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_第1页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_第2页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_第3页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_第4页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作于1804年至1806年间,是一首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作品,激烈的矛盾冲突、顽强的斗争精神等典型的贝多芬风格在此一览无余,充分表现出作曲家成熟时期的思想情感。评论家们将这首乐曲比作‘火山的爆发“花岗石河床中的熔岩’”,以上描述的是下列哪部作品()A.《热情》B.《月光》C.《悲怆》D.《暴风雨》【答案】A2、下列关于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描述有误的是()。A.创作领域几乎涉猎古典主义时期的各种音乐体裁B.5首钢琴协奏曲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C.作品中充满了动力性、革命性与英雄性因素和风格D.《第九交响曲》将合唱与交响乐队相结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效果【答案】B3、具有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属于A.阴阳平和质B.偏阳质C.偏阴质D.阳虚质E.阴虚质【答案】B4、唐代最盛行的乐器是()。A.琴B.筝C.琵琶D.笛【答案】C5、《伏尔加船夫曲》是()民歌。A.日本B.朝鲜C.俄罗斯D.加拿大【答案】C6、阅读《第九(合唱)交响曲》教学实录片段:A.音乐与舞蹈B.音乐鉴赏C.创作D.音乐与戏剧表演【答案】B7、患者,女,39岁,尚未至月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淋漓不尽,色淡质稀,两目干涩,腰酸膝软,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根据病例请回答以下问题。A.脾不统血B.瘀血阻络C.阴虚火旺D.肝肾不足E.脾肾阳虚【答案】D8、下列属于综合性艺术形式的是()。A.绘画B.歌剧C.舞蹈D.音乐【答案】B9、对此相应所采用的正确治法为查看材料A.阳病治阴B.损其有余C.寒者热之D.阴病治阳E.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答案】D10、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思乡曲》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第一回旋曲》B.《西藏音诗》C.《牧歌》D.《内蒙组曲》【答案】D11、下列对初中男生的歌唱教学方法不正确的表述是()A.选择的歌曲音域不要太宽,最好不超过九度,且避免大跳音程B.可采取比记谱音高低一个八度进行演唱C.从学生合适的、容易发声的自然音区开始练唱D.练唱时尽可能大声唱,扩大音域和增大音量【答案】D12、下列关于南方曲笛与北方梆笛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曲笛擅长使用舌的技巧,旋律多具跳跃的特点B.南方笛曲风格典雅、音色柔和、抒情性强C.北方梆笛擅长使用气的技巧,旋律多连贯、平衡D.北方梆笛曲风优美、柔和,多以抒情为主【答案】B13、下列哪项不适合作为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课堂教学活动?A.学生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选配适合的音乐B.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舞蹈音乐的节奏情绪和情感C.学生学习有代表性舞种的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并随音乐进行练习。D.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创专业舞蹈,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答案】D14、爵士乐起源于哪个国家?()A.巴西B.肯尼亚C.美国D.印度【答案】C15、电子音乐的代表作曲家有()。A.瓦雷兹B.施托克豪森C.亨利D.沙弗尔【答案】B16、“在欣赏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欢乐颂时,姜老师引导学生听辨演奏该主题的不同主奏乐器”,此环节关注的重点是A.音高B.速度C.音色D.力度【答案】C17、19世纪,将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作品改编成钢琴超级练习曲的作曲家是()。A.李斯特B.肖邦C.舒曼D.舒伯特【答案】A18、关于曲式中的“再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再现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重复,但不是立即重复B.再现所指的重复不仅仅是原样重复C.音乐材料的再现只可能是某个较短的片段D.再现不仅包括音乐材料,还包括构成音乐的其他要素【答案】C19、北方民歌《放风筝》《小看戏》是小调中()的变体。A.鲜花调B.剪靛花调C.绣荷包调D.孟姜女调【答案】B20、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鳟鱼》第4乐章运用同一主题通过节奏、节拍、旋律等要素变化重复的方法创作而成。其体裁是A.奏鸣曲B.回旋曲C.变奏曲D.协奏曲【答案】C21、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是A.液B.津C.精D.气E.血【答案】A22、患者,女,23岁,未婚。近2年来每次月经提前1~2周,量多少不定,色紫红有块,质稠,头晕目眩,胸胁胀满,少腹胀痛,精神抑郁,心烦易怒。治疗可选用的方剂是A.固阴煎B.玉女煎C.乌鸡白凤丸D.丹栀逍遥散E.女金丸【答案】D23、下列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体裁相同的是()A.《草原英雄小姐妹》B.《彝族舞曲》C.《喜洋洋》D.《万马奔腾》【答案】A24、患者,女,39岁,尚未至月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淋漓不尽,色淡质稀,两目干涩,腰酸膝软,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根据病例请回答以下问题。A.月经先期B.痛经C.月经量多D.崩漏E.绝经前后诸症【答案】D25、海顿的作品《四季》是一部()A.交响曲B.弦乐四重奏C.清唱剧D.协奏曲【答案】C26、音乐鉴赏课上,小明没有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小明的“学生成长记录表”上记录:“该名学生不能回答出规定问题,音乐知识匮乏。”这名教师违背了音乐课程评价原则中的()原则。A.指向性B.科学性C.可操作性D.发展性【答案】D27、下列由谷建芬创作的歌曲是()A.《大海啊,故乡》B.《歌声与微笑》C.《难忘今宵》D.《小草》【答案】B28、火邪致病A.传染性强B.易伤津液C.易伤阴位D.易伤津耗气E.易袭阳位【答案】D29、下列不属于中国十大古曲的是()A.《高山流水》B.《梅花三弄》C.《汉宫秋月》D.《海青拿天鹅》【答案】D30、在期末测试中,教师出了一道填空题,要求学生写出《降B大调玛祖卡》的曲作者。这是考查学生哪个方面的能力?()A.记忆B.理解C.创造D.评价【答案】A31、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一首表现楚汉相争的琵琶独奏曲是()。A.《十面埋伏》B.《平湖秋月》C.《汉宫秋月》D.《阳春白雪》【答案】A32、下列关于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描述有误的是()。A.创作领域几乎涉猎古典主义时期的各种音乐体裁B.5首钢琴协奏曲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C.作品中充满了动力性、革命性与英雄性因素和风格D.《第九交响曲》将合唱与交响乐队相结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效果【答案】B33、下列哪种艺术形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苗族芦笙舞B.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C.傣族象脚鼓舞D.藏族锅庄【答案】B34、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音乐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论教的新局面。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提倡的是()A.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B.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C.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D.重视课堂提问的结果【答案】D35、大二度的下方音降低变化全音则变成()。A.大三度B.增三度C.倍减二度D.倍增二度【答案】D36、为了发现音乐与艺术以外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老师需要向学生布置一次作业。下列哪种活动符合这一教学主题?A.要求学生自选一个戏曲唱段,模仿学习后在课堂上表演B.要求学生将老师弹奏的单声部旋律用谱子记录下来并模唱C.要求学生排练一首室内乐作品D.要求学生自制简易乐器并说明发声原理【答案】D37、“同学们,刚才听了大家的演唱,我发现同学们有一个地方发音不太标准。接下来同学们看着我手打的节拍,跟着我一起巩固下。好,预备,开始……”以上对话属于音乐教学过程中的()。A.初听歌曲B.新课导入C.学唱歌曲D.分段欣赏【答案】C38、咬字吐字属于十三辙中“发花”辙的是()A.爹、也、月、铁B.来、在、爱、该C.家、抓、把、呀D.到、飘、高、跳【答案】C39、《雨打芭蕉》是一首()的代表曲目。A.江南丝竹B.潮州音乐C.广东音乐D.福建南音【答案】C40、对教师音乐教学的评价主要是对其()等的评价。A.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学校的艺术氛围、音乐课的开设、音乐教师和音乐教学设备、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B.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C.教学思想观念、业务素质、教学态度、方法、效果、业绩(含课外音乐活动)D.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答案】C41、刘老师要求七年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排练一段自定主题的音乐剧,在学期结束时进行展示表演。这一教育方式符合音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哪一特点?()A.加强人文教育B.重建评价机制C.关注知识更新D.变革学习方式【答案】D42、不能与含氰苷的中药合用的西药有A.喷托维林(咳必清)B.强心药、降压药C.多酶片、胃蛋白酶D.磺胺类E.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答案】A43、“音乐课上,一名学生发出持续不断的吵闹声,张老师让他站在教室的角落里。十分钟后,他承诺不再吵闹,张老师让他回到了座位上,和大家一起上音乐课。”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张老师采用的课堂行为管理方式是()。A.连续渐进B.正强化C.负强化D.塑造【答案】C44、《卡门》的体裁是()。A.喜歌剧B.抒情歌剧C.正歌剧D.趣歌剧【答案】A45、“老师请学生根据视觉提示或戏剧故事,为人物角色即兴创作不同的旋律”,这一课堂教学活动强调的是()。A.竞争B.探索C.讲解D.示范【答案】B46、体现了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评价方式是()A.终结性评价B.阶段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结果性评价【答案】C47、在电影《英雄》中为了表现电影的古老韵味,曾在电影中成功使用了古琴这种乐器.古琴属于哪一种乐器?()A.拉弦乐器B.吹管乐器C.弹拨乐器D.打击乐器【答案】C48、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特色乐器。下面对应不正确的是()。A.维吾尔族木卡姆B.蒙古族马头琴C.彝族月琴D.苗族伽椰琴【答案】D49、《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领域提出7—9年级学生“能够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A.感受与欣赏B.表现C.创造D.音乐与相关文化【答案】A50、《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领域提出7—9年级学生“能够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A.感受与欣赏B.表现C.创造D.音乐与相关文化【答案】A51、“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这属于()教学法。A.达尔克罗兹B.奥尔夫C.柯达伊D.铃木镇一【答案】A52、春秋时期,音乐活动摆脱了礼乐制度的束缚,乐教的职能开始转型。下列选项与此描述相对应的是()A.“声无哀乐”B.“胡乐并用”C.“礼崩乐坏”D.“立师以教”【答案】C53、下列教学目标的描述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数学理含的是()。A.通过小组合作,学集自主学习歌曲B.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模唱歌曲C.通过教师逐句教唱,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D.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常握三连音【答案】A54、在学习《沁园春?雪》这节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体会人文内涵.张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毛泽东诗词特点,以及《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张老师的教授幽默风趣,讲解的内容深入浅出,同学们一下子就理解这首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当张老师播放音频时,同学们被伟大领袖的胸襟所感染。教师为学生介绍历史文化创作背景体现了新课标中音乐课程哪一性质?()。A.情感性B.审美性C.人文性D.实践性【答案】C55、下列属于合唱中男高音声部的是()。A.BassB.TenorC.SopranoD.Alto【答案】B56、下面谱例,声部进入的先后次序是()A.女高—男高—男低B.女高—女中—男低C.女高—男低—男高D.女高—女中—男高【答案】C57、声部进行不正确的是()。A.同向进行B.斜向进行C.上行进行D.反向进行【答案】C58、下列对于初中音乐演唱教学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歌唱时精神饱满,思想集中,不能松松垮垮,要处在“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最佳状态B.声音情感表现力是歌唱的生命、艺术的灵魂C.声乐中的技巧表现力体现在处理歌曲时要合理地、灵活地运用对比、变化的规律,常常涉及三个方面:速度、力度和音色D.在演唱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演唱进行评价,尤其要关注对演唱歌曲技能技巧的掌握【答案】D59、藏族典型的歌舞音乐是()A.木卡姆B.达斯坦C.囊玛D.阿细跳月【答案】C60、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A.全部经验B.部分经验C.一定经验D.学习经验【答案】A大题(共15题)一、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评析(7分),并说明理由。(8分)[课程的名称]《艺术歌曲的成熟一舒伯特的歌曲》[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鉴赏《魔王》[主要目标]聆听《魔王》,感受与分析歌曲的音乐情绪和形象,了解艺术歌曲的特征。[教学过程](前略)展开阶段:新课教学学生阅读了解德奥浪漫主义乐派,舒伯特及其音乐创作。欣赏《魔王》(1)学生阅读材料并讨论以下问题:①歌词谁的诗作?②表达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③什么乐器伴奏?【答案】该课例在教学设计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一些问题:(1)这是一节音乐鉴赏课,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学生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审美感知和亲身体验。而这节课的展开部分阅读材料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没有做到“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2)新课教授环节过于简单,只带领学生聆听了一遍就进行对“艺术歌曲”的总结,没有进行分段欣赏,也没有对主题旋律学唱的环节。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听赏环节中唱、奏音乐主题或随乐律动,并适当穿插相同题材歌曲演唱或综合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音乐听赏参与感,体验作品的音乐情感,加深音乐理解。(3)聆听音乐时,教师没有进行设问,只是让学生干巴巴的去听,这不利于深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没有突出音乐的特点。因此,教师可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沟通和交流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也可创设体验音乐的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结合与作品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启发学生领悟音乐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二、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课程名称】《海的百态》【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海的百态》【主要目标】通过聆听和感受,体验不同音乐作品对“海”的表现。(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阶段(略)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欣赏(1)观赏油画《九级浪》和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2)师问:大海里的风景是怎样的生答:有时安静,有时狂暴……(3)师:各种状态下的大海还可以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出来。【答案】这个课例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有一些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问题案例。上述案例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闪光点:(1)从教案来看,本课展开部分内容较为完整。(2)教学内容在欣赏、编创上都有涉及:内容比较丰富,次序安排由浅入深、较为合理,抓住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3)在编创环节采用多种编创形式,全班分组练习等,学生实践的形式丰富,这些都体现新课程的“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基本理念.是本课设计的“闪光点”。与此同时。课例中的课程设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在展开环节过于简单,聆听不够深入。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充分地聆听乐曲可以有效地把握乐曲,为探究做准备。课例中每一个乐曲只聆听了一次,不够充分。(2)没有突出教学重点并解决教学难点。例如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聆听和感受,体验不同音乐作品对“海”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德彪西的《大海》和肖邦练习曲0p.25N0.12——《大海》进行聆听,并没有对比分析不同音乐作品对于大海描写的不同。(3)编创环节过于复杂,编创的选择过多,教学过程有些头重脚轻。(4)展开阶段过于单一化,使得课堂气氛死板。(5)没有体现师生评价。优秀的音乐课堂需要有效的师生互动来推进教学.案例中并没有体现师生评价,对于教学进程的把握不够深入。综上所述,该课例要建议教师丰富、充实欣赏环节。深入讲解知识点,完善评价体系,可以将自评、互评以及他评充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安排教学,针对以上所存在的不足,具体给出的建议为:首先,调整教学设计的步骤与内容,在课程的展开环节,教师依然可以通过欣赏油画,提问学生大海的风景是怎样的接着,聆听这首作品所传达的情绪与情感,从而带着这种情绪与情感来进行更好地展开教学。丰富学生的戏剧体验。其次,调整教学活动的详略,应该先来聆听肖邦练习曲0p.25N012,分析乐曲的曲调特点和所表达的作品音乐形象,再采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详细分析德彪西的《大海》,并总结不同音乐作品所体现的大海的不同特点。三、依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过程,提炼出教学目标并进行点评。?【课题名称】民族舞韵吐芬芳,圆满和谐映华夏?【授课年级】高中二年级?【教学内容】民族舞剧《小刀会》之花香鼓舞?【教学目标】略?【教学重点与难点】体验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要态,感悟身韵的核心价值和审美特征;感悟以中国古典舞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和内涵。?【教学过程】?1.交流与分享?(1)伴随滚动播放的《花香鼓舞》视频,学生进入课堂。?(2)引出课题——民族舞韵吐芬芳,圆满和谐映华夏。?(.3)学生作业展示——舞剧《小刀会》,小组学习与交流。?2.欣赏与体验——《弓舞》?(1)创作背景。【答案】(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体验与学习中国古典舞——《弓舞》的基本要态,体会小刀会将士们不屈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古典舞艺术的向往与热爱。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与《小刀会》小组相互配合,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中国古典舞所表达的圆形的艺术、形神兼备的艺术、刚柔并济的艺术。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弓舞》的基本动作,了解舞剧中身韵的变化。(2)课例点评在“教学过程”这一环节里,此课例基本符合讲课过程所要进行的四个基本步骤:首先,采用滚动播放的《花香鼓舞》视频来进行情境导人,符合学生接受的心理特点;其次,在“课堂欣赏”的过程中,如果采用对视频进行反复与细节播放,教师与学生进行适当的互动,对其中的动作做出适当的展示,效果会更好一些;再次,“拓展与探究”如果能从“身韵”开始,整个课堂结构与时间安排也将会更加合理;最后,列举了能体现出中国民族精神中圆满和谐、形神兼备、刚柔并济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形态,拓展了学科知识,符合新课程要求。四、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教学内容:《沂蒙山好风光》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分)(2)确定教学难点。(10分)(3)针对教学目标与难点,设定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15分)【答案】沂蒙山好风光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沂蒙山好风光》,感受歌曲中沂蒙山风光的美好,从而逐步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过程和方法】通过课堂讨论,用明亮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体味歌曲豪放、率直、开朗的风格特点和宛转、悠扬的韵味。【知识与技能】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从中享受民歌演唱的乐趣和美感。学习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用明亮优美的声音演唱出歌曲热情、率直、开朗的风格特点和婉转、悠扬的甩腔韵味。【难点】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四、教学过程五、音乐鉴赏课中,老师在进行“音乐长河里的珍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这一单元的教学时,首先请同学欣赏了维瓦尔第《四季》第一曲“春”的第一乐章,并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接着又让学生去欣赏同一时期的作曲家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六曲。学生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老师拿起黑板擦在讲台猛敲了几下,大声说道:“你们这群乐盲,让你们听音乐,你们怎么都睡觉!上课不准睡觉这个常识都不知道吗?”有个调皮的学生,小声嘀咕道:“这音乐听着太舒服了,让人容易睡觉。”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中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7分),并简述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8分)。【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课的授课过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进行分析。六、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课题名称】《音乐主题的写作》【教学对象】高二选修“创作”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创作一段音乐主题【主要目标】通过欣赏、分析两段音乐主题,学会音乐主题的写作。(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阶段(略)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欣赏《马赛曲》和《懂你》两首作品的A段主题,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聆听:A.歌词内容B.旋律特点C.节奏特点D.节拍特点E.结构特点(2)通过讨论、分析乐谱,掌握进行曲、抒情歌曲两种体裁主题的写作特点。①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答案】(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突出了音乐学科的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对歌词内容、旋律特点、节奏特点、节拍特点、结构特点多次聆听,后来通过讨论分析,掌握进行曲、抒情歌曲两种体裁主题的写作特点等,足以说明进行曲与抒情歌曲所表现的不同的美感。(2)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在布置写作任务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创作形式,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在活动中还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3)没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高中生的自尊心很强.教师在评价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只是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要爱护和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积极实用的评价建议,进而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七、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课题名称】《音乐主题的写作》【教学对象】高二选修“创作”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创作一段音乐主题【主要目标】通过欣赏、分析两段音乐主题,学会音乐主题的写作。(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阶段(略)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欣赏《马赛曲》和《懂你》两首作品的A段主题,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聆听:A.歌词内容B.旋律特点C.节奏特点【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鉴赏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分析。我们要求教学设计首先要完整;随后教学过程的设置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再次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能力;最后教学的内容要注意适度的多元化,激发学生兴趣。八、楚老师在高一年级“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学生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音乐素质总体较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不甚理想,有的甚至连简谱都不认识,于是老师将音乐课改为小组学习的形式,每个小组由音乐素养高低不同的学生混合组成,同时将“鉴赏”模块的教学内容改为以识谱、演唱为主。为促进大家互相帮助与合作,楚老师将期末考核定为小组表演的形式,小组总分数直接影响每位组员的个人成绩。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楚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7分),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8分)。【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课的授课过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进行分析。九、阅读案例,回答问题。某老师在《现代京剧》的欣赏课教学中,导入时,播放聆听了李玉刚《新贵妃醉酒》(5分钟)。接下来从唱腔方面和整体音乐特征方面开始介绍现代京剧与古代京剧的不同(35分钟)。最后部分,老师播放《雄心壮志冲云天》和《家住安源》请同学们听辨(5分钟)。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林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答案】(1)这是一个问题案例。(2)对案例中林老师的做法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虽然,该老师在导入环节能播放流行歌曲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从而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做到了新课标理念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但是,该老师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用了35分钟来介绍现代京剧与古代京剧的不同,显然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理念。(3)该老师应该继续保持良好的做法,但也应该遵循“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理念,请同学们聆听、探究歌曲的情绪以及表达的内涵。一十、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瑶族舞曲【教学内容】欣赏《瑶族舞曲》教学目标:1.聆听《瑶族舞曲》,体验乐曲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参与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2.能用乐器演奏部分音乐主题.并能自选主题填词演唱。教学重难点:体会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参与音乐实践。教学工具:磁带、录音机、竖笛、钢琴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乐曲《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演奏),学生听音乐进教室。二、导入新课刚才播放的是由民族管弦乐演奏的乐曲《瑶族舞曲》,旋律优美动听。说到瑶族,你能否说一说你对它的认识呢?学生讨论并回答。【答案】(1)优点:本教学课例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非常充实,逻辑严谨。在导入环节通过营造气氛。稳定学生的情绪。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播放由民族管弦乐器演奏的乐曲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地欣赏乐曲。通过演唱及演奏熟悉音乐主题,进行音乐形象的联想,进一步了解乐曲。最后,通过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填词、排演,将欣赏、体验、创作融为一体,在实践中理解、表现音乐。(2)缺点:教学目标未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且教学目标不完整,缺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过程过于“平铺直叙”,教师应善用音乐教学策略,创设音乐教学情境,重视音乐情感体验,关注相互合作探究,加强学科综合实践,强调比较鉴别;教师要善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四、总结”环节中,播放《阿里西里》的意义不明确。一十一、阅读案例,回答问题。某老师在《现代京剧》的欣赏课教学中,导入时,播放聆听了李玉刚《新贵妃醉酒》(5分钟)。接下来从唱腔方面和整体音乐特征方面开始介绍现代京剧与古代京剧的不同(35分钟)。最后部分,老师播放《雄心壮志冲云天》和《家住安源》请同学们听辨(5分钟)。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林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答案】(1)这是一个问题案例。(2)对案例中林老师的做法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虽然,该老师在导入环节能播放流行歌曲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从而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做到了新课标理念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但是,该老师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用了35分钟来介绍现代京剧与古代京剧的不同,显然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理念。(3)该老师应该继续保持良好的做法,但也应该遵循“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理念,请同学们聆听、探究歌曲的情绪以及表达的内涵。一十二、在器乐合奏课中,学生在演奏《瑶族舞曲》音乐主题时总是出现合奏不整齐,不熟练,不和谐的现象,陈老师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视唱主旋律声部,学生有了一定进步,然而再次合奏排练时,还是出现了各声部配合不整齐的现象。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理念,分析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答案】优点: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演奏、歌唱等艺术实践活动,符合“强调音乐实践”这一基本理念的要求。问题:老师对于学生演奏不整齐的现象,并没有采用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改进建议:首先应分析学生演奏不整齐的原因,如果是因为速度过快,则可以放慢速度练习,逐渐提速。如果因为对旋律不熟悉,总出现错音,则可让学生分声部进行自由练习,然后再进行配合。一十三、案例:音乐课上,李老师引导学生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在聆听和分析全曲后李老师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小春回答:“我觉得是欢乐的。”老师说:“要是这么简单,还要你来回答吗?”小春赶紧改口说:“轻快的。”老师说:“刚才已经分析了,这首作品表现的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团结胜利主题,所以它的情绪应该是庄严和辉煌的,请所有同学牢记下来!”全班同学点头表示赞同。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李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7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分)【答案】本案例中的教师对于教学问题的处理不恰当。案例中,学生对于作品欣赏后的回答是个性而主观的,教师因不符合常规答案而直接否定学生并言语犀利,对学生造成了消极的评价和影响,新课标理念指出,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