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土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土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土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土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易土工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原理: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原理〔二〕取样:一、填方回填土:120-50m3取样一组〔每个基坑不少于一组〕220—50m取样一组3100—500m2取样一组410%5根、场地平坦:400—900m2取样一组注:1组系指两点以上。二、地基回填土:1、基坑与槽沟:10m25处210%5处.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假设干土样组成一组样品,不应少于40kg。〔二)、执行标准: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三)、技术要求:1、回填土施工前,如无压实指标设计值,施工单位应取有代表性〔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以检测报告的形式出具通知给施工单位。2、施工单位在回填土的整个过程中对所用土的含水率应严格把握。土太湿应进展晾干,土太干应洒水润湿.把握范围如下:填方回填:按最正确含水率±3%把握地基回填:按最正确含水率±2%把握3、回填土施工应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后的回填土应测定其,方可进展上一层施工.压实指标按以下要求把握:〔1〕900。0。86且分散,不得集中.4、试验工程包括:击实、含水率、密度试验。5、土样送交试验单位验收、登记后,马上土样按挨次妥当存放,应将原状土样和保持自然含水率的扰动土样置于阴凉的地方,3周。〔四〕试验步骤:一、击实试验1、本试验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40mm的土。2、仪器设备:击实仪。A:102mm筒高50mm。:51mm2500g,305mm;.电动击锤应配跟踪装置把握落距,锤击点应按确定角度均匀分布.天平:200g0。01g台秤:10000g,5g40mm、5mm3、试样制备: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用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20kg重型为50k,风干碾碎过500mm(20mm40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依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称取过筛的土样平铺于搪瓷盘内,将水均匀喷洒于土样上,充分拌匀后装入盛土容器内盖紧,润湿一昼夜,砂土的润湿时间可酌减。测定润湿土样不同位置的含水率,不应少于两点且相邻两个含水2%.52个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个接近塑限.湿法:20kg〔50kg〕碾碎过5mm〔20mm40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测定其1款注5个含水率的土样,分别将自然含水率的土样风干或加水进展制备,应使制备的土样水分均匀分布.4安装好护筒,.称取确定量试样倒入击实筒内,2~5kg,3层,25击;4~10kg5563层,每层94.击实完成6mm.,也应修平,2个代表性试样测定含1%。对不同含水率的试样依次击实.d 0 5、试样的干密度应按下式计算:ρ=ρ/〔1+0.01ωd 0 i式中ω(%)i6、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应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制,并应取曲线峰值点相应的纵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大干密度,相应的横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优含水率.当关系曲线不能绘出峰值点时,应进展补点,土样不宜重复使用.二、含水率试验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粗粒土、细粒土、有机质土和冻土。2、仪器设备:105~110℃200g0。01g1000g,最小分度0.1g。315~30g或用环刀中的试样,有机质50g,放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0。01g.翻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5~110.烘干时间对粘土、粉土不得少于8h6h,5%的土,应将65~70盖上盒盖,放入枯燥容器内冷却至室温,称盒加干土质量,准确0。01g。4、试样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0.1%)0d0ω=[(m/m)—1]×1000d0mg式中 :干土质量〔〕mgdm0:湿土质量〔g)m0三、密度试验(环刀法〕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2、仪器设备:〔1〕61.8mm79.8mm20mm。〔2〕500g,0.1g200g0.01g.3、技术说明: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层凡士林,刃.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然后承受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把土样从环刀中取出,称量湿土样的质量。每点每层平行取两刀,分别装入塑料袋中,注明点号层号,然后密封.4、试样的湿密度(g/cm3)0.01g/cm300ρ=m/V00m式中 :湿土质量m0V:环刀体积d 0 5、试样的干密度按下式计算:ρ=ρ/〔1+0。01ωd 0 6003g/cm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