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概念_第1页
摄影基础概念_第2页
摄影基础概念_第3页
摄影基础概念_第4页
摄影基础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影基础概念

构图、景深、单反机、曝光补偿、白平衡

构图

[解释]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

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

【构图】造型艺术术语。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它是造型艺术

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构图

composition

在摄影作画方面,多用于与画面组成相同的意思。

[编辑本段]一、构图的来历

构图的名称,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做构图

学。

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也

就是说,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称它为取景。

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构图的部分内容,并

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义。因此,统一用构图这个称呼是较科学准确的。

研究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一一高、

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构图处理是否得当,是否

新颖,是否简洁,对于摄影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很大。

从实际而言,一副成功的摄影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成功的构图能

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

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整副作品不知所云。

[编辑本段]二、构图的原则

构图的基本原则讲究的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1、关于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与对称本不

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

中形成的利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因此,凡符合这种审美观念的造型艺术才能

产生美感,违背这个原则的,看起来就不舒服。均衡与对称都不是平均,它是一

种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平均虽是稳定的,但缺少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

所以构图最忌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对称的稳定感特别强,对称能使画面有庄

严,肃穆,和谐的感觉。比如,我国古代的建筑就是对称的典范,但对称与均衡

比较而言,均衡的变化比对称要大得多。因此,对称虽是构图的重要原则,但在

实际运用中机会比较少,运用多了就有千篇一律的感觉。

在构图中最讲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品字形构图和三七律构图的方式

常被人们称为黄金构图法,也有叫做为永衡的三角构图法,这些都是指均衡而言。

什么是“品”字形构图?就是在画面上同时出现三个物体的时候,不能把它们等

距离放在一条线上,而应使其呈现三角形状,像个品字。只要留意,这种三角在

自然界中是无处不在的。大山就是由无数的三角形构成,上下交错,井然有序,

犹如一个巨大的品字状或三角形,具有强烈的排列韵味。

什么是“三七律”构图?就是画面的比例分配三七开。若是竖画面,上面占

三分,下面占七分,或上面占七分,下面占三分;若是横构图画面,右面占三分,

左面占七分,或是右面占七分,左面占三分。在中国画界中这种三七开构图的布

局被称为是最佳的构图布局比例关系。所谓最佳,并不是单一,或唯一,在特殊

情况下,根据题材的需要,也是可以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可以使用。本来

艺术就讲究的是有法而无定法。总之,就是为了整个画面而考虑,去应用。对

于摄影师而言。如能把均衡与对比运用自如了,也就算掌握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

领了。

2、关于对比

对比的巧妙,不仅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的反映和升华主题。对比

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但是把它们同类

相并,可以得出:

一是形状的对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细。

二是色彩的对比。如:深与浅,冷与暖,明与暗,黑与白。

三是灰与灰的对比。如:深与浅,明与暗等。

在一副作品中,可以运用单一的对比,也可同时运用各种对比,对比的方法

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注意不能死搬硬套,牵强附会,更不能喧宾夺主。

3、关于视点

视点构图,是为了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中心点上。视点是透视学上

的名称,也叫灭点。要把视点说清楚,还得从视平线,地平线,水平线这三条

线上说起。视平线就是与眼睛平行的一条线。我们站在任何一个地方向远方望去,

在天地相结或水天相连的地方有一条明显的线,这条线正好与眼睛平行,这就是

视平线。这条线随眼睛的高低而变化,人站的高,这条线随着升高,看的也就越

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这个道理。反之,人站的低,视平线也就低看

到的地方也就近了,小了。按照透视学的原理,在视平线以上的物体,如:高

山,建筑等,近高远低,近大远小;在视平线以下的物体,如:大地、海洋、道

路等,近低远高,近宽远窄,向上伸延左右两侧的物体。这样,以人的眼睛所视

方向为轴心,上下左右向着一个方向伸延,最后聚集在i起,集中到一点,消失

在视平线上,这就是视点的由来。照相机的镜头就是根据人的眼睛和透视学的

原理设计的。光圈好比人眼的瞳孔。瞳孔随着光线的明暗收缩或放大,所以用照

相机拍出的东西和人眼看到的东西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某种意义上讲,用照相机

拍出的东西比人眼看到的更为准确。有时用人眼看时,感觉不到相差的距离,似

乎是在一个平面上,但拍成片子后远一点的物体就显的小了许多,这是因为透视

所起的作用。当我们知道了透视的原理,就可以充分发挥透视的作用了。如果

想把物体拍大,只要将拍摄物体靠近相机;如果想把两面拍的大一些,使画面显

的辽阔,就要把拍摄位置选择在高处,用俯角拍摄,就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如果

想把物体拍出立体感,可以把拍摄角度选择在物体的侧面。视点的作用是把人

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应是画面的主题所在,但它的位置不是

固定的。根据主体的需要,可以放在画面的上下左右任何一点上,不论放在何处,

周围物体的延伸线都要向这个点集中。如果一个画面中出现了两个视点,画面

就分散了,作为观众就不知摄影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在何处了。画面上只能有一个

视点,这是摄影与绘画在构图上的最根本的区别。绘画讲的是散点透视,而摄影

只能有一点,不然摄影的构图和画面就会乱。在摄影作品中出现两个视点,大

致有下列情况;一•是把高大的物件放在画面中央,由于透视的关系,延伸线向着

相反的方向延伸,造成了画面的分割;二是想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多种活动,形成

了多个中心;三是在选择前景时没有留意物体延伸线的方向,不是相呼应,而是

背道而驰,这在视觉上也会形成画面的分割感。

[编辑本段]三、构图的特殊性

摄影构图的特殊性,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分为两步;一是选择角度拍摄,二

是照片的剪裁。摄影构图的这种特殊原因是由于相机的局限造成的,照相机的

种类虽然多种多样,就构图方式而言,只有两种,一是长方形,二是正方形。对

于取景而言长方形的构图优越性大一点,较好处理,而正方形的构图拍出的照中

不分横竖,想拍横构图或竖构图的画面不剪裁是办不到的。就是长方形构图的相

机,由于在拍摄时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也难免会在构图时把不必要的物体摄入

镜头,影响画面的美观。要去掉这些东西,同样得通过照片的剪裁才能办到。凡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知道了摄影构图的特殊性,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在按快

门之前先把构图确定好,是拍竖画面还是横画面,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拍摄时

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表现的主题上。如果照片拍出后个人认为有那么一点

在构图上的不满意,便可以通过剪裁使画面更为满意,但在拍之前还是要做到多

练,多拍,这样便会在心中有了一定的基础,无论做什么事,都能熟能生巧。懂

了构图的原理,并不等于能拍出优秀的摄影作品,熟练了构图后又不是i蹴而就

的,更需要下苦功练习最后才能得心应手。不管用什么办法练习,只要持之以恒,

练得久了,就会在脑子里留下各种各样的构图。当你置身现场拍摄时,相应的构

图就会自动跳出来供你选择,这就是多练的结果。除了自己多做练习之外,还要

多看别人的作品,特别是优秀的作品。不论是绘画作品还是摄影作品,多看别人

的构图,琢磨别人的构图构想,还可以多看电影,电视,MTV等,都是一种直

接的借鉴。

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构图的基本原理就是规矩,也就是均衡与对

称,对比和视点这三条。但由于摄影者的艺术修养不同,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

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变化不一的。客观法则是不能违背的,但懂得法则的人却不

会被法则所束缚。书法家林散之就说过:守墨方知白可贵,能繁始悟简之真。应

从有法求无法,更向今人证古人。这里讲的应从有法求无法,就是不能墨守成

规,要有创新意识,不要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打破约束,张扬摄影创作的艺术风

格。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同风格,不同张力的表现自我,表现艺术风格,才能真

正意义上的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景深jingsh&n

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器轴

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

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

后,再以锥状的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

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像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

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在现实当中,观赏拍摄的影像是以某种方式(比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

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像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

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

是不能辨认的。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permissiblecircleof

confusion)0

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之间的距离就叫景深,即:

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换言之,

被摄体的前后纵深,呈现在底片面的影象模糊度,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

以持照相机拍摄者为基准,从焦点到近处容许弥散圆的的距离叫前景深,从

焦点到远方容许弥散圆的距离叫后景深。

景深的计算公式:

景深=(2*弥散圆直径*镜头焦距的平方*光圈值*调焦距离的平方)/(镜头

焦距的4次方D弥散圆直径的平方*光圈值的平方*调焦距离的平方)

从公式可以看出,后景深>前景深。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

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

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

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

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

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

楚地拍摄到。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

短的镜头景深大。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门6的光

圈比fll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

f5.6)景深就越小。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

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

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能同时被眼看清楚的空间深度称为眼的成像空间深度,即是景深。

[编辑本段]景深的计算

下面是景深的计算公式。其中:

8——容许弥散圆直径

f一镜头焦距

F——镜头的拍摄光圈值

L——对焦距离

ALI——前景深

△L2后景深

△L——景深

前景深△L1=F6L2/(f2+F$L)(1)

后景深AL2=F6L2/(f2-F8L)(2)

景深△L=AL1+^L2=(2f2F8L2)/(f4-F282L2)

从公式(1)和(2)可以看出,后景深>前景深。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

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

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5、一些计算实例网上有些在线计算器,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参考:

摄影光学计算器

Windows版本的可下载的计数器在f/Calc

⑴、200/2.8对焦在5m时,“2.8的景深:

8=0.035mm

f=200mm

F=2.8

L=5000mm

ALl=60mm

AL2=62mm

△L=122mm

结论:该镜头在用f/2.8拍摄时,清晰范围是从4.94m~5.062m,景深很浅。

⑵、200/2.8+2X=400/5.6对焦在5m时,175.6的景深:

8=0.035mm

f=400mm

F=5.6

L=5000mm

△Ll=30mm

△L2=31mm

△L=61mm

结论:该镜头在配合2X增距镜后,主镜头用f/2.8拍摄时,景深是⑴的一

半。

单反机就是单镜头反光相机,成像效果大大好于数码机。

单反数码相机就是指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即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

Lens镜头、Reflex反光的英文缩写DSLR。市场中的代表机型常见于尼康、佳能、

宾得、富士等。

工作原理:

在单反数码相机的工作系统中,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

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与此相对的,一般数码相机只能通过LCD屏或者电子取景器(EVF)看到所拍摄的

影像。显然直接看到的影像比通过处理看到的影像更利于拍摄。

在DSLR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感光元件(CCD或

者CMOS)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便投影到感光原件上感

光,然后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单镜头反光相

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

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十分有利于

直观地取景构图。

主要特点:

单反数码相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这是单反相

机天生的优点,是普通数码相机不能比拟的。

另外,现在单反数码相机都定位于数码相机中的高端产品,因此在关系数码

相机摄影质量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的面积上,单反数码的面积远远大

于普通数码相机,这使得单反数码相机的每个像素点的感光面积也远远大于普通

数码相机,因此每个像素点也就能表现出更加细致的亮度和色彩范围,使单反数

码相机的摄影质量明显高于普通数码相机。

摄影基础

第一章:引言

1、摄影与生活

摄影是•个由高科技组成的精密仪器,再加上形象思维的想象与设计和艺术感

觉,以及专业技术和人文科学的指导而成的混和体。因此,我们学习摄影须从两

方面入手:一是了解、熟悉、摄影设备和摄影过程。二是训练我们的思维方式,

扩张形象思维,学习人文科学,艺术感觉以及其它相关的科技知识。使摄影为社

会改革服务,为科研工作服务。摄影与人们的生活密相关,深受人们的欢迎

2、摄影的基本过程

选择:选择被摄体,以达到能用照片来传播你要传播的信息和思想情绪。有主

题、主角、环境、瞬间选择。

照明:通过选择自然光、闪光灯、人工光和灯光,移动被摄体的位置,或等待

光线变化,来达到充分表达被摄体的目的。

构图:将你想表现的被摄体安排在取景相里的合适位置,将摄影的思想、情绪、

艺术修养。尽可能地表现出来。

照相机的控制:通过照相机位置的调整以及滤光镜的运用来实现拍摄者的目

的。

暴光:对光线适量的控制,选择所需的胶片和所需的适当的光圈和速度。

化学冲洗:通过化学方法,通过暴光并留有潜影的胶片,变成一张有可视影像

胶片的过程。

白片:印制或放大一张照片。

裱托:将照片裱托,装潢、以便展示。

第二章、摄影者的眼力

1、什么是好照片

①一个好的主题:一张好照片需要有一个好的主题,主题是否有意义,要看照片

的服务对象而言,即所谓消费定位。伴有主题的照片,要能讲述一个故事,交流

一种情感,传达某种信息。

②一个好的主角:一张好照片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的主角。这个主角可以是人、

物、动物、风光等。这个主角就是主题表达的一个载体

③简洁画面:一张照片要有简洁明了。照片只有简洁,才能更好地突出主题。压

缩、减少那些对主题起分散注意和的东西。

学习了这三个原则之后,你就可以用一种有别于其他人的眼光——摄影者的眼光

去观察、分析、评论一幅照片。

当然,以上原则只是一个摄影者的入门原则。随着你阅历的加深,你会发现另一

些违背以上原则的照片,它有多个主题或没主题,进而也就无所谓主角或多主角,

观看可把每个主题依次关照,或有选择的关照,亦可视而不见。

2、摄影者视角的特点

①视角

何谓摄影者的视角,即摄影者观看被摄体的角度,看被摄体的方法与常人有所

不同,也就是说摄影者看被摄体的方法是与照相机拍摄时的方法一致的。常人要

成为摄影者就必须将自己观看被摄体的方法向照相机观看的方法靠拢,才能拍到

你所需要的被摄体。

②成像原理

人眼与照相机看东西,在视网膜上与底片上的成像都是倒像,但人视察中枢给

人的感觉是正像,这个正像的形成是经过大脑神经的传递而成,这时大脑神经的

传递过程会受到其它神经的交叉影响,这会削弱、取消一些人意识所不需要的物

体,放大一些拍摄者所关注的物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视而不见。可照相机不会

思考,只是将被摄体按光学特征在底片上忠实记录,结果在看到照片时会发现被

摄主角形象要不太小,要不有其它物体、色块、明显地显现在照片上,抢夺视线,

不得已将其归于底片,人眼与镜头记录被摄体的差别在于:相机是真实地记录所

有的被摄体常受人情绪的影响。

3、摄影者对被摄体的认识

①形式上的认识:

光:对光线的认识,认识光的强度,光的方向,光的颜色,光的性质,光的寓

意,总之,光的所有知识。

影:光和影是互相联系的,影不仅是光投照的附属物,且有强烈的塑造立体感,

表述质感的功能,营造气氛,均衡画面,形成框架为画面增色。

色彩:色彩使这个世界具有活力激情,可使画面多姿多彩,但亦会使画面杂乱

无章。色彩能影响人们的情绪,渲染气氛,引发联想。

形:即形状、外形。各种物体各具其形,如能从中发现、归纳、提炼并将其形

状之间的关系加以利用,可产生戏剧化的效果。

质:质感属于人体感觉中的触觉,但视觉能在光的帮助下感觉质感,质感的成

功运用,可使画面产生第二种感受——触觉。

②技术上的认识

照片动感的表现形式有:A、被摄体重心偏离引起人联想的动感。B、拍摄技巧

所至的运动感。C、运动轨迹的记录。

畸变:通过技术的方法如镜头、镜子、特殊的滤镜,使正常的被摄体发生畸变。

它的美学特征在于,使人从现实中超脱出来,有目的地强化突出一部分特征,发

现以往被忽略了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虚实:虚实是摄影中表现立体感常用的一种手法。它使画面产生纵深感,能简

洁画面、突出主题。

③情感上的认识

对情感的认识,也就是对人的认识,人最富于情感。拍摄人,就进入人的情感

世界,将其情感表达出来。拍风光、物,就应当把拍摄者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关注人的喜、怒、哀、思、惊、恐、悲。

④意境上的认识

意境,是文学描述中情景交融的一种境界,就是景物,事件,人物在一特定的

环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意境上的认识主要是依靠摄影者自身文化的修养和丰

厚的文化底蕴做后盾的。

第三章、照相机

1、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一部复杂的照相机,仅从外观那复杂的开关、按钮、转盘、插口。你可能无法

想象,它的最基本的结构就是一个放胶片的黑盒子,黑盒子前穿一小孔。这就是

照相机的始祖——针孔相机,现在各式复杂的现代相机,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发

展、完善、更科学。

2、照相机的其中类型

110相机135相机120相机座机即是相机数码相机

110相机:使用110胶片——13X17MM

135相机:使用35毫米胶片——24X36MM胶片,边有孔,有暗盒,有旁视取

景式与单反光镜式。

120相机:使用120胶片——60X60MMC12张),60X45MMC16张),60X70MM

(10张),60X90MM(8张),有旁视式

单反光镜式和双镜头反光相机。

机背取景相机:使用册页胶片,一般用于照相馆。

即显影相机:使用即显影胶片,为79X79MM。

数码相机:不使用胶片,利用数字压缩技术记录影像,可即显,磁盘存储,打

印出图像亦可快速的远距离传送。

3、取景器介绍

①旁式取景。

取景器与拍摄镜头视轴间的分离,视差造成取景与拍摄结果出现偏差,近摄时,

视差会大大增加,为减少拍摄失误,小型照相机在取景框内附加的线条提示错位

标志。

②单镜头反光取景:

单镜头反光镜,五棱镜光学取景系统。没有视差,看到什么就能拍下什么,反

光镜将所有被摄体反射在相机顶部,五棱镜装置将影像转成正像。

第四章、镜头与调节

1、镜头

①焦距,是焦点距离的简称,是镜头理论中心到胶片所形成的清晰景象的距离。

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被摄体在胶片上的成影像大小。焦距较大其形成的影像

也越大,如100mm镜所形成的胶片的影像比50mm镜头,所形成的影像高两倍也

宽两倍。

②镜头的纳光性:所谓纳光性是指在一个单位的时间内能纳入光线的多少。纳入

光线多的镜头称快镜头,纳入光线少的镜头称为慢镜头,镜头光孔的最大值,决

定着镜头的快慢。

③光圈:进入照相机的光量是由光孔所控制的。同时光线进入镜头到达胶片的距

离也影响着到达胶片平面所需的光线强度。

④光孔的直径:光孔的直径增加一倍,其面积增加四倍。

为此,要求有-种标志方法,把光孔大小和焦距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数据,便于

操作。这个计量标志就是光圈f值,所谓光圈,就是焦距与孔径的比值。

⑤景深:指在一次镜头聚焦调节中,其影像具有可以接受的清晰度的最近部分和

最远部分之间的距离。

2、不同镜头的特点

A、标准镜头,是根据所使用相机胶片的画幅尺寸而定的。即为使用胶片画幅对

角线的长度。标准镜头的特点为:视角为43度约同于人的单眼不动的视角。其

光圈最大,适用于不同的照明条件。且透视变化符合人眼透视习惯,且产量大,

价格低,为广大拍摄者所需。

B、广角镜,其焦距明显短于胶片的对角线。最大视角可达180度。在视角大于

80度时,便会出现“广角失真”。广角镜可以包含更多的景物,反映大场面,

大趋势,其夸大透视的效果,可将被摄体夸大出来。缩小倍体,以达到突出主体

的目的。广角镜可使照片包含更多的信息量。会造成精确对焦的困难。

C、长焦镜。其焦距明显地长于胶片的对角线长度。其视角小,在2度至25度之

间。能在远距离被摄体的情况下使用。其影像细节能有效地展示。由于视角小,

能有效的精简画面。此镜还有压缩空间的效果。使前后物体间失去空间感,其缺

点是价格昂贵、笨重,拍摄时易产生振动,空气的清洁度能明显地影响照片的清

晰度。

D、定焦与变焦镜头的比较,•般地说,定焦镜头的光圈比变焦的大,定焦的清

晰度与变焦的好。但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上两项正基本相同,同时变焦

头的方便,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欢迎。

3、对焦

①全玻璃对焦:伸缩镜头时,在毛玻璃上得到的影像就会发生模糊或清晰变化。

只要调解到磨砂玻璃的影像完全清晰时,就可按快门拍摄。

②旁视取景黄斑对焦:取景器内有两黄斑,并同有被摄体的影像,转动调焦环使

两斑中的被摄体完全重合,即对焦准确。

③裂隙式对焦:取景器中有一圆环被一斜线分开,被摄体焦距不准时呈两截错开,

对焦准确时被摄体上下两截影像对合完好,此种对焦方式可达到准确对焦。

④自动对焦:单反照相机的自动聚焦。自动对焦系统对透过反光中小孔并由镜头

取焦的光线进行取样,自动聚焦相机的取景框中央有“()”或“口”标志,这

是自动对焦窗,拍摄时将自动对焦窗对准被摄体,半按快六,相机开始自动对焦,

对焦完成,取景框内会有绿灯亮起。维持半按快门,即是焦距锁定。此时可调整

构图,继续下按快门释放,拍摄完成。

4、镜头附件

倍增镜:即增加镜头焦距的作用,一般有lx、1.4x、2x等,即增加一倍,如50mm

焦距镜头加上lx,倍增焦距增加至lOOmmo

遮光镜:置于镜头前,挡去进入镜头的杂光。

第五章、胶片与滤光镜

1、胶片的基本构造

(1)胶片的构造

①感光乳剂:是由悬浮在明胶中对光敏感的物质颗粒组成。在黑白上这个乳剂中

的光敏物质儿乎都是卤化银。而彩色胶片的乳剂涂层因胶片的不同而异。虽然各

的涂层不同,原理有异。但都是在卤化银光化情况下进行。在暴光时,提供光离

子释放电子,电子在感光核,吸引自由银离子,形成银积累层。这个银积累层就

是我们的上的潜影,暴光后的再经过化学冲洗过程,潜影就成为黑色的化学影

②片基:可用各种材料制成。但各种胶片大多数都选用柔韧、透明、不易燃的物

质制成。当然胶片要有其它涂层,如在片基背后涂防卷曲明胶层,防光层、乳胶

层顶部保护层等。

(2)胶片的类型和尺寸

散页片:主要用于大画幅的照相馆用相机,尺寸为4X5、5X7和8X10英寸。

卷片:常用120胶卷,卷片是与黑色背纸一起卷在片轴上的。其胶片宽为60毫

米。其画的大小因不同相机类型而各异。

齿孔片:即常见的“135”胶卷,装在金属片盒中。常见有24张,36张两种,

胶片两边有齿孔。

(3)感光度。

胶片对光的敏感性乳剂的感光度值表示。需要用光很少的胶片称慢片。需要用很

多的胶片称快片。

其表示用ISO(国际标准组织)的数字。

慢速片IS064,IS025

中速片IS0100、IS0200

快速片IS0400、IS0800.IS01600

(4)DX编码

DX编码是用于•135胶卷,采用微电脑技术将胶卷特性、拍摄过程、冲洗加工工

艺紧密衔接,使之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主要由白色(导电部分)和黑色(绝缘

部分)小方块组成。

(5)颗粒与清晰度

在暴光后卤化银晶体的变化和结团,称之为颗粒,颗粒越大,清晰度越差。颗粒

的大小与胶片的光敏速度有关。胶片光敏速度快,颗粒粗,反之,颗粒细。同时

胶片的颗粒度与胶片的冲洗时的条件也有关。

(6)反差

对黑白片来说,反差指从不同程度浓淡的黑、白、灰反映出来的相对亮度。对彩

色片来说,就相对复杂些,其反差不仅指亮度的判别,也指色别和饱和度的差距。

一般黑白片慢片反差比快片大,彩色片快片反差比慢片大。

2、黑白胶片

黑白胶片通过记录各种色彩不同的相对光度和暗度,使其在艺术表现上,更加强

调光的作用,更加具有艺术的成份。黑白胶片感光范围较大,从IS025—IS03200,

适应多种拍摄环境。黑白胶片还有一种染料型胶片,它有比银盐型胶片更大的宽

容度,颗粒小,可机器上冲洗加工。

3、彩色胶片

①彩色负片。彩色负片的乳剂层由红、绿、蓝三个感色层组成,这三种成色剂随

同层中的卤化银感光,并在彩色显影液中生成黑色银时,最后阶段,银被除去。

感色层中蓝色影像部分被记录为黄色,绿色影像部分被记录为品色,红色影像部

分被记录为青色,而这三种乳剂均记录白色和灰色。这些重叠的乳剂层产生了人

们所熟悉的负像,放大时,具有类似乳剂层的相纸,产生负片的负片,再现原来

画面的色彩。

②彩色反转片,其乳剂层由多层结构组成,除红、绿、蓝感色层外,还有黄、品、

青的成色剂,这些都与彩色负片相似,不同是没有蒙罩。故反转片没有彩色负片

那种粉红色的特征,对于彩色反转片来说,只要首次显影中只是黑白显影不产生

彩色景像,经过第二次曝光,而在第二次显影时形彩色影像,再将全部银像除去

变可以了。

③彩色胶片使用注意事项:

a.胶片选择,用广展或摄影集使用彩色负片;

b.彩色必须注意日光型和灯光型的差别;

C彩色负片要使颜色饱和曝光时略过1/3档;

d.根据被摄体在运动和景深等方面的要求,选择适当感光底纹胶片。

3、滤光镜

①紫外吸收滤镜。简称UV镜,,紫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线,但是胶片能记录

它,使阴霜的朦胧夸大,造成影像清晰度下降,在彩色摄影上紫外线的蓝色被夸

大,使色彩失真。紫外线吸收镜保护镜,防止镜头受潮,划保等。

②黄色镜,只让黄色光通过,而吸收蓝色可在黑白摄影中压暗蓝天,呈现空中的

白云。用于人像摄影中使人面部分与周围环境的反差加大,使用不同等级的黄色

滤片曝光量要适当增加。

③红色镜,红色滤镜让红色光通过,吸收蓝光和绿光。红镜多用于黑白摄影上压

暗天空。使其几乎成黑色,有一种夜晚的感觉,使黑白对片视觉效果更佳,在使

用红色滤镜时,对曝光量加二到三档。

④偏振镜,偏振镜看上去呈灰色,偏振镜是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它可以将光波中

的偏振光过滤掉,偏振镜可使监天更蓝使立体感更强。同时偏振镜可代替中性密

度镜。

第六章、曝光

1、什么是曝光

①适当曝光,适当曝光就是:在底片上最黑的部分是高光,阴影部分最透明。胶

片受到了适当的曝光,可在乳剂上产生亮部的细节和阴影部分的细节。只有底片

上有细节,照片上才能表达出来。

②曝光过度

胶片感受过多的不线,使底片上最黑的峰顶是一平台,而皮透明区,损失的是亮

部的细节。

③曝光不足,胶片波谷透明区是一平台,损失了暗部细节。高峰没有出现缺失最

黑部分。

2、影响曝光的因素

①照明:光源的强度,距离和大气的透明度。

②被摄体的性质:被摄体对光的反射,其自身的影调,颜色,质感。

③镜头:光线通过镜关时光强的损耗。

④胶片的感光度:不同的胶片感光度以及人为的增感方法。

⑤艺术表现上的需要。

3、几种曝光式的介绍

①光圈优先:即在先行选定光圈后,拍摄时照像机自行给出一个适光的快门速度,

故有较宽的应用范围,特点是可人为的控制景深,快捷简便。

②速度优化:预先选定所需的速度,照像世根据当进的光强自提选择光圈,当光

强不时会发生警示,信号,此模式多用广动摄影,或使用长镜头时提供一个适当

的快门速度,防止抖动。

③程序模式:这种模式是输入感光度和测光数据,自行根据智能程序选定光圈,

快门速度,当快门速度低于V30时,会发动警示。

第七章、黑白胶片显影

1、显影过程简介

首先,把曝过光的胶片浸到显影液中显影液受到光照的银离变成黑色的金属银,

而没有受光照射的卤化银就不转变,此后,再将显过影的胶片放入到定影液中,

定影液就将没有变光照射的卤银溶解到,这时胶片上就有可见的影像了。以后,

就要将胶片冲冼干净和晒干。就得到了可以印放的底片了。

2、显影所需的设备

①一个在可光不可使用的显景罐,有塑料和不锈钢两种。

②计时器,计时器以有分秒荧光显示为好。

③温度计,一般实验用温度计即可。

④量标,500毫升容量。

⑤暗袋,在可见光下安装胶卷用。

3、显影所需的药液

①显影,冲胶卷用D—76显影液,成分见表

52℃水米吐尔无水亚硫酸钠几奴尼硼砂加水至

750mL2g100g5g2g1000M1(分折线)②停液即28%的醋酸48mL,加水至lOOOMTo

③定影液(fixing)定影液一定由定影剂,保护剂,坚膜剂等成份组成水(50C)

750mL

硕什硫酸钠240g

无水亚硫酸钠15g

28%水醋酸48g

硼酸7.5g

钾研15g

加水亳升1000M1

4、显影步骤

装片——调温——倒显影液——搅动——倒入停显液——倒定影液——水洗

1——水洗2——晒干——装袋

①装片。

②调温:将显影液,定影液的温度调制到。20℃

③倒显影液:将清水倒显影罐洗去胶片上的灰尘,且让明胶明吸足水份,然后将

水倒出。

④搅动,将20℃显影液倒入显影罐,使之完全将胶片浸泡。同时尔搅胶片,至

特定的显影时间,将显影液倒出。

⑤倒定影液,倒入20℃的定影约14一16分钟。

⑥水洗1,水冲洗胶片20分钟。

⑦水洗2,将胶片放入配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洗。

⑧晾干,将胶片挂起,用不易掉毛的过滤纸将胶片上水珠吸干,晾干胶片。

⑨装袋。

第八章、构图

1、概论

构图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空间环境下的物体,利用视觉特征,有机地再现在由

角边限定的二维空间内。并担负着突出主体,吸引视线,简化杂乱,绘出均衡和

谐画面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