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趣味数学教案范文_第1页
初一趣味数学教案范文_第2页
初一趣味数学教案范文_第3页
初一趣味数学教案范文_第4页
初一趣味数学教案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趣味数学教案范文

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

2021初一趣味数学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1初一趣味数学教案范文1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储蓄中的数量关系、商品利润等有关知识,经历运用方

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

模型。

重点、难点

1.重点:探索这些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由此等量关系列出方

程。

2.难点:找出能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储蓄中的利息、本金、利率、本利和等含义,关系:利息=本金

×年利率×年数

本利和=本金×利息×年数+本金

2.商品利润等有关知识。

利润=售价-成本;=商品利润率

二、新授

问题4.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43%的二年期定期储蓄,今

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明买了一只价值48.6元

的计算器,问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

利息-利息税=48.6

1

可设小明爸爸前年存了x元,那么二年后共得利息为

2.43%×X×2,利息税为2.43%X×2×20%

根据等量关系,得2.43%x·2-2.43%x×2×20%=48.6

问,扣除利息的20%,那么实际得到的利息是多少?扣除利息的

20%,实际得到利息的80%,因此可得

2.43%x·2·80%=48.6

解方程,得x=1250

例1.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

(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那么这种服

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大家想一想这15元的利润是怎么来的?

标价的80%(即售价)-成本=15

若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x元,那么

每件服装的标价为:(1+40%)x

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1+40%)x·80%

每件服装的利润为:(1+40%)x·80%-x

由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40%)x·80%-x=15

解方程,得x=125

答:每件服装的成本是125元。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5页,练习1、2。

四、小结

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弄清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

象出数学问题,然后分析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由此列出方程;求

出所列方程的解;检验解的合理性。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的关键是:根据题意首先寻找“等量关系”。

五、作业

教科书第16页,习题6.3.1,第4、5题。

2021初一趣味数学教案范文2

教学目的

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

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

模型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行程问题。

2.难点:间接设未知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2.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

二、新授

例1.小张和父亲预定搭乘家门口的公共汽车赶往火车站,去家乡

看望爷爷,在行驶了三分之一路程后,估计继续乘公共汽车将会在火

车开车后半小时到达火车站,随即下车改乘出租车,车速提高了一倍,

结果赶在火车开车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已知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

是40千米/时,问小张家到火车站有多远?

画“线段图”分析,若直接设元,设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为x

千米。

1.坐公共汽车行了多少路程?乘的士行了多少路程?

3

2.乘公共汽车用了多少时间,乘出租车用了多少时间?

3.如果都乘公共汽车到火车站要多少时间?

4,等量关系是什么?

如果设乘公共汽车行了x千米,则出租车行驶了2x千米。小张

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为3x千米,那么也可列出方程。

可设公共汽车从小张家到火车站要x小时。

设未知数的方法不同,所列方程的复杂程度一般也不同,因此在

设未知数时要有所选择。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7页练习1、2。

四、小结

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常见的一个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以及由此导出的其他关系。如何选择设未知数使方程较为简单呢?关

键是找出较简捷地反映题目全部含义的等量关系,根据这个等量关系

确定怎样设未知数。

四、作业

教科书习题6.3.2,第1至5题。

2021初一趣味数学教案范文3

教学目的

1.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问题的本质规律;通过对“工程问题”

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

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工程中的工作量、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

4

难点: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2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I小时完成

部工作量的多少?

2.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1小时,完

全部工作量的多少?

3.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授

阅读教科书第18页中的问题6。

分析:1.这是一个关于工程问题的实际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已

经知道了什么?已知:制作一块广告牌,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

单独做要6天。

2.怎样用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等量关系是:师傅做的工作量+徒弟做的工作量=1)

[先要求出师傅与徒弟各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

两人的工效已知,因此要先求他们各自所做的天数,因此,设师

傅做了x天,则徒弟做(x+1)天,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得x=2

师傅完成的工作量为=,徒弟完成的工作量为=

所以他们两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同,因此每人各得225元。

三、巩固练习

一件工作,甲独做需30小时完成,由甲、乙合做需24小时完成,

5

由甲独做10小时;

请你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例如(1)剩下的乙独做要几小时完成?

(2)剩下的由甲、乙合作,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3)乙又独做5小时,然后甲、乙合做,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四、小结

1.本节课主要分析了工作问题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

间的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解题时要全面审题,寻找全部工作,单独完成工作量和合作完

成工作量的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五、作业

教科书习题6.3.3第1、2题。

2021初一趣味数学教案范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掌握数轴的三要素;

2.使学生学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3.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

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6

1.小学里曾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线上表示出1

和2吗?

2.用“射线”能不能表示有理数?为什么?

3.你认为把“射线”做怎样的改动,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数轴.

二、讲授新课

让学生观察挂图——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师给予语言指导:利

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在温度计上有刻度,刻度上标有读数,根据

温度计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温度.

在0上10个刻度,表示10℃;在0下5个刻度,表示-5℃.

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

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适

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0(相当

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

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

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

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提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

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进而提问学生:在数轴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如果数轴上的

7

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应的数是否还是

-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

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画一个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例2指出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课堂练习

示出来.

2.说出下面数轴上A,B,C,D,O,M各点表示什么数?

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

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

四、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指出: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

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了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

我们研究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能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地画出数轴,在此

还要提醒同学们,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

来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至于数轴上的哪些点

不能表示有理数,这个问题以后再研究.

五、作业

1.在下面数轴上:

(1)分别指出表示-2,3,-4,0,1各数的点.

(2)A,H,D,E,O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2.在下面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8

3.下列各小题先分别画出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大括号内

的一组数的点:

(1){-5,2,-1,-3,0};(2){-4,2.5,-1.5,3.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研究新问题,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一个

重要原则.小学里曾学过利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为此我们可引导

学生思考:把射线怎样做些改进就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

为模型,引出数轴的概念.教学中,数轴的三要素中的每一要素都要认

真分析它的作用,使学生从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直线、数轴都是

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当然对初学者不宜讲的过多,但适当引导学生

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还是可行的.例如,向学生提问:在数轴上对应一

亿万分之一的点,你能画出来吗?它是不是存在等.

2021初一趣味数学教案范文5

绝对值

教学目标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2,学会绝对值的计算,会比较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大小.

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

思想.

教学难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知识重点绝对值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星期天黄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20千米,

到朱家尖,下午她又向西行30千米,回到家中(学校、朱家尖、家在

9

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①用有理数表示黄老师两次所行的

路程;②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0.15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

学生思考后,教师作如下说明:

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

意义无关,即正负性无关,如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只关心汽车行驶

的距离和汽油的价格,而与行驶的方向无关;

观察并思考:画一条数轴,原点表示学校,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朱

家尖和黄老师家的点,观察图形,说出朱家尖黄老师家与学校的距离.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如下:

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只与这个点离开原点的长度有

关,而与它所表示的数的正负性无关;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记做|a|

例如,上面的问题中|20|=20,|-10|=10显然,|0|=0这个例子

中,第一问是相反意义的量,用正负

数表示,后一问的解答则与符号没有关系,说明实际生活中有些

问题,人们只需知道它们的具体数值,而并不关注它们所表示的意义.

为引入绝对值概念做准备.并使学生体

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因为绝对值概念的几何意义是数形转化的典型

模型,学生初次接触较难接受,所以配置此观察与思考,为建立

绝对值概念作准备.

合作交流

探究规律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并归纳求有理数a的绝对

有什么规律?、

10

-3,5,0,+58,0.6

要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先求出答案,然后观察原数与它

的绝对值这两个数据的特征,并结合相反数的意义,最后总结得出求

绝对值法则(见教科书第15页).

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5页练习.

其中第1题按法则直接写出答案,是求绝对值的基本训练;第2

题是对相反数和绝对值概念进行辨别,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有较

高要求,要注意思考的周密性,要让学生体会出不同说法之间的区别.

求一个数的绝时值的法则,可看做是绝对值概

念的一个应用,所以安排此例.

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组织者.本

着这个理念,设计这个讨论.

结合实际发现新知引导学生看教科书第16页的图,并回答相关

问题:

把14个气温从低到高排列;

把这14个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观察并思考:观察这些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并思考它们与温度的

高低之间的关系,由此你觉得两个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吗?

应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14个数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

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在上面14个数中,选两个数比较,再选两个数试试,通过比较,

11

归纳得出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想象练习:想象头脑中有一条数轴,其上有两个点,分别表示数

一100和一90,体会这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即它们的绝对值)以及这

两个数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图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规定都

来源于生活,每一种规定都有它的合理性

数在大小比较法则第2点学生较难掌握,要从绝对值的意义和数

轴上的数左小右大这方面结合起来来了解,所以配置想象练习,加

强数与形的想象。

课堂练习例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教科书第17页例)

比较大小的过程要紧扣法则进行,注意书写格式

练习: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