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_第1页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_第2页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_第3页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_第4页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这些肯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您了解的有几个?我整理了肯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盼望能关心到您。

肯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

1、孔母授学

与孟母教子相比,孔母虽然少了些经典的范例,但是作为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能够择良定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国最宏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一代圣人的身后,我们依旧可以说,是由于站着一位宏大的母亲。

2、孟母三迁

《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

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

为了让孟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选择良好的环境,孟母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

3、徐母大义

三国时期,曹操为纳徐庶为己用,故挟持徐母写信将其召回,徐母不允,大骂曹操奸恶;拿起砚台,砸向曹操,曹操激怒,欲杀徐母,被谋士程昱劝止,他们用计假冒徐母字迹,写信将孝子徐庶骗回。

徐母见儿子被骗,责骂儿子不聪,自尽而死。徐庶之母大义凛然,嫉恶如仇,千载之下,谁不为之动容!

4、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少年时丧父,家境清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

一次在食用官府的腌鱼时,陶侃念起贫寒中的母亲,于是派人给母亲送去一罐腌制好的鱼。

不料陶母湛氏非但不受,还将陶罐封上退回,并附信责怪说:“汝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陶侃见状非常愧疚。

就此一生严守母训,为官清正廉洁。后朝廷对他委以重任,並封他为长沙郡公。

5、欧母画荻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4岁的时候,其父欧阳观去世。家里特别穷,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他到了入学年龄,母亲满意他读书写字的愿望。在冬天的夜里,将炉灰洒在雪地上,借着微亮的月光,用荻草杆当笔,在雪地上一笔一笔地教欧阳修写字、认字,并四处为他借书。

在母亲的教育关心下,欧阳修得以博览群书,后来成为高校问家。

6、岳母刺字

南宋时候天下大乱,金兵在边疆不断骚扰且预备向南攻打宋,察觉这一状况南宋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兵以抗击金的侵害。

在河南老家的岳飞听到这个消息便在第一时间内整理好东西预备参军。在临行前一晚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

传统文化中的好故事

1

“虞舜大孝,竭力于田。象鸟相助,孝感动天。”虞舜就是五帝之一的帝舜,虞舜耕田的故事被列为历代孝行故事之首。

在他年少时,父亲、继母和弟弟几次三番加害于他,但他依旧孝顺父母、慈祥弟弟,这份大孝最终感动天地,连大象和小鸟都关心他种田,尧帝得知后选他为继承人。

孟子赞扬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人若有所作为,那么这有为的人就像是舜一样的人了。

孝是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成为一个真正的孝子,就能有所作为的人。

中国二十四孝图之孝感动天

2

“负米”二字现在常被用来表示外出赚钱以赡养父母,其实源自春秋时期仲由负米的典故。

春秋鲁国的仲由是一个孝顺的人,家中贫困,但尽心尽力侍奉双亲,听说百里之外的粮价较低,便不计千辛万苦赶往那买米,再不分昼夜地扛着回家,为父母做饭。

后来仲由得到国君重用,父母却死了,他时常感叹:“为亲负米,不行复得也。”

孝无贵贱之分,尽孝不用物质衡量,一家人幸福,靠的是每个人无怨无悔的付出,才得圆满。修己以安人,修身以齐家。

中国二十四孝图之负米奉亲

3

春秋时期的鲁国还有一位孝子闵损,生母过世父亲续弦,后母因偏爱自己的儿子经常虐待他,但面对后母的刁难,闵损依旧听话服从。

在一个冬天,父亲发觉闵损的棉衣是后母用芦苇絮缝制的,要休掉后母时,闵损却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感动了父亲,也感动了他的后母,自此以后,后母成为了慈母,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照看他。

闵损以德报怨的孝心与孝行,使两个弟弟没有失去亲娘,转变了后母的态度。后来他成为了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听闻他以前的事迹,不禁赞美他的孝心:“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这样至诚的孝心正是爱人之心,用孝心做事待人,终能成就一番事业。

中国二十四孝图之芦衣顺母孝德精神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帝王以孝治天下,做人则以孝为根本,一个“孝”可以说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那么毕竟什么才是孝呢?

孝,中华传统美德之首,自古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小到能够顺承亲意,构筑幸福美满的家庭,大到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消融冲突对立,缔造和谐的社会。

《诗经》有云: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周成王之所以令百姓信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