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_第1页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_第2页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_第3页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_第4页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项测试题现代文阅读鹤壁市兰苑中学罗娜(一)我家最富的时刻(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我父亲是个职员,整天在证券交易所那如同“囚笼”般的办公室里工作,假如我父亲不把一半工资用在医疗费以及比我们还穷的亲戚身上,那么我们的日子还过得去。事实上,我们是很穷的。(2)我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在生活中怀着一线希望,就等于有了一大笔精神财富。”(3)几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今夜以抽彩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不管我有时多么想入非非,也从没有想到过幸运女神会厚爱我们这个在城市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当扩音器里大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明这辆彩车已属我们家所有时,我简直不相信这是事实。(4)父亲开着车缓缓驶过拥挤的人群。我几次想跳上车去,同父亲一起享受这幸福的时刻,却被父亲赶开了。最后一次,父亲甚至向我咆哮:“滚开,别待在这儿,让我清静清静!”(5)我无法理解父亲的感情。当我回家后委屈地向母亲诉说的时候,她安慰我:“不要烦恼,你父亲正在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等着他找到合适的答案。”(6)“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7)“汽车根本不属于我们,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母亲回答我。(8)我歇斯底里地大叫:“哪有这样的事?我们中彩明明是扩音器里宣布的。”(9)“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说。(10)桌上的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是348和349,中彩号码是349。“你看到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11)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彩票的一角上有用铅笔写的浅浅的K字。(12)“这K字代表凯特立克。”母亲说。(13)“吉米·凯特立克,爸爸交易所的老板?”我有些不解。(14)“对。”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我讲了。(15)当初父亲对吉米说,他买彩票的时候可以代吉米买一张,吉米咕哝说:“为什么不可以呢?”老板说完就去干自己的事了,过后可能再也没有想到过这事。349那张是凯特立克买的。现在可看得出来那K字用大拇指轻轻擦过,还能看得见淡淡的铅笔印。(16)对我来说,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吉米·凯特立克是一个百万富翁,拥有十几辆汽车,他不会计较这辆彩车。(17)“汽车应该归我爸爸!”我激动地说。(18)“你爸爸知道该怎么做。”母亲平静地回答我。(19)不久,我们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显然电话是打给凯特立克的。第二天下午,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来到我们这儿,把别克牌汽车开走了,他们送给我父亲一盒雪茄。(20)直到我成年之后,我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的那句“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格言具有了新的含义。回顾以往的岁月,我现在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有的时刻。(选自1999年第4月3日《文汇报》佚名文)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写出“父亲”“还”车前后的思想过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文中的叙述,概括一下“父亲”的性格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1)段中“我们家是城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第(1)段写道:“事实上,我们家是很穷的。”可是最后又说:“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有的时候。”这是否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章最后写道:“直到我成年之后,我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的那句‘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格言具有了新的含义。”你怎样理解“新的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章最后一句说“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有的时刻”,请分别从文中三个人物的角度分析他们各自“富有”的深刻含义:(1)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木屐(1)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2)木屐被爸爸沉重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印。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着岁月的车轮。(3)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第一次,我感到江南的雨是惆怅的。(4)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现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我执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却看见一行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5)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6)一天,一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班学生的羡慕。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的财物,一头是心爱的儿子。(7)当晚,堂屋里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8)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要像爱惜牲口一样爱惜东西。”(9)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10)终于,我接到那张我只能在地图上才能看到、我梦想的地方来的“录取通知书”。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见我望着他,安慰我说:“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11)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12)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13)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_________。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选自《散文选刊》1997年第3期)1.这篇散文以“木屐”为题,围绕木屐写了三件事,这三件事是:答:(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2.“沉重的木屐”和“江南惆怅的雨”为全文营造了一种伤感而凝重的抒情基调,“我”对父亲的感情是复杂的,在浓浓的敬意中渗透着深深的怜悯,请找出两句表达了这种感情的句子。答:(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爸爸送给“我”的礼物是什么?请根据全文内容,写出这一礼物。(填在文中的横线上)4.“……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这段话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请改用平直朴素的语言把它的意思表达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木屐》与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__》相似,都是抒写在特定环境中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感情,然而在语言上却有不同特点:《_______》一文的语言平实自然,《_________》一文的语言则深沉含蓄,两文的共同点都是用_______这一特别举动来表达“我”对父爱的突然感悟。(三)我与父亲抬担子(1)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2)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这回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3)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一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4)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一次呈现于我的跟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背部的肌肉有点松驰,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皱褶。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埕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体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5)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根本就无须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1.这篇文章的中心事件是_______________。(不超过7个字)2.用“/”标出这篇文章的层次。(1)(2)(3)(4)(5)3.这篇文章写小时候的“我”与强壮的父亲抬担子,父亲步履蹒跚;而长大以后和参加工作以后的“我”与体弱、年老的父亲抬担子,父亲却能稳健地走着,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表现了父子之间的一种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篇文章写父子之间的爱是通过哪一个动作来表现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篇文章用细节描写的方法两次写父亲的背影,“我”是在什么时候观察到的?“我”当时的心情怎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这篇文章三次写“我”与父亲抬担子,小时候的“我”说“能行”,后来体弱年老的父亲也先后说“我能行”,这三次说的“我能行”的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清廉大佛(1)在四川乐山的三江合口处,坐着一尊不受香火的清廉大佛。(2)他叫弥勒,弥勒佛。但不是那位袒露大肚皮的弥勒佛,那位成天笑眯眯“老好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的弥勒佛。(3)他是一位严肃的沉思者,面色温和,神情严肃。他不是什么都笑——世上并没有那么多可笑的事,也不是什么都容——天下一切丑恶都容。(4)他的严肃的思考,首先来自缔造他的海空和尚。一千一百多年前,凌云寺和尚海空为了减缓三江合口后的凶猛水势,避免沉舟淹死众生,倡导在峭崖临江边造就一座佛。他光头顶烈日,下雪披袈裟,四处化缘,钱化得不少了,但当地官吏要冻结:“如果你真心造佛,就把眼珠挖出来见我。”(5)大佛兴建了,海空的眼珠也没有了。海空的眼珠是为建大佛而失去的。世上除了生命,还有比眼珠更珍贵的东西吗?(6)由于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因此,乐山乐水佛不乐。他坚守岗位,从不擅离职守,从不懈怠松驰,从不向惊涛恶浪屈服。他成了实现海空和尚遗愿,拯救三江芸芸众生的中流砥柱。(7)他常常想起塑造他的工匠们。是的,他是伟大的:头与山齐,脚踩江水,身高71米,比阿富汗的世界第一大佛还高18(8)他永远不忘这最根本的一点,因此他从不居功,从不索取,从不接受人民的香火和祭祀。在这里,看不到一柱香火,一支红烛,一人跪拜,看到的只是他伟岸的身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为了根绝香火,他一开始就釜底抽薪铲除了滋生这些东西的土壤:立脚点在临江的悬崖上,没有地方让人设立祭祀他的殿堂,周围全是香火插不进去的岩体,连他的脚趾甲也是向下倾斜的,人站上去就会跌倒,所以连下跪朝拜也没有地方。(9)人们只能簇拥在轮渡上才能看到他那顶天立地的尊容并默默遥致祈祷。(10)有人感叹,有人惊奇,有人礼赞:“呀,连小小的土地庙都有几柱香火哩,而他——世界第一大佛,连一柱香火也没有。”1.第(4)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意思比较复杂,如只保留其中最主要的意思,其文字应是______________。2.第(6)自然段中的三个“从不……”主要是从履行工作职责的角度赞扬乐山大佛的,而第(8)自然段的三个“从不……”则是从_________的角度来歌颂乐山大佛的。3.第(8)段中的“釜底抽薪”一词的本意是抽掉锅底下燃烧的柴,该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土壤”一词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乐山大佛之所以不同于“笑弥勒”,是因为他是一个身负重任的思考者。B.为了修建大佛,海空和尚和几代的工匠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极其沉重的代价。C.人们感叹的是大佛的奇特的身世,惊奇的是大佛的治水能力,礼赞的是大佛的崇高品格。D.乐山大佛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礼赞和敬仰,主要原因是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5.这篇文章表现主题的手法是_________。请你在学过的课文中再列举一篇运用了这一手法的文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本文向我们叙述了乐山大佛的建造经过、作用及其独特之处。请根据以下这些已知的信息简要回答:(1)从修建大佛的艰辛和建成的不易,我们联想到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佛为了根绝香火,“一开始就釜底抽薪铲除了滋生这些东西的土壤”。他的这一举动,给我们什么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最先与最后鲁迅《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为人的处世金针了。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做发动战争的罪魁),“不为祸始”(不做制造灾难的祸首),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做的。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为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失了跑完预定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吧。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起敬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1.选出下面对本文的判断正确的一项()A.本文主要写“不为最先”。B.本文主要写“不耻最后”。C.本文一半篇幅写“不为最先”,一半篇幅写“不耻最后”。D.本文批判“不为最先”,褒扬“不耻最后”。2.根据上下文的内容,用原文填空。旧中国“凡事都不容易有改”的原因主要有:不为□□,不为□□。不为□□。3.为什么说“不为最先,不耻最后”是赛马妙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概括文中提到的学校运动会中的五种不良表现。(每项不超过8个字)(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5.将“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中的“胜兆”改为“胜利”,“败兆”改为“失败”行不行?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1)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勤求学问而不用心思索,那还是罔罔然而无知;只是挖空心思去想而不勤求学问,那还是疑难丛生得不到确实的知识。(2)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识与记,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过程,思是学的基础。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方能循序渐进而终有所成。(3)哥德曾经说过:“谁不用脑子去思考,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这正如人们摄取食物一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难以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已有。试想,达·芬奇学画时若不是每画一个蛋都仔细揣摩绘画的技巧,而只是追求简单的重复,他岂能成为一代巨匠?在马列主义传到中国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如果不是学而思,思而行,在吸取理论精髓的同时结合客观实际,而是一味地生搬硬套,那中国革命不早断送在王明之流左倾教条者手中了吗?联系现在,我们学习知识,若只用头脑去背,而不整理,那么,脑子虽被塞得满满的,却依然茫然无知,无法掌握及活用所学的知识。可见,__________(4)那么,是不是只要多思考而不必学习了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孔子云:“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可以想象一下,爱迪生如果只是整天单纯地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而不学习基础科学知识并加以实践,那么,他能将设想变为现实吗?而现在,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自命不凡的人,整日空想,好高鹜远,认为学习是浪费时间,可结果呢?都是一事无成,空自蹉跎。我国进行改革若单凭主观想象,而不学习正确的科学理论及前人的实践经验,怎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我国怎会有今日的腾飞?可见,____________(5)今天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只学不思或只思不学都是无法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只有学与思相结合,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提出见解,才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1.下面两句话,第_______句是第(3)自然段的结尾,第_______句是第(4)自然段的结尾。(1)人们要获得知识,离不开思考。学而思之,方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2)思考必须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这样的思考才能深化所学,有所创新。2.第(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3)自然段中孔子的话与第(4)自然段中哥德的话能否互换?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3)自然段中“这正如人们摄取食物一样……无法化为已有”这句话的说理方法与它下边的几句话有什么不同?这句话的说理方法有什么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批评了哪一种不好的学习方法?请摘录它的具体表现的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储蓄人生(1)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了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2)一个人呱呱坠地,便开始储蓄亲情。这一储蓄会伴随他走过一生。他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它们。有了亲情这笔储蓄,即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是富有的;而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3)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双方的积累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4)学识的储蓄需要锲而不舍。一个人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储蓄知识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重要的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5)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难忘、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么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1.解释题目的含义。2.第(1)节用反问句提出中心论点有何作用?3.怎样理解“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这句话?然后写几句话从反面对这句话加以论证。4.解释第(3)节中“利息”和“本钱”的含义。5.就本文而言,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是指哪些内容?6.第(5)节有“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一句,你认为除了文中所述之外,还有哪些方面?(八)一步(1)人的一步很有限,上前一步,不上前或退后一步,粗看并无多大差别。可生活就是这么有趣,许多时候,上前一步与不上前一步大相径庭。(2)君不见,垃圾箱附近遍地是垃圾,痰盂周围尽是痰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正表明,有为数不少的人,缺少了上前一步的素质?把垃圾倒在垃圾箱外,把痰吐到痰盂周围,虽然也有了讲卫生的意识,可惜只因少上前一步,便前功尽弃了。(3)公共汽车前还有另外一种上前一步的现象:本来,排队候车,长龙静卧,但车一到,总有人抢前一步。只因为这一步上前,便惊扰了卧龙,破坏了秩序,争先恐后地拥挤,导致了汽车门口的喉梗阻。且不论这种做法不文明,单说速度也远不及鱼贯而入了。而挤到车上的人,却又往往懒得更上前一步,以至于公共汽车每每出现门边挤,密不容针;里面空,疏可走马。在这里,抢着上前与不上前一步,正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某些人心理的畸形,映照出市容的病态,多么值得咀嚼的一步哇!(4)战场上,有跃上一步,舍身取义的英雄;也有后退一步,心惊胆裂的孬种。今有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的高风亮节者;亦有争名夺利,步步进逼的卑私之徒。面对偷盗、抢劫、行凶的歹徒,有人上前一步,堵住了罪犯;有人后退,放走了罪犯。(5)一步虽小,却往往见出风格、精神、品貌。关键时刻,小小一步,更是意义重大。竞技场上,一步之差,常有天壤之别;人生路上,一步之错,往往终身遗恨。珍重脚下,走好“这一步”,马虎不得哩。1.“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这句话是从本文中抽出来的,应放回原文第________段前。2.把第(2)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好不好?为什么?3.第(3)段加曲线句子中的“密不容针”和“疏可走马”这种说法是否真实?为什么要这样说?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炼出来的?5.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确定并论证了哪两个分论点?6.为了论证“上前一步与不上前一步大相径庭”,作者在第(2)段中列举了哪些事实?7.第(3)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8.第(4)段中有哪三组对比?为什么要这样做?(九)资讯焦虑和资讯解放(1)这无疑是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今天的一份《纽约时代》比17世纪一个普通英国人一生的经历还多;可用的资讯平均每4年就增加一倍;各种资料、信息、画面正排山倒海般涌现,人们已经被迫经年累月沉浸其中。我们每天被动地接受着各种加码的信息,在自以为更加自由的同时,却更加被塑造。资讯改变着我们的认识,甚至让我们迷失了自我。(2)我们总读不完堆积如山的书刊,我们总对一些新事物一知半解;我们刚刚才明白了“量子力学”,又被深奥的经济学原理搞得一头雾水;别人早已在电子商务领域干得热火朝天,我们还在用传统的商业手法苦苦挣扎……为了在同行业间生存,甚至在社会中立足,我们被迫追赶每分钟都在膨胀的知识,但我们的脚步总追不上周遭的变化。(3)在浩瀚的资讯面前我们感到极度的恐慌和精神焦虑,我们感到了人的渺小和无力,害怕在如潮的资讯中灭顶,害怕被这个多变的时代所遗弃。(4)我们需要跳出资讯的泥潭。(5)资讯时代是为能运用资讯的人而预备的。那些把一切资料的碎片都当做资讯的人不足以正确的运用资讯;那些把一切有用和无用的东西都往脑袋里塞的人也不是成功运用资讯的人。只有对你真正有意义的资料才称得上资讯,其他的都是垃圾,只会让你更加无知。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超载健忘症”,听完一场毫无意义的演讲,我们不仅没有记住一个字,反而连车停在什么地方都忘了。(6)我们摄取新的资讯,是为了将其组合到旧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去,获得更佳的结构,而不是为了装点门面,甚至全面否定对自我的认识。(7)何况资讯充斥着陷阱,有的是资讯制造者带来的麻烦,更多的则是在传播通路中的异化,面对扑面而来的种种资讯,如果不加分析、理解、取舍而“照单全收”,必将造成资讯对你的严重伤害。(8)富兰克林说:一个饱读诗书的蠢材往往比一个无知的蠢材更蠢。(9)我们完全可以从资讯焦虑中解放出来,将其还原到个人的兴趣、工作的需要、正确的生活经验以及完全沟通的“常识”层次,以“自己的方式”去看待和处理问题。我们没有必要附庸风雅,也没有必要吹毛求疵。(10)在资讯的大海里,如果你想做海绵,企图吸干所有的海水,无异于痴人说梦;不如做快乐的游鱼好了,自由地吞吐海水,汲取所需,摒弃所废。(11)让资讯为我所用,而不是自己被资讯所左右,才能从资讯焦虑中彻底解放。1.第(1)节为什么要反复用“被迫”“被动”“被塑造”这些词?2.第(2)节再次用“被迫”意在强调什么?3.文章在第_______节提出了全文的论点。4.我们如何跳出资讯的泥潭?5.文中引用富兰克林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6.从资讯焦虑中解放出来的有效途径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7.在摄取新资讯时应摒弃哪些东西?8.用一句话表明全文的结论。(十)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转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种植已有1000万公顷左右,种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在实验室试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等。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比如在美国种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种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对于这种技术,尽管还有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但这确是人类9000年农作物栽培史上异常空前的革命。1.根据文中内容,解释“转基因作物”。2.文中画单横线部分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不超过3字)3.文中为什么要对“杀虫药”“雾剂”“表姐妹”加引号?4.文中加浪线处共有两个句子,后面的一个句子是在解说前面句子中的哪个词汇?5.文中加双横线的“这种技术”,指的是什么技术?6.仿照文中最末一段文字,以“写作文”为话题写一句话(注意一定要用上句中划线的词语)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病毒全接触(1)就像人体会遭到病毒侵袭一样,电脑也会遭受病毒的伤害。病毒随着医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狡猾,电脑病毒也一样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2)计算机病毒不是我们所熟悉的生物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程序,一种可执行代码。但是,计算机病毒就像生物病毒一样,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还有生物病毒的特性:破坏性。它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破坏,或通过占据存贮空间降低计算机的性能。所以,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组合。(3)计算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传播;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播;通过网络进行传播;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和无线通道传播。(4)纯数据文件不会被病毒感染,如: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等文件。病毒一般感染主引导区、硬盘区分表、批处理文件、可执行程序以及word、Excel文档这类非纯粹的数据文件等。如何来判断计算机是否被病毒感染呢?最简便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是利用各种杀毒软件来检验计算机是否染毒。(5)病毒发作的后果是根据病毒的不同类型和病毒编写者的不同意图会有不同的表现。“良性”病毒发作时一般会暂时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搞一些恶作剧或开一个玩笑,病毒编写者为了表现自己,会让病毒显现出来。重新启动后一般即可重新工作。恶性病毒发作的后果与“良性”病毒有本质的区别,它会对计算机的软、硬件实施破坏。通常破坏时无任何迹象,在瞬间就会造成毁灭性的破坏。(6)根据病毒发作后不同的破坏程度,可采用一些相应的急救措施来进行挽救,以使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FlashBIOS被破坏,可重写BIOS程序(一般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或者更换主板。COMS被破坏,可将CMOS放电,然后用计算机的设置程序进行重新设置。引导区被破坏,某些杀毒软件提供备份和恢复系统引导区信息内容,用此功能进行恢复。文件丢失,若是在纯DOS系统中,可利用一些磁盘工具进行恢复;若有备份文件,病毒对磁盘的破坏均可通过备份文件进行恢复。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2.用简洁的文字分别概括每段的内容。3.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点?根据第(2)段进行概括。4.从全文内容推测第(1)段中加▲的“刁钻”一词的具体含义。5.对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计算机病毒总数呈上升趋势,传播途径越来越多。B.非纯粹的数据文件都会被计算机病毒感染。C.杀毒软件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工具,建议使用多套杀毒软件。D.文件丢失后,若有其他操作系统,则不能乱用磁盘工具,否则会带来更大的破坏。6.举例说明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至少3种)7.用标示法(加着重号“·”)举出一例标示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8.用“||”划分本文层次。(1)(2)(3)(4)(5)(6)(十二)北极在什么地方(1)对人们有着巨大吸引力的北极究竟在什么地方呢?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有人会说,北极不就是指北纬66°33′以北,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吗?也有人会说,北极包括整个北冰洋和附近的岛屿以及周围的各海域。也有人以最高气温10℃(2)这样的回答对不对呢?应该说对,但又不完全对。说对,是因为它基本正确;说它不完全对,是因为地球不停地运动,北极也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是在经常地搬家。(3)我们知道,地球的两端各有一个点,叫做极点。最南部的一个叫做南极点,最北部的一个点是北极点。所谓极点,就是指地球自转的时候,假设的地轴和地球表面相交的那一点。实际上,地球的中心并没有那么一根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地轴,事实证明,这种假设是有道理的。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转动,它的自转轴也在不断地旋转,因此地轴和地表相交的那个点(也就是极点),就不可能永远固定在地面的某一个地方。因为两个运动着的物体相交的一点,也必然是不断移动的。300多年以前,牛顿就指出了这个道理。当时,只是理论上的一种假想,后来许多天文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证实了地极确实在不断地移动,而且移动的轨迹很不规则,是一个弯弯曲曲的螺旋形曲线。有时候,螺旋的范围越转越小,就像拧紧的螺丝,有时候范围又越转越大,像放松了的弹簧。尽管地极移动的轨迹相当复杂。但是,科学家们还是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定的周期和规律,地极移动的周期一般是14个月、一年或半年。由于这种移动非常微小,所以不仅我们感觉不到,而且不用专门的纬度观测仪器是不容易发现的。地极移动的道理说明,北极不是固定的,而是在经常挪动搬家。科学家们根据这个道理推算,如果地极每年移动12厘米的话,那么甲,北极就要远离这个位置,跑美国的大西洋岸去了。根据同样的道理,还可以推算出,乙,我国的华北地区曾经是一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极世界。近年来在北极圈内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人们认为这是地极移动的一个例证。因为石油矿床的形成需要包括石油生成岩和贮油岩在内的厚厚的堆积盆地的。那么,只能是千万年以前,北极曾经处于低纬度的热带,蕴藏石油的条件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由于地极的移动,当年的热带就变成了今天的北极。(4)北极究竟在哪里?这是全世界许多天文台和天文学家随时都在注意观测和研究的问题。1.文章开头的一句话“对人们有着巨大吸引力的北极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这句话是从第(3)段中抽出来的,把它放回原处,它应该在什么地方?这是人们为了说明地球运动的性质所作的一种形象的假设。答:这句话应该在“__________”的前面。3.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画线句中的“一般”是什么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把下面表示时间的两个短语填在文中横线的甲、乙处。A.5000万年以前B.5000万年以后答:甲处应填(),乙处应填()6.第(1)段中划线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第(4)段为什么再次提出“北极究竟在哪里”?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说的只是个人看法,不一定正确。B.文章说的只是一种假设,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C.与文章的开头相照应,重申文章说明的中心。D.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寻找更为科学的根据。(十三)沃土来得不易,一厘米厚土的自然形成要成百上千年。然而在风蚀雨刷之下,刹那间就可以失去了。土壤的毒化污染使成千上万亩土壤失去种植价值。地球上的水、土、气候、动植物就像相互_________(制服、制约、约束、限制)的一个大锁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土壤又是这个锁链中关键的一环。因此,土壤危机将会造成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系统性和全局性的危害。土壤的流失造成河床淤塞,湖泊消失。水土流失,不仅是水冲土失,而且是土逼水流。满则溢,当河床淤积得再也盛不下水时,那么河流则改道而去。黄河的多次改道,频繁的南北扫荡,主要原因就是泥沙淤积堵塞了河道,迫使河水不得不另找出路,造成了河口黄泛区,碱荒千里。土壤是大气圈的下垫面,它无时不在影响着气候的变化。土壤的丧失,植被的破坏,都直接影响大气圈的运动,引起一系列灾难性的气候变化。许多地区的旱涝灾害,都与土壤流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我国四川省水旱灾害明显地比历史上增多,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肆虐,就是令人痛心的例证。土壤的污染更是人命关天的事。进入土壤中的各种金属离子和毒物,通过植物的吸收积累在植物中,植物再被动物食用,污染物复又进入动物体内,并更浓缩。这样经过食物链辗转传递,每一个环节都能使污染物含量增加10倍。当最后进入人体时,污染物已经达到相当高的__________(浓度、密度、程度、深度)了,从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1.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写出本文说明的中心句。答:________________3.文中所说的“土壤危机”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4.请依据第四段的内容,用图表示食物链辗转传递的过程。5.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楚学、程韶荣、蔡运强设计)

【试题答案】一.1.(1)宁静湿润丰富多姿多彩(2)内心的真诚由衷的歉意必胜的决心才干和胆魄2.精卫填海目中无人缘木求鱼狐假虎威锦上添花水到渠成3.即使也既然就4.包涵保重劳驾失陪请教奉还留步失迎笑纳5.醉翁之意不在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1)熟透了的苹果(2)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工具来弥补;或智力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勤奋来弥补(3)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7.千里之外才阔别多年昨天二.1.1-4根据答题实况评改5.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6.(1)爱花人让花留在枝头(2)谢谢你不在大厅里抽烟7.世人有些人常常错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三.1.刚才,我是被大家的热情倾倒了2.我是伟大中国人民的儿子3.“公元前127年”我国还没有公元纪年,它是后来从西方传入我国的4.朋友如粪土5.春天来了,我可看不见它四.1.祖母今年已有85岁了,精神比不上去年健康,饮食起居也比不上从前,很想见你一面,和你谈谈别后的情况2.学生:“刚才上课我注意力不太集中,有个问题我实在不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老师:“你为什么不注意听呢?你应该专心听课才对。”3.我家里的、一台、刚刚买来的、彩色4.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5.(1)你新买的那本复习资料,能借给我用一下吗(2)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3)对不起,该没有踩伤您的脚吧(4)我们的到来给您添麻烦了6.(1)对于好学的人来说,读书难道不是一种乐趣吗(2)拉车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3)啊,这不是波涛滚滚的大海吗(4)希特勒、墨索里尼,没有一个不是在人民的面前倒下去了的7.囫囵吞枣8.其校部设在北京,它具有群众性、社会性的特点,以培养品学兼优、具有大专水平的书画人才为宗旨9.(1)每个公司推举出经理、办事员各三名参加庆功会(2)在广场上,老区人民看见老艺术家后激动得热泪盈眶10.根据答题实况评改11.绿色植物吸收太阳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就是光合作用12.根据答题实况评改。要有标题,用表格形式,且要把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几类13.中国人连钢笔都生产不出来派克钢笔是战利品,证明美国只不过是中朝人民的手下败将14.(1)将“氯化钠”改成“食盐”(2)将“恭喜”改成“恭祝”15.(1)不恰当。因为“宦游”是出外做官,与此情境不符(2)不恰当。因为诗句是以梨花来比喻冬雪,与此情境不符16.将“但他父亲终于带走了他”换成“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17.因此,要有所成就,必须珍惜时间18.词语重复:“诸位先生们”、“看样子大抵”、“你们大家”;不合生活逻辑:“五分之八”、“没来的请举手”、“七八国的英文”;不得体:“敬请……光临”、“侥幸”、“鹤立鸡群”、“说他几嘴”;搭配不当:“你们的情绪很欢迎”(注意:语言运用题答题非常灵活,“参考答案”中很多只能算是“答案之一”)古诗文背诵(一)(1)好知者不如乐之者(2)绿树村边合(3)谁家新燕啄春泥(4)一水护田将绿绕(5)柳暗花明又一村(6)则难者亦易矣(7)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8)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9)日月之行、星汉灿烂(10)惊起一滩鸥鹭(11)稻花香里说丰年(1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1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14)病树前头万木春(15)商女不知亡国恨(16)草色入帘青(17)存者且偷生(18)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9)素湍绿潭(20)巴东三峡巫峡长(21)自非亭午夜分(22)庭下如积水空明(23)大漠孤烟直(24)感时花溅泪(25)江山代有人才出(26)铜雀春深锁二乔(27)留取丹心照汗青(28)休将白发唱黄鸡(29)千里共婵娟(30)竹外桃花三两枝(二)(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铁马冰河入梦来(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6)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0)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14)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三)(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0)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文言文阅读(一)1.B 2.极点;归顺;限制3.畔叛4.C 5.域民……不以兵革之利 6.A(二)1.妻子和儿女男子的配偶;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不要说,更不必说关联词表条件关系;交错相通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2.(1)都(2)断绝来往(3)感叹惋惜(4)说(5)邀请3.人民生活富足,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融洽,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民生活安宁、和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4.因为渔人所说的是世人熟知的事,只是桃花源里的人不知道,所以没有必要都说出来。(三)1.C2.(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2)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3.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4.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四)1.(1)于是,就(2)宁可2.(1)duó,量(动词)(2)dù,尺码(名词)3.B4.(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5.讽刺了那些只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五)1.D 2.B3.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寡人无疾、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4.(1)更加(2)特意(3)寻找(4)于是5.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人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不可“讳疾忌医”)。6.讳疾忌医(六)1.(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4)河曲智叟亡以应2.D 3.B 4.C 5.A6.愚公年纪大,面对的是两座大山,人力又不足,工具笨重、落后,土石运送远等等。(七)1.愚公移山 2.承上启下,引出推论3.我紧张地爬起来,看看那瓦罐,我捕来的蛇还在,便放心地躺下了。平时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4.D 5.A×B√C×D√6.(1)反通返 (2)畔通叛(3)食通饲现代文阅读(一)1.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2.犹豫——矛盾和思考——决定3.有骨气正直、诚实、讲信用乐于助人4.伏笔,提出全文的线索,点题,人穷志应不穷。5.穷是指物质财富(包括金钱)少,富是指拥有一笔精神财富,比如有骨气、正直、诚实等等。6.一是指有骨气本身就是一笔财富;二是指有了骨气以后,通过努力还可以获得汽车之类的物质财富。(答“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也行)7.(1)良知战胜邪念,精神债务消除。(2)信任丈夫迷途知返,对丈夫消除邪念和儿子逐渐明理的心理上的满足。(3)逐渐了解做人的真谛,形成健康心理的精神富有。(二)1.(1)“我”不忍心让爸爸背着上学,于是拥有了自己的木屐(2)“我”想有一双雨靴,于是藏起木屐引起风波(3)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脱下木屐”时,爸爸复杂的思想感情。2.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木屐被爸爸沉重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印,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爸爸坐在堂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