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精选力的教案汇编八篇
力的教案篇1
一、故事引题
师:今天我想给小朋友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
生:喜欢。
师:什么故事呢?就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
事。在没有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小朋友,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
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你们会唱
卖报歌吗?
生1:生表演。
生2:唱卖报歌。
师: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
(生惊讶,李秉哲也卖过报纸?)
(师开始讲述这个故事)
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众不同,
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
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
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
一回收报款。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
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这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
一块“蛋糕”——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
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
师:从这一故事中,你们发现到什么?
(生回答,师暂时不做评价)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__与这个小故事很相似,(师大声
说)苹果里的五角星(板书课题)
[李秉哲的这一故事是很感人的,也是孩子们很容易理解的
生活化素材。而李秉哲的这种卖法,中国近百年的卖报史中还没
有发现,虽然没有必要学习李秉哲的这种方法,但孩子们完全能
够理解李秉哲从小就善于动脑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这种特殊的
卖报的方法),这也许是这一课应该让每个孩子懂得的。从课堂
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故事把全体学生吸引过来了,所有的学
生都有一种惊讶,从他们的目光中可以感觉他们感触到了李秉哲
卖报的聪明智慧。这是笔者在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为孩子们敲的
第一次锣声]
二、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
以默读……读完几遍后,感觉自己没有阅读障碍了,再试试提出
一些问题。
(生自由阅读课文)
师:请说出你们还不能理解的问题
生1: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
生2:我想知道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
生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__?
生4:我不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
句话,特别是魅力一词的解释。1/3123下一页尾页
生5:我不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
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
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
[没有孩子们自由的读,就没有孩子独立的获取。通过学生
自由式的多读课文,其实是老师对学生的相信。许多老师这一步
骤教学是不放手让孩子自由读的,不给学生十多分钟甚至更长时
间的如此阅读,语文教学的意义也不大,这是笔者实践得出的。
而在一些公开课上,这一时间多是被许多阅读花样占据,的确看
得出十分热闹,其实好多学生,特别那些特困生是难以受益的。
所以,笔者坚持放手让每个孩子自由读,而我也利用这一时间重
点地指导那些特困生。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我们可以读出孩子
们已经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帮助,还有哪些获得能够共
享……]
三、动手操作,练说解读
师:请同学们拿出苹果,四人一组练习切。请同学们不要一
齐切,最好先切一个,观察观察再切第二个,再观察再切第三个、
第四个……
(生练切)
师:请汇报自己切的情况。
生1:我第一次拦腰切没有切出(该生举起第一次所切的苹
果),因为切的偏顶了。
生2:我第一次拦腰只切出了四角星(该生举起所切的苹果),
因为位置也不好。
生3:我是两次才切出来的。
……
师: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自己切的苹果,绘制一张图谱,
说明什么是拦腰切?怎样才能切出苹果。
[通过学生的亲身实验,他们明白了“拦腰切”的腰应该指
的是什么地方。许多学生第一次切,是找不准腰的,所以我让他
们小组一个一个切,观察后再切。笔者对此做过多次尝试与测量,
最好是在苹果高的黄金分割点上才能切出好看的五角星。而让学
生绘制图谱也有利于学生从动手实践的角度深刻理解这种切法
的魅力所在,才能与一般的切法形成对比。让孩子动手绘制也是
给学生敲的第二声锣]
师:怎么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多媒体出示第5自然段,并且引导学生多读)
师:请用课文的话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全体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因为魅力这个词不好解释,而本
课学习,如果每个孩子不能真实的理解这个词,孩子也很难理解
__作者告诉学生们的创造力。所以在这点教学上,我没有忙着让
孩子回答,而是要求他们反复读课文,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当然
也允许学生借助有关手段来理解这个词
生1:辞典中说魅力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我结合课文
与辞典中的解释,感觉__的魅力指的是拦腰切苹果发现到五角
星,是许多人没有发现的,所以特别吸引人。在第5段中“这个
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
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可以看出吸引人的力量。
生2:从“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
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句话中,可以读出魅力的意思就是
创造力。
生3:读完这篇__我知道,那种从顶部切到底部的切法是常
用的方法,是没有魅力的,是不要传的,而因为拦腰切的人太少
了,而拦腰切又能发现到五角星的人更少,所以才有魅力。
师4:我反复读了第1、2、3自然段,从邻居家的小男孩“显
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并且还要切亲自切苹果来显示,可以
看出苹果中的五角星自身的魅力已经感染了这个小男孩。
师5:从第4、5自然段中作者发自内心的话,可以读出作
者是被感染了,尤其是“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
师:听了你们的说法,看得出你们已经解决了许多问题。怎
么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
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请同学们自读第四自然段,我想你们一
定能够自己理解。
(生读自悟)
[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我没有让任何一个同学来说自己的理
解,因为我想让孩子有一份属于自己理解的秘密。其实也不是什
么秘密,因为孩子们阅读几遍后不需要老师的讲解都能理解作者
所写的这句话,这也就是“恍然大悟”]
四、让每个研究起来
师:我想请同学们用研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五角星最早是
由谁发现的?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两个问题。
力的教案篇2
1.力的概念教学
力的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初中学生来说真正地建立起力的
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以及今后的教学使
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
面来突破.
(1)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
个物体的作用.
首先力是由物体产生的,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力的
作用必然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孤立的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
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这种
作用,对任何一个力来讲必有其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
第二,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受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受力)物体.
以上内容应通过实验、事例加以说明.
(2)进行必要的反复.
抓住本节课知识体系,抓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反复
论证一个概念,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对于力是物体对
物体的作用,它从力发生至少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
力物体等不同深度反复强化,使学生初步建立力的概念.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本节教学难点,如果处理不好会
给以后二力平衡的教学造成困难,因此对这段教学内容除应列举
大量事例外,应精心设计实验,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感性
认识.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板图或者投影,使学生初步认
识什么是力.
2.通过观察磁块与铁间相互作用的实验,通过亲自体验两
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认识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观察并讨论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以及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
现象认识到力的作用效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磁铁、铁块、大头针
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入课题
方案一:教师请一位同学把一个大铁块拿到讲台桌上.学生
前来拿起铁块.教师提问该同学“有什么感觉?”在学生回答的
基础上总结:因为东西很沉,拿起它用了很大的力,可以说“力”
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但是在物理学中到底什么是“力”呢?
引入新课.
方案二:可用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文字叙述引入力的
概念.指出“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
的含义.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有确切的物
理含义.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人将大铁块拿到讲台上感觉很费劲,这是人对力最早的认
识,从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
1.力的概念的教学
用投影仪打出人举起杠铃、人推车、人提物体的幻灯片.幻
灯片表现了人用力举起杠铃,人用力推车,人用力提东西.
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三个图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总结:人举起杠铃,人对杠铃用了力;人推车,人对车
用了力;人提物体,人对物体用了力.在这里举、推、提……我
们可以称之为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不是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加作
用呢?
用投影打出的幻灯片,画面显示出压路机压路面,拖拉机牵
引收割机,起重机吊起重物.
请同学们说一下,画面中是谁对谁用力?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压路机压路面,压路机对
路面用了力.拖拉机牵引收割机,拖拉机对收割机用了力.起重
机的钢丝绳吊起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用了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
压、拉、提、吊……我们可以称之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请同学概括力的概念.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说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分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打开投影仪,打出前边的六幅图.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六幅图
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同学们总结六幅图的共同特点:有力发生至少有两个物
体.
通过对力的概念的分析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一个物体能不能
产生力的作用?在产生力时,两个物体所起的作用一样不一样?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六幅图总结归纳出: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
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在这六幅图中人、拖拉机、压路机、
起重机的钢绳施加了力,称为施力物体,杠铃、小车、收割机、
地面、预制板,受到了力,是受力物体.
3.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演示实验一:用磁铁吸起铁钉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可让学生亲自到讲台操作,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最后教师在总结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发言基础上总结:
在这个实验中,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来了.说明物体之
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请同学举出这方面的例子.
地球周围的物体受到地球施加的力的作用,但是它们并不一
定非要接触.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演示实验二:磁铁、小车相互吸引
步骤一:请同学观察磁铁吸引铁块,铁块也吸引磁铁的实验,
先验证铁块无磁性.把铁块、磁铁都固定在小车上.
步骤二:手按住固定有磁铁的小车靠近固定有铁块的小车,
小车向磁块方向运动过来.
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指出:在第一步操作中,铁块被磁铁吸过来了.磁铁是施力
物体、铁块是受力物体.在第二步操作中,手按住固定有铁块的
小车靠近固定有磁铁的小车,固定有磁铁的小车向铁块运动过
来.铁块是施力物体、磁铁是受力物体.
演示实验三: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桌子
在学生中找一名同学,让其穿上旱冰鞋用力推桌子,其他同
学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总结:穿旱冰鞋的同学向后推.
教师对两个实验进行总体归纳:以上两个实验告诉我们,当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乙物体对甲物体的力
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之间的作用总
是同时成对出现.
引导学生举些例子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
划船时,船到岸边,人用力推岸,对岸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
受到岸施加的力的作用,船离岸而去.
用鸡蛋敲碗边,鸡蛋对碗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碗对鸡蛋
的作用,所以鸡蛋就破了.
老师:这些现象说明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
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
演示实验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用磁铁吸引静止在光滑桌面上的一个小铁球,铁球在磁
铁的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教师继续用磁
铁吸引小铁球,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教师放映幻灯片,举一些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实例.
老师:在这些现象中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由静止变为运动,
以及运动的快慢、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叫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
有这些事例中,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由此可见,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
演示实验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形变)
请同学到讲台上亲自拉弹簧、用力握小橡皮球、用力弯锯条,
教师再举一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的实例.
在学生总结实验现象的共同点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在这些实
例中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我们称之为物体发生了形变.所有
这些事例中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的运
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认识测力计的各个部分,知道力的大小是可
以测量的。
2、技能目标:经历测力计产生,改良的过程。科学规范地
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情感目标:体会到工具的产生源自于生活的需求,又能
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经历测力计的产生,改善的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科学地使用测力计。
教学准备:
小组(橡皮筋,回形针、硬纸板,砝码,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你知道了多少
回顾前一天傍晚教师发给学生的学习资料(由于是四年级的
学生,对各种力的了解几乎没有所以安排了提前的自主学习)让
学生说一说,看看学生的了解情况。
二、猜一猜,说说理由
1、出示铃铛、卷尺。
2让学生猜一猜,哪个所产生的重力更大?说说你判断的理
由。(预设学生会根据大小,材质等进行猜测。)
三、想一想,小组之间比一比
1、前面我们对铃铛和卷尺的重力进行了猜测,那我们有什
么办法能够大致地比较出来吗?
教师展台出示橡皮筋,回形针。
2、小组之间讨论一下,能不能利用教师提供的这两个实验
材料比较出这两个物体哪个产生的重力更大。
3、学生汇报测量比较的方法。(预设:将物体挂在回形针
上,利用橡皮筋的拉伸度进行比较)
四、做一做,我们的工具更好了吗
1、前面的装置是能初步的比出铃铛和卷尺哪个所产生的重
力更大,但总觉得有缺陷,能比较出来但不够准确。
2、如果让我们制作一个能比较准确测出力的大小的工具,
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对这个工具进行改良?(小组讨论并填写
实验记录单1)
3、汇报交流改良的建议(预设:需要刻度比较,安装提环
方便测量等)
4、教师提供活动材料,小组合作完成改良简易测力计的活
动。并画出你们小组的测力计。
5、展台交流各组的测力计,提出意见。
五、认一认,实验室里的测力计。
1、教师出示实验室的测力计,PPT出示弹簧测力计各个部
分的名称与作用。
2、对比自己设计的测力计,进一步加深感受。
六、用一用,测测身边的物体产生的力的大小
1、PPT出示使用测力计的注意事项,学生自主学习。
2、测一测身边的物体所产生的重力。(PPT出示测量要求,
完成实验记录单表格3的填写)
3、交流测量结果。
七、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
教学反思:
我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意图是基于科学核心概念的教学,本
课是科学工具的教学课,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认识、学会使用工具,
学生可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较好地掌握测力计的使用,但教学失
去了深度。每一种工具的出现,肯定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经过人
们不断地尝试和改良才最终形成的。基于如此,本课的科学核心
概念目标定为:学生经历测力计的产生、改良完善的过程。体会
到工具的产生源自于生活的需求,又最终服务于人类的生活。
基于科学的核心概念本课设计了猜测“两个物体重力大小”、
“想办法比较重力大小”、“设计改良我们的测力计”等环节,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工具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了能
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测力计又安排了“认识实验室测力计”和“利
用测力计测量身边的物体两个活动”。
上完课,反思自己的教学,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
1、实验的目的性不是很强:导入时运用的铃铛和卷尺并没
有一直沿用到往后的教学环节中,以至于学生对于往后的设计测
力计的活动感觉茫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导致整个教学
环节的脱节,环节之间的跳跃感太明显。学生思维的连续性被打
断。
2、对于测力计的设计改良活动不够深入:本课中当学生设
计完成具有大刻度的测力计以后,我就将课堂教学转入实验室的
测力计认识和使用上。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再出示一个重力界于
两个大刻度之间的物体。激发矛盾,再次让学生引发思考,进一
步改良。将自己设计的测力计贯穿于整节课堂,那么学生的思维
和能力将进一步的得到发展和提升。
3、课堂细节处理不够:教师的语言组织不够简练、科学。
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有待提高,当学生的表现优异时缺乏及
时的鼓励与表扬,导致整节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
4、实验记录单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本课中我设计了一张
实验记录单,分成三个表格。第一个写建议和改良的措施;第二
是画设计图;第三是记录身边物体的重力。实验记录单是能够很
好地记录下学生思维发展的载体。但本节课中,记录单可有可无,
学生对记录单的填写不知所措,以至于下课后还有很多学生的记
录单是空白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是老师的指导不够细致,
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完成。记录单的本身设计可能在存
在着问题。
总之,一节课下来问题多多,感受颇多。也为我以后的课堂
教学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的科学
课堂或许会有更多的精彩。
力的教案篇4
教案示例·力的测量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2.知道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教具:拉力器,弹簧测力计.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5分钟)
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前,分别拉拉力器.要求
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回答: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
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本节学习力的测量.
板书:二、力的测量
二、力的单位(5分钟)
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为纪念牛顿而命名.
板书:1.力的单位;牛顿.
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提起质量为1kg的物体的力约为10N.
举起20kg的小孩的力约为200N.
三、弹簧测力计(10分钟)
说明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根据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
长制成.
让学生拿起弹簧测力计,观察它的构造:弹簧、指针、外壳、
刻度、挂环、挂钩.
介绍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零点——不用力拉秤钩时,指针是否指在零
刻度处?量程多大?分度值代表多少牛顿?
2.使用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3.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板书:2.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四、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20分钟)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
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
水平拉木块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
拉断头发的力:
五、小结.
教案示例·力的测量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力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情境和儿歌学习律动《爱吃巧克力的老鼠》。
2、通过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表现小老鼠的形象。
3、活动中情绪愉快,体验与同伴共同律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老鼠头饰、音乐磁带、地垫、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导语:这是什么?(巧克力)小朋友们喜欢吃吗?有一只小
动物也很喜欢呦。
1、让我们来听一听小老鼠吃巧克力的故事。
二、完整欣赏音乐,感受老鼠的音乐形象。
教师导语:“有一首音乐也会讲小老鼠的故事,我们来听一
听,音乐的什么地方是小老鼠在吃巧克力;什么地方是小老鼠在
跳舞;什么地方是用手添巧克力的。”
三、利用儿歌学习律动《爱吃巧克力的老鼠》
1、学习小老鼠吃巧克力的动作
教师导语:“小老鼠是怎么吃巧克力的时候可开心呢。那他
是怎么吃的呢?吃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呢?”
2、学习小老鼠跳舞的动作。教师导语:“小老鼠吃的开心
还跳起了舞呢,我们一起学学看吧!”
3、学习小老鼠添手的动作
教师导语:“小老鼠可喜欢吃巧克力啦,连化在手上的也不
放过奥。”
四、配乐完整律动
1、鼓励幼儿表演律动
教师导语:“比一比谁最爱吃巧克力。”
2、邀请客人老师表演律动。
力的教案篇6
(一)教学要求: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2.知道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
秤测量力。
(二)教具:拉力器,弹簧秤。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5分钟)
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前,分别拉拉力器。要求
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回答: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
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本节学习力的测量。
板书:二、力的测量
二、力的单位(5分钟)
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为纪念牛顿而命名。
板书:1.力的单位:牛顿。
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牛顿。
提起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的力约为10牛顿。
举起20千克的`小孩的力约为200牛顿。
三、弹簧秤(10分钟)
说明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根据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制
成。
让学生拿起弹簧秤,观察它的构造:弹簧、指针、外壳、刻
度、挂环、挂钩。
介绍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零点
力的教案篇7
教材分析
1、《测量力的大小》是五年级上册第四章《运动和力》单
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安排是先让学生认识感受几种常见在力,
建立起力的初步概念,然后深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而本课是
让学生学习测量力的大小,既是对力的概念更深入了解,同时也
是为深入研究力做准备,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本节课让学生认
识弹簧测力计,了解测量力的大小是适时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力的大小还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弹力的认识。
2、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
大小,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来解决接下来要碰到的问
题。这节课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并且在这个能力培
养在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很多未知的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学
习去解决,这也是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力和弹簧测力计其实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感
性经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生活中常用物理量的多少,比如1厘米
有多长、1秒钟有多长等问题的答案,但很少有学生知道力的大
小是如何测量的,力的单位是什么,甚至不清楚力的大小应该怎
样表示。
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使用尺子、温度计、量
筒、天平、钟表等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基于此在《测
量力的大小》一课中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是符合学
生认知水平和技能发展需要的,对各种测量工具的回顾帮助学生
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建构有关“测量”的知识框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
“受力大,伸长长”的性质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知道
测量不同的物理量可以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
过程与方法目标:
动手操作,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同时学会制
作简单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统计梳理已有知识,将新旧知
识建立联系。树立细致、有步骤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弹簧测力
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自己制作简单的橡皮筋测力计。
力的教案篇8
单元总目标:
1、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
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
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
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
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
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单元课时:
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
活动安排:
观赏与描述: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
情节?
*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与研究:
*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
讨论与解释:
*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
美感受?
*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
体验与评价: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
*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活动一
1、课题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上)
2、学习领域欣赏__评述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
美术作品、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
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
理解。
③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2)发展阶段
①欣赏、评述《在激流中前进》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几名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
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
作者:杜键,上海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
作。为此,作者曾先后到山西禹门口、陕西宁家川等黄河险急渡
口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作者以简练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
的笔触,凝重的色调表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浊
浪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
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主要表
现在汹涌激荡的河水与般工们沉着稳定的姿态的对比,大面积奔
腾而来的黄河浊浪和小船的强烈对比。
②欣赏、评述《粮食》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同学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
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粮食》(油画)
作者:(苏联)雅布隆斯卡娅,卫国战争后著名女油画家、
基辅美术学院教授。
本作品是她青年时期时荣获国家奖的成名作,约4米宽的巨
幅作品,表现了苏联集体农庄女庄员在丰收的打谷场上劳动的场
面。在夏日的明亮的阳光下,集体农庄女庄员们在堆积如山的金
黄色麦粒的打谷场上,紧张而有秩序地劳动着。女庄员们兴奋的
笑脸和欢快而有节奏的动作,充分显示了经过战争洗礼后的苏联
劳动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和崭新的生活风貌。作品构图宏伟,形
象生动,主题鲜明,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③欣赏、评述《牛耕》,写观后感受交流。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
☆分组讨论、写观后感。
☆学生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牛耕》(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的墓砖画)
这是从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5号墓中出土的、原位于墓前室
壁的一幅砖画。我国自汉代以来,统治阶级厚葬之风俗盛行。墓
室中绘有大量的砖画。这幅砖画与同一墓室的其他砖画的最大特
点是,除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xx砂浆添加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备案)
- 年产xxx星铁棚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年产xxx脱绒机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3-二氧五环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三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呼吸困难护理
- 4.1.2 水循环-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洪涝灾害防治 课件 高一上学期 地理 湘教版(2019)必修一
- 护理诊断案例分享
-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 急危重症患者管理
- 18 奇妙的建筑 (教案)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上册
- 小学三通两平台汇报
- 防火巡查记录表防火检查记录表
- “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自检自查(排查)记录表
- 高二上学期日语阅读四篇自测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长赛道 (第二稿)
- JB T 6464-2006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行业标准
- 呼吸科健康宣教
- 人体身体成分健康分析报告
- 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经济发展与应用探索
- 《畜牧兽医专业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