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试验教学大纲(版)_第1页
分析化学试验教学大纲(版)_第2页
分析化学试验教学大纲(版)_第3页
分析化学试验教学大纲(版)_第4页
分析化学试验教学大纲(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分析化学试验教学大纲(版)《分析化学试验》教学大纲

学时:72学分:2

课程属性:实践必修课开课单位: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先修课程:无机化学试验、分析化学后续课程:仪器分析试验,毕业论文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分析化学试验是四年制本科化学专业必修的一门试验科学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测记录、分析归纳、撰写报告的重要环节。试验课使课堂中讲授的理论和概念得到验证、稳定、提高;培养学生正确地把握试验操作的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态度,为学好后续课程和从事实际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1.学习、把握定性、定量化学分析试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典型的分析方法和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2.确立“量〞的概念、“误差〞和“偏差〞的概念及“有效数字〞的概念,了解并把握影响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合理地选择试验条件和试验仪器,以确保定量结果的可靠性

3.通过试验加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试验知识指导试验设计及操作,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及统筹思维能力,培养创新与探究意识。

4.使学生学会查阅化学手册,并利用因特网探寻本学科的网络教育资源、学会根据选题查阅并筛选中英文文献,综合试验条件、试验操作、确定最正确试验方案。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良好的试验室工作习惯。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试验工作的初步能力,为后续的课程、科学研究和今后参与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化学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派

本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按教学计划,18周上课计)

试验序号第一部分1234其次部分试验项目名称分析化学试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分析化学试验基础观看试验教学录像定性分析试验分析天平的使用及称量练习综合试验学时数122244441

567891011121314151617第三部分1819202122232425合计:氨盐中含氮量的的测定(甲醛法)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水的总硬度的测定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铁铵矾中铁含量的测定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铜含量(备选试验)碘量法测定葡萄糖的含量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摩尔法)银合金中银含量的测定(佛尔哈德法)(备选试验)钡盐中钡含量的测定(沉淀重量法)合金钢中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重量法)(备选试验)邻二氮菲测铁的基本条件试验研究型设计试验HCl—NH4Cl溶液中各组分的测定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备选试验)含铝药剂中氢氧化铝含量的测定金属离子-EDTA混合液中各含量的测定(备选试验)补钙制剂中钙含量的测定(KMnO4间接滴定法)水样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备选试验)石灰石或白云石中的钙镁含量的测定(备选试验)水果中抗坏血酸(Vc)含量的测定(直接碘量法)444444444484164444444472四、教学方式及建议

1.本课程以试验为主,单独设课。依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试验教学进度,从基本操作练习入手,逐渐提高要求和加大训练力度。

2.本课程主要设置三种类型的试验:基本操作训练、综合试验、研究型设计试验;整个试验过程包括预习、课前探讨、试验操作、试验报告等4个环节。学生在试验前必需进行预习,预习报告或设计试验方案经老师批阅后,方可进入试验室进行试验。

3.试验1人1组。每个试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碰见疑难问题,学生要擅长独立分析,力争自己解决;老师亦可提供指导,但不得包办代替。

4.试验过程中,老师应在试验室进行巡查,及时改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检查学生的试验记录和报告。学生若试验失败,应找出原因,经老师同意后才可重做试验。

2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考核主要以平日考核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平日考核占总成绩的30%,其形式包括试验报告、试验课堂表现(动手及应变能力、操作规范程度、认真态度、创新意识)。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考试形式为试验操作、未知试样测定或笔试等。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华中师范大学等四校编.分析化学试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2]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试验,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3]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校编.分析化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4]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七、教学具体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分析化学试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试验一分析化学试验基础(2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分析化学试验室环境;2、了解分析试验室安全知识;3、把握分析化学试验的基本要求;

4、了解分析化学试验寻常所需查阅的文献,分析化学试验过程中试验的记录方法和试验报告的写法。

[教学重点]

1、分析化学试验的基本要求和试验室安全知识;2、分析化学试验常用玻璃仪器分类及洗涤方法;

3、分析化学试验过程中试验的记录方法和试验报告的写法。

试验二观看试验教学录像(2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观看录像,学习和熟练把握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使用、分析天平的使用、滴定和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常规分析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教学重点]

1、分析化学基本操作;2、分析天平的使用。

试验三定性分析试验(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3

1、把握定性分析基本操作练习;2、把握阳离子混合液的分析。[教学重点]

定性分析基本操作方法;硫化氢分开系统。

试验四分析天平的使用及称量练习(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把握分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的称量方法;

2、把握有效数字的概念;学会记录和处理试验原始数据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

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直接称量法;固定质量称量法;递减质量称量法。

其次部分综合试验

试验五氨盐中含氮量的的测定(甲醛法)(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把握酸碱滴定法测定无机氨盐中的氮含量的原理及方法;2、了解弱酸加强的基本原理

3、初步把握甲基橙、酚酞指示剂终点的确定。[教学重点]

1、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保存要点;

2、样品称量和处理;移液管基本操作;样品测定;滴定终点的判断;3、指示剂的选择;滴定终点的判断;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试验六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把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过程;2、把握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及测定方法;

3、把握强酸滴定二元弱碱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教学重点]

1、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稳定酸碱滴定法基础知识,2、工业纯碱样品的称量和处理;容量瓶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3、滴定终点的判断;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试验七水的总硬度的测定(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把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4

2、了解水的硬度的测定意义和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3、把握水的硬度的测定的原理及操作方法。[教学重点]

1、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自来水样品的处理,指示剂的选择;3、滴定终点的判断;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试验八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通过控制溶液酸度对金属离子进行选择(连续)滴定的原理和方法;2、把握二甲酚橙指示剂的使用条件及其在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教学重点]

1、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指示剂的选择;由调理酸度的方法来提高EDTA选择性。

试验九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配制、标定与保存高锰酸钾溶液的原理和方法;2、把握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方法。[教学重点]

1、滴定管中深色溶液的读数方法;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各种因素。

试验十铁铵矾中铁含量的测定(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把握K2Cr2O7标准溶液的配制及使用;了解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的作用原理2、学习氧化还原预处理的方法和应用;3、学习K2Cr2O7法测定全铁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重点]

K2Cr2O7标准溶液的配制(溶液的定量转移操作);试样的称量和处理

试验十一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铜含量(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把握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要点;2、学习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重点]

反应条件,介质,酸度,参与试剂的时间,沉淀的转化等。

5

试验十二碘量法测定葡萄糖的含量(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把握I2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标定方法;2、学习碘量法测定葡萄糖的基本原理。[教学重点]

反应条件,介质,酸度,参与淀粉的时间。

试验十三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摩尔法)(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把握用摩尔法进行沉淀滴定的原理、方法和试验操作。[教学重点]

基准物NaCl的称量与处理;滴定终点的判断。

试验十四银合金中银含量的测定(佛尔哈德法)(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NH4SCN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把握用佛尔哈德法进行沉淀滴定的原理、方法和试验操作。[教学重点]

试样的溶解;滴定条件。

试验十五钡盐中钡含量的测定(沉淀重量法)(8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把握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2、了解重量法的分析程序、使用的仪器、学习沉淀重量法的基本操作技能;3、学习用硫酸钡沉淀法测定可溶性钡盐中钡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重点]

晶形沉淀的制备、过滤、洗涤、灼烧及恒重的基本操作技术。

试验十六合金钢中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重量法)(8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把握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2、进一步把握重量法的分析程序、使用的仪器和基本操作技能;3、学习用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合金钢中镍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重点]

非晶形沉淀的制备、过滤、洗涤、烘干及恒重的基本操作技术。

试验十七邻二氮菲测铁的基本条件试验(4学时)

6

[试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72系列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操作方法;2、把握邻二氮菲测铁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3、学习分光光度法中条件的选择原理及操作方法。[教学重点]

铁标准溶液的配制;吸收曲线的制作;测量波长的选择;溶液酸度的选择,显色剂用量的选择;显色时间;标准曲线的制作。

第三部分研究型设计试验

试验十八HCl—NH4Cl溶液中各组分的测定(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培养学生自己设计试验方案的能力;

3、在教师的指导下对HCl—NH4Cl混合酸碱体系的组成含量进行分析。[教学重点]

学生自己先拟出测定方案,包括原理、测定步骤等。

试验十九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综合设计试验检查学生对分析化学试验课的学习状况;2、运用所学知识及有关参考资料对实际样品写出试验方案设计。[教学重点]

实际样品的处理方法(如粉碎,过筛等和溶解等)

试验二十含铝药剂中氢氧化铝含量的测定(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培养学生查阅有关书刊的能力,提高设计水平和完成试验报告的能力;2、运用所学知识及有关参考资料对实际样品写出试验方案设计。[教学重点]

接触繁杂样品的测定,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试验二十一金属离子-EDTA混合液中各含量的测定(4学时)

[试验目的和要求]

1、培养学生查阅有关书刊的能力,提高设计水平和完成试验报告的能力;2、运用所学知识及有关参考资料对实际样品写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