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社会学概论第二章第1页/共31页第二章护理学发展的社会动因及其社会化趋势
第2页/共31页第一节社会需要是护理发展的根本动力一、防病、治病的需要及实践决定护理的产生和发展
(一)远古人谋求生存的本能,产生护理的萌芽
(二)古代防病治病的需求和实践,促进护理知识积累(三)近代防病治病实践深入,推动护理及护理学的分化独立与发展第3页/共31页二、社会生产保护劳动力的需要推动医学护理不断发展
(一)社会生产发展和保护劳动力的需要,决定医学、护理发展方向(二)社会生产发展为医学、护理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和技术装备第4页/共31页三、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促进护理发展第5页/共31页(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与宗教恩赐的生活护理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认为生命和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因此,对健康的保护和疾病防治主要依赖祈祷和巫术,以求神灵的宽恕和保佑。护理工作多带有神灵主义烙印,出自宗教的恩赐观点,对病人做一些简单的生活护理。第6页/共31页(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与朴素的整体护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把健康、疾病和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联系起来进行观察、思考,从而产生了朴素整体医学观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并相应出现朴素的整体护理观,护理工作从病人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入手,注意自然、社会环境与人的整体联系。第7页/共31页(三)机械论医学模式与机器维修式护理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实验科学,形成了机械论的医学模式。护理工作把维护健康、对病人实施治疗和护理,看成如同维护、维修机器一样。第8页/共31页(四)生物医学模式与局部功能制护理19世纪以来,由于生物学的长足发展,出现了生物医学医学模式,从纯生物学角度研究人和疾病,忽略人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偏离了作为医学对象的人的完整性。适应生物医学模式的要求,产生了局部功能制护理观,护理工作的着眼点是病人机体局部的病灶,护理重点是执行医嘱,完成常规的、机械操作性的工作,缺乏对病人的心理、社会护理。第9页/共31页(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现代整体护理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人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当作一个整体;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揭示医学的本质属性;从个体和群体角度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各种社会因素的关系,研究疾病从自然到社会的综合防治方法。与此相适应,产生了现代整体护理观。“整体护理”的理念渗透到护理的方方面面。第10页/共31页第二节新技术革命对护理发展的影响第11页/共31页一、科技革命概述
1、科技革命的内涵(一)科技革命的涵义和阶段划分2、科技革命的阶段划分第12页/共31页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科学革命,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飞跃,指因观察、实验中的重大发现而引起对原有理论的突破或更高一级的综合,创造出更广泛、深刻的新理论、新观念,是科学知识结构体系的根本变革。技术革命,指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即因技术原理的物化及技术重大发明而形成技术体系的本质变革,其本质是旧技术体系的扬弃和新技术体系的确定。第13页/共31页第一次科技革命,是近代相继、分别发生的第一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科学革命以牛顿、伽利略为代表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为标志;技术革命以科学革命为前提,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为背景,以纺织机械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实现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的转变,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农业——工业社会。第14页/共31页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左右,其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以电磁学理论的创立为先导和指导,使电力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通讯等各个领域,科学和技术革命开始联系、结合,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第15页/共31页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20世纪40-50年代以来,是科学与技术革命合流的科学技术革命。在科学理论上,它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创立为基础;在技术和工艺上,它以多种高新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其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是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互联网成为历史发展进入信息社会的里程碑,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克隆技术。它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生活结构的改变,对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信息交流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第16页/共31页(二)当前新科技革命的特点1、科学、技术、生产相统一2、科技、学科之间渗透结合,形成庞大科技群和网络体系3、科学技术应用生产的速度加快,周期日益缩短4、科学技术研究趋向社会化第17页/共31页二、新科技革命对护理发展的促进作用(一)促进人体生命本质认识深入和护理思维方式的更新
(二)促进临床护理工作的现代化第18页/共31页促进临床护理工作的现代化1、新科技诊疗护理仪器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2、新科技诊疗护理仪器的应用,有利于节省护理人力资源3、新科技诊疗护理仪器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4、新科技诊疗护理仪器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队伍素质第19页/共31页三、新科技革命对护理发展的负面影响(一)新科技诊疗护理仪器的应用,可能淡化护患关系,引发医源疾患(二)新科技诊疗护理仪器的应用,可能有碍对高质量生命生活的追求(三)新科技诊疗护理仪器的应用,可能浪费卫生资源,加重社会负担(四)新科技诊疗护理仪器的应用,可能带来护士重仪器、轻思维的倾向第20页/共31页第三节护理发展的社会化趋势一、护理发展的历史进程二、护理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第21页/共31页一、护理发展的历史进程1、护理发展的历史进程2、“以病人护理为中心”阶段3、“以病人护理为中心”阶段第22页/共31页二、护理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护理服务的社会化2、护理服务组织体系的社会化3、护理卫生保健知识传播的社会化第23页/共31页(一)护理服务的社会化1、服务对象应从患者个体扩展到社会群体2、服务项目应从单一扩展到多样3、服务手段应由技术扩展到社会和心理4、服务范围应由医院内扩展到医院外第24页/共31页服务对象应从患者个体扩展到社会群体目前我国护理工作重点关注的社会群体包括:(1)老年群体
(2)妇幼群体
(3)从事工业生产群体(4)残疾人群体(5)精神障碍群体(6)慢性病群体第25页/共31页服务项目应从单一扩展到多样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人群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强和扩展,为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的保健需求,提高医疗卫生经济效益,必须增加多种服务项目。第26页/共31页服务手段应由技术扩展到社会和心理护士应将护理服务从技术、基础护理操作,扩大到心理、社会方面的护理。第27页/共31页服务范围应由医院内扩展到医院外1、护理服务扩展到农村2、护理服务扩展到城市社区第28页/共31页二、服务组织体系的社会化1、社会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2、社会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3、社会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工作原则4、社会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的意义。第29页/共31页三、护理卫生保健知识传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外语交流合作合同(2篇)
- 2025年是否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
- A-V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新质生产力宣讲稿
- 新质生产力形式
- 眼部猪囊尾蚴病的临床护理
- 2025委托合同简单加工协议书格式
- 2025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综合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 腹直肌自发性破裂的临床护理
- 2025临时施工设施租赁合同范本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部分课后题-参考答案
- 读书分享交流会《外婆的道歉信》课件
- 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件
- 介绍家乡-word电子报模板
- 医疗器械自查表【模板】
- 《影视光线艺术与照明技巧》word版本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2BM3U2Rules》教学
- 曼陀罗绘画疗法
- 《格林童话》读书分享ppt
- 四年级下册英语素材单元知识点总结 陕旅版
- 【水力学】-水力学课后答案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