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级初等教育3班第十一讲课小组成员:陆亚蓉、马小凤、
王梅、王亚茹
主讲人:陆亚蓉
第一节
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内容提要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背景
“科教兴国”的国际背景第一、科技进步更加面向经济建设。第二、充分发挥产业界的主力作用。第三、促进各种形式的联合第四、制订高技术发展规划。第五、优化技术创新体制,促进技术商业化。我国国情:一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二是我国是一个颇具科学技术实力的发展中国家。三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不平衡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中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结构不合理。二是经营方式粗放。三是资源环境代价大,效率不高。学习目标:1.科技对我们学习和生活有何重大影响?假如离开了科技,我们的社会生活将会怎样?2.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科学领域方面是怎样:从整体看;从个别看?3.
想一想:为什么把教育摆在如此重要的地位?4、科教兴国的含义是什么?5.怎样来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实施呢?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化工电力内燃机20世纪下半叶信息技术三次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的世界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科技的三次变革生产力的三次飞跃引发进入进入进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电子计算机空间科学技术克隆技术、基因工程发现号航天飞船放眼世界太阳能宇宙飞船火箭
神舟六号
放眼世界
高速磁悬浮列车“神行太宝”观星赏月放眼世界为了发展科技、发展教育,党和国家制定了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是什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2、重视科技创新。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要提高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能力,就要进一步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3、树立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4、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科教兴国全面小康依赖人才资源民族复兴植根教育基础对联解读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总之,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基本国情:初级阶段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教育科技落后,人口素质偏低。(2)国际竞争: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社会、综合国力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刻内涵1.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8年,小平同志深刻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划时代的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必然性。2.从知识经济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真理性、预见性首先,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活生生的生产力进化史,是走向知识经济的演化史。其次,科学技术已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成为人类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其三,科技知识为生产和经济不断注人新鲜活力。最后,科技知识造就新的产业主体。
3.贯彻“面向”、“依靠”、“攀高峰”的方针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方针
4.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坚持以教育为本,优先发展教育。推进科技进步,关键在人才,在于劳动者素质。高素质的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5.科技教育和经济结合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其重点就是要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新飞跃。三、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1.我国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1956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提出了“百花盛开,百家争鸣”的方针,制定了12年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978年3月,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精辟阐述了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强调指出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1995年5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认真落实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2.治国兴邦的重要方略3.推进两大根本性转变的保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经济一体化、市场化进程,促进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是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步骤,也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
4.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实施科技兴国进程中,在全社会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亿万劳动者的素质和水平,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叶笃正、吴孟超颁发证书和奖金500万元。发表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重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大会决定要用15年时间,即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四、科教兴国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10年达到以下战略目标:使基本建立的新型科技体制更加巩固和完善,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繁荣科技事业,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学技术队伍,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有显著提高,重大学科和高技术的一些领域和科技实力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重要产业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水平,主要领域的生产技术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21世纪的水平,一些新兴产业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波音787波音767波音757波音777第二节
贯彻科教兴国的措施一、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体制上还存在的问题:一是体制上分割;二是力量上分散;三是机制上落后;四是观念上滞后;五是投入不足。
1.科技体制改革2.教育体制改革二、增加科技和教育的投入
1.科技投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表的200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显示,2001年中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快速增长,全年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为293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348.6亿元,增长13.5%。与此同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1287.6亿元,达到新的历史最高水平。2.教育投入高等教育继续快速发展。2003年普通本专科招生约382万人,比上年增加61.7万人,增长19%;200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约26.9万人,比上年增加6.89万人,增长34%。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规模为19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左右。
我国教育投入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1997年至2002年,平均每年增幅达16.7%。2002年我国教育总投入达5480亿元,比1977年增长116.44%。
三、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素质思想品德素质
智能素质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素质比知识更重要,有了良好的素质,就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科教兴国的要求,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增值和更新。1.培养科技英才2.推进素质教育3.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四、营造有利技术创新的环境实行财税扶持政策实行金融扶持政策正确评价科技成果和进行科技奖励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支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一带一路
主讲人:
一带一路建设:涵义及战略构想提出“一带一路”(OneBeltAndOneRoad,简称OBAOR;或OneBeltOneRoad,简称OBOR;或BeltAndRoad简称,BA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古代背景:丝绸之路是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长安(今陕西西安)[3]
为起点,经关中平原丝绸之路是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于西汉(公元前2、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Freiherrvon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中国背景:1、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2、中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3、中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击,容易失去核心古代丝绸之路国内产能过剩国内过剩资产丝绸新路:、北线A: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韩国----日本海----扎鲁比诺港(海参崴,斯拉夫扬卡等)----珲春----延吉-----吉林-----长春-----蒙古国-----俄罗斯-----欧洲(北欧,中欧,东欧,西欧,南欧)2、北线B: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3、中线:北京——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4、南线: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新丝路,中国在行动启动意义:1、“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2、“一带一路”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3、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将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五通”。4、“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迎来共创共享的新时代。5、“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6、“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不限国别范围,不是一个实体,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主讲人:王梅010302040506What中国梦Why中国梦LoremipsumLoremipsumLoremipsumHow中国梦内容摘要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什么是中国梦?三个“实现”国家富强名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国家富强国家不富强,就会被欺辱;国家强大,中国人在世界上就会有价值,有地位,有精神,有尊严。民族复兴民族复兴和民族振兴;就是不容许任何其他民族对华人进行歧视。华人要更有尊严的活着,受到公平的待遇。人民幸福1.中国梦有利于提升民族凝聚力。中国梦将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梦想上,可以提升民族凝聚力,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
2.中国梦有利于激发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中国梦是为了让人民共享和祖国、时代一起进步的机会,从而可以使14亿人民充实理想汇聚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贡献。
为什么发展中国梦.
3.中国梦有利于提到全国人民道德文化修养。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经典应用题全面提升训练》(试题)
- 福建省泉港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儿童画水仙课程
-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四)含解析
- 河北省定州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学生学业调研抽测(第一次)英语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杭州外国语校2025届初三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14食品安全课件
-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矿图及CAD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生物学实验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专业十八项反措内容宣贯
- 【MOOC】中国传统家具欣赏-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桥梁机电交通设备施工及测试方案
- 2021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发展课件
- 高考英语词汇3500词-乱序版
- 3-2《瓶子大变身》教学课件
- 【中职专用】备战中职高考数学冲刺模拟卷三
- 个人信息保护法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2025届高三数学适应性考试二模试题
- 中职计算机选修课程设计
-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