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_第1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_第2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_第3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有什么区别?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提出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内涵及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掌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教学重点和难点:1、社会主义的本质。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发展才是硬道理。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将要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也是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八大,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判断,确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在深刻揭示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并且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后来也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有待于继续探索。我们党对于迅速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在经济建设上容易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至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1、革命领袖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见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社会主义社会有计划的组织生产;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列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作出的论断。1899年他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实质)是把土地、工厂等等即全部生产资料变为社会财产,取消资本主义生产。按照总的计划进行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生产。”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果断地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体制,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顾及到俄国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的实际,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以1921年以后,列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一切从现有比较落后的生产力的实际出发,在坚持苏维埃政权,坚持无产阶级掌握基本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切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为根本标准,把生产关系调整到与现有生力水平相适应的程度。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概括起来即使: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小农经济国家必须通过发展商品生产等中间环节走向社会主义;学会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重视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毛泽东认为,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有基本适应的一面,又有局部不适应的一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根本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探索中的失误。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新的理论概括,是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一实际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后提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一,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必须特别注意发展生产力。第二,突出地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第三,突出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论,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问题,同时以包括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的目标,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强调的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硬就硬在发展是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结果,硬就硬在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硬就硬在发展消灭贫穷,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逐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根本点。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观点,是由生产力的最终决定力量规定的。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二、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这是对共产党执政根本任务的正确把握。2、把发展问题与党的先进性、党的使命和任务、党的执政地位联系起来,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3、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的。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共产党执政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5、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基本涵义,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本动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共共产党要积极调动人民群组的积极性,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我们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内涵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3、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发展教育。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