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解决疑难字词。2.用对比的方式描绘画面,体会战争带来的危害。3.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表达的沉郁苦闷的情感。教学重点:1.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画面描绘,切身感受安史之乱带给百姓的灾难。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设计安排:1.解决疑难字词。2.用提问问题的形式梳理诗文情节,梳理出基本情节和作者的情感。3.画面描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分组描绘画面:一组同学用金黄/成熟/汗流浃背/丰收/喜悦等词语描绘老百姓的丰收场面;二组同学用枯干/荒芜/凄凉等词描绘黍地无人耕的场景;三组同学用乌鸦惨叫/死伤无数/血流成河等词来描绘儿童尽东征的场面.4.回忆以前的作者的诗句,体会作品表达的“深情”。5.朗读贯穿全篇,充分朗读。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唐诗是中国文学阆苑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常使后人为之心驰神往,翻开有关唐诗典故的页码,我们总会看到一个乱世中的孤寂背影,因忧国忧民而劳累的疲惫不堪,他就是杜甫。说起他,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下面,请同学们打开尘封的记忆,(从简介生平和著作等方面来说说你眼中的杜甫,大屏幕显示)(生回忆)刚提到《望岳》,大家齐背《望岳》,要读出豪情。为什么会有风格的变化呢?(出示背景)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代表作《羌村三首》(其三),听听来自作者内心深处的旷世之声,以期和他进行穿越千年时空的内心交流。(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指生读。2.参考课下注释,30秒速记大屏幕上字词的意思,然后老师提问。(叩、柴荆、问、浊复清、兵戈、儿童、愧)3.再读诗文,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文意。4.师提问:说说读后留给你什么感受?带着读后的感受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三)学习探究1.赏析一二句:师提问:你看到了哪一种农村特有的动物?他们以怎样的状态展现在我们面前?明确:群鸡、乱叫、斗争师问:农村有这么多的动物,为什么单选鸡呢?出示背景:略明确:一语双关,指农舍里的鸡在乱叫,斗争;又指安史之乱后动荡的时局。2.赏析三四句:提问:“四五人”说明了什么?作者离开羌村才一年多一点,为什么说是“久远行”呢?明确:因战争而人烟稀少;内心感到悲苦而感到时间漫长。“各有携”的“各”可以说明父老有怎样的品质?(热情、淳朴)酒为什么是“浊复清”的?请同学们有原文回答。明确:“莫辞酒……尽东征”.3.赏析五六句:“酒味薄”是什么意思?可以映射出当时人们生活境况如何?引出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生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分组描绘画面:一组同学用金黄/成熟/汗流浃背/丰收/喜悦等词语描绘老百姓的丰收场面;二组同学用枯干/荒芜/凄凉等词描绘黍地无人耕的场景;三组同学用乌鸦惨叫/死伤无数/血流成河等词来描绘儿童尽东征的场面.明确:此环节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深刻感悟战争的残酷无比和带给百姓的似落入万丈深渊般的饥寒交迫的生活。另,师用黄颜色的笔写丰收等字,用红颜色的笔写喜悦等字,在讲第二组画面时,用板擦擦掉起到震撼学生心灵的作用。4.赏析七八句:首先让我们回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受冻死亦足”来感受杜甫饱经沧桑后的纯净的内心世界,通过此句,表达了他什么思想?明确:忧国忧民。再看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课下注释说“谢”是感谢的意思,此时此刻,你赞同这种单一的解释吗?为什么?为何要“仰天长叹”?明确:还有惭愧、无奈、沉痛的意思。担忧百姓却无能为力,心系国家又无能为力。5.再次感悟课文:指生再读;老师与学生共同朗读。(四)教师结语:杜甫的诗歌虽然历时千年,但它如一杯醇香清冽的美酒,历久弥新;又如一道从远古汩汩流淌来的一泓清泉,荡涤我们的心灵;更如几案前的那一抹清香,时刻陪伴在我们左右。愿大家此生以诗书为伴,修的一世清明!附板书:《羌村三首》(其三)杜甫父老:感谢土地:荒芜百姓:苦难学情分析2014年9月1日,我成了实验中学九年级三、四班的语文老师。陌生的班级,学生也是良莠不齐,差距比较悬殊。经过了半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的基础逐步得以夯实,能力有所增强,成绩整体有所提高,与其他平行的班级相比,我所教的两个班级成绩比较优秀,平均分也较之以前有明显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渐浓厚,平时的课堂氛围比较轻松、和谐、民主。但是古诗文一直是薄弱环节,由于古诗文本身的语言环境缺失及古诗文本身难度较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初中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且在应试教育及教师要求之下被动学习者居多,加之部分师生只将背诵、默写作为学习古诗文的终极目标,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用心解读古诗文的理解过程,很客易使学习古诗文变成一项枯燥无味甚至使人心俱疲的繁重任务。而且,学生学古诗文的时间主要是在早读课上,而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古诗文诵读及背诵的则属于自制力较强且对古诗文兴趣较为浓厚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毕竟少之又少。所以,古诗词成了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日常授课的绊脚石,所以,上半学期,我开始进行古诗词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经过半年的学习,同学们的鉴赏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针对我班的情况,谈谈我今后工作的几点设想:1、继续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问题。抓学生的习惯问题以及上课时的听课表现,课堂是学生学好的最关键的阵地,抓住课堂是关键,我想以后的工作中更要注重这方面的每一个细节,使孩子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工作;抓学生的学习书写、答题的每一个细节。2、继续上好古诗词鉴赏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在以后面对古诗词的练习题时内心不再迷茫。3、努力备好课,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内心交流,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需要做的有很多,继续努力!效果分析《羌村三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一首叙事诗。,是他后期的代表作之一。但由于古诗词教学缺乏语境及其自身的难度,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不是很高涨,对诗词本身的理解也有一定难度。学习了本课后,通过调查学生的课后感受,很多同学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忧国忧民”一词的理解更深刻了,而且在文章最后,同学们经过与老师齐声朗读,体会到了“深情”的独特意蕴。大屏幕展示的梁代钟嵘的话,告诉同学们伟大的杜甫写作时是从现实中选取材料的,在以后的写作中,同学们也会随其步伐,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抒发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明白写作文就是实实在在,而不是“假、大、空”的话。分析字词,是深挖文本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作者要表达的内容都倾泻在字里行间之中,引导学生学会按照关键词来品味诗文的重点,学生基本上有一定的能力提升。当然,本节课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需要继续改进。教材分析《羌村三首》(之三)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一首课后古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五言诗,这首诗从内容上展现了杜甫回家探亲时的生活片段,开头描绘了客至鸡斗争的农村特有的景致画面,中间叙述百姓拿酒慰问杜甫的以及杜甫致谢的情景,通过父老的话,反应出广大人民的生活,结尾将诗情推向极致,那一声长叹意味深长,包含无奈和痛楚,诗人忧国忧民的沉痛忧虑让四座相邻大受感染,产生共鸣,四座皆涕泗纵横。此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安史之乱带给百姓的饥寒交迫、妻离子散、朝不保夕的悲苦境况,也构成了一副“唐代离乱图”。教学重点是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画面描绘,切身感受“安史之乱”带给百姓的灾难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讲授时教师应提问恰当的问题,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还要重视学生的朗读,以达到情感的共鸣!评测练习根据九年级的学习情况及能力水平的分析,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两个练习模块。目的是锻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以及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的能力。一、1分钟速记以下字词,然后同位两人相互提问:(问、叩、浊复清、柴荆)等词,学生们基本上能在规定的时间里识忆以上字词,师提问时,能速讯记忆。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绘画面:1、用金黄、丰收、汗流浃背、喜悦、酣畅淋漓等词描绘丰收的画面。2、用枯干、杂草丛生、荒芜、贫瘠、凄凉等词来描绘“黍地无人耕”的画面。3、用短兵相接、喊杀震天、死伤无数、血流成河等词来描绘“儿童尽东征”的画面。此环节主要运用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描绘出的三组“对比”的画面来感受安史之乱带给黎民百姓的贫困战乱的生活。以下是我选取的学生上课时画面描绘的内容:沉甸甸的稻穗镶嵌着金黄的光。稻穗低着脑袋像天边新月,农民那锋利的镰刀掠过金黄稻田,敛下一片片丰收的硕果即使无比劳累,汗流浃背,农民们的脸上还洋溢着欢快喜悦的笑脸在湛蓝的天空下侧目当空,放眼望去,金黄的田野有人在收割,手底的镰刀不停挥舞,饱满麦粒一颗颗扔进筐里,懂事孩子也一趟一趟地来帮忙天空几缕黑黯淡的阳光透过厚云层照在杂草从生的田地上,枯黄的杂草在凄凉的风中摇拽,天空中的几离队的大雁带着几丝愁绪飞向南方,无不散发着荒芜的气息,让人心生凄凉之情。因为安史之乱,年轻人都被征召前去从军。浮现在眼前的画面是极其悲壮的,将士的呐喊声,兵器的撞击声,与马的嘶鸣声掺杂在一起,遍地是废墟,血流成河,一向坚强的男儿因为想起了自己的亲人也流下了珍贵的第一滴眼泪,即便如此,他们也还是义无反顾地为了国家,为了和平而去浴血拼搏。学生们的思维开阔,想象力丰富。本节课的练习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课后反思一位普通的教师要想成为名师,需要历经多次的历练和成长,俗话说:要扒几层皮。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自己也有几点感悟:(一)精于问题的合理设计。问题的合理设计不仅是老师授课能流畅通顺的前提也关乎学生能快速准确的理解课文,优秀的语文老师都会依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真实学情来合理地设计好每一个问题。设计出的合理的问题就像一条线一样,把学生的思路和课文紧紧联系在一起,经过学生们对问题的感知、思考、讨论、形或初步答案,文中的内容或情感才会逐步露出水面。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诗文,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悟诗文,而不是把我们成年人的答案直接灌输给他们。给孩子一定想象空间,尽可能多的提供给他们自我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解读意识,从而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拥有解决一个问题的能力远远要比让他们去牢记100个问题的答案来得重要。(二)诗歌教学要重视朗读的过程。没有充分的朗读过程,就不能感受其独特的语言魅力、独具匠心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真实吐露的深厚情感。叶圣陶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吸取语言营养的过程。多少次朗读、反复地含英咀华之后,很多说千道万也难讲清的语感、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迎刃而解。(三)进行艺术创设。艺术创设一直是我日常语文教学的棘手环节,它极大的考验着老师的设计和授课水平。所以,对于一般的语文老师来说,不能真正地给自己扒几层皮,是创造不出好的艺术情景的。在授课时一定给我们的语文课进行艺术创设,给孩子一种审美空间,从而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心旷神怡地畅游在广袤的语文知识的海洋中。(四)细于画面描绘。细于画面描绘是为了还原历史场景。任何诗歌内容都源于特定的历史场景,要想让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必须身临其境,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当时的场景。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事实如此,每一个学生心中都会有一个特定的思维感知,因为面对诗文的那一刻,学生与诗文就是彼此的唯一,文本也会被装饰得五彩缤纷。语文是一门艺术,语文老师责无旁贷地担负了传播中华文明的历史责任。所以,当然,上好一节语文经典课,哪怕是上出语文味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请守住我们语文的一亩三分地,不断地进行“读、品、咀嚼”,查阅上干种相关资料,在充满期待的向往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穷极潜能,就可能会在不经意之间欣赏到我们在艰难险阻之后悄然绽放的生命之花!课标分析语文学科特点: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源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习什么,怎么学。人文性则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理念: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不仅是传授知识,解释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作办学项目协议范本
- 重型吊车租赁合同范本
- 展览活动参展协议书模板
- 2024装修大包合同模板
- 2024年离婚协议书范本简易
- 新服装定制合同样本
- 2.2 创新永无止境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债券认购与债权转让合同实务
- 门店租赁合同协议书
- 上海市超市洗涤产品流通安全协议
- 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手册
- 最新患者用药情况监测
- 试桩施工方案 (完整版)
- ESTIC-AU40使用说明书(中文100版)(共138页)
- 河北省2012土建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含定额总说明)解读
- 中工商计算公式汇总.doc
- 深圳市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标准(第三版)2003
-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学困生转化个案研究》开题报告
- 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方案
- 恒温箱PLC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 176033山西《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