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基础训练1.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A.力图保持欧洲大陆大国之间的势力均衡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D.实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败战,标志德国“速决战”破产,该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3.“众弟兄,大家来听,你我下欧洲,三年有零,光阴快,真似放雕翎。……(德国王)吞欧洲,早在他心上,起祸端奥国储皇,塞国少年党,暗把他伤,滔天祸,从此开了场”,这是流传于山东的一首华工出洋歌。歌词中描绘的情形大致出现于A.欧洲革命时期 B.二战时期C.一战时期 D.拿破仑战争时期4.它建立在战胜国相互妥协,对战败国掠夺,对弱小民族和国家奴役,对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运动敌视的基础上,伴随着国际力量和体系结构的剧烈变动,这一体系的瓦解已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的体系是()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维也纳体系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5.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B.它是争霸的帝国主义的战争C.它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觉醒 D.它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放弃了以莱茵河为安全边界的计划,换得了《法美共同防御条约》,但这一条约在美国拒绝《凡尔赛条约》后随之“流产”。同时签订的《法英共同防御条约》是和《法美共同防御条约》互相联系的,若两个条约中的一个未获批准另一个便随之失效。这反映出()A.凡尔赛体系的脆弱和不稳定 B.国际法遭到欧美大国的蔑视C.西方国家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D.法国主导欧洲集体安全体系7.1890年3月,德国新皇威廉二世解除了俾斯麦的职务后,德国海外扩张步伐明显加快且海军实力得到全面提升。英国对此日益焦虑不安,20世纪初,英德矛盾已成为欧洲大国间的主要矛盾。英德矛盾的升级主要缘于()A.威廉二世更换首相 B.对殖民地的激烈争夺C.英国丧失殖民霸权 D.德国的经济实力增强8.考虑到俄国与西方列强在巴尔干地区的矛盾及俄英在中亚的争夺,德国首相俾斯麦指出,“如果我们先确定奥地利人,那么俄国人会到我们这里来”。不久,德奥同盟成立。1881年,俄国德国、奥匈帝国建立了“三皇同盟”。“三皇同盟”的建立A.表明巴尔干成为列强争夺焦点 B.表明三国同盟集团已经形成C.蕴含着德国孤立法国的意图 D.说明列强希望欧洲实现均衡9.在法国南部,有一个华工墓地,墓碑上大都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等字样,默默记录着华工的牺牲。这反映出华工参战()A.为协约国胜利作出贡献 B.使中国收回山东主权C.打破德国“速决战”计划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10.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参战的意图在于()A.学习西方建设民族民主国家 B.实现中华民国主权的真正统一C.参加国际联盟维护国家利益 D.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11.下图是1915-1949年美国人口出生及死亡统计图,由此可以看出大萧条期间美国()A.经济发展产生较大波动 B.生育理念发生巨大变化C.并未发生大规模的饥荒 D.胡佛经济政策并未起效12.《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一书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印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来到西方;非洲人则成为法国部队的一员。由此表明A.广大落后地区人民为一战做出了巨大的牺牲B.亚非拉人民为支持正义而战C.第一次世界的战场分布在世界各地D.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兵力势均力敌13.1928年,美、法、英、德、日、意等十五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非战公约》,明确指出: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这表明,《非战公约》A.可以保证了缔约国家的安全 B.各国废弃了以战争解决国际争端C.体现了各国政府的共同意愿 D.使限制和制止战争有了法律依据.14.下图为《相互保证公约》节选,对该公约的解读有误的是①折射出英国扶持德国抑制法国的意图②有助于法德关系的改善和欧洲的稳定③是国联主持缔结的《日内瓦议定书》的组成部分④一定程度上贯彻了《非战公约》的和平主义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1919年是世界革命运动频发的一年。表1为部分国家和地区革命运动,据此可知()1918.11—1919.5德国人民起义,推翻了德意志帝国,资产阶级成立魏玛共和国1919年3月匈牙利共产党领导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1919年3月埃及爆发以开罗学生反英示威为起点的反英大起义1919年4月印度人民因英国制造的“阿姆利则惨案”开展反英独立运动1919年5月4日中国发生“五四运动”A.东西方的革命运动遥相呼应 B.十月革命影响了各国革命斗争C.国际环境助推了革命的爆发 D.革命运动推动殖民体系的崩溃16.如图为漫画《争吵与签约》,该漫画意从根本上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A.列强间的复杂国际关系 B.列强间国家利益的争夺C.列强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D.国际格局存在巨大隐患17.材料1918年年底,英军占领了南库尔德斯坦大部分地区。但是,英军在占领南库尔德斯坦的初期处境非常艰难。英国政府认为,需要选择一个代理人来管理南库尔德斯坦。后来,南库尔德斯坦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部落领导人马哈茂德在英国的支持下,建立了自治政府。但马哈茂德有很强的权力欲与野心,这引起了英国当局的强烈反应。在镇压了马哈茂德领导的伊拉克库尔德人暴动后,英国正式开启对南库尔德斯坦的直接统治。此后,英国与伊拉克库尔德人战时已经确立的友好关系与进一步合作的潜在基础被破坏。在1918~1920年,英国对伊拉克库尔德人的政策引发了土耳其、法国与波斯的严重关切,地缘政治博奔日趋白热化。未来中东地缘政治局势大多也处在紧张与混乱之中。——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伊拉克库尔德人统治方式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对伊拉克库尔德人政策变化的影响。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之下割给别国。”——摘自《国际关系史》材料二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德国的财产还要多得多。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卵的做法,主张既要维持德国经济于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摘自《历史教学》1980年第2期材料三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他说:“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苦难的异教徒。”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摘自《世界史》回答:(1)材料一种劳合·乔治对克里孟梭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实质是什么?结果怎样?(2)你如何理解材料三克利孟梭的话?试结合材料一、二加以说明。(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三国矛盾斗争的特征。参考答案:1.A2.B3.C4.C5.D6.A7.B8.C9.A10.D11.C12.A13.D14.D15.C16.B17.(1)变化:由间接统治到直接统治。原因:维护英国在南库尔德斯坦地区利益的需要;代理人较强的权力欲和野心引发了英国政府的不满。(2)影响:破坏了英国人与伊拉克库尔德人进一步合作的潜在基础;推动了区域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给未来动荡的中东局势带来了隐患。18.(1)实质: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和法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