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级中学高考理综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杭州高级中学高考理综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杭州高级中学高考理综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杭州高级中学高考理综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杭州高级中学高考理综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4届高考理综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卷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F—19C1—35.5

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

—.选择题(本题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或不选的均得0分)

1.下列垂体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不存在的是

A.葡萄糖:细胞外f细胞膜f细胞溶胶f线粒体

B.RNA聚合酶:核糖体f细胞溶胶T■细胞核

C.C0"线粒体基质产生f细胞溶胶T■细胞膜一细胞外

D.生长激素:核糖体f内质网f高尔基体f细胞膜f细胞外

2.心房瞅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

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引发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

3.右图表示某细胞代谢过程的示意图,GLUT2表示葡萄糖转运载体,甲、乙表示细胞膜上

的某些区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除了同卵双胞胎以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分子

B.若该细胞为胰腺细胞,在条件反射中引起

胰液分泌的“信号”是血糖浓度

C.若该细胞为神经元细胞,甲在稳定状态时K,进出膜达到平衡

D.若该细胞为成熟的B淋巳细胞,图中的受体是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分子

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下列有关该机

制的叙述中埼送的是

A.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导不一定会到达效应器,也有可能终止于中间的某一突触

B.B淋巴细胞在接触抗原之前是没有特异性的,接触抗原之后经分化成为浆细胞就能

分泌特异性抗体

C.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同,其受体存在部位也不相同,有的存在于细胞膜表面,有

的则在细胞内

D.寒冷环境中,我们通过神经调节迅速增加身体热量的产生,同时也会提高某些激素

的分泌量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从而使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恢复平衡

5.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一般先用生根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不定根,然后再移栽

到生芽培养基上诱导形成丛状芽

B.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需要使用经射线处理的胚胎成纤维细胞来制备滋养层细胞

C.动物细胞培养时可采用胰酶处理动物体组织,从而将组织细胞分散开,这样做方便

形成细胞的单克隆

D.相比较胚胎干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后由于DNA上结合了特定的调节蛋白,因

而在培养早期阶段核基因无法进行表达,只有在第三次细胞分裂后,才能逐渐恢复其全能性

6.下表是人工饲养的肉用太白鸡生长过程中体重的变化情况,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周龄123・・・9…171819

体重(g)5792138・・・610.・・123112531255

周增重(g)243546・・・92・•・57222

A.每周体重测量值即为生物量

B.周增重可反映周次级生产量的变化

C.饲养周期内净增的有机物总量与呼吸量之利即为次级生产量

D.生物量一直在增加,尽量延长饲养时间可提高效益

7.下列说法不正硬的是

A.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紫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计等都是定性或定量研究物质组成或结构的现代仪器

B.利用元素周期律,人们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各种性能优良的催化剂,使反应的温度降

低并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从而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C.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D.垃圾焚烧法已成为许多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发电或

供热,能较充分的利用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液、蒸储、渗析、层析及色谱法、钠融法等都是混合体系分离提纯常用的方法

B.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一加水溶解-

过滤一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C.以下六种无色溶液:医用酒精、福尔马林、蚁酸溶液、甘油溶液、葡萄糖溶液、稀

硫酸,用新制Cu(0H)2悬浊液及简单的实验操作即可一一鉴别

I).淀粉与20%的硫酸混合溶液在沸水浴中充分加热后滴加碘水无蓝色现象,则说明淀

粉水解完全

9.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且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之和为14;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A与C,B与

D均为同主族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元素组成的••种单质具有漂白性,能使KMnO,溶液紫色褪去

B.B、D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漂白性,能使紫色石蕊紫色褪去

C.C元素分别与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晶体,一定均与水反应生成强

碱和无色气体

D.A?B的热稳定性强于AD、沸点也高于AJ),但解释的理由不相同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证实环辛四烯(仁I)可使Bn的CCL,溶液褪色,说明该分子中存在独立的

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

H3CCH3CH3CH.

B.已知视网醛的结构为CHO,在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

C.三硝酸甘油酶的分子式为C3H5N;1Oa

D.丙醇依次通过消去、加成、取代、去氢氧化、加氧氧化、还原反应可生成乳酸(2-

羟基丙酸)

11.2005年法拉利公司发布的敞篷车(法拉利Superamerica),其玻璃车顶采用了先进的

电致变色系统,即在原来玻璃材料基础上增加了有电致变色系统组成的五层膜材料(如下图

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在外接电源(外加电场)下,通过在膜材料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实现对器件的光透过率进行多级可逆性调节,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砚的是

A・-透明导电层

WO3/L1WO3一-电致变色层

已知:

猿蓼2髭嫁姓缪妫一离子导体层WO3和LiiFe,[Fe(CN)6]3均为无色透明;

LiWCh和Fe"Fe(CN)6)3均为蓝色。

Fe4[Fe(CN)6]3/LhFe4[Fe(CN)6]3—-离子储存层

B•—-透明导电层

A.当A接外接电源负极时,Li*脱离离子存储层

+

B.当A接外接电源正极时,电致变色层发生反应为:LiWO:-e=W03+Li

C.当B接外接电源负极时,膜的透射率降低,可以有效阻挡阳光

D.该电致变色系统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离子导体层中Li,的量可保持基本不变

12.下列说法不亚砸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

中反应生成Z,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

之比n(X)/n(Y)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与Y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全端幽

起始时而

X+3YOnZ

B.在25℃时,将amol•L的氨水与0.01mol•I?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完全时溶

10-9

液中c(NH;)=C,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0的电离常数:r=—_

"a-0.01

C.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则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3CaC03+2Fe>+3H2==2Fe(OH)3+3C02t+3Ca'

棕黄色FeCb溶液红褐色液体

D.将10ml1mol•L'N&CO:,溶液逐滴滴加到10ml1mol•L'盐酸中,滴加结束后生成

的溶液中有:c(Na)>c(Cl)>c(CO产)>c(HCO3)

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钙、铁、铝三种金属元素。

【已知完全沉淀的pH:Ca(OH)2:pH213;Al(OH)3:pH.5.5;Fe(OH)3:pH>4.1]

|茶叶|灼烧6molZL盐酸,过滤.加浓氨水调pH至

茶叶灰分②■悬浊液滤液

①③加

(附)2彷0,溶液匚匚二至

白色沉淀♦-----卜波液沸

A试剂3〜4滴30

红色溶液

溶液1「加盐酸后过滤

悬浊海

B试剂6moVLNaOH分两份⑤

浊液静置

玫瑰红一3〜4滴一调pH至4〜5⑦

分层后取*©溶流2

物质

上层清夜

下列说法不日砸的是

A.步骤②加入6moi/L盐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茶叶灰分中的钙、铁、铝难溶性化合

物转化为可溶性氯化物

B.步骤⑤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CaCk、NH,•H20

C.步骤⑥可以检出钙元素存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A+GOL=CaCzO」

D.步骤⑧中A试剂为KSCN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3SCN「弄(SCN)3

14.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卜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光、声、电磁波中,只有电磁波才能够传递信息

B.用相互绝缘硅钢片代替变压器整块铁芯,能使涡流降低到零

C.用标准平面来检查光学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1).高压输电线的上方还有两条导线,这两条导线的作用是它们与大地相连,形成稀疏的

金属“网”把高压线屏蔽起来,免遭雷击

15.如图所示,几位同学在做“摇绳发电”实验:把一条长导线的两端连在一个灵敏电流计

的两个接线柱上,形成闭合回路。两个同学迅速摇动18这段“绳”。假设图中情景发生在

赤道,地磁场方向与地面平行,由南指向北。图中摇“绳”同学是沿东西站立的,甲同学站

在西边,手握导线的1点,乙同学站在东边,手握导线的6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绳”摇到最高点时,“绳”中电流最大

B.当“绳”摇到最低点时,“绳”受到的安培力最

C.当“绳”向下运动时,“绳”中电流从/流向占

D.在摇“绳”过程中,力点电势总是比6点电势高

16.如图所示,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集电场是由电极4、4形成,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

势线,z轴为该电场的中心轴线,只0、2为一个从左侧进入聚焦电场的电子运动轨迹上的

三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4的电势低于电极及的电势

B.电子在P点处的动能大于在0点处的动能

C.电场中0点的电场强度大于A点的电场强度

D.电子从夕至力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对它一直做正功

17.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4、B,它们都穿在•根光滑的竖

直杆匕不计滑轮的质量,当两球平衡时如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如绳与水平方向

的夹角为9,球6的质量为例则

A.4球的质量为------

2cos6

B.4球的质量可能小于6球的质量

mg

C.滑轮轴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为

~~e

sin—

2

D.细绳的张力大小为」鸳

sin26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8.如图所示,质量为小的小物块放在长直水平面上,用水平细线紧绕在半径为"质量为

2R的薄壁圆筒上.£=0时刻,圆筒在电动机带动卜由静止开始绕竖直中心轴转动,转动中角

速度满足3=St(£为一知常数),物块和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则

A.物块将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仁二^^

B.细线的拉力大小为Hmg2,"

c.细线的拉力随时间均匀增大

13,

D.从开始运动至右小时刻,电动机做的功为]/zmgR仇:+]〃求242彳

19.洛伦兹力演示仪是由励磁线圈(也叫亥姆霍兹线圈)、洛伦兹力管和电源控制部分组成

的。励磁线圈是一对彼此平行的共轴串联的圆形线圈,它能够在两线圈之间产生匀强磁场。

洛伦兹力管的圆球形玻璃泡内有电子枪,能够连续发射出电子,电子在玻璃泡内运动时,可

洛伦兹力演示仪实物图励磁线圈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以显示出电子运动的径迹。其结构如图所示。给励磁线圈通电,电子枪垂直磁场方向向左发

射电子,恰好形成如“结构示意图”所示的圆形径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励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B.若只增大加速电压,可以使电子流的圆形径迹的半径增大

C.若只增大线圈中的电流,可以使电子流的圆形径迹的半径增大

D.若两线圈间的磁感应强度已知,灯丝发出的电子的初速为零,加速电压为U,则可

通过测量圆形径迹的直径来估算电子的比荷

20.某颗地球同步卫星正下方的地球表面上有一观察者,他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被太阳光照射

的此卫星,春分那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在日落12小时内有我时间该观察者看不见此卫星。

已知地球半径为此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卫星的绕行方向与地

球转动方向相同,不考虑大气对光的折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arcsin罪-----B.同步卫星离地高度为;-----

7i\gT2V4%2

C.同步卫星加速度大于赤道上物体向心加速度

D.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大于近地卫星的加速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80分)

21.(10分)下列几个图分别是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

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图。其中探究“功和

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图是(填写“甲”、“乙”、“丙”);图甲中由

于用祛码和祛码盘的总重力代替小车拉力,因此要求祛码和硅码盘的总质量_______小车的

质量(填写“大于”、“小于”、“远大于”、“远小于”);图甲中实验前需平衡摩擦力,

平衡摩擦力时祛码盘______挂上(填写“需要”、“不需”);这三个实验都使用了打点计

时器,打点计时器用一电源(填写“直流”、“交流”、“交直流均可”)o

图甲图乙图丙

利用图丙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F落的加速度a

的数值.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连续的五个点力、

B、aD、E,测出各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计算重锤下落的加

速度的表达式a=«(用为、色、冬、M及f表示)

22.实验室有一个用铜漆包线绕在铁芯上制成的电感线圈(线圈与铁芯不能拆分),从剩余

材料可知漆包线粗细均匀,横截面呈圆形,该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约为5Q,允许通过最大

电流为3A,查得铜的电阻率为。,密度为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不拆线圈、间接测出

线圈所用的漆包线的总长度.现有以下实验器材供选择:

A.螺旋测微器B.刻度尺C.天平

D.电流表缶(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5Q)

E.电流表A2(量程为3A,内阻约为0.1Q)F.定值电阻限=9900。

G.电流计C(满偏电流乙二300uA,准确的内阻值凡=100Q)

H.滑动变阻器右(20Q,3A)I.滑动变阻器兄(2KQ,3A)

J.蓄电池£(电动势6V,内阻约为0.01Q)K.开关、导线若干。

①根据你的设计方案,除被测电感线圈外,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填字母代号)

②在方框中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符号。

③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

④若只测量一次,请写出漆包线总长度的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不写具体数值)

23.(16分)如图所示,在游乐节目中,

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子飞越对面

的高台上。一质量m的选手脚穿轮滑鞋以

v0的水平速度在水平地面M上抓住竖直

的绳开始摆动,选手可看作质点,绳子的

悬挂点到选手的距离L,当绳摆到与竖直

方向夹角e时,选手放开绳子,选手放开绳子后继续运动到最高点时,刚好可以水平运动到

水平传送带A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取重力加速度g。求:

(1)选手放手时速度大小。

(2)水平传送带A点相对水平面M的高度。

(3)若传送带始终以vl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传送带的另一端B点就是终点,选手在传

送带上不提供动力自由滑行,受到的摩擦阻力为自重的k倍,AB间距离为S.该选手能顺

利冲过终点B,则k、S应满足什么关系。

24.(20分)某实验小组研制了一辆太阳能汽车,汽车上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集光板面积是

8m2,它能时刻正对太阳.若大阳向外辐射能量的总功率为3.9X1026W,且太阳光穿过太空

和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过程中有大约28%的能量损耗,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地面上

时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为1.0xi03W/m2.太阳能电池可以对车上的电动机提供120V的电

压和10A的电流.车上电动机的直流电阻是4C.已知半径为R的球面积为S=4TTR2,重力

加速度g=10m/s2。试求:

(1)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没能全部到达地面,这是为什么?请说明二个理由。

(2)在晴天工作时,这辆车的大阳能电池的效率是多少?此太阳能汽车正常工作时,车上

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

(3)若这辆车的总质量为0.6*103kg,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汽车从

静止开始以恒力F=400N起动后以恒定功率行驶,则经过5min钟后(小车已达到可能行驶

的最大速度)小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少?

(4)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数据,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5.(22分)随着越来越高的摩天大楼在各地落成,而今普遍

使用的钢索悬挂式电梯已经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这是因为

钢索的长度随着楼层的增高而相应增加,这些钢索会由于承受

不了自身的重力,还没有挂电梯就会被拉断。为此,科学技术

人员开发一种利用磁力的电梯,用磁动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如

QN

图所示是磁动力电梯示意图,即在竖直平面上有两根很长的平行竖直轨道,轨道间有垂直轨

道平面交替排列的匀强磁场区和屋,&=0T,5和反的方向相反、两磁场始终竖直向

上作匀速运动。电梯轿厢固定在如图所示的金属框a6cd内(电梯轿厢在图中未画出),并且

与之绝缘。已知电梯载人时的总质量为4.75X10%g,所受阻力4500N,金属框垂直轨道的

边长〃=2.0m,两磁场的宽度均与金属框的边长以相同,金属框整个回路的电阻

产9.0Xl(TQ,g取10m/s\假如设计要求电梯以H=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

(1)金属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及图示时刻感应电流的方向;

(2)磁场向上运动速度%的大小;

(3)该磁动力电梯以速度必向上匀速运行时,提升轿厢的效率。

26.(14分)微电子工业中化合物A作为半导体、液晶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等生产过程中的蚀

刻剂。在对硅、氮化硅等材料进行蚀刻时具有非常优异的蚀刻速率和选择性,在被蚀刻物表

面不留任何残留物,对表面无污染。

已知:①化合物A由两种元素组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能助燃,当温度超

过350C时会缓慢分解成两种气体单质,同温同压下气体A相对于某常见黄绿色气态单质的

相对密度为1:

②化合物B与单质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A及化合物D,常温下A、B、C、D

均为气体。

③B、D的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总数,且均极易溶于水,D的水溶液显酸性常用来作玻璃

雕刻的腐蚀液;

④C、A均能与水发生反应。其中,C与水反应生成D溶液及气体单质F;而A与水反应

则生成两种酸溶液及一种气态氧化物E(无色、有毒、难溶于水)。

(1)化合物B的结构式是,用相应的化学用语表示B溶于水并发生电离

的过程。

(2)气体A不可燃但能助燃,故气体A的应远离火种且与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等分开存

放。结构决定性质,试从结构的角度加以分析:。

(3)以A对氮化硅(Si3N4)材料的蚀刻为例,用反应方程式来解释为什么在被蚀刻物表

面不留任何残留物。

(4)“已知④”中A与水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若反应中生成的气态氧化物E标况

下为448mL,则生成两种酸溶液中作为氧化产物的那种酸其物质的量为moL

(5)设计实验证明D是一种弱电解质。

27.(15分)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2N0(g)+¥)(g)N2(g)+2CO2(g),请回

答下列问题:(1)已知:N2(g)+O2(g)=2N0(g)AH=+]80.5kJ-mol-l

C(s)+02(g)=C02(g)AH=-393.5kJ-mol-1

2C(s)+02(g)=2C0(g)AH=-221kJmol-l

则2NO(g)+2CO(g)N2(2±k2CO2(g)的kJmol-L

(2)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丁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0和COo在h时刻达到平

衡状态,此时n(CO)=0.1mol,n(NO)=0.2mol,n(N2)=amol.且N2占平衡总体积的1/4。

①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若保持温度及容器体积不变,平衡后

在此基础上再向容器中充入3amol的N2SO.2mol的NO,平衡将移动(填“向左”、

“向右”或“不”)«

②下列各种情况,可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p生成(C02)=y消耗(CO)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NO、CO、瓯CO2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E.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碳氧双键的同时消耗nmolN=N

③在t2时刻,将容器迅速压缩到原容积的1/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刻

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请在下图中补充画出t2—t3—t,时段,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

,正

hh3kt

(3)如果要净化汽车尾气的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

是;

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帖D.及时将CO2和M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4)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

置里装有含Pd等过渡元素的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卜一图所示。

①写出上述变化中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g)=2C(s)+02(g)来消除CO的污染。请你判断是

否可行,并说出理由:o

28.(14分)醋酸亚铝水合物([Cr(CH;(C00)2)]2•2H20,深红色晶体)是一种氧气吸收剂,

通常以二聚体分子存在,不溶于冷水和酸,微溶

于醇,易溶于盐酸。实验室制备醋酸亚铭水合物

的装置如图所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1)检查虚框内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0

(2)醋酸钠溶液应放在装置_____中(填写装置编号,下同);盐酸应放在装置中;

装置4的作用是。

(3)本实验中所有配制溶液的水需煮沸,其原因是o

(4)将生成的CrCk溶液与CHsCOONa溶液混合时的操作是阀门A、

阀门B(填“打开”或“关闭”)。

(5)本实验中锌粒须过量,其原因是。

(6)为洗涤[Cr(CH3C00)2)]2•2HQ产品,下列方法中最适合的是。

A.先用盐酸洗,后用冷水洗B.先用冷水洗,后用乙醇洗

C.先用冷水洗,后用乙醛洗D.先用乙醇洗涤,后用乙醛洗

29.(15分)维拉佐酮是临床上使用广泛的抗抑郁药,其关键中间体合成路线如下:

C7H>C7H5NO4C1CHQOC专p;~UCH2C-OCH5C11H9NO5HC1溶液

O?A^CH。③'P-1Fe粉©

A①B②R2c

/CH2CH2C1偿r

CnHuNOs、CH2cH2cl

E⑤AF反应⑥G

/股出公_NO:HC1溶壁公-小?(硝基苯一定条件

已知:Ri-Cl+H-N-+H-C1©Fe粉”飞,下被还原为苯胺)

、R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0

A.A遇FeCL溶液显紫色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核磁共振级谱有6组峰

B.同样具有三个支链、且支链结构与B完全相同的,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B的同

分异构除B外还有11种

C.C的分子式是CnHnNOe,且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还原反应

D.D难溶于水但能溶于热的NaOH浓溶液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反应③时反应掉的官能团的名称。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加入K£03的作用是。

(4)反应⑥中(Boc)?。(分子式为G0H1Q5)是由两分子C5II1OO3(含"-O"竣酸)脱水

形成的酸酊,且(Boc)zO分子中氢原子化学环境只有1种,则(Boc)Q的结构简式

,飞晨r

(5)以甲苯为原料可合成,请设计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

CH3cH20H

()2

CHjCHOFCBHI^CHSCOOCH2cH3

注:合成路线的节写粉式参照如下示例:催化剂.

30.(14分)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

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

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

量)。结果如图。(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

积累量。)

6什

5定

绿Q

素4

奏60h

含3

辞50h

量2m40h

3l30泳h

)1i

0)

(1)叶绿素分布于组成叶绿体基粒的薄膜匕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

将直接参与碳反应阶段中过程,进而形成有机物。

(2)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而增大。本

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o

(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

可能是穗位叶获得的光照和C02更充足。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

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有机物降低,

使其积累的有机物减少,造成减产。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适度去除顶部叶片,可使玉米单

株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速率。

(5)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

对玉米植株顶部2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实验时向包住

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

31.(12分)研究表明,X物质能短期降低高血压个体的血压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而对

正常血压个体的血压不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该物质的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

善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生理状况相同的正常血压大白鼠、符合实验要求的高血压大白鼠、X物质溶

液(生理盐水配制而成)、生理盐水、血压测定仪、注射器等。

(说明:实验过程中大白鼠全部存活且木身血压的波动不考虑:具体注射剂量不作要求)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①分组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每组均有相同数目的大白鼠。

②各组大白鼠饲养在环境条件下,在注射物质前后用血

压测定仪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各组大白鼠的血压,记录并o

(2)预期实验结果(用坐标系和血压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

注射物质后

32.(18分)某植物种子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两种,由两对基因控制,现有两个绿色子叶

的种子X、Y,种植后分别与纯合的黄色子叶植株进行杂交获得大量种子(R),子叶全部为

黄色,然后再进行如下实验:(相关基因用M、m和N、n表示)

I:X的R全部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相交,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3:5

ILY的件全部自花传粉,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9: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I中,花粉成熟前需对母本做的人工操作有«

(2)Y的基因型为,X的基因型为。

(3)纯合的绿色子叶个体的基因型有种;若让Y的件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

相交,其后代的性状及比例为。

(4)遗传学家在研究该植物减数分裂时,发现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仅研究两对染色体),

大多数如图1所示,少数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十字形”图像。(注:图中每条染色体只表

示了一条染色单体)

②图1所示细胞能产生的配子基因型。研究发

现,该植物配子中出现基因缺失时不能存活,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图2所示细胞产生的配

子基因型有种。

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

答案DCBCADABDAC

版+同―X|—X2F

21.乙、远小于、不需、交流、

4

22.①ADFGHJK②总与电流计G串联当作电压表,用伏安法测量,安培表外接,滑动变

阻器限流连接③漆包线直径,电流表示数/,电流计示数乙

④IGR+RG)血2

4(/一,G)P

…1,1,

'

23.(1)(5分)根据机械守恒定律有:—znv0=—mv~+mgL(\-cos0),

v,=J%2_2gL(l_cos.)

(2)(5分)L(1-cos0)cos20+'"S^n

2g

24.(1)(4分)太阳光经过太阳大气层和地球大气层,均会被吸收一部分能量;同时也需考

虑到大气层的散射或反射,云层遮挡的损失.

(2)(4分)15%;66.7%

(3)(6分)777m

(4)(6分)1.5X10%

25.(1)(8分)因金属框匀速运动,所以金属框受到的安培力等于重力与阻力之和,设当

电梯向上匀速运动时,金属框中感应电流大小为I

F.&=mg+f①(2分)

F.u=2B}lLcd②(2分)

山①②式得金属框中感应电流I=1.2X10'A(2分)

图示时刻回路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2分)

(2)(5分)金属框中感应电动势E=③(2分)

金属框中感应电流大小/=丝三也二上④

(2分)

R

由③④式得%=12.7m/s(1分)

(3)(9分)金属框中的焦耳热为:P\=f-R=1.3X105W(2分)

重力功率为:P,=mg0=4.75X10叩(2分)

阻力的功率为:Pa=frF5X103W(2分)

提升轿厢的效率7/=----------x100%(2分)

片+巴+舄

77=77.9%(1分)

化学答案

7.B8.C9.D10.B11.C12.A13.B

26.(14分)(每空2分,第5小题4分)

(1)氨的结构式(略)附+40=1/40Qr+0H

(2)NF3分子中N为+3价,有较强氧化性

(3)4NF3+Si:N=4N2t+3SiF41

(4)0.01mol(5)略

27.(15分)

(1)△H=-746.5KJ/mol(2分)

(2)①K=270(2分),不移动(1分)②CD(2分)③(2分)

tl^2^3^4

(3)B(2分)

(4)①2N0+0z+4C01S4cO2+N2(2分)

②因为>0,AS<0,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自发进行。(2分)

28.(14分)(1)将装置连接好,关闭A、B阀门,往装置1中加水,打开活塞后,水

开始下滴,一段时间后,如果水不再下滴,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气密性不好

(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2)装置3,装置1(2分);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装置3(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去除水中的溶解氧,防止Cr*被氧化(2分)(4)打开;关闭(2分)

(5)产生足够的陶与CrCh充分反应得到CrCk(2分)(6)C(2分)

29.(15分)(1)B(2分)(2)取代(1分)醛基(2分)

O

公rOHn^\-0CH2C-0C2H5,

/c、I、IL“c+C1CHQOC2H5----------►kLLCHO+HC1,「八、

(3)fcCO!(2分);

与HC1反应增大反应转化率(1分)

产8冷

(4)H3C-C-O-C-O-C-O-C-CH3(3分)

CH3CHs

(5)

(4分)

2014届杭高高考仿真卷生物部分参考答窠

1A2C3C4B5D6B

30.(14分)

(1)类囊体(或:囊状结构)三碳酸的还原

(2)去叶程度的增强(或:去叶数量的增多)去除2片叶

(3)单株输入量(4)增长趋势一致

(5)"C02(或:C?2、带有放射性标记的CO。顶部2片遮光叶片是否有放射性

31.(12分)

(1)①甲组:生理状况相同的正常血压的大白鼠+注射适量X物质溶液。

乙组:生理状况相同的正常血压的大白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丙组:符合要求的高血压大白鼠+注射等量的X物质溶液。

丁组:符合要求的高血压大白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每组1分,乙组不写也给满分,共4分)

②相同且适宜(2分)计算血压平均值(或统计分析,2分)

(2)见下图(4分)。(横纵坐标1分,丙1分,丁1分,甲乙1分,共4分,丙若下降

到与甲乙重合也可)

32.(18分)

(1)去雄、套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