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

情。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

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

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二、视学生介绍情况

教师利用课后费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

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三'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小学,大家愿意不愿

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

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四、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大青树下的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

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

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

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a)绒球花傣(ddi)族景颇(pd)族

阿昌(chdng)族德昂(Gng)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ao)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iking)

五、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J)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

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这

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

想象、讲述。

b.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c.配乐朗读这一段。

2.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孩子是怎样

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学生开始上课了。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

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

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

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

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3.朗读有关句子,想象句子描述一幅情景?

a.这所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

多么美丽的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3.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四'作业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

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五'小结

大青树下的小学里学生们快乐、幸福。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要珍惜我们今天

的学习生活,努力上进。

六'板书设计:

穿戴不同

大青树下的小学好朋友

语言不同

2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

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

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

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准备】

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

的学校》,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音。

降'润'罚'扬、臂、赏、碰

2.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闰——润臂——劈虫——触角——触

B.换偏旁以及的字:汤——烫壁——臂

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润湿突然原野互相狂欢急急忙忙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润湿:潮湿润泽。

原野:宽广平坦的地方

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节诗

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节诗的内容。

第一节: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节: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变放假了。

第三节: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以上,冲了出来。

第四节: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花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画一座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节。

A.老师范读。

B.交流汇报这一节中优美的词句,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C.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

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润湿)

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

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

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什么?

“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D.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二节。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在做功课”?

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它们变放假了”?

3.指导学习第三节。

A.教师范读。

B.合作探究。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哗啦啦地响”一句的?

“雷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变穿了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衣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C.教师指导朗读。

D.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四节。

A.学生齐声朗读。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是指哪儿?

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

在作者看来,蛤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C.学生自由拉哪个度、感悟'想象。

三'介绍作者,推荐阅读:

1.介绍作者泰戈尔。

2.推荐阅读《泰戈尔作品集》。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有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们以后也

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趣。

五'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2.把学生画的花的学校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

3.课后阅读泰戈尔的作品。

【板书设计】

2花的学校

跳舞狂欢

花孩子冲出来美丽、活泼、可爱'调皮

急急匆匆

3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自由读课文,学会质疑。善于提问,在提问中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就要问。

【教学重点】

掌握新字'新词。

【教学难点】

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孙中山的图片、文字斐料。

2.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孙中山画像。

2.提问:你们认识这是谁的画像吗?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对,这就

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画像。

他是广东人,生于1866年,于1925年因病去世。早年就有志反清。曾任中

国同盟国临时大总统。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

民族,共同奋斗。”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位伟大的人物小时候是怎样求学的吗?

请大家打开书看《不懂就要问》一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画出本课的生字。

三'学习生字

1.自由拼读,先自行消化较容易的生字。

2.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卡片

(1)让读得好的学生领读。

(2)同桌互相认读、互相教。

(3)开火车认读生字。

3.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

(1)先认读,然后组词。

(2)学生互相讲讲生字的识记方法

如:孙T(子)+(小)一孙(孙子)

诵T()+()一诵(背诵)

(3)学生学写生字

四'再读课文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本课的生字,那么读起课文来应该很轻松。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齐读课文。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

孙中山在私塾时,不仅会背书,还敢于向老师提问,老师为学生回答了问题,

孙中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填空:

孙中山从此养成了(),这个习惯就是()。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抽读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孙中山背诵思想流利刚才良好

二、学习课文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不懂就问》一文。(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能提

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后,教师引导:读了课文,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3.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

4.教师总结:是啊,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我们就要像孙中山一样,

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今天,你们要不要试一试?

5.分小组学习,教师提出要求:

(1)能提出问题。

(2)小组内尽量解决问题。

(3)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全班集体解决。

6.教师巡视'倾听、参与提问或解答。

7.全班汇报。

(1)提出不懂的词语。

(2)学生互相提出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全班集体解答。教师适时点拨。

8.指导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幻灯出示)

1.连线

糊里糊涂一个字都不会错

壮着胆子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摇头晃脑大着胆子

鸦雀无声没弄明白

一字不错头摇来摇去

2.填空

(1)先生讲得很(),大家听得很()。

(2)孙中山从此养成了()的学习习惯。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流利地()认真地()仔细地()厉声地()

四、拓展延伸

1.谈谈学习方法。

2.出示名言进行积累。(幻灯出示)

(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俄)普列汉洛夫

(2)悟从疑得,乐自苦生。

(中)中居员B

五、师生总结

1.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养成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并运用到我们以后的学习

中去。

【板书设计】

背诵——很快

不懂就要问心想——不懂好习惯

提问——壮胆

4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

【教学难点】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

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熟读古诗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播放香山枫叶的录像)

师:你们感觉这怎么样?这么美的景色,若是让画家看到了他会怎么做?

让诗人看到了——(生:作一首非常有诗意的诗。)

师:对,唐代就有一位叫杜牧的著名诗人,他在山中行走的时候,被那美景

所吸引,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诗——山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

这首诗。

2.板书:山行,你们想读一读吗?引导学生自读。

3.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诗吗?(喜欢)我们怎么才能把它学好呢?(学

生各抒己见。)

师:说得真好!那我们就先来朗读古诗吧!先自由地读,读好后再读给同桌

小朋友听,要读准字音,读出重音、节奏。

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同桌互读纠正错误、同学们自告奋勇地朗读、小组读、全

班、齐读等方式把古诗读正确。

二、品读古诗,领悟意境

1.明确目的,交给方法

师:小朋友真棒!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但仅仅会读还是

不够的,还要能理解古诗的意思,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呢?你们都知道哪些好

办法呀?(学生自由说)

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方法同位合作学习这首诗。

学习要求:(1)读一读这首诗。(2)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3)在不懂的地

方作上标记,互相讨论,再和同伴说一说诗的意思。

2.再读古诗,品读诗句

(1)诗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哪些景物?(板书)从这些景物中,你们知

道诗人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2)解读感悟诗句。(出示课件)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谁来读第一句?通过自学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是你不明

白的?相机点拨: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

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斜:作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处:生,生出,存在。指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②说一说第一句的意思?这些景物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③谁来读一读?(个别读、齐读)

过渡: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映入我们眼帘的首先是这么一幅宁静、悠

远的景象,诗人坐在马车上,忽然叫道:“停!停!停!”这是因为什么呢?他看

到什么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欣赏枫林,感悟诗境。(出示枫林图)

师:同学们,这些枫叶美吗?在你的眼中这些枫叶又像什么呢?

生:红叶像天边的火烧云那样鲜艳,那样壮观。

生:红叶像喝醉了酒似的姑娘,多么娇艳。

②师:在作者的眼里,这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还要美。

谁来说说,春天的花是怎样的?

生:争奇斗艳。

生:五彩缤纷。

生:生机勃勃。

③漫山遍野的枫叶为什么红于二月花呢?诗人用“二月花”与“枫叶”进行

比较这样写好在哪儿?

师生共同讨论: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

力,透过“霜叶”作者感觉到了山林热烈、生机勃勃的景象。枫叶不畏霜寒,经

霜后更加明艳动人。

④还从哪也可看出诗人非常喜爱枫叶?

生:从“停车坐爱枫林晚”也能看出。诗人为了停下来欣赏艳丽的红叶,竟

然顾不得驱车赶路。(相机理解“坐”。)

⑤同学们,诗人喜爱枫林仅仅是因为枫林很美吗?感受枫叶不怕霜冻,越冷

越红的精神气质。

⑥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

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

得更加淋漓尽致,傍晚的枫林美得像一幅画,连站在林中的诗人也成了画的一部

分,他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慨,谁来读一读第二句?

(3)诗人和你们一样,被这美丽的秋景给迷住了,被这美丽、和谐的大自

然迷住了,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来读读这首诗。

三、整体感知,体会诗情

1.想象画面,整体感知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不仅自己读懂这首古诗,还读得很有感情。那么,谁

能看着画面,边想象边用自己的话再来描绘这深秋的山林景色?(生看着画面说)

2.配乐背诵

(1)指名看画面背诵诗

(2)配乐齐诵

四'为画题诗,指导默写

1.(深秋山林图的练习纸)请你在画上题上这首诗,为画更增一份美。

2.学生默写,老师指导。

3.展示作品,点评。

五、总结学法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正确流利地读古诗,看图片想象画面,理解诗

意,学完以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运用这样的方法多读、

多背古诗。

六'识字'写字

1.径'霜: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看田字格,同桌记一记。

2.指导写“霜”:说说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

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关于“秋天”,我们

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

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

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

《赠刘景文》。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2.读准,读通诗句。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

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

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当学生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

片断,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

“荷尽”图,理解“尽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

“傲霜枝”)

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

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

(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读诗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

(学生说不出时,可引导背诵《秋游景山》片断“这里的果树果实累累。……”)

再读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四、诵读全诗,体味诗情

1.学生自由吟诵,配乐朗读、背诵。

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

3.阅读现代文《秋天的窗口》。

4.补充句段,或写一段话。

没有春花的明艳,没有夏日的葱郁,但是秋天有,有

有,秋天是美丽的。

虽然秋风萧瑟,秋叶飘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

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美好的。

五、抄写古诗。

六、课外延伸。

查找有关苏轼及其作品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其事。

第三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

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

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

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

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4.感情朗读。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

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指导写字

1.出ZF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五'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学会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方法】

问答谈话法'启发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

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

赞赏美!

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

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

期从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创作集童话、

诗歌、散文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

涵,颇受小读者喜爱。本课就选自张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

4.课外延伸

法国梧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

海的租界内,故称为“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叶子有5个叶尖,

少有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正式的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木,

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四'交流课文内容。

1.小组交流一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3.书写点拨。

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小组内合作交流。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

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

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

相似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

毯”、“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我穿着一双棕红色

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

5.你能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吗?

6.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

什么样的景色?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四、总结感受。

1.这篇课文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晴了,“我”

在上学路上,发现水泥道上布满了落叶,通过比喻的手法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

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

五'拓展练习。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4)我还知道:像o

2.照样子写词语。

(湿漉漉)的水泥道

(亮晶晶)的水洼

(绿油油)的麦苗

(青灵灵)的树叶

【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发现)(用比喻手法描写)(赞赏)

水泥道上布满落叶水泥道——地毯

落叶——小巴掌

小雨靴一一小鸟水泥道真美

6秋天的雨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

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使用的多种修辞手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教学中出示的诗、词语、句子、动物过冬图片、秋天景物的图片)。

2.《秋日私语》音乐录音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小诗,但是需要你们帮我填完整,填好

了就送给大家,好吗?

出手:

秋天的颜色。

谷子说:“秋天是()的。”

高粱说:“秋天是()的。”

棉花说:“秋天是()的。”

松树说:“秋天是()的。”

土地说:“秋天是()的。”

小朋友说:“秋天是()的。”

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师:秋天的色彩真多呀!你们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出来吗?

(学生用所学习的词语来表达,教师肯定他们的回答。)

有位朋友告诉我:“秋天是五彩缤纷的o”想不想去看看?让我们一起走进《秋

天的雨》。(板书课题)

在填诗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秋天的景物,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同时也为学

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指导识记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1.秋天的雨可神奇了。听老师范读课文,看看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怎样的

变化。(配乐朗诵)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小朋友们也想读读吗?

⑴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课后双线格里的8个生字。

⑵同桌之间互相指读,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⑶集体反馈。

①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词:“一把钥匙、趁你没留意、菠萝甜甜的、

衔来树枝、油亮亮的衣裳”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指导两个轻声(钥匙、衣

裳)、区分“衔”和“街”'学生齐读。

②出示句子: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这是两个什么句子?(比喻)谁会读?(指导扇的读音)指名读、齐读。

指导“枚、爽”的笔画,学生书空。

③出示句子:

“橘子、柿子倾斜角挤我碰。”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这两句又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拟人)谁来读读、齐读。

指导“柿”字的笔画,区分“喇”和“刺”。

⑷再读②③中的句子,像这样的好句子,课文中还有很多很多,你快去找找

看,读一读。

⑸学生展示读,教师适时鼓励。

3、小朋友们读得真好,现在和伙伴们交流交流:课文是从哪能几个方面来

写秋天的雨的?

教师适时板书:

是钥匙、是颜料、藏气味、吹喇叭。4、再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好。

要求:老师读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学生读后面的内容,最后一自然段齐

读。(配乐)

从教师的示范读,学生自读,读词语,读句子,再到读课文,不仅读的形式

多样,而且读有层次。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

本,体会感悟文本。

三、课后练习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选择你喜欢的词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它

还会吹金色的小喇叭呢!同学们是想看看秋雨的颜色、想闻闻秋雨的气味,还是

想听听秋雨的声音呢?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秋天的美好

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2.个别汇报,相机点拨,朗读体会:

⑴喜爱秋雨颜色的同学们,看到秋雨的色彩了吗?给大家讲讲。

⑵课件展示(说一说,填一填描写颜色的词语)

()的银杏树()的枫树()的田野

()的果树()的菊花……

你知道秋雨还有哪些颜色吗?想一想,仿照上面短语的形式说一说。

⑶小结: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秋雨“五彩缤纷”了吗?

⑷你喜欢哪种颜色?把有关句子读给大家欣赏。

⑸听说秋天的雨滴里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我们班哪位小朋友们被那诱人的

香味勾住了?想象一下,说说看,秋天的雨里还有哪些香味?(说中扩展)

⑹秋天到了,水果成熟了,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令人陶醉!(引导朗读)

⑺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不喇叭,同学们听到了什么?谁也听到了?(喜鹊、

松鼠、青蛙……)引读课文。

⑻小结:

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你看——(媒体展示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

景图)同学们快快选择一种可爱的动物或植物,说一说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9)同学们喜欢秋天的雨吗?(说说喜欢的原因)

(10)激朗读: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

乐的歌。

(11)媒体播放“秋天美景”,感受秋天的美。

(12)配乐朗读全文。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探究发现。

三'小结

小朋友,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四、自主选择,感情朗读,积累背诵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赛读,评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

背诵。(配乐)

五'拓展延伸,鼓励展示

1.让我们一起再回到“秋天的颜色”这首小诗,现在你能按这个格式自己写

一首吗?

2.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你最

想做的又是会么?

3.自选作业:

⑴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

⑵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

7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

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自学法

【课前准备】

1.各种音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蝴螭叫声)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

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

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

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

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营造乐读氛围,激励学生多人

次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

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

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

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自由诵读自己的作品,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六'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

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修改自己写的诗,然后再朗诵。

【板书设计】

大树

听听,秋的声音蟋蟀

大雁

8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重点词句的含义。

2.渗透通过加批注'多元对话等手段理解课文的方法。

3.感受鸟儿和树之间友谊的纯真。懂得朋友之间要信守诺言,要真诚奉献。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课文描写,体会树和小鸟的友情,感受课文的情感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包含的情感和寓意。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自主探索、个别指导、全班交流。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境导入,提示课题

课件出示:鸟儿的日记。

1.2016年10月28日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2.2017年1月28日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师导语激趣:同学们,看!这是鸟儿写的日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出示

课题: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

1.请大家尽情地读读课文,与课文交流'对话。

2.交流初读心得:

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了?你的收获,你的疑问,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

说。

(1)读懂估计: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读段

*鸟儿从南方飞来后,发现去年枝繁叶茂的树不见了,于是,鸟儿追寻着树

的踪迹,一步步寻访,当它终于找到被做成火柴的树时,火柴也即将燃尽。

*树——树根一一火柴一一灯火(划一划,你有能把书读薄的本领,真了不

起)

*小鸟不忘记对树的许诺,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读最后一段

*这一只候鸟。一一读有关句子(你很会捕捉课文信息,真不简单)

(2)问题估计:

*课文为什么取名为《去年的树》而不是《今年的树》或《小鸟和树》

对策:比较《去年的树》与《今年的树》提问:今年还有树吗?

比较《去年的树》与《小鸟与树》(板书后存疑)

*为什么鸟儿还会对着灯火看了这么长,还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板书后

存疑)

*为什么要看了两次?

3.根据下面的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文稿):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她天天唱歌给树听。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o

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飞会来飞回来,却发现o她四处寻

访,问了、和,知道o于是,鸟

儿o

4.教师小结:

同学们问题很多,感受也很多,你们真了不起。初读课文,就有那么多的收

获。让我们继续与课文交流,也许你刚才的疑问能自然地得到解决,你的感受会

越来越多。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潜心对话

师: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全文中一共

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哪几次?(课件出示)

大树

树根

小鸟门先生

小女孩

1.(文稿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

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相别,树对鸟儿说——(示意

学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示

意学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

唱歌,他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他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

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他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

(1)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2)指名一组同桌读。听他们读,你感受到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

什么样的?(舍不得、难过,难舍难分)

(3)请你邀请一位好朋友一起读读他们的对话,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4)全班男女共读。

过渡语:师:他们就是这样,依依相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

给树听。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

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她找了又找,问了又问……文稿

插入:地找(我们可以说小鸟历尽千辛找,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说

她怎么找?——不顾一切——千里迢迢——心急如焚。在寻找过程中,小鸟的心

情是多么的急切,朋友在哪儿呢?

2.(文稿出示:鸟儿与树根'大门、小女孩的三次对话)

(1)请自由读下面的三次对话,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

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学生练习。

(2)指名读,鼓励学生评价,教师指导: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他的话

是,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门先生对发木的事见多了。已不以为然。读他的

话是,要平淡、冷漠。小姑娘的声音要稚嫩些。鸟儿的三次询问要一次比一次焦

急。(找不到朋友,会在心里说些什么呢?她会怎样呼唤她的朋友呢?

(3)指名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

3.(文稿出示:两个“看”的句子)师:鸟儿在寻找朋友的一次次询问中,

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

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在亮着时。

(1)(出示文稿: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这个“看”

字。你能体会到什么?指名学生交流。师小结:鸟儿费劲周折,终于找到自己的

朋友-------尽管那只是用自己的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

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2)(出示文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

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小鸟“又看”了灯火一会儿,从第二个“看”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

交流体会,鸟儿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她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唱完了歌,鸟儿又对

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鸟儿在说--------------

""学生交流体会,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感受的那样,这两个人“看”字虽然平

淡'普通,却包含了鸟儿对树的无比深情与留恋。(连读两个句子)

(3)有感情朗读句子。“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

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二'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师: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

宝贵的东西。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友情、守信)。《去年的树》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文稿出

示:)

我想对小鸟说:“我想对大门说“

我想对火柴说:“。”我想对伐木人说:“o”

1.选一个,写下来。

2.几分钟后,全班交流。

三、回归课题,升华理解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

地读——(读题)。

四、余念

鸟儿明年还会来吗?2018年的日记又会怎样写?

【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好朋友、约定、寻找

鸟儿----------------------------大树(守信、友情、环保'奉献)

依依不舍、历尽艰辛、遵守诺言

9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目标】

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使用的叙事手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ppto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了

什么?

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

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

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

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