最早是宋恕1891年他在《变通篇》中提出“男女6-13岁皆须入学”;郑观应1892年所写《女教》中主张“广立女塾,使女子皆入塾读书”;陈炽在1896年所写的《妇学》中,提出广曾女学,令“女子自4-12岁皆得就学”。2、维新运动期间,从保国保种,培养有知识的贤妻良母的思想出发,大力倡导女子教育。康有为提倡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梁启超是兴女学的积极倡导者。严复重视妇女的健康和对子女的教育,提出“母健而后儿肥”。他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自办上海经正女学的热情支持者。谭嗣同、林纾等人也都主张男女平等,女子接受教育。3、女子学校戊戌变法期间,全国只有1所中国人自办的女学;而在1901-1903年间,女学猛曾到17所,仅上海便有5所。四、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一)作为民主革命一部分的妇女解放思想1、基于民主革命的需要,许多革命志士成为妇女解放的同情者和宣传者。邹容在《革命军》中、陈天华在《猛回头》中阐述。孙中山也是把男女平权作为民权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提倡;在主持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为之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妇女的法令。2、这一时期妇女解放思想的重要标志,还有20世纪初出版的《女界钟》和《女论》两部著作。(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女权运动1、一批巾帼女杰脱颖而出,他们筹办报章杂志,著书立说,广造舆论,逐渐取代了“男界”倡导妇女解放并代之立说的局面。陈撷芬于1902年在上海创办的《女报》,接着丁我初、曾孟朴创办的《女子世界》,燕斌创办的《中国新女界杂志》等相继问世,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的《中国女报》最为著名。秋瑾提出一系列关于妇女解放的言论和主张,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要求实现男女平等的思想;其二要求婚姻自由的思想;其三反对女子缠足的主张;其四提倡女学和主张妇女要经济自主;其五主张妇女要走向社会,参与国事。2、妇女团体的组建辛亥革命前后由女知识分子发起组织的各种妇女团体约有35个,遍布全国8省4市及日本东京,尤以上海居首15个。其主要的活动有:第一以振兴女子教育作为争取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第二进行互助互爱;第三组织妇女学习手工艺术,一求自谋职业之路;第四提倡移风易俗、讲究卫生,改良家庭。3、妇女的参政运动中国妇女参政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辛亥革命的蓬勃发展。1911年11月,林宗素等人在上海组织“女子参政同志会”,是中国最早的妇女参政团体。1912年女子参政同志会派代表赴南京见孙中山,要以女子参政;3月11日的《临时约法》未做出规定,唐群英、林宗素等26人上书临时大总统孙总山,要求修改约法。1912年4月8日,为了扩大妇女参政的声势,发展参政组织,在南京正式成立“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思考题】1、西方伦理道德思想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与影响?2、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是怎样提倡新道德观的?3、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措施?第五章近代新史学的提倡第一节传统史学的成就一、经世思超影响下传统史学的发展(一)忧患意识与边疆史地研究1、西北边疆主要有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徐松《西域水道记》和《新疆识略》、沈矗《新疆私议》、张穆《蒙古游牧记》、何秋涛《朔方备乘》等。2、东北边疆黄彭年《东三省边防考略》和曹廷杰《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亚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3、中缅、中越边界姚文栋《滇缅界记》邓承修《中越定界图》薛福成《中缅交界图》4、在西北、东北与俄国划界问题洪钧《中俄交界全图》、许景澄《西北中俄界图》、邹代钧《中俄界记》5光绪中叶元史和西北地理研究再盛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屠寄《蒙兀儿史记》、柯劭忞《新元史》(二)访知“夷情”的外国史地研究1、中国人研究情况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徐继畬《瀛环志略》、姚莹《康鞧纪行》、梁廷相《海国四说》2、外国传教士翻译林乐知、瞿昂来等人译的《印度史》《俄罗斯国史》《德国史》《欧罗巴史》《万国史》《英俄印度交涉记》《中东战纪本末》,李提摩太与蔡尔康合译《泰西新史揽要》《列国变通兴盛记》3、此期的外国史地著作体现的特点第一他们侧重于外国近代历史及现状的叙述。第二这一时期的外国史地著作基本上摆脱了以中国为世界中心的传统观念。第三这一时期的外国史地著作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层面,对西方近代政治体制和物质文明的介绍和评说较为祥备。(三)当代史研究的开展1、原因经康、雍、乾三朝“文字狱”的摧残,建州史、南明史、当代史(指清代史)长期成为史学研究的禁区。鸦片战争前后,随着清王朝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逐步松弛,当代史研究由此有人问津。2、主要成果第一对当代史、特别是清人传记资料系统收集整理方面的。主要有钱仪吉《碑传集》、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魏源《道光洋艘征服记》、梁廷相《夷氛闻记》、夏燮《中西纪事》。第二、没有正确反映当时历史的状况。如黄恩彤《扶远纪略》、赘漫野叟《庚申夷氛纪略》。第三、还有反映国内重大事件的著作。如周世澄《淮军平捻记》、陈庆年《镇江剿平粤匪记》、李滨《中兴别纪》、王闿运《湘军志》、王定安《湘军记》、王先谦《东华录》。二、晚清时期的官修史书(一)《清实录》的修纂1852年,由文庆领衔修订的《宣宗实录》181卷。1862年,由贾桢、周祖培领衔修成的《文宗实录》356卷。1876年,由宝鋆监修完成的《穆宗实录》374卷。(二)三朝《筹办夷务始末》的编辑1856年,由文庆领衔修成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80卷。1865年,由贾桢领衔修成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80卷。1880年,由宝鋆监修完成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100卷。(三)官修《方略》清朝修《方略》始于康熙朝,止于光绪朝,共修21种。其中康熙朝修成2种,乾隆朝修成10种,嘉庆朝修成3种,道光朝修成1种,同治朝修成2种,光绪朝修成3种。(四)《圣训》及政书的编修1、关于《圣训》1857年(咸丰6年)敕修的《宣宗成皇帝圣训》130卷,1866年(同治5年)敕修的《文宗显皇帝圣训》110卷,1879年(光绪5年)敕修的《穆宗皇帝圣训》160卷。2、关于《大清会典》1899年完成的《会典》100卷,《会典事例》1220卷,《图》270卷。第二节“史界革命”一、标揭“史界革命”的旗帜(一)背景1898年,严复翻译赫胥黎《天演论》,向国人介绍了进化论。康有为的“三世进化”历史观对“史界革命”作出了理论贡献(由据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即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共和制)。严复搬来的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论,对新史学的酝酿也产生了重要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明史学思想输入,为“史界革命”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还有西方的“民史”著作及“民史”思想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新史学”诞生标志梁启超于1901年在《清议报》上发表的《中国史叙说》和于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新史学》两篇论文,是“史界革命的宣言书”和“新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邓实也明确提出了“史界革命”的问题。二、“史界革命”的内容及其对旧史学的批判(一)提倡“民史”,否定“君史”提倡“民史”,否定“君史”,批判“帝王中心论”和“正统论”的封建传统史学,以“民史”代替“君史”,是“史界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个问题上梁启超、邓实、马君武等人都作了许多论述。(二)以进化史观讨论历史因果关系用西方进化论历史观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导理论,这是“史界革命”倡导的重要原则内容之一。梁启超、夏曾佑、章太炎、邓实、刘师培等人都加以论述。最为典型的是梁启超,他的进化论历史观一是确认历史是不断进化的,是有规律可循的;二是他将生物界进化法则运用于历史领域。(三)突破传统史学体例,扩大史学研究领域封建史学著作的编纂体例,不外乎编年、典志、纪传和纪事本末体等几大类。而被称为近代史家第一人的夏曾佑在编撰《中国古代史》时,采用章节体编写中国通史。此外,新史学在内容上,要求突破以帝王将相为中心和政治史为基干的狭隘格局,把记载和研究范围扩大到文化、产业、工艺、美术、宗教、风俗、教育、交通等人类生活反的各个方面。新史学在研究方法上,充分吸收地理学、地质学、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律学、经济学以及伦理学、心理学、物理学、社会学乃至生物、化学、数学等各种现代科学新成果和新方法。梁启超提出的鉴别史料反证假说的实践主义方法、关于史料整理的归纳比较法(即统计研究法);王国维提出的以地下的新材料与文献记载相互补正的“二重证据法”的历史考证方法。(四)用史学为爱国救亡服务“史界革命”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挖掘并进一步开拓了历史学的经世功能,用史学为爱国救亡服务。从爱国保种、救亡图存的需要出发,发动一场改造传统史学观念与史学功能的“史界革命”势在必行。这也正是史学在救亡图存运动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价值体现。这一时期梁启超、曾鲲化、夏曾佑、章太炎等人都有过论述。三、近代新史学的成就(一)外国史研究的成果在史学界代表着这一时代潮流的新史学家们在外国史研究上侧重于亡国史、变法史、立宪史和革命史的研究和介绍。其学术成就不仅代表着“史界革命”在外国研究方面所体现的高度,而且还更多地反映着救亡、变法球强的时代特征。1、亡国史的研究和介绍维新时期的梁启超为汤觉顿翻译《俄土战纪》作叙,在《新民丛报》上继续撰写亡国史的文章《朝鲜亡国史略》《越南亡国史》《朝鲜灭亡之原因》;康有为曾向光绪帝进呈了《波兰分灭记》。1900-1911年间出版的亡国史译著当在50种以上。如殷鉴社编的《近世亡国史》、薛蛰龙翻译《波兰衰亡史》、章起渭翻译《埃及近世史》等等。2、变法史、立宪史的研究和介绍维新期间,康有为进呈光绪帝的有《俄国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1901年以后维新派在编译研究国外立宪史又作了大量的工作。有关外国变法及立宪史的研究和介绍主要由维新派人士来进行的。维新派对立宪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英、日、德等君主立宪国,尤以英、日为盛。其中有佩弦生译《欧美各国立宪史论》《英国制度沿革史》、麦孟华译《英国宪政史》、罗普译《日本维新三十年史》《日本国会纪原》《普国变法中兴记》《俄国立宪史论》。3、革命史和独立史的研究和介绍20世纪初,一些进步知识分子还编译出版了不少介绍外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著作。如《泰西革命史鉴》《美国独立史》《美国独立战史》《美国独立史别裁》《法兰西革命史》《意大利独立史》《意大利建国史》《荷兰独立史》《希腊独立史》《俄国革命战史》等等。(二)新式历史教科书的编撰新式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也是“史界革命”所取得的重要成就。1902年文明书局推出丁宝书《中国历史》2册、陈懋治《中国历史》2册、秦瑞蚧《西洋历史》2册和《东洋历史》1册、吴启祥译《万国通史教科书》2册。商务印书馆出版庄俞《历史》4册、姚祖晋《历史》4册、姚祖义《最新高等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2册。较有影响的是曾鲲华的《中国历史》、夏曾佑的《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刘师培的《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三节近代考古学的形成一、甲骨文的发现(一)甲骨文甲骨文发现于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殷墟,主要是盘庚迁殷至商亡270多年的甲骨文。刻有甲骨文的甲骨作为药材——龙骨,被使用已无准确年代可考。据记载,19世纪80年代前,当地农民即已把甲骨当做药材出售。1898年甲骨开始被古董商人所注意,不久为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购买了千余片甲骨;后甲骨流落到刘鄂手中,他先后收藏甲骨五千余片。同时,天津研究古文字的王襄、孟定生也开始收购甲骨,王襄还将1125片甲骨著录在《簠室殷契微文》一书中。在甲骨文的著录与考释中最早做出成就的有刘鄂、孙诒让;稍后成绩显著的有罗振玉、王国维。1903年,刘鄂拓出1058片编成《铁云藏龟》一书;1904年,孙诒让著《契文举例》2卷。(二)汉晋简牍简牍是指在发明纸和广泛利用纸以前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牍。瑞典人斯文赫定前后十次去新疆考察。1899年他在罗布泊以北发现了古楼兰遗址,得到了大量文物和汉晋时的简牍121枚,并在《古代和阗考》一书中著录了这些木简,后来又写有《西域图考》《和阗沙埋废迹记》等书。匈牙利人斯坦因受英国派遣到中国新疆探险“访古”,在天山南路尼亚河下游一带发现了魏晋木简。(三)敦煌写本敦煌写本指敦煌鸣沙山的千佛洞室中所藏五代及唐人所写的卷轴。1900年因墙裂,被一个道士无意中发现。洞内藏文物写本4000多件,主要是唐写本,现大部分被外国探险家盗走。二、新研究领域的开拓甲骨文的发现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产生。在这个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有罗振玉和王国维两人。罗振玉在数年得到甲骨三万余片并深入研究。他于1910年著《殷商贞卜文字考》,本书考释出二、三百个单字;1914年他把多年研究成果写成《殷墟书契考释》2卷,考释单字500个。王国维一生著述62种之多,他在哲学、文字学、戏曲史、甲骨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汉晋木简、汉魏碑刻、敦煌文献以及西北地理、蒙元史等方面的研究都做出贡献。王国维以地下出土的甲骨文等材料,印证古书中关于古史的记载,获得突破性成果。主要反映在《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等作品,使《世本》《殷本纪》所在先公先王世系,从地下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中得到证实,发前人所未发。[思考题]1、经世思潮影响下传统史学的发展情况?2、“史界革命”的内容及其对旧史学是如何批判的?3、中国近代考古学是怎样形成的?第六章近代教育及文化传播业的确立第一节近代教育的确立一、近代教育观念的演进(一)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地主阶级改革派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他们在教育上的主张是:在对清末传统教育批判的基础上,主张“经世致用之学”,提倡学习“西学”。(二)洋务派的教育主张洋务派的教育思想以李鸿章、张之洞为典型。“中体西用”是洋务派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在张之洞的《劝学篇》中得以系统阐发。此外,洋务派教育还体现在改科举兴“洋学”,创办洋务学堂以及派遣留学生等活动中。(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薛福成、郑观应、王韬等人一般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抨击科举制度,主张废除八股取士,积极倡导近代学制,提倡女子教育和强迫义务教育。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以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为代表。他们主张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多方广开民智。另外,梁启超还提倡师范教育和女子教育。(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主张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主张都带有鲜明的阶级目的,即通过教育为自己的阶级利益服务,这点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不例外。他们利用教育来宣传革命,组织动员群众维护革命、参加革命,不仅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还把中国近代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洋务教育:中国官办近代教育萌生(一)洋务学堂的创办洋务学堂的兴办首起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开设,在随后40年间,洋务派先后创办有各类洋务学堂近50所。这些新式学堂大致可划分三大类。1、以培养外交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外语学堂主要有北京的京师同文馆(1862年)、上海的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广东的广州同文馆(1863年)、新疆的新疆俄文馆(1887年)、黑龙江的珲春俄文馆(1888年)、台湾的台湾西学馆(1887年)以及湖北的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2、以培养军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军事学堂可进一步分成两小类:一类是为培养海军人才而开设的水师学堂。如天津水师学堂(1880年)、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北京昆明湖水师学堂(1888年)、山东烟台海军学堂(1894年)以及广东黄埔鱼雷学堂(1886年)、奉天旅顺口鱼雷学堂等;另一类是为造就陆军人才而创立的武备学堂。如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江南陆师学堂(1895年)以及1896年以后至1904年间由各省自立仍属于洋务教育体系的武备学堂。3、以培养科技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学堂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其中包括:有培养机器制造和操作人才的技术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广东实学馆(1876年)、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操炮学堂(1874年)和工艺学堂(1898年)等;有培养电信人才的技术学堂,如福州电气学塾(1876年)、天津电报学堂(1880年)和上海电报学堂(1882年)等;有培养医学人才的技术学堂,如天津医学堂(1892年)等;有培养路矿人才的技术学堂,如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1892年)、山海关铁路学堂(1895年)、南京陆军学堂附设铁路学堂(1896年)以及南京矿物学堂(1898年)等。(二)“西学”参入科举制度现实迫使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既保留科举制度,又要为科学技术人才提供“登进之阶”,开始提出变通科举,按新法取士的思想。总理衙门正式会议提出算学取士及其办法,1887年上谕宣布实行,这是科学渗入科举时代的开始。1888年,顺天府乡试从32名报考算学者中取中举人1名。这1名与同届大约录取1500名举人的总数相比,绝对是微不足道的,但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正式中西学同考。“西学”终于渗入科举之中,传统教育体系已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三、清末民初留学教育的发展(一)近代留学教育的开端1、赴美留学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始于容闳的倡议。1870年容闳的留学教育计划得到曾国藩的认可。1870年,曾国藩、李鸿章向清政府《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是年冬,该奏折得清廷批准。选拔陈兰彬、容阂、刘翰清等任管理官员,挑选聪颖子弟一百二十名(10-16岁),留学年限为十五年,分四年派往美国:第一批1872年出国;第二批1873年出国;第三批1874年出国;第四批1875年出国。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总理衙门于1881年将留学美国的学生一律调回。2、赴欧留学李鸿章在筹办留美教育期间,不断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的公使交涉留学事宜,并得到他们同意。创办福州船政学堂的左宗棠、继任者沈葆桢等人也竭力要求,最终促成留学欧洲计划。1877年3月,第一批福州船政学堂的学子30人赴欧:去英国学习驾驶者12人,去法国学习制造者18人。1882年初,又有10名福州船政学堂学生赴欧:分别进入英、法、德三国的有关学校学习驾驶和制造。1886年4、5月间留欧学生又得到清政府派遣。此次所派33名学生中,去英国19人,去法国14人。学生来源除了福州船政学堂学生外,还有北洋水师学堂学生10人。而且33人学生中,除了学习制造和驾驶两大科技专业外,还有9人分别在英、法两国学习交涉、法律和语言文字专业。1897年6月,由福州船政学堂派出6名学生,作为第四批赴欧。他们分别到法、比等国学习。(二)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1、东渡留学日本第一,基本情况最早始于1896年,出于驻日使馆工作的需要,派13名学生留日。到1899年,中国留日学生已有100多人。据不完全记载,1902年的留日学生人数是573人,1904年是2406人;1905-1906年中国留日学生达到高潮,增至8000多人。第二,留学日本的原因一是了解和学习日本的长处,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二是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去日本游学费用较省。三是日本的风俗习惯和中国比较接近,日语便于通晓。四是日本政府主动招揽中国学生留日,并未中国学生创办了许多预备学校。五是清政府鼓励青年赴日留学,并以此作为任用和升迁的重要条件。2、留美高潮再度兴起原因是美国“退还庚款”:《辛丑条约》美国分得7%,受款3293万两(折合2400多万美元)。美国自称实应赔偿数是1365万美元,多1078余万美元。所以提出拟将一部分“余额”赔款“退还”中国,用作派遣中国留学生留学美国之用。美国此举的目的是希望培养亲美人士,但客观上却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建设。3、勤工俭学的兴起辛亥革命后,勤工俭学兴起。一些贫寒的青年学生,为了寻找出路,到法国、英国、比利时、美国等国家勤工俭学。而以去法国勤工俭学的人数最多。四、近代新学制的最终确立(一)近代学制的颁布1、近代三级学制的雏形1898年7月3日,梁启超代总理衙门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明确提出学校分大学堂、中学堂、小学堂三级。7月10日,清政府颁发谕令:“至于学校阶级,自应以省会大书院为高等学,郡城之书院为中等学,州县之书院为小学。”2、“壬寅学制”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是清末颁布的第一个学校系统文件,由学官大臣张百熙参照日本学制制定。将整个学校教育系统在纵向(直系)方面分成三段七级,教育年限共20年。3、“癸卯学制”1904年11月26日,张百熙、荣庆、张之洞覆奏重订学堂章程。得到清政府批准并颁布即《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实施的近代学制。癸卯学制规定学习年限:小学为9年,中学5年,高等学堂和大学预科3年,大学3-4年,通儒院5年。还规定了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的学习年限。(二)近代资产阶级学制的确立1、改革教育法令的颁行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通电各省颁行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14条)。主要对晚清封建教育成分进行了重大革除,为发展资本主义教育教学开展创造了条件。同时还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21条)。主要对小学、中学、师范学校课程的开设,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并制定了统一的课程表。2、“壬子•癸丑学制”在学校制度上,1912-1913年逐渐形成了“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从其纵向观察,儿童从六岁入小学,到二十三四岁大学毕业,整个修业年限为十七八年。从其横向观察,除普通教育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壬子•癸丑学制”还有补习科、专修科、小学教员讲习所等学校,作为学制的旁支。3、新的教育方针的制定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来不及对教育宗旨或教育方针作出详细的规定。但教育部长蔡元培曾主张教育方针,即中华民国的教育,应实现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强调五者并重,不可偏废。北京政府成立后,教育部迁往北京,撤废前清学部。1912年7月教育部召开临时教育会议,研讨教育宗旨和新型学制等项改革。与会者在蔡元培意见的基础上,辩论修订并确定了中华民国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第二节近代文化传播的确立一、近代化报刊的出现(一)西方人在中国首创近代报刊1、情况鸦片战争后的将近半个世纪中,西方人先后办了170种中外报刊,其中中文报刊主要有香港的《遐迩贯珍》、《香港新闻》;广州的《中外新闻七日录》;上海的《六和从谈》《中外杂志》《万国公报》;北京的《中西闻见报》《新学月报》;天津的《直报》等。2、这些中文报刊的特点一是仍然带有宗教色彩,但“各国近事”“商业消息”“新闻评论”等栏目逐渐成为这些报刊的主要内容。二是在宣传上,这些刊物首先致力的,是用文字来消除中国人民对西方侵略的仇恨。三是这些刊物上也刊载论文一些介绍科学技术知识的文章。3、西方人办报的影响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报刊新式被越来越多地介绍到中国来,促进了中国近代化报刊的兴起。二是导致了印刷技术的引进。三是新闻的采访报道工作收到哦更多的重视。四是资本主义的商业广告,在报纸的版面上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二)中国资产阶级报刊的兴起与清末民初的新闻法制自19世纪50年代起,先是在香港,稍后是在广州、上海、汉口、福州等地,出现了中国人民自己办的最早一批近代化报纸,它们是中国资产阶级报刊的萌芽。维新运动期间大约创办了30多种报刊,形成了国人创办报刊的新高潮。王韬、康有为、梁启超、唐才常、黄遵宪、王康年等都是著名的报人。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配合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需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办了几十种报刊。(三)20世纪初报刊业务的改进一是编辑工作方式的改进。二是文章形式多样。三是发行和广告成为报刊经营的重要形式。二、近代出版机构的创办1、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西方印刷术最先传入我国的是铅活字,即凸版印刷。印刷机械的使用,在我国比铅活字凸版、石印、凹版更要晚些。2、近代出版机构的创办发展晚清时期的近代出版机构先后有100多家,分属于三种不同类型:一类是教会主持,如宁波华花圣经书房、上海墨海书馆、美化书馆、广学会、益智书会等;二类是政府官办,如上海江南制造翻译局、京师同文馆等;三类是民间商办,如商务印书馆、文明书局、广智书局、中华书局等。三、近代图书馆的开办1、公共图书馆的兴起维新期间,北京、上海、湖南、广东、天津等地学会藏书室的出现,是我国近代图书馆的萌芽。1902年7月,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开始规定:“大学堂当附属图书馆一所,广罗中外古今各种图书,以资考证。”明确了在学校中设图书馆的规定。1904年,湖南、湖北两省分别创办图书馆,并于当年对外开放,为我国最早设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后,江苏、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浙江、云南、广西等地相继创办了省立图书馆。北京于1912年筹建了京师图书馆。2、近代新目录学的孕生晚清的目录学有三种变化:一是书目的社会作用和思想性提高了;二是书目的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