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与生态系统林学院课件_第1页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林学院课件_第2页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林学院课件_第3页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林学院课件_第4页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林学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物圈的组成及演化第二节生物分布的控制因素第三节生态系统第四节全球陆地主要生态系统第二节

生物分布的控制因素

一.生物圈中生物的分布范围

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地方地球海拔9000米海拔6000米海洋地壳

生物圈:属于地球的一部分,它包括海平面以下11000米到最高山9000米的范围。但多数生命存在于海平面以下100到海平面以上6000米之间。

Temperaturetoocold

Almostnosunlight

二.物理--化学条件太强或太弱都不利于生物生长最佳区间无生命少量生命体非生命的环境对数量和规模的影响无生命少量生命体第三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什么是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环境和能量流动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物质-能量系统。(p160)2.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物质水、土壤、大气、光、温度、营养元素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3.生物群落从宏观生物学的角度,可以将地球上的生物划分成以下几个层次:个体:指单个生物体,如一棵油松树,一只狼。种群:占据一定环境空间内生物个体组合,如一片油松,一群狼。群落: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是由多个生物种通过彼此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组成的生物群体,如由油松、混交林、林下灌草和生活在其中的昆虫、鸟类及微生物等组成的生物群体。分类: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可以分为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有的绿色植物蓝藻细菌水中浮游植物1)蓝绿藻

2)甲藻

3)绿藻,棕藻

4)硅藻

生产者:生产者有机体是指绿色植物、蓝藻、光化学合成细菌。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把从周围环境中摄取的无机物质合成为有机化合物,是自养的。(p162)细菌:没有叶绿素的单细胞微生物,只可以显微镜下观察到。

真菌:包括霉,霉菌,蘑菇,锈菌等,没有叶绿素,真根,茎或叶,根据孢子分类。也包含小的多细胞有机体如蚯蚓。

分解者:主要指分解有机化合物的细菌、真菌等异养生物。它们把动物的尸体及植物的枯枝落叶的,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返回到环境中,再被绿色植物作为养分吸收,而它们从中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p162)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由食性关系建立起来的各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就称为食物链(p163)2.营养级: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做营养级,一个营养级是食物链某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种数总和。(p163)3.食物网:在自然界每一个生态系统内都存在有许多食物链。并且许多动物在不同食物链上占据不同的位置,因而系统内各个食物链彼此交织、错综联结成更加复杂的食物网。(p163)4.生物放大作用: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产生逐级富集的现象,即生物放大作用。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所含有的污染物的数量或浓度越大。(p163--164)三.生态系统功能

(一)生物生产1.生物生产: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是指生物有机体在能量和物质代谢过程中,将能量、物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产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的过程。

它包括植物性生产(初级生产)和动物性生产(次级生产)。2.净初级生产率:指植物在地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经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的速率减去植物呼吸作用和代谢作用的速率。(164)

3.生物生产及其应用

(1)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2)植物生长不同时段生产率和呼吸率的差异

(3)海洋和陆地的初级生产率和次级生产率差异

(三)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空气中的CO2动物体内的C

化石燃料中的C

植物体内的C

生物死亡

燃烧腐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生态系统中碳的循环(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反馈简单的反馈环反馈系统探测输出输入

任何系统反馈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平衡概念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这时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是趋于平衡,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和恢复力。

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

滥砍森林温室气体排放凤眼莲原产南美,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作为猪饲料水葫芦推广,此后大量逸生。

1福寿螺卵。这种原产于南美的动物在江浙一带吞噬了万亩良田。

(2)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

(3)对生物信息系统的破坏。

第六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物圈的组成及演化第二节生物分布的控制因素第三节生态系统第四节全球陆地主要生态系统大气圈生物吸收有机物质矿化生物吸收土壤(可利用)矿物形成风化土壤和岩石矿物(交换缓慢)尘粒与无机气体雨与灰尘来自生物圈进入生物圈水流

总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冻土生态系统极地冰盖生态系统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草地小灌木密林温带森林赤道雨林沙漠高山区一.全球陆地主要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