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与第二章习题答案_第1页
第一章与第二章习题答案_第2页
第一章与第二章习题答案_第3页
第一章与第二章习题答案_第4页
第一章与第二章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本教材附录查得20℃甲苯的密度为866QUOTE\*MERGEFORMAT,黏度为QUOTE\*MERGEFORMAT.甲苯在孔板处的流速为甲苯的流量为检验QUOTE\*MERGEFORMAT值,因管内流速为则QUOTE\*MERGEFORMAT原假设正确.1—24在160mm×5mm的空气管道上安装一孔径为75mm的标准孔板,孔板前空气压力为0.12MPa(绝压),温度为25℃。问当U形液柱压差计上指示的读数为145mmH2O时,流经管道空气的质量流量为多少kg/h?[ws:628kg/h]【解】kg·m—3查附录六知μ=1.835×10—5Pa·s由查图1—45水平段知C0=0。625m·s-1m3·h-1kg·h-1校验:孔口处由及Re1再查图1—45,知C0=0.625,与原取C0=0.625相符。又孔板的压差为145mmH2O。即1.42kPa,与孔板前空气压力120kPa相比甚小,可以作为不可压缩流体处理。1—25用20℃水标定的某转子流量计,其转子为硬铅(ρf=11000kg/m3),现用此流量计测量20℃、101.3kPa(绝压)下的空气流量,为此将转子换成形状相同、密度为ρ΄f=1150kg/m3的塑料转子,设流量系数C【解】kg·m-3对水对空气故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2-1某水泵的吸入口与水池液面的垂直距离为3m,吸入管直径为50mm的水煤气管(ε=0.2mm)。管下端装有一带滤水网的底阀,泵吸入口处装有一真空表。底阀至真空表间的直管长8m,其间有一个90°的标准弯头。操作是在20℃进行。试估算:1)当泵的吸水量为20m3/h时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2)当泵的吸水量增加时,该真空表的读数是增加还是减小?[真空表的读数为:5.2×10【解】(1)取水池液面为上游截面0—0',真空表所在截面为下游截面1-1’,并以水池液面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式,得因为QUOTE\*MERGEFORMATQUOTE\*MERGEFORMATQUOTE\*MERGEFORMATQUOTE\*MERGEFORMAT=5.2×104Pa(2)当泵的吸水量增加时,则u1增加,增加根据可知,该式右侧初z1保持不变外,其余两项均增加,因此可知当泵的吸水量增加时,该真空表的读数增加.2-2在用水测定离心泵性能的实验中,当流量为26m3/h时,泵出口处压强表和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分别为152kPa和24.7kPa,轴功率为2.45kW,转速为2900r/min,若真空表和压强表两测压口间的垂直距离为0.4【解】取20℃时水的密度ρ=998.2Kg/m在泵出口和入口处列伯努利方程u12/2g+P1/ρg+Η=u12/2g+P2/ρg+Ηf+Z∵泵进出口管径相同,u1=u2不计两测压口见管路流动阻力Ηf=0∴P1/ρg+Η=P2/ρg+ZΗ=(P2-P1)/ρg+Z=0.4+(152+24.7)×103/998.2×9。8=18.46m该泵的效率η=QHρg/N=26×18。46×998.2×9。8/(2.45×103×3600)=53。1%2-3要将某减压精馏塔塔釜中的液体产品用离心泵输送至高位槽,釜中的真空度p0(真)=67kPa(其中液体处于沸腾状态,即其饱和蒸汽压等于釜中绝对压强pv=p0(绝)。泵位于地面上,Hg=3.5m,吸入管的阻力损失Hf,0—1=0.87m。液体的密度ρ=986kg/m³,已知该泵的必需汽蚀余量Δh=3.7m【解】QUOTE\*MERGEFORMAT因此,该泵的安装位置不适宜。2—4拟用一台离心泵以15m3/h的流量输送常温的清水,此流量下的允许吸上真空度Hs´=5。6m.已知吸入管的管内径为75mm,吸入管段的压头损失为0.5m。若泵的安装高度为4。0m,该泵能否正常操作?设【解】所以该泵能正常工作.2-5用例2—1附图所示的管路系统测定离心泵的气蚀性能参数,则需在泵的吸入管路中安装调节阀门。适当调节泵的吸入和排出管路上两阀门的开度,可使吸入管的阻力增大而流量保持不变。若离心泵的排出管直径为50mm,吸入管直径为100mm,孔板流量计孔口直径为35mm,测的流量压差计读数为0.85mmHg,吸入口真空表读数为550mmHg时离心泵恰好发生气蚀现象。试求该流量下泵的允许气蚀余量和吸上真空度。已知水温为20℃,当地大气压为760【解】确定流速:A0/A2=(d0/d2)2=(35/50)2=0。49查20℃时水的有关物性常数ρ=998.2Kg/m3,µ=100。5×10—5,PV假设C0在常数区查图,得C0=0.694则u0=C0[2R(ρA-ρ)g/ρ]1/2=10。07m/su2=0。49u0=4.93m/s核算:Re=d2u2ρ/μ=2.46×105>2×105∴假设成立u1=u2(d2/d1)2=1.23m/s允许气蚀余量ﻩ△h=(P1—P2)/ρg+u12/2gP1=Pa-P真空度=28.02Kpa△h=(28.02—2。3346)×103/998。2×9。81=2。允许吸上高度ﻩHg=(Pa-PV)/ρg—△h—∑Ηf∵离心泵离槽面道路很短可以看作∑Ηf=0∴Hg=(Pa—PV)/ρg—△h=(101.4–2.3346)×103/(998.2×9。81)–2。7=7.42—6某离心水泵在转速为2900r/min下流量为50m3/h时,对应的压头为32m,当泵的出口阀门全开时,管路特性方程为He=20+0.4×105Qe2(Qe的单位为m3/s)为了适应泵的特性,将管路上泵的出口阀门关小而改变管路特性。试求:(1)关小阀门后的管路特性方程;(2)关小阀门造成的压头损失占泵提供压头的百分数。[管路特性方程:;关小阀门损失占泵提供压头的百分数:13.4%]【解】(1)关小阀门后的管路特性方程管路特性方程的通式为式中的K=Δz+Δp/ρg不发生变化,关小阀门后,管路的流量与压头应与泵提供的流量和压头分别相等,而B值则不同,以B’表示,则有解得关小阀门后管路特性方程为关小阀门后的压头损失关小阀门前管路要求的压头为因关小阀门而多损失的压头为则该损失的压头占泵提供压头的百分数为2-7某离心泵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可表示为:H=18—0.6×106Q2(H单位为m,Q单位为m3/s)若用该泵从常压贮水池将水抽到河道中,已知贮水池截面积为100m2,池中水深7m。输水前池内水面低于河道水平面2m,假设输水河道水面保持不变,且与大气相通。管路系统的压头损失可表示为:Hf=0.4×10Q2(Hf单位为m,Q单位为m3/s).试求将贮水池内水全部抽出所需时间。【解】列出管路特性方程:Ηe=K+HfK=△Z+△P/ρg∵贮水池和渠道均保持常压∴△P/ρg=0∴K=△Z∴Ηe=△Z+0。4×106Q2在输水之初△Z=2m∴Ηe=2+0。4×106Q2联立H=18-0。6×106Q2,解出此时的流量Q=4×10—3m将贮水槽的水全部抽出△Z=9m∴Ηe=9+0.4×106Q'2再次联立H=18-0.6×106Q2,解出此时的流量Q'=3×10—3m3∵流量Q随着水的不断抽出而不断变小∴取Q的平均值Q平均=(Q+Q')/2=3.5×10-3m3把水抽完所需时间τ=V/Q平均=55。6h2-8用两台离心泵从水池向高位槽送水,单台泵的特性曲线方程为:H=25-1×106Q2,管路特性曲线方程可近似表示为:He=10+1×105Qe2,式中Q的单位为m3/s,H的单位为m。试问两泵如何组合才能使输液量最大?(输水过程为稳态流动)[并联组合]分析:两台泵有串联和并联两种组合方法 串联时单台泵的送水量即为管路中的总量,泵的压头为单台泵的两倍;并联时泵的压头即为单台泵的压头,单台送水量为管路总送水量的一半。【解】①若采用串联:则He=2H10+1×105Qe2=2×(25—1×106Q2)∴Qe=0。436×10—2m②若采用并联:Q=Qe/225-1×106×Qe2=10+1×105(Qe/2)2∴Qe=0.383×10-2m总送水量Qe’=2Qe=0.765×10—2m∴并联组合输送量大2-9某单级、单动往复压缩机,活塞直径为200mm,每分钟往复300次,压缩机进口的气体温度为10℃、压强为100kPa,排气压强为505kPa,排气量为0.6m3/min(按排气状态计)。设气缸的余隙系数为5%,绝热总效率为70%,气体绝热指数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