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锯是怎样发明的》教学设计稿《锯是怎样发明的》教学设计太平小学教师
教材简释
《锯是怎样发明的》是全日制聋校试验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它陈述了鲁班从小草划破手指中得到启发,发明白锯的传闻故事。文章语言通俗易懂,重点之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鲁班从小草划破手指这样的平凡小事中提出疑问,并通过细心观测,展开想象、动手改进,从而发明创造了新的劳动工具。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聪慧,学习鲁班擅长观测思考的创造精神。学情分析
聋生由于听力上的障碍,导致其语言积累少,语言表达混乱。学习有意观测不持久,寻常依靠视觉所获得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思维,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和片面性。因此,对于本课中鲁班如何通过细心观测小草,认真思考,比对并改进劳动工具这一过程,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依据“以读为本〞“尊重特性〞“自主合作〞的理念,采用交流合作、集中反馈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合作学习来体会文章的科学内涵,训练发言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
1.读懂长句,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鲁班是怎样受到启发,从而发明锯子的。2.能背诵、默写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过程与方法:
通过析读文本,展开探讨,了解鲁班是怎样通过细心观测、认真思考、勇于实践,从而发明锯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悟,使学生受到科学教育,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班是怎样通过细心观测、认真思考、勇于实践,从而发明锯的。懂得只有善思多想,才能有所创造。教学课时:
其次课时
1
设计思路
语文学习应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感受文本,在感悟与思考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因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一个“读〞与“思〞,让学生在读中想像,在读中思考,从而走近人物,走进文本情境中,与文本产生深刻共鸣。与此同时,训练发展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本课其次课时的设计思路为:一、画锯齿,了解锯的特性;二、自主探究,对文本进行质疑;三、分析文本,了解发明历程;四、延伸文本,进行科学教育引导。
教学过程
一.画锯齿,了解锯的特性1.读课题,点明“锯〞。
2.学生间相互展示自己所画的不同形状的锯。3.关注“锯〞的基本特性:锯齿。请学生简述锯齿的形状及作用。二.质疑文本,呼应课题
1.对于“锯〞,你有什么样的疑问?(学生交流,教师给予板书)
2.“是呀!锯是谁发明的呢?他是怎样发明白锯的。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踏上当年的发明之旅。〞
三.探究“锯〞的发明
1.学习定位:课文哪些自然段陈述了锯的发明呢?(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自由读课文第三、四小节。(一)细心观测,发现小齿
1.师生交流:是什么启发鲁班发明白锯?(小草)
2.出示小草图,这是棵怎样的小草?课文的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3.出示句子,读句:“鲁班细心一看,发现小草的叶边上有大量小草〞4.体会“细心一看〞“发现〞,比较“看到〞。(1)指名演示“细心一看〞理解看得认真,看得全面。
(2)“发现〞是有研究地,并且从看中有了一定的收获。再次说明是在“细心观测〞
2
(3)再读句子,板书:细心观测,发现小齿
5.小草的叶子边上有大量小齿,可真厉害!课文中哪几句话写出了这个意思?请你读读课文把它们划出来。(1)自由读课文
(2)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
“突然,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
“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
(3)这几句话该怎么读才能显出小草的锋利?(相互评议,指导读)(二)认真思考,研究小齿
1.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感受到了小草的锋利,可你看??出示句子:“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读一读。2.交流:鲁班为什么而试?
3.那么这时,鲁班又想些什么呢?出示句子:
“假使照小草的叶子那样,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干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强得多吗?〞
(1)这句话很长,谁能读好?指导读。(2)理解句子
“照小草的样子〞:有大量的小齿“在树干上来回拉〞(出示图片)
“不是比用斧子强得多吗?〞:“强〞快、省力。
请学生读句选择意思:①是比用斧子强得多(锯子好);②不是比斧子强得多(斧子好)
4.齐读句子。小结并板书:鲁班在认真思考,研究小齿(三)动手尝试,运用小齿
1.鲁班的设想成功了吗?读第四节的最终一句。(1)哪儿个词最能表达鲁班成功了?(果真)
(2)指导读句。了解“马上〞学习鲁班经过观测、思考有所得之后,及时进行尝试运用。
2.小结板书:是呀!在经过细心观测、认真思考之后,鲁班迅速动手尝试,把小草上的小齿运用到了木工工具上,从而发明白锯。
四.解决问题,学习鲁班
1.齐读课文第三、四节,完成填空鲁班的手指被小草划破了。他想,一根小草怎么会这么()?鲁班细心一看,()小草的叶子边上有()。他试了试,在手指上(),就是()。这件事启发鲁班发明白锯。
2.拓展运用,点题小结全文
师:鲁班发明白锯,使得伐树的速度提高了,解决了盖宫殿的首要难题。当时与鲁班一起干活的人很是佩服他,但也十分好奇,一直追问鲁班是怎么发明出锯的。你猜,鲁班会怎么说?(学生表达)
3.学习鲁班良好品质
了解了鲁班发明锯的历程,你想对鲁班说些什么?五.布置作业,课外稳定1.诵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阅读《鲁班造伞的故事》《鲁班和船橹》,感受鲁班细心观测、认真思考、勇于动手的好品质
板书设计:
细心观测,发现小齿
14锯是怎样发明的认真思考,研究小齿动手尝试,运用小齿
[教学反思]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文本对话〞,就是让学生接触文本、体验文本,用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与文本相互作用,共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并获得精神与情感的提升。可见,语文教学应充分引导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首先由课题点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抛出心中所疑:锯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从而走进文本,以一个大的问题统领文本,让学生在读书解疑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这样,文本的学习就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良好的平台。问题源于文本,并将在文本中寻求到答案。文本距离学生不再遥远、陌生。
其次,在理解文本内涵时,是最能展示学生阅读特性的时候。教师勉励学生摆脱一切思想的束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对文本进行特性化理解,大胆质疑,提出个人的思考与看法,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点拨、归纳、总结。针对聋生语言积累少、对词句感知不敏感的现状,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屡屡关注了文本句子的学习。打乱文本原有的顺序,挖掘句子所潜在的内涵,引导学生去比较、去感受、去领会鲁班在发明锯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观测、思考、尝试,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文本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在无形中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
再者,拓展教学已成为时下阅读教学的一个亮点。它能促使学生更深地思考,情感得以升华,想象能力、创新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在本课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铁路旅客运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乘法-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一个时代歌者的赤子深情-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 咸阳师范学院《专业新闻与深度报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何氏医学院《建筑室内声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高聚物合成工艺及设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文化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2 Were Family!Section B 2a-2b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中山大学《黑白图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唐诗中的中医药知识-PPT幻灯片
- 四川省泸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45张)
-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全套)
-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液位测量
- 化学纤维精品课件
- 中式面点师初级(五级)教学计划、大纲
- QC成果构造柱浇筑新技术的研发创新(附图)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BIM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